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化建设:百年探索与当代价值 —— “廉政文化建设百年历程和高质量发展”会议综述
作者:兰洁 袁云      阅读量:1397      时间:2021-09-10

[中图分类号] D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21)09-0051-07

 

一以贯之地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的重要密码。湖北省廉政文化建设研究会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相关重要论述为指导,以立足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纲要,于2021年6月在武汉工程大学成功召开“湖北省廉政文化建设研究会年会暨廉政文化建设百年历程和高质量发展学术交流会”。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相关领导、专家学者和代表济济一堂,系统回顾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的百年历程,认真总结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的经验价值,深入探讨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形成了一批高水平的理论成果,为廉政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一、百年探索之一:永葆党的先进性和创新性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廉政建设研究分会理事长李胜利指出,党的百年廉政建设的历史启示我们,廉政文化建设关系着党的事业的延续,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衰,是党拒腐防变的基础工程。党的廉政文化建设的历史凝聚着党持续不断推进自我革命、加强自身建设、保持自身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智慧和经验。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理论工作者更应提升对党史的认识,既要重视从历史中探寻和把握党进行廉政文化建设的规律和大势,提炼廉政文化建设的经验和智慧,又要着眼现实问题,结合反腐败斗争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理论创新,并通过教育的途径影响到社会各个层面和角落。

(一)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体中国共产党员“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1]。历史经验表明,必须强化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教育,确保全体中国共产党员始终坚守初心和使命,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腐败是政治之癌,也是危害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最大隐患。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共重庆市涪陵区委党校梁晓宇教授认为,中国共产党重视廉政建设,主要体现在自毛泽东同志为第一代核心以来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极为重视反腐倡廉教育,加强思想建党,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从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告诫全党要戒骄戒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到改革开放期间的三讲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再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陆续开展的系列学习教育,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廉政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任务,不同时期对此的聚焦重点和教育内容有着差异。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冉柳春认为,党在不同时期强化思想教育的载体经历了从群众到个人再到家庭的演变。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发表了众多与人民群众相关的重要论述,旨在强化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支部内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求每个党员干部做到廉洁勤政。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建设并维护清正廉洁的家风出发,强化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党的廉政文化建设以家庭作为依托,将建设清正廉洁的家风融入党的廉政建设中,是新时代党的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

(二)完善法规制度建设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严密组织和铁一般纪律的政党,自建立以来就重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制度逐渐完善,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党内法规制度思想[2] 128。湖北省廉政文化建设研究会会长问青松认为,我们党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惩防并举,释放出制度文化反腐防腐的强大威力。其一,高度重视、不断完善以《中国共产党章程》为主干的党内法规体系建设。建党初期聚焦于加强纪律约束和党内监督的党内法规建设,新中国建立后,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经历了由规范化到体系化的完善过程。其中,2012年中共中央发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标志着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的规范化,2013年至今是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的体系化阶段。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中,直接涉及党风廉政建设、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党内法规制度也从1988年制定的党的纪律处分条例开始不断发展。其二,高度重视、不断完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主干的国家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包括人民监督政府的制度和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在内的制度体系,探索民主的新路,为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提供制度保障。

(三)制度创新的多视域特征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由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廉洁自律制度、党内监督制度、巡视工作制度、问责制度、纪律处分制度等共同构成,呈现出多视阈多元化的特征。

派驻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内监督的组织制度创新。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银霞博士认为,党内派驻监督领导体制大致经历“领导和指导相结合”到“双重领导、一个为主”,再到“统一管理、直接领导”的发展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监委积极探索“四项监督”协同作战、派驻监督全覆盖的运行机制,发挥“派”的权威,强化“驻”的优势,凝聚监督合力,彰显“探头”和“前哨”监督效能,体现了党和国家法规制度的逐步完善。

党内监督和巡视工作是新时代从严管党治党的有效途径。江西省瑞金市文学院王卫斌教授论述了党在中央苏区开展的反贪污浪费巡视工作的发展过程和成绩。当年在中央苏区掀起的一场规模空前的节俭经济运动和反贪污浪费斗争,启动了工农检察机制,改进了巡视检查工作,首次规定了公职人员以权谋私、贪污浪费量刑定罪标准和惩罚办法。中央苏区加大巡视工作力度,以零容忍的态势整治贪污腐化、铺张浪费的歪风邪气,推动了苏维埃各项决策法令的贯彻落实,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贪污浪费斗争落实到位,确保了中央苏区的发展和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党内问责是党内法规制度实施的关键一环。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袁云结合工作实际,探讨了高校领导干部问责制的发展历程和法规依据,归纳出从制度体制机制建设和实际操作层面实施对高校领导干部问责的四个阶段。即在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过程中以检查考核为特征的廉政问责阶段;与廉政问责有机结合,以促进高校规范化管理为重点的行政问责阶段;明确“党政领导干部”这一问责客体的问责规范化阶段;在全面从严治党进程中监督执纪问责聚焦阶段。逐步形成廉政问责、行政问责、党纪问责、监督问责为一体的问责体系,促进高校领导干部问责制日趋丰富和完善,确保高校在全面从严治党中“不掉队”。

