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读懂“我”字
作者:刘道玉      阅读量:319      时间:2018-07-30
人老了,有必要反思自己走过的道路。古希腊哲学鼻祖苏格拉底说:“未经过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怎样反思自己?自己是谁,自己就是“我”。我对于“我”字十分好奇,为什么古代先贤要把第一人称造成“我”的形状?许慎的《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双戈向背,兵器也。”另一解释为:“我倾斜也,由戈由禾会意。”它们的意思是说,我用于自己身上,自己称自己。北宋著名文字学家徐锴在《说文解字系传》中解释:“取戈,自持也。”戈就是兵器,氏族社会时代要持戈战斗。但那时都与“禾”的财产联系在一起,表示要以武力保护私有财产。对于他们的释义,我仍然不解,为什么第二人称的“你”和第三人称的“他”,都用单立人作偏旁,而唯独“我”字以戈为偏旁?又为什么以“武器”来蕴意“我”字呢?我带着这些问题请教武大文学院资深教授宗福邦先生,他解释说,人类历史发展是先有语言而后有文字,之所以用武器寓意“我”字,大概是“武”与“我”同音或近音的缘故。又据甲骨文专家的解释,古人以戈作“我”的偏旁,表示以戈自卫、自傲和自豪之意;同时古时口语“我”与“戈”发音相近。
在英语中,古代英语第一人称是用Ic来表示的,后来逐渐演变为用一个字母I,并且无论是在句首或是句子中,它都是用大写的I。于是,有人说这是英国人个人至上主义的表现。其实,情况并不是这样的,因为在句子中,小写的i字,容易与前后的字母联拼在一起,从而失去了第一人称独立的意义。在俄语的33个字母中,是以最后的一个单字母я表示第一人称,其蕴意是表示谦让,个人的利益永远放在最后。对比英语和俄语的第一人称都是单字母,又引起我对汉字“我”字的狐疑。“我”字有着诸多的不便,如在查找字典时,“我”字的偏旁是什么,初学者也颇感头疼。过去,乡村私塾的秀才,教学生认字读半边,而“我”字的半边是什么?在百思不解的情况下,我自解其惑:这大概是造字的先贤有意把“我”字复杂化,意味着读懂“我”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袁牧是清代的大才子,他曾经说,知人难,知己更难。一个人活一辈子,学一辈子,知天知地,最难的是知自己。就算天赋过人,勤勉不已,可能到最后才能明白自己是什么人。为什么知己难,为什么读懂“我”不容易呢?
我以为有两个原因:首先是不能严于解剖自我,更难以无情地忏悔自己。鲁迅先生曾经提出要“更无情地解剖自己”,正因为如此,他具有无私无畏的勇气,敢于无情的鞭挞腐败的政府。勇于解剖自我,就是不仅看到自己的优点,更要敢于揭露自我的缺点,尤其是见不得人的阴暗之处。17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出版有《忏悔录》一书,这是他解剖自己的自传,把自己丑恶的灵魂赤裸裸地暴露在世人面前。例如他偷过东西,勾引过女人,与大他12岁的华伦夫人私通,玩弄性施虐癖。卢梭认为真才是第一重要的,离开了真,善和美都是虚伪的。
世界上美与丑并存,而人也是一样,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据我所知,世界上还有两本《忏悔录》,一是罗马神学家圣·奥古斯丁,二是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们都不愧为率真的伟大人物。然而,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为什么只有三本《忏悔录》呢?因为绝大多数的人都有扬善隐恶的本性,喜欢赞美之词,而听不得半点批评的声音。所以这些人就不能真正的认识和暴露自我。
其次是人有两个“我”,平时展示的是角色的我,而隐匿了自主角色的“我”。美国有一个特立独行的学者,叫乔治·赫伯·米特。在某些方面,他有点像中国的孔子,虽然学问渊博,但终生没有著书立说。他像孔子一样,死后由学生们根据他讲课的记录,整理出版了好几本著作。他有一个最具影响的观点:人的自身是由“我(英文Me)和自我(I)”这两部分组成。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由他自身的角色(独立行为)和扮演的角色(角色行为)所组成。我们可以拿演员来打比喻,一个演员所扮演的角色,是根据剧本和导演的要求,无论他扮演的是正面或反面人物,这时他就是“角色的我”,而不是他的本我。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人们之所以很难认识“我”,就是因为他们常常展示的是“角色行为”的我,从而掩盖了真实的自我。例如,时下流行的说套话、假话,就是“角色行为”的典型表现。可惜的是,这些人并没有回归本我,认识到说套话和假话是可耻的,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认识你自己”——这是镌刻在希腊圣城德尔菲圣殿上的一句箴言,希腊的哲学家们常常用这句话来规劝世人。泰勒斯是古希腊七贤之首,他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哲学家、科学家和天文学家。有人问他:“什么是最困难的事?”他回答说:“认识你自己。”读懂“我”字与“认识你自己”,这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的同一个问题。那我们究竟如何才能认识或者是读懂“我”字呢?
