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目录
首卷语
热点追踪
环球风
书海航标
经典赏析
交流汇
著书者说
农家书屋
广闻博见
智慧星洞
奇文欣赏
书海探秘
名士风流
文化苦旅
一家之言
恋书癖
博文速读
知识窗
微品会
设置
莎士比亚凭什么红了四百年
作者:小 七      阅读量:172      时间:2019-04-04
莎士比亚,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大名鼎鼎的戏剧家。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同为大文豪的维克多·雨果,说他是“天才的降临,使得艺术、科学、哲学或者整个社会焕然一新”。
每个人的一生,至少都应该认真地读一次莎士比亚。
他的作品因为太过经典,被翻译成全球各种语言,剧本在全球累计演出次数迄今无人能及。
悲剧和喜剧,艺术与现实。莎翁笔下的这些文字,凭什么红了400年?
 
你所有困惑,他都有解药
 
莎士比亚被称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所有的人生困惑,似乎都能在他的戏剧中,找到解答。
当我们感到绝望、看不到出路时,他说:“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的。”(《麦克白》)
当我们想要违心讨好他人以获取帮助时,他说:“我宁愿做一朵篱下的野花,不愿做一朵受他恩惠的蔷薇;与其逢迎献媚,偷取别人的欢心,宁愿被众人所鄙弃。”(《无事生非》)
当我们摇摆不定时,他说:“接受每一个人的批评,可是保留你自己的判断。”(《哈姆雷特》)
当我们遭受嘲笑时,他说:“没有受过伤的才会讥笑别人身上的创痕。”(《罗密欧与朱丽叶》)
当我们无法确定追求者的真心时,他说:“真爱情是不能用言语表达的,行为才是忠心的最好的说明。”(《维洛那二绅士》)
当我们被爱伤得痛哭流涕时,他说:“适当的悲哀可以表示感情的深切,过度的伤心却可以证明智慧的欠缺。”(《罗密欧与朱丽叶》)
莎士比亚是四个世纪来,最懂人性的人。读他的戏剧,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自我解忧的过程。
 
读莎士比亚的人,有多可怕
 
来听听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歌德、狄更斯、雨果、丘吉尔、霍金、鲁迅、金庸……他们,无一不爱莎翁。
歌德说:“我读到他的第一页,就使我这一生都属于他了。”
丘吉尔说:“宁可失去一百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
金庸说:“如果有一天能上太空,又只能带一套书,那必须是莎士比亚全集。”
他们熟读莎翁的作品,在其中找到艺术的灵感,看到人性的复杂,并在创作中深受影响。颂爱情,离不开《罗密欧与朱丽叶》;写仇恨,超不过《哈姆雷特》。天下名篇出莎翁,看懂了莎翁,就看懂了世界文学。
除了这些名家,普通读者中还有更多莎翁爱好者,他们同样是那么卓尔不凡。
首先,他们的语言句句戳心,表白的时候,随口借《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一段情话,就能撩得对方心神荡漾:
在你没有要求以前,我已经把我的爱给了你了;可是我很愿意再把它重新转收回来。 
连吵架和埋怨,也能借莎翁金句把一切误会都打散:
你可以疑心星星是火把;你可以疑心太阳会转移;你可以疑心真理是诳话;可是我的爱永没有改变。
再者,他们有独特的洞察力,总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眼前看似困苦,但是他们充满信心,因为“逆境和厄运自有妙处”。
面对事物华丽的外表,他们不会轻易着迷,因为“外观往往和事物的本身不符,世人都容易为表面的装饰所欺骗”。
看到周围人都在爱情中疯狂失去自我,他们懂得:“爱情是盲目的,恋人们看不到自己做的傻事。”
莎士比亚戏剧,是人生的一盏灯。低头前行时,抬头看一眼,便有了方向。
 
众多译本中,只爱这一版
 
说到莎翁,就不得不说最懂他的翻译者——朱生豪。
朱生豪一直主张“求与最大可能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译文流畅,文辞华丽;他所翻译的莎翁作品,被公认为是完美再现莎翁神韵、通俗易懂的经典传世译本。
戏剧大师、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首任会长曹禺,称颂朱生豪的一生为译莎剧“功绩奇绝”。西方文学翻译家苏福忠说:“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任何一种译本超过朱生豪的译本。”
原文:
Oh,don't swear by the moon, that inconstant moon,that changes every month in her orbit,in case you love should prove equally unreliable.
译文:
啊!不要指着月亮起誓,它是变化无常的,每个月都有盈亏圆缺;你要是指着它起誓,也许你的爱情也会像它一样无常。
世面上流传的莎翁全集版本,多有篇幅删改,甚至校订补译,译文混杂。《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全集》毫无删改,根据世界书局1947年朱生豪原译本《莎士比亚戏剧集》精校、精编、精排,完美再现莎剧神韵。
全套完整囊括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等十大悲剧;《错误的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暴风雨》等十四部经典喜剧。
朱生豪先生之子、78岁高龄的朱尚刚先生,也为这个版本,首度亲笔作序,更是提升了它满满的含金量。
朱尚刚说:“你能细品书中精华,便是对莎士比亚,对家父的最好纪念。”
责编:王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