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目录
热点追踪
环球风
书海航标
经典赏析
交 流 汇
著书者说
农家书屋
广闻博见
智慧星洞
奇文欣赏
书海探秘
读者荐稿
名士风流
文化苦旅
一家之言
恋 书 癖
阅读启蒙
博文速读
文人雅事
知 识 窗
知识窗
微品会
知识窗
设置
《聊斋志异》:蒲松龄笔下的神鬼故事集
作者:钟岳文      阅读量:264      时间:2019-07-02

提起蒲松龄,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他的代表作——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一)科场失意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蒲家庄(今山东淄博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生于1640年,卒于1715年,享年76岁。
蒲松龄出生之时,正赶上明末清初鼎革之际,兵荒马乱,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但知识分子的追求目标——科举却没有丝毫的改变。蒲松龄的家族在淄川算得上是书香世家。明朝万历年间,全县食饩的秀才共八人,蒲氏家族就占了六人。高祖蒲世广是廪生,曾祖蒲继芳是庠生,到了祖父蒲生讷这一代,由于没有考中秀才,家道开始衰落。
蒲松龄的父亲名槃,字敏吾,也没有考中秀才,后来干脆放弃科举做起了生意。不过,他在做买卖的同时,也继续学习经史,“博洽淹贯,宿儒不能及也”。由于四十多岁还没有儿子,蒲槃便不再经商,而是周贫建寺,吃斋念佛。信仰佛教,大概是为了多行善事,以求菩萨给自己带来个儿子吧,这在当时的封建社会是比较流行的做法。由于失去了经济来源,到了晚年,蒲槃的家境艰难起来,然而却连连得子。蒲松龄是嫡妻董氏所生的第二子。可以看出,蒲松龄出生在一个家道中落却有书香门风的家庭。
由于家庭生活困难,请不起教师,蒲松龄兄弟们的教育,一直由父亲蒲槃承担。顺治十五年(1658),19岁的蒲松龄第一次参加了县府道考试,以三个第一名考中了秀才。他的文章甚至得到了淄川县知县、山东学政等人的赞赏。此时的蒲松龄可谓志得意满,对前途充满着希望,今后的一切功名似乎都唾手可得。谁知,造化弄人,这次赞赏是蒲松龄在科场中第一次获得的殊荣,却也是最后一次。此后,蒲松龄连连参加乡试,每次都铩羽而归,直至知天命之年,在其夫人的劝说下才终止了这种既无谓又无望的拼搏。
世上有些事情就是这样。自己追求了一辈子,为之呕心沥血,忙活得死去活来,却没有理想的结果;而只是随心所欲,浮白载笔,抒发真情实感的作品,却让作者留下了不朽的声名。蒲松龄大概就属于这一类人。科场的失意,使他没有机会以显赫的政绩彪炳史册,却凭借《聊斋志异》一书为后人所敬仰。
 
(二)“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斋吗?
 
一般认为,“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聊斋”里记录奇异的故事。那么,“聊斋”是什么呢?是蒲松龄的书斋名吗?
乾隆五年(1740),距蒲松龄逝世仅25年,他的孙子蒲立德为《聊斋志异》作跋,说:“《志异》十六卷,先大父柳泉先生著也。先大父讳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聊斋,其斋名也。”照理说,最了解蒲松龄的应该是他的后代,其孙之言应属定论。但让人奇怪的是,蒲松龄本人与其朋友几乎从来没有说过“聊斋”是其斋名的话。因此,有学者提出了两点疑问:一是既然《聊斋志异》以“聊斋”命名,为什么在文献中对“聊斋”的解释极少?二是据记载,《聊斋志异》本来不叫此名,而叫《志异》,这从其友人的记载中随处可见。马瑞芳先生在《马瑞芳揭秘〈聊斋志异〉》中说:“人们往往都认为蒲松龄的书斋当然是‘聊斋’。其实,‘聊斋’最早仅是蒲松龄写《聊斋志异》时虚拟的一个书斋,现实生活中他的书斋先是叫‘面壁斋’,后又叫‘绿屏斋’,最后才定为‘聊斋’。”由此可见,“聊斋”是不是蒲松龄的书斋名还有待考究,或者说,还没有足够的材料来证明“聊斋”就是他的书斋名。
其实,与其说“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斋,不如说是他的“心斋”。这里的“心斋”可以定义为“心灵寄托之斋”。为什么这么说呢?如前所述,蒲松龄虽喜欢谈天、谈地、谈狐、谈鬼,但纵观其一生,他更喜欢科举,甚至为之付出了毕生的精力,结果每次都是两手空空而归。写作《聊斋志异》一定程度上是他的精神寄托,“聊”字的一个意思就是“寄托、依赖”,我们常说的“百无聊赖”“无聊”就是此意。而“无聊”也有两种解释,一是无以为生,二是精神无所寄托,此处当取第二种。蒲松龄在《聊斋自志》中说:“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正是这个意思的真正流露!在“心斋”中,蒲松龄寄托了自己无穷的心事,在极端落寞中得到些许安慰和满足。而这也是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的一个动机。
 
