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目录
首卷语
热点追踪
环球风
书海航标
经典赏析
交流汇
著书者说
农家书屋
广闻博见
智慧星洞
奇文欣赏
书海探秘
名士风流
文化苦旅
一家之言
恋书癖
博文速读
知识窗
微品会
设置
国学里蕴藏的十大智慧
作者:郭 故      阅读量:106      时间:2019-04-04
一、上善若水,处下不争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二、大智若愚,勿恃聪明
大智若愚,出自宋·苏轼《贺欧阳少帅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若愚。”意思是,才智高的人是不露锋芒的,从表面上看,就像很愚笨一样。同样意思的还有“大巧若拙”。若愚,已入理悟之境;但要大彻大悟,当需守愚,守者即修行,亦即功夫。
 
三、淡泊恬适,明心立志
淡泊明志最早出自西汉初年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诸葛亮的《诫子书》也有引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长期刻苦学习而实现远大理想。
 
四、滴水穿石,贵在坚持 
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宋朝张乖崖在崇阳当县令。一天,他看见小吏从府库慌张出来,头巾下藏着一文钱。下令拷打。小吏不服:“一文钱算什么!你只能打我,不能杀我!”张大怒:“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斩首。
 
五、厚积薄发,以柔克刚
厚积薄发源于“君子厚积而薄发”一句。意思是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即将大有可为,施展作为。苏轼曾在《稼说送张琥》中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以柔克刚是指用柔软的去克制刚强的,暗合道家的主张,顺其自然。万物相生相克,刚劲的东西不一定要用更刚劲的去征服,有时最柔软的事物便是它的克星。
 
六、海纳百川,包容涵藏
海纳百川出自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意指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就是说要豁达大度、胸怀宽阔。这也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人们都把那些具有像大海一样广阔胸怀的人看做是可敬的人。
 
七、戒骄祛躁,谦逊处世 
毛泽东在《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这是孔子“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的态度,同时也是老子“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的思想。清朝时,大学士张英的府第与吴姓相邻。吴姓盖房欲占张家隙地,双方发生纠纷。张英不以自己身居高位而自傲,而是主动提出退出三尺,感动了对方,成就了“六尺巷”的佳话。谦逊处世,必当得到人们的尊重。
 
八、涵养心性,静定归真
这种返璞归真的态度,是一种道教教义。道教学道修道,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自身的修行和修炼,使生命返回到始初的状态。他们认为人原初的本性是淳朴和纯真的,是近于“道”的本性的。所以人们常说儿童天真无邪。但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思虑欲念不断萌生,再加上社会环境的各种影响和情色财货的诱惑,不断地消耗掉人原有的生命元真,让人蒙迷了原有的纯朴天性,人们若进一步嗜欲无止,将严重损害自己心性和生命健康,从此背道而驰。而学道修道,就是要使心性和生命返回到纯朴纯真的状态。
 
九、心诚则灵,唯德感天
心诚则灵,关键是要做到“心”“诚”两点。其如《礼记》中所讲的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一样,只要虔心诚意,就能产生灵验;只要有坚定的信念,正确的心态,愿望就会实现,这就是心诚则灵。现在,佛教中的礼佛者更是以“心诚则灵”来形容拜佛求签者的心意。
 
十、大道至简,淳朴自然
大道至简,是中华道家哲学。道在中国哲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表示“终极真理”。此一概念,不单为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被宗教流派道教等所使用。大道至简即指大道理(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责编:何建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