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互动效果的若干路径
作者:乔秀丽 张文龙      阅读量:301      时间:2021-01-21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互动效果的若干路径

[摘    要] 良好的教学效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充分发挥其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的关键,而良好教学效果的取得需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其中教学互动方式的改进就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互动还存在固定化、浅表化、碎片化等问题,这可以通过塑造“双主体”教育理念、灵活运用思政课话语体系表达、提升情感互动力、恪守教学相长等方式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增强其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互动;高等学校

[中图分类号] D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21)01-0091-0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一门集科学性、知识性、思想性、政治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学科,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作用,因而各高校对思政课教学在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以此来提升思政课的育人效果和增强学生的获得感。鉴于此,思政课在教学内容上应立足现实生活、直击社会热点、涉及国内外重大问题,主动回应学生思想困惑;在教学模式上应注重打造立体多彩的互动课堂,在教学互动中传递正确的思想观点,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逐步实现从“事实判断”向“价值判断”的转化,进而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思政课教学互动的模式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会或多或少地运用一些互动模式。从不同维度来看,互动模式有的是以学习理论知识作为载体;有的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作为载体;有的是以线上教学资源作为载体。具体而言,常见的互动模式有课堂教学互动、实践教学互动和网络教学互动。

(一)课堂教学互动

问题引导式、案例研讨式、对话论辩式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互动中常用的几种互动模式。首先,问题引导式互动教学的主要作用是启发学生思考,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精心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既要能为教学内容服务,又要是学生渴望了解且感兴趣的热点问题,以此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其次,案例研讨式互动教学的核心是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的兴趣,教师在进行教学专题设计时,应根据教学内容作适当的拓展延伸,选择具有鲜明时代特色、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典型案例,在帮助学生深化对书本内容认知理解的同时,引申出对理论知识的深入思考,使之从被动接受到主动研讨,进而激发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兴趣。最后,对话论辩式互动教学的目标是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教师针对某个现实热点联系教学内容抛出互动问题,搭建平等对话的互动平台,使学生在各抒己见、广泛思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碰撞出思考与创新的火花,最终自己摸索、感悟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对此问题有更加深入、透彻的理解。

(二)实践教学互动

陶行知先生曾在《生活即教育》一文中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1]实践性是思政课的学科属性之一,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知行合一。实践教学互动既可以检验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以及时弥补学生在课堂和书本中无法获取的一些实践经验与感悟。因此,思政课教学应走出课堂,将书本上晦涩抽象的理论知识与丰富鲜活的社会实践、校园实践活动主题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合理地设计实践教学互动并突出特色亮点环节。例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朗诵比赛、红歌大赛、知识竞赛、参观校史馆、创业设计比赛、情景剧汇演等校园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实地社会调查、参观当地博物馆、参加志愿服务、参观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实践基地等社会实践活动。值得提醒的是,在此过程中思政课教师要注重帮助学生增强参与实践教学互动的体验,在实践教学后积极组织开展分享经验与感悟的互动交流会。这种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建构起来的协作分享的互动模式,不但可以在多维度的立体空间实现师生、学生主体间的话语共享,而且可以拓展思政课教学互动的对话语境,提升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三)网络教学互动

思政课是大学公共课程,目前一些高校采用的仍是传统的大班授课模式,无法保障教师兼顾到每一位学生,导致教师在课堂内与学生交流互动的广度有限、在课堂之外与学生交流的机会较少。而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开发利用不仅丰富了教育教学资源,也为教学互动和师生交流提供了一个崭新平台。网络教学互动平台如智慧树、超星学习通、大学生MOOC、雨课堂、班级QQ群、微信群、微博、论坛、贴吧、校园BBS、教学网站等线上平台的推出,拓展了教育教学的空间和渠道,丰富了思政课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已成为师生、学生在互动中获取知识与信息的重要途径。从网络教学互动的效果看,这种新型现代信息化教学应用平台,既发挥了网络线上教育的资源共享功能和信息交互功能,也补充和延伸了传统线下教学的空缺和不足,并且能利用快捷的线上反馈功能来及时跟踪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效果和教学评价,方便教师适时地教育引导学生并及时改进教学。此外,在网络教学互动中,学生可以采用匿名或关闭摄像头的方式提出平时在课堂教学中不敢问或碍于面子不好意思问的问题,并能对教师教学提出多维度的大胆建议与批评,“这有助于实现师生间民主平等、真实持久的互动,提高教学互动的真实性、趣味性和有效性,从而达到师生、生生之间教学相长、共同成长的目的和效果”[2]。

二、思政课教学互动存在的缺陷

新时代对思政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思政课教师也应顺势而为、与时俱进地更新和调整思政课教学互动理念和方式,寻求更广阔的教学互动交汇点、突破点与结合点。课堂教学互动、实践教学互动和网络教学互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学互动模式、提升了教学实效性。但仍然存在以下缺陷,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

