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类高校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维度及实践路径
作者:乔秀丽      阅读量:674      时间:2021-11-15

[摘    要] 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承担着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使命,民族类高校更应如此。当前,我国民族类高校在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中,面临着培育机制不健全、培育的内容和方法缺少创新、文化建设滞后、立德树人缺乏有效载体等困难。解决困难的具体路径为:坚持在强化制度保障中增进政治认同,在创新内容方法中增进理论认同,在深度交流互鉴中增进文化认同,在拓宽传播渠道中增进情感认同,将民族类高校大学生培养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参与者和践行者。

[关键词] 民族类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安全;民族团结;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21)11-0076-06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新疆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1]。由此可见,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是新时代民族类高校教育发展的理论遵循和政策指引。因此,当前形势下应将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类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着力点和重要任务,这对于壮大我国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中华文化、抵御各种敌对分裂势力渗透、促进民族团结、国家长治久安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民族类高校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维度

(一)民族类高校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政治高地

推进文化继承创新、增进国家认同和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教育的重要内容。“民族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少数民族个体‘国家化’‘民族化’和‘个性化’的教育”[2]。在多民族国家设立民族类高校并开展民族教育对促进民族交流互鉴、国家发展稳定、少数民族个体生存发展等方面有着多维价值诉求。诚然,民族类高校作为开展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育人机构,理应彰显和回应这些价值诉求。由于民族类高校的各族师生在语言风俗、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党和国家有意识地在知识体系、思想文化和政治素养,尤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方面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有着特殊要求。民族类高校地域特征和人文特征决定了其在对少数民族学子进行全方位“家国情怀教育”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是最适合培育坚持民族团结的高级人才的代表性场域。因此,充分利用自身有利条件对各民族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使其内化于心,是民族类高校落实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重要任务。质言之,民族类高校作为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政治高地,更应承担起培养各民族大学生维护国家稳定、铸就民族团结之魂的使命与担当。这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将成为民族类高校强而有力的政治屏障,有助于抵御境内外各种敌对势力及不良意识形态对各民族学子的渗透和影响。

(二)民族类高校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文化基地

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谋划、全员参与和全程贯穿。民族是文化的创造者和载体,民族共同体实质上就是一种文化共同体。在民族类高校,不同的民族语言、文字、音乐、舞蹈等构成的多种民族文化形态,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各民族学生的思想文化认识和价值观念。因此,民族类高校可借助各民族多种文化形态和符号全方位地开展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教育,促使各族大学生在进行文化交流创新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中华文化在汉文化基础上有机地吸收了各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而各少数民族文化也融入了主体民族文化的精髓。诚然,民族类高校作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文化基地,更容易在各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间找到文化的共同记忆、共同特质和共同导向,以增进各民族大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文化自信,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民族类高校是涵养和内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心理场域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个体在接受价值观教育及情感认同等社会化过程中铸造成的一种高度抽象的意识集合体,其本质上是个体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心理活动在认知评价、思想认同、情感态度等上的综合反映。民族类高校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其便于通过感知象征符号对大学生实施象征教育。首先,民族类高校多民族性的办学特点能够为校园文化赋予多元丰富的符号想象和多维立体的思考空间(如体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文物古迹、代表中华民族和合一家的建筑物、彰显中华民族精神特质的各族英模人物等)。这些天然的多元符号象征有助于民族类高校唤醒各族学子的共同体记忆,形塑出多元一体的历史文化知识谱系。其次,民族类高校多民族性的办学特点能够为开展各类校园实践活动创设多种特定情境,使各族学子在深切感悟与直接体验中生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热爱之情,进而从心理层面逐渐产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最后,民族类高校多民族性的办学特点能够为拓宽各族学子的情感互动交流面提供平台,使大学生在充分表达纯朴丰富的中华民族情感中形成理性的价值判断,从内心深处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自觉转化为报效祖国的具体行动。

二、民族类高校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现实困难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机制不健全

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类高校一项持续推进的基础性战略工程,不仅应在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中延绵用力,还应常态化和全面化。目前一些民族高等教育有关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活动,内容和方式看似亮点纷呈、形式多样,实则枯燥乏味、单调浅显,且缺乏针对性与实效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活动数量繁多,成效性不高。当前各民族类高校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评价指标方面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就是侧重关注主题教育活动的多样化和表面效应,而对活动内容的设计、质量和效果不够重视,一些有关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培育的主题活动常常是以系列的形式出现且周期性较长。出于节约时间、场地和经济成本,尽快完成任务,有的班级往往在同一活动中涉及多个主题,“打包做”“贴合做”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不仅不能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反而会让学生疲于应对,敷衍活动。二是追求规模,针对性不强。有些民族类高校并没有将促进全员交流交往和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到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全过程中,在开展各种教育工作和活动时过度追求形式和规模,而缺乏对活动目的、方式、过程、效果等的探究设计,特别是缺乏提前评估、摸底学生的真实心理需求和可接受能力,导致活动效果与学生的心理预期相差甚远,针对性与实际效果不佳。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内容和方法缺乏创新