(三)《聊斋志异》的素材来源
 
人们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聊斋志异》正是这样的一部作品。必须承认,《聊斋志异》的成书有其地域文化传统的因素,蒲松龄的家乡淄川古属齐地,是北方神仙方术和浪漫文化的渊薮,“山东多狐狸,尝闻狐狸成精,能变男女以惑人”“凡村皆有神祀以寄歌哭”“习俗披靡,村村巫戏”——这些为成书提供了文化背景,而更重要的是蒲松龄个人生活经历的升华。
比如,在蒲松龄十几岁的时候,父亲为他订了亲。岳父刘季调是一个老秀才,为人端方正直。蒲家托媒提亲时,曾有人以蒲家贫穷加以阻挠,但刘季调很满意蒲家的书香门风,尤其钦佩蒲槃的人品,坚定地答应了这门亲事。顺治十二年(1655),蒲松龄16岁时,谣传朝廷要选民女充实后宫,于是人心惶惶,纷纷嫁女。刘季调便把女儿送到蒲家避难。过了两年,蒲松龄正式迎娶妻子。书香门第的女儿嫁给穷秀才,穷秀才发奋以报,这是《聊斋志异》中一个很突出的主题。蒲松龄一辈子拼命参加科考,固然有家族、社会的因素,可能也有对以身相许的妻子的报答之情!
又如,大约在蒲松龄的大儿子出生之后,他的大家庭发生了分裂。其原因,据蒲松龄在《刘孺人行实》中披露,是来自于他大嫂的吵闹。蒲松龄的大嫂性格很凶悍,给予蒲松龄很深的刺激,这成为后来《聊斋志异》的《孙天官女》《江城》《吕无病》等篇中悍妇的原型。
再如,蒲松龄在江南期间游历了许多地方。他游淮阴,凭吊霸王祠,泛邵伯湖,登北固山,游历了扬州,“始知南北各风烟”。对于江南民俗的调研了解,给《聊斋志异》叙述有关南方的故事注入了活力。《青蛙神》《五通》《晚霞》《王桂庵》等篇之所以具有那么浓郁的江南水乡气息和风采,无疑得益于他的江南之行。值得一提的是,南游期间,蒲松龄还结识了一个名叫顾青霞的歌妓。她会唱曲,善吟诗,蒲松龄很欣赏她的吟诵技巧,称赞说:“曼声发娇吟,入耳沁心脾。”在《白秋练》《连琐》等篇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个爱吟诵诗歌的少女的影子。
最后,《聊斋》中关于科举的故事是蒲松龄苦闷不平心理的抒发,既是对科举的揭露、讽刺和鞭挞,也记录了他的心路历程。在《叶生》篇中,文章词赋冠绝当时却久困科场的叶生,死后仍以幻形留在世上设帐授徒,使知己之子成名中举。文末有一大段“异史氏曰”,抒发其科举失意的悲愤。后来,蒲松龄逐渐认识到科场之腐败,于是又对考场舞弊等现象进行了揭露,并对试官的目中无文加以嘲讽。
 
 
(源自《月读》)
责编:王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