首先是实事求是,正确的评价自我,科学的设计自我,成功的实现自我。古希腊三大哲圣之一的柏拉图说:“最先和最后的胜利是征服自我。只有科学的认识自我,正确的设计自我,严格的管理自我,才能站在历史的潮头开创崭新的人生。”一个人能否正确的设计自我,关键的是实事求是地回答:我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有什么长处和短处,我能够成就什么样的事业?一个人如果正确的回答了这些问题,那就算是认识了自己,就能够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例如,艾萨克·阿西莫夫是俄裔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与法国儒勒·凡尔纳和英国赫伯特·威尔斯并称为世界科幻小说史上的三巨头。他于1948年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并于1951年被聘为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生化助理教授,专事生物化学的研究。但是,他并没有被眼前职务所陶醉,对自己作了冷静和客观的分析:我不大可能成为一流的科学家,但我可能成为第一流的科幻小说家。他读懂了“我”字,于是义无反顾地离开了生物化学实验室,回到家中专事科幻小说创作。他一生创作了500部科幻和科普小说,7次获得雨果奖,3次获得星云奖。在人生的选择中,舍弃是痛苦的,如果当舍而不舍,就可能招致终身的痛苦。阿西莫夫作了聪明的舍弃,从而造就了一位世界最负盛名的科幻小说大师。这也是世界读者的幸运。
其次是要从社会的角度认识自己。因为人是社会的人,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也不可能离开他人的帮助而成功。众所周知,埃隆·马斯克是当今最著名和最疯狂的发明家,迄今为止,他创办了PayPal、Tesla、SpaceX和 Solar City等 4家企业,价值都超过10亿美元。从发明创造的历史来看,任何一个发明的成果,最先都是来自于个人的创意,但实现其创意则必须要善于依靠团队的力量。今年2月5日,美国私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把63.8吨的猎鹰重型火箭发射成功,这令世界所有的太空技术公司刮目相看。同时,这也意味着登陆和移民火星,已不再是遥远的梦想了。这么一项巨大的工程,绝非是马斯克个人力所能及的。为了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马斯克在加州霍桑镇创办了拥有1500名工程师的SpaceX工厂,他们为猎鹰重型火箭发射成功做出了贡献。
再次认识自己,不仅要有鸿鹄之志的理想,而且还要有实践其理想的能力和毅力。约瑟夫·熊彼特是奥地利裔美国经济学家,他29岁时创立了创新理论,一举成为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大师,1950年1月8日逝世,在弥留之际留下让人深思的遗言:“行动——光有理想和理论是不够的,只有行动起来,努力改变现状,才是真正对理想的拓荒。”
纵观人类的创业历史,我们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创建伟业的人始终只是极少数。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就是理想与实践不能做到统一。也就是说,有些人空想连篇,但没有实际能力;也有些人踏踏实实地工作,但又没有远大的理想,所以他们都不能成就伟业。只有行动起来,将理想和理论付诸于实践,那你就是真正地认识了自我。
罗丹是法国19世纪最伟大的雕塑家,是欧洲雕塑艺术的创立者。他年轻时三次报考巴黎艺术学院都被拒之门外。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用一把雕刀砥砺前行,最终成为世界雕塑大师。《思想者》《吻》和《爱娃》等都是独立的佳作,足以使他名垂青史。罗丹究竟是怎么获得巨大成就的呢?这不能不归结于他正确地认识了自我。当他获得成功之后,有人问他在什么地方学来的雕塑,他说:“在森林里看树,在路上看云,在雕塑室里研究模型。我到处学,只是不在学校里学。”这并不是他对学校的偏见,而是说明学院式的教条,不仅无助于创造,反而会窒息人们的创造灵感。
许多低学历的大师们也一样,莎士比亚、达·芬奇、富兰克林、爱迪生、华罗庚、齐白石、钱穆、陈寅恪等,他们都是正确地认识了自我,也认清了所从事职业的特点,没有被追求高学历和高学位的虚荣心所裹挟,也没有被功利化的利益所诱惑。因而他们读懂了“我”,进而开创了自己辉煌的人生。这是非常值得今天人们借鉴的宝贵经验。
(作者为我国著名教育家、曾任武汉大学校长)
责编:王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