虽然民族类高校拥有独特的优势,是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场所,但就民族类高校的实际特征和教学与管理来看,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具体而言:一是教学内容陈旧。目前大多数民族类高校在开展民族团结思想教育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教学工作中,主要开设的是《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地方史教程》以及《少数民族发展史》等民族理论方面的课程。由于这些课程的学时比例设置不高,教材和教学内容陈旧,且缺乏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加上一些教师的理论水平与教学能力不足,缺乏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引导与理性思考探讨,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对课程毫无兴趣,就更不可能在思想和行动上有所体现,导致教学效果欠佳,与实现“入脑、入心”的教育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二是活动形式繁杂。虽然民族类高校每年都会定期开展关涉理想信念、“五个认同”、马克思主义“五观”等多种主题活动,活动中所涉及到的新概念、新鲜词给人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受,但仔细品读后会发现,这不过是运用互联网技术对原有的内容进行“包装”,使其显得亮点纷呈,实际上民族类高校近年来在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上并没有显著突破。

(三)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熏陶作用不够重视

从民族类高校对大学生文化认同建设上来看,“随着政治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碰撞也逐渐丰富和激烈;面对形式多样、内容各异的多元文化,大学生在思想价值观念上产生了诸多矛盾与困惑”[3]。当前部分民族类高校为了提升综合影响力,过度追逐基础设施建设等外在物质层面的提升,而忽略了对校园文化建设等内在精神层面的重视,特别是忽略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阐发和传承创新,致使一些民族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精神文化受到影响。一方面,有的民族类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缺乏打造和建设校园特色品牌文化的意识,不能立足于学校的具体实际来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从而难以实现通过打造校园特色品牌文化来美化校园文化环境和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目标。另一方面,有的民族类高校发掘和利用校园红色文化资源的力度不够,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中不能充分发挥校园红色传统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建设和谐校园中的重大作用,致使红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有所减弱。

(四)立德树人缺乏有效的交流平台和传播载体

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根本任务是新时代民族类高校的政治标准、价值导向和使命担当。民族高等教育只有将立德树人思想融入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才能真正有效地帮助各族大学生塑造健全人格。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多样化趋势,西方社会思潮不可避免地对大学生群体产生冲击,如金钱物质至上的消费理念甚嚣尘上,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思潮入侵,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普世价值等错误意识形态渗透,境内外敌对和分裂势力的破坏颠覆,致使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随时面临着被解构的风险。面对这些风险挑战,民族类高校如果在教育中缺乏敏锐的防范意识或应对不足,极可能导致大学生陷入“认同危机”中。从目前民族类高校搭建立德树人的有效载体平台来看,部分民族类高校搭建的载体平台在促进学生基础性交流和提升舆论影响力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还远远不够。一些民族类高校并没有将促进全员交往交流交融和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到学校信息宣传工作中,同时,也缺乏一些可供各族学子交流互鉴的载体平台,导致很多关于民族团结方面的典型事迹和有益的方式方法陷入“说了传不开、传了难接受”的困境。因此,民族高等教育应密切结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思想特点,努力搭建各类载体平台,加快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并借助多种手段探寻有效的育人因子,逐步打破错误意识形态笼罩下形成的“话语垄断”和“舆论垄断”,让各族学生在深度交流感悟中启迪心灵智慧、升华思想境界、汲取精神力量、坚定理想信念,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真正的参与者与践行者。

三、民族类高校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一)增进政治认同:健全体制机制,强化制度保障

当前在国际秩序发生深刻调整、国内不稳定因素迅速增加的背景下,民族类高校无疑成为意识形态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因此,民族类高校需从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促进民族团结事业发展的国家战略高度出发,科学统筹部署、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具有长效性、系统性和针对性的配套制度,不断完善民族类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条件保障机制、服务监督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和正向激励机制等。同时,要加强党对民族高等教育事业的领导,逐步完善以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创新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为着眼点构建民族高等教育“三全育人”的融通教育体系,将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学校的教学、建设以及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作的系统化和常态化机制,提升培育的实效性。此外,民族类高校还应尽快建立全员“互学互鉴互促”的交流制度,自觉利用教学科研与多民族性等优势,充分挖掘各民族共同英勇奋斗的史料资源,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教育宣传,帮助大学生全方位认知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生共存共建共享”的历史,使民族类高校成为各族学生交流互鉴、和谐温馨、互帮互助的民族大家庭,进而在他们心中埋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种子。