(一)互动固定化

一些思政课教师认为教学互动就是和课堂上积极性高、表现好的同学互动。在当今的高校思政课教育中,教育者面临的是“90后”和“00后”学生,他们大多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愈加凸显,崇尚自由、个性张扬,乐于接受新生事物,渴望表现自己、渴望被关注,但也有些同学会碍于面子不好意思去表现和展示自己。对于这一群体部分思政课教师由于没有科学的互动理念作先导,不能创造性地推陈出新,导致教学互动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到底应该和课堂上积极性高、表现活跃的同学互动,或是和表现不积极、甚至违反课堂纪律的同学互动,还是和中规中矩、保持沉默的同学互动,对此有些教师为了图“省事”干脆不互动。事实上如果教学互动总是和课堂上积极性高、表现活跃的同学互动,这种固定不变的互动因不能兼顾到其他学生主体意识,即便教学内容很精彩,也可能达不到预期的互动效果。

(二)互动浅表化

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误认为教学互动就是课堂上多多向学生提问题。不可否认,多提问题的确可以起到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等同于教学互动。课堂提问只是教学互动中的冰山一角,在它之外还潜藏着丰富的互动艺术形式和价值意蕴,需要思政课教师具备多元化、多维度的互动思维,构建参与、协商、共享、包容与认同的互动模式。这些互动艺术形式和其中蕴含的价值导向需要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由浅入深地去挖掘和利用。例如,当前中国正面临社会转型期带来的价值冲突与整合的时代挑战,这在某种程度上容易引起价值观混乱和道德真空的困境,要在现代化转型期形成价值共识、维护良好的政治秩序,就亟需用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来完成价值整合和价值认同,对于这一使命,高校思政课责无旁贷。在这种形势下,思政课教学互动想要用一种 “传统经典模式”或“元理论”来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价值观混乱等问题无异于痴人说梦。因此,如何在保证学理性和政治性的前提下,兼顾思政课的趣味性、思想性和实用性,建构多维互动课堂,对思政课教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三)互动碎片化

有的教师认为在课堂上可以和学生随意地交流、互动。实际上这种缺少设计感、针对性和系统性的互动不但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使教学互动甚至整个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部分思政课教师由于自身实力不足,功底不深,以至于在教学互动中时常处于自发和盲目状态,根本不知道该互动什么、如何互动,无法激起学生主动参与互动的意识和欲望。此外,当前又是互联网塑造下的“数字化”时代,互联网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传统舆论宣传和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带来了巨大冲击,人们在迅速接收和处理信息的同时易形成碎片化的认知理念和价值观念。互联网的虚拟性、离散性、碎片化等特点极易与大学生崇尚自由、个性张扬、易接受新生事物的特点相契合,从而形成一种碎片化而非系统性的认知理念和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的不稳定性使其随时都有解构、反抗、甚至颠覆主流意识形态的危险。例如,学生对教师的主流价值引导表现出不理解、不认同,这给高校思政课教师主流价值引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在加强内部“强身健体”方面,如何用一种学生乐于接受、潜移默化、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开放互动模式来授课,把学生的思想困惑、能力智慧融入到教学互动的始终,是需要思政课教师不断深入“反思”的问题。

三、增强思政课教学互动效果的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是全体思政课教师推进教学改革不断努力的目标。探索思政课师生、生生交流互动新模式,增强互动效果,需要积极转变互动理念和方式,灵活应用思政课话语体系表达方式,提升互动情感交流力,恪守教学相长原则,建构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思政课多维互动格局。

(一)致力于塑造“双主体”理念

教学互动所追求、营造和建构的不是满眼皆为客体的课堂,不是单声道、单向度、单主体的向学生硬性的灌输与传授,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主导下实现师生、学生双主体间相互交流、碰撞后的调适与共享。首先,教师应该做到知己知彼。教师作为教学互动的主体之一,不仅要清楚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还要了解学生主体的思想困惑、认知体系和现实需求,更要花精力去关注和分析那些平时互动不积极甚至是经常违反课堂纪律同学背后的缘由,引导并帮助他们积极参与互动。其次,教师应该创造更多互动机会。“遥远意味着地理边界的遥远,也意味着心理隔膜的遥远。我们不能相邻却最遥远,相亲却未必相知”[3]。韧性的交流是互动难得的品质,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设计和创造更多互动机会,在教学中打开互动的话题和门窗,为学生搭建能充分表现和展示自己的平台。最后,教师应该做到与学生公正平等交流。公正平等的交流互动是能摆到桌面上的,但互动什么、如何互动,其效果和结局可能会出入很大,例如,有些教师常把自己的知识传授与灌输置放于被尊重的中心地位,虽然这种主体认知中心主义往往是无意识的,但这种以自我认知为标准、为尺度去衡量一切的思维和行为偏向会严重阻碍教学互动的顺利进行,互动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才能见效。最后,教师应树立彼此尊重的理念。教学互动要有仪式感,因为感到庄重而神圣才会积极主动地去认真对待,互动起来才不会太随意马虎。对教师来讲,建构教学互动就意味着自己要有一种强烈责任担当的使命,一种积极乐观情趣的显现,一种与学生相互尊重的姿态。

