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目录
首卷语
热点追踪
环球风
书海航标
经典赏析
交流汇
著书者说
农家书屋
广闻博见
智慧星洞
奇文欣赏
书海探秘
名士风流
文化苦旅
一家之言
恋书癖
博文速读
知识窗
微品会
设置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是真的吗
作者:李思达      阅读量:122      时间:2019-04-04
神龙年间,五岁的李白和家人一起,在父亲的带领下,从遥远的西域碎叶迁到剑南道彰明县清廉乡,也就是今天四川省的江油市青莲乡。
李白对这片他度过了整个青少年时期的土地,一直深有感情,也时常将其称为故乡。多年之后,成功以“谪仙人”称号名动天下的他,给自己取了一个号,便叫作“青莲居士”。这固然有他以青莲卓尔不群自傲,更暗中谐音自己少年读书之地:清廉乡。到了宋代,官方干脆将其改名为青莲。此后,这里就以李白故居而闻名,一直延续到今天。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李白的父亲李客安家在此处,是看中此处人烟稀少,又有亲友的缘故。
在《上安州裴长史》一文中,李白曾经提到过他早年的学习生涯,文中宣称自己“五岁颂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这里所谓的六甲,应该是汉代以来传统的幼儿课程。《汉书》中曾经提到,小孩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始知室家长幼之节”。到了十五岁之后进大学,“学先圣礼乐,而知朝廷君臣之礼”。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出,六甲大概是儒家传统“齐家”一类的基本课程。
如果李白自己没有吹牛的话,他是从五岁开始启蒙。虽然比较早,但也不算特别稀奇。真正让人惊讶于其天才的,是他在不吹不夸中无意透露的情节:大概在十岁,父亲给他读了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而读过之后,他由衷地被此文所感动,产生了要向这位辞赋达人学习的念头——“私心慕之”。如果说李白不是个早慧的天才少年,恐怕是任谁都不能同意的吧。
 
铁杵磨针的苦读少年
关于李白少年学习生涯,在中国有一个家喻户晓的传说:“铁杵磨针”。这个故事最早见于南宋时成书的《方舆胜览》,称少年李白读书山中,由于感觉太辛苦,又耐不住寂寞,就私自跑出山来,在路过眉州象耳山的时候看见了一个武姓的老婆婆正打算用铁杵磨针,李白受到激励,于是又返回山中苦读。从此,也给世间留下了一段“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佳话。
虽然传说很美好,但在这个故事中唯一有事实影子的,恐怕只有李白曾在山中苦读。其实,有专家研究后指出,铁杵磨针的故事不仅仅附会在李白身上,道教的玄武大帝、佛教高僧昙翼都有类似的传说,只是因为李白的盛名,使得以他为主人公的版本在民间传说中胜出,成为后世激励人心的故事而已。
至于为何地点会设定在眉州,这极有可能是当时眉州拥有好几座佛教禅宗大寺的缘故。禅宗北派重视渐悟,而“铁杵磨针”的说法和他们主张的精神最为契合,于是他们便依托名人李白的噱头,暗中兜售自己的主张,强行安排李白长途跋涉,从江油匡山跑到此地看老婆婆磨针了。
不过有趣的是,受此说法激励,青莲乡也将一条小河命名为磨针溪,宣称是真正铁杵磨针故事发生地。到了20世纪80年代,当地小学生还发起倡议,和全国小朋友一起捐献零用钱在此修了一个磨针亭,以此纪念李白“铁杵磨针”的故事。
抛开这些励志的传说不谈,李白能成为天下闻名的诗仙,虽然和他天资聪颖有关,但和他在大匡山中苦读,耐得住寂寞磨砺学业也是分不开的。明人方弘静的《千一录》就曾记载:“太白读书匡山,十年不下山;浔阳狱中,犹读留侯传。以彼仙才,苦心如此。”可见李白在山中苦读的事迹,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励志的一部分,让千百年之后的明人都赞赏不已。
李白在山中自学苦读时,阅读范围极广,按他自己的说法是“十五观奇书”,“颇尝览千载、观百家,至于圣贤,相似阙众”,言下之意是文史、诸子、儒家无所不读,从他诗中自由自在地应用各种人物典故来看,此言绝非大话。
不过正因此,人们除了佩服李白下苦功夫打下扎实基础之外,更不由得好奇:这个能提供给李白丰富的书籍资料的神秘李客,到底是何方神圣?可惜的是,这些疑问很难得到解答了,后世的人们,只能从李白的只言片语中去推测他们家的来历。
虽然李白一生颠沛,但至少,他那些光焰万丈长的诗歌,那些气势磅礴的语句便足以证明,他的少年苦学是多么扎实。
责编: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