(二)增进理论认同:坚持理论先行,坚持内容创新

认知是认同的前提和基础,认同是认知的目标和结果。对于“我们”这个政治共同体身份的认知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生成的前提。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知到认同的价值引导一直是民族类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重点。因此,应通过创新和完善培育的内容方法来进一步铸牢各族学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通过进一步建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学科、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完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学术研究体系,持续深化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基础,以此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内容的理论基础。其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持续深入开展“四史”教育和“地方史”学习,将伟大民族精神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体系之中。同时,将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学校思政课程内容体系,逐步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话语体系,以全面强化各族大学生对中华各民族血脉相连、共同奋斗等历史基因的认知,厚植他们对共同体的强烈认同感和对国家的深厚归属感,在他们内心深处筑牢坚定的民族团结意愿。最后,从培育方式方法来看,必须不断改善和创新教育教学模式。要擅于运用符合培育要求、契合学生需要、体现时代特征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法开展课程教学和各类实践活动。例如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适时照顾那些对国家通用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较弱的学生,在各类实践活动中通过打造“民族团结一家亲”“三进两联一交友”等品牌特色活动,拓宽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情感互动交流面,营造各民族学生嵌入式交往的校园环境,以进一步提高各类实践活动的针对性,保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效果。

(三)增进文化认同:加强文化建设,加深交流互鉴

各民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化都有着厚植于心的原始情感,但应该看到,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并不会自发地转化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这就需要自觉构建和后天培养。第一,民族类高校作为扩大文化交流的重要支点和增进文化认同的重要场域,应充分利用自身多民族性的有利优势,将独具一格的各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学校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教育工作中,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实践智慧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各族学子的思想意识之中,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各族学子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铸造民族文化大融合的思想殿堂。第二,不断开拓新的文化教育建设基地,如充分利用校史馆、博物馆、纪念馆、校园建筑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教育;同时,立足学校具体实际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打造出具有学校特色的品牌文化,进而增强各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自豪感和认同感。第三,构建校内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联合融通机制,塑造和优化各族师生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浓厚民族文化生活环境,实现校内外各类教育工作的协同育人,使得各族学生从心灵深处深刻感知,“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各族人民共同书写的,祖国的广阔疆域是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各族人民共同培育的”[4]。进而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种子埋入每个学子的心灵深处,并在彼此的交流互鉴中逐渐生发和共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增进情感认同:搭建有效载体,拓宽传播渠道

民族类高校积极搭建各类有效载体,拓宽民族团结先进事迹及模范典型的传播渠道,对于增进各族大学生的情感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尤为重要。首先,民族类高校在载体的搭建上要抓住并体现“格调高雅、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的关键特点,进而发挥各类载体的育人功能。例如通过开展升国旗奏国歌仪式、文体竞技和学术论坛活动、集体观看国家重要历史节点和纪念日活动、参观烈士陵园、话剧演出、聆听专家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以增进情感认同。其次,民族类高校在开展各类校园实践活动中应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讲好各民族共同团结奋进、共同互助发展的故事,使各类载体活动在顺应校园文化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同时真正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最后,针对当前西方不良价值观念、错误意识形态和影视文化充斥网络和校园,其中暗含的暴力、低俗、色情等信息对大学生思想意识毒害极深的现象,民族类高校应主动占据意识形态建设引领的战略高地,对不良价值观念在网络和校园的传输渗透进行抵御和严格限制。通过创新网络全媒体教育、实施“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计划等净化和优化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助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例如充分利用校园的媒体广播、社团活动、学校官网、官方QQ、微信公众号等传播载体广泛宣传在民族团结奋进历史上所涌现出的模范典型及先进事迹,以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风采和永久魅力,从而让各族大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增强其中华民族主人翁意识和自豪感。

   

[参考文献]

[1]  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N].人民日报,2020-09-29.

[2]  袁梅,苏德,江涛.新时代民族教育的应然价值观照[J].教育研究,2019,(10).

[3]  韩云川.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与弥补[J].科学社会主义,2007,(6).

[4]  乔秀丽,贾友军.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百年历程及经验启示[J].兵团党校学报,2021,(3).

 

   [责任编辑:李利林]

The Value Dimensions and Practical Paths of Cultivating Undergraduates'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in Ethnic Universities

 

QIAO Xiuli

 

Abstrac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the main position for establishing morality, bear the important mission of forg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nd ethn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do this even more. At present, China's ethn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facing difficulties such as imperfect cultivation mechanism, lack of innovation in the content and methods of cultivation, lagging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lack of effective carriers for Lide Shuren. The specific path to solve the difficulties is: insist on increasing political identity in strengthening institutional guarantees, increasing theoretical identity in innovative content methods, increasing cultural identity in in-depth exchanges and mutual learning, increasing emotional identity in broadening communication channels, and bringing ethnic college students Cultivate participants and practitioners who have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Keywords: ethn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national security; national un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作者简介] 乔秀丽(1990-),女,新疆伊犁人,新疆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