(二)灵活运用思政课话语表达方式

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思政课教师置于全能型“选手”地位,好的思政课教师应当具备“政治高度、理论深度、知识广度、文化厚度、情感温度、创新力度、评价效度”。灵活运用思政课话语体系并及时调整话语表达方式是思政课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与能力之一。因此,思政课教师要针对不同教学互动情境的变换,适时调整话语表达方式,努力实现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宣传话语的有机统一与灵活转换。首先,课程属性决定了思政课具有政治话语的特殊属性。思政课的首要属性就是政治性,其根本目的就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在教学互动中注重运用政治话语的表达方式,让政治话语努力实现意识形态的建构功效。其次,育人属性决定了思政课具有学术话语的特殊属性。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做的是价值塑造和价值引领的高难度课题。因此,仅仅用大道理或者口号是很难在互动中改变学生既有的经验与认知的。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与理论功底,能够在互动中用学术的语言深刻地、有针对性挖掘学生思想深处的困惑与问题,帮助其分析表象背后的本质原因,引导学生自己来解决思想困惑。最后,传播属性决定了思政课具有宣传话语的特殊属性。思政课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4],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在讲准确、保规范、讲透彻思想之外,还必须将心思放在如何增强课程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上,要针对学生的特征和需求按照宣传的规范用语加强教学互动设计,从而提高宣讲实效,增强教学互动的效果。

(三)致力于提升教学互动情感交流力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亲其师,才信其道,中华民族历来尚大义、重真情。立德树人是思政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也是思政课教学互动的美好愿景。思政课教学互动不能为了互动而机械地互动,不能割断和遗忘了互动的真情。思政课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主要来源于对情感、精神认同的需要,这种需要可转换成一种向前的、正向的力量,思政课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教学互动情感交流力,积极创造更多互动机会,增强互动效果。首先,注重提升互动情感推动力。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力需要内部发动力和外部推动力的契合,在“双主体”的互动中,在教学相长的推动下,教师要在教学互动设计中适当融入一些情感元素,打通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情感通道,满足学生在互动中的情感诉求,给学生以新感觉、新刺激、新体验,不断增强情感推动力,促进师生、生生间心心相通。其次,注重提升互动情感传导力。师生是教学互动的主体,其中教师在教学互动中发挥着引导作用。教师的文化素养、交流能力和人格魅力是教学互动力的体现,也是情感传导力的彰显。教师的言行举止、声音语调,甚至表情神态都会影响到整个互动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文化素养和交流能力,并能以学生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开展教学互动。最后,注重提升互动情感辐射力。教学互动有一种向周围其他学生扩散的共情力量,这种共情力量和功效就是情感辐射,它是一种无边、无形的力量。这就要求教师在互动中要有敏锐度,要善于发觉其他同学互动的情感诉求,并及时给予积极的回应,开展全方位、立体化、针对性的教学互动,提升互动的覆盖面,形成广泛的互动影响力和辐射力。

(四)恪守教学相长原则

恪守教学相长原则,不是意味着教师漫无目的地要求学生学习,而是要求教师应在教学互动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要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学互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共赢而做出互动思维和互动模式的调整和转变的。恪守教学相长原则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豁达胸怀、长远视野和专业话语表达的能力。首先,教师要学会并勤于换位思考。善于用学生喜欢并乐于接受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不断去调节和改变互动模式,也就是按照学生喜欢的“习惯”而不是教师擅长的“惯习”去互动。其次,提高思政课教学互动效果在整个教学评价体系中的比重。教学评价如同体检,是对教学的一次严谨、科学、全面的诊断,通过提高思政课教学互动效果在整个教学评价体系中的比重和指标,使教师重视并及时全面地了解教学互动中各方面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包括教学互动的质量和水平、成效和缺陷,进而在后期的教学互动中及时作出调整和改进。最后,教师要重视并正视学生的教学互动反馈,教师可以在教学互动进行一个或几个周期后,以匿名的方式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或让学生提交授课意见等,定期向学生获取教学互动的反馈意见,进而及时改进和优化教学互动手段。只有坚持教学相长原则,真心地把学生放在心上,真切地在意学生的互动感受、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才能从本源上把握思政课教学互动的内涵精髓和价值旨向,从而增强教学互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忠,张慧凝.“创造出彼此崇拜之活人”何以可能——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为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6) .

[2]  康红蕾,吴任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建构[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3]  李建军.关于提升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能力的思考[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7) .

[4]  徐华娥,王思婉,胡琴,江宁玉,韩峰.医学高校药学学科特色课程思政平台的建设[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2).

 

[责任编辑:李利林]

Several Ways to Improve the Interactive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in Colleges

 

QIAO Xiuli, ZHANG Wenlong

 

Abstract: A good teaching effect is the key to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main channel and the main posi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ory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achievement of good teaching results requires measures from many aspects, among which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interaction methods is to achieve good teaching result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At present,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such as immobilization, superficiality, and fragmentation in the teaching intera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can be achieved by shaping the "dual subject" education concept, flexibly us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discourse system to express, enhancing emotional interaction, and abiding by teaching and learning. To enhance the attractiveness of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nhance its pertinence and effectiveness, so as to better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Lide Shuren.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teaching interac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作者简介] 乔秀丽(1990-),女,新疆伊犁人,新疆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张文龙(1991-),男,甘肃定西人,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