(四)开创运动式治党路径

开展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进行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形式和重要手段,多位学者对党在历史上开展的历次整风运动及其效能经验进行了总结。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谭志坤认为,运动式治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路径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到改革开放初期较为通行的治党方式。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依照战时需求开创了独具特色的党内整风运动、延安整风运动和土改整党,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整党整风运动,再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内频繁开展高强度的整风运动,有效实现了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与自我提高,为新时代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战斗力提供历史借鉴。

改革开放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革命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外各种思潮的涌入,使得反腐倡廉面临着许多新问题,邓小平提出“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3] 314。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副院长、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所长徐瑾教授论述了党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复杂形势下所进行的廉政文化建设方面的内容。他提出,党中央把党风廉政建设的历史经验和国情相结合,坚持不懈地进行反腐败斗争,在党内以单位、部门为主分批次地开展整党运动,不仅没有影响反而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以来,从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改进作风到构建行之有效的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从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到一体推进“三不”机制,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从严格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到着力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4] 189,等等,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措施是对建党初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运动式治党的创新性继承和发展,体现了党不断进行自我革命的精神,这是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二、百年探索之二:营造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

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百年历程历久弥新。党的廉政文化建设关系着党的事业的延续,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

(一)坚定理想信念是核心要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廉政文化教育,把“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理想信念教育贯穿廉政文化建设始终,告诫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廉政文化是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体现了共产党人应有的价值理念和道德品质,是实现党员干部涵养自律品质、坚守初心使命的思想保障和精神支撑。

与会学者认为,巩固和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要从思想上、源头上筑牢反对腐败的根基。廉政文化建设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在构建“不想腐”的体制机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提高党和国家腐败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根本路径,也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夯实思想文化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觉悟了,觉悟高了,就能找到自己行为的准星。”[5]加强共产党员党性修养、坚定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是党的廉政文化建设的目的和要求。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杜佳认为,党的廉政文化建设的历程就是党不断加强党员干部思想道德修养、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意识与作风的发展历程。随着党的廉政文化建设的逐渐完善和发展,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必将愈发坚定,进而筑牢党员干部“不想腐”的思想根基,实现从源头治理腐败。

(二)规范制度体系是重要保障

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质就是将我们党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长期实践中获得的经验提炼为理论和制度成果,进而提升到文化建设的高度。湖北省委巡视组组长、省党建研究会副会长李平指出,廉政文化建设中的制度建设就是有效推进“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三不”机制。一体推进“三不”机制,不仅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新时代要加快形成“三不”机制,一方面要通过廉洁精神文化和廉洁行为文化建设,重点解决不想腐的问题,另一方面要通过制度文化建设,重点解决不敢腐和不能腐的问题。要继续完善并坚决执行对腐败行为的惩处制度,保持不敢腐的高压态势,同时继续完善各类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形成不能腐的长效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蒲越以新中国成立初期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内涵为线索,论述了惩治腐败的法规制度和监督腐败的监察制度对当前廉政文化建设的保障作用。他认为,廉政文化制度建设可以有效缓解内部矛盾,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是有效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的廉政文化制度建设为经济建设稳步推进和顺利过渡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建立结构完备、执行有力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制度体系,为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提供法治保障。

(三)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目标指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求,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一体推进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三不”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推动全社会营造崇德尚廉的社会环境。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吴建峰教授从政治生态的概念出发,分析了政治生态中的对称性和平衡性以及良好政治生态的形成条件。他认为,政治信仰靠言行的对称实现平衡,言与行对称即知行合一时,政治信仰中的生态就是平衡的。因此,要促进全党全社会形成知行合一的风气,营造良好从政环境,进一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中的廉洁行为文化建设,促进知行合一,构建良好政治生态。

三、百年探索之三: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会专家、学者和党建工作者分别从不同视角分享了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进而促进廉政文化建设的举措和路径。

(一)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1]新的征程上,要加强党的廉政文化建设必须发挥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作用,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党的全面领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治建设已然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主题。南通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黄红平教授认为,新时代领导干部政治能力建设是增强执政本领的内在要求、汲取经验教训的智慧昭示、应对风险挑战的关键之举、履行初心使命的客观需要。要加强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既要靠激发内在动力,强化政治意识,提高政治觉悟,加强政治历练。要优化党内政治监督管理机制、党内政治生态改进机制和政治能力考核机制,敦促领导干部把准政治方向,练就过硬政治本领,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通过政治建设加强党员干部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1]。要以政治建设把舵,坚定信仰,提升共产党员“不想腐”的道德修养。合肥公交集团有限公司纪委书记张奎认为,廉政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路径之一就是突出政治引领,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经常性、多举措督促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时,要通过政治建设增强党员干部执政能力和治理效能,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执行力。通过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加强党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领导,进一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二)创新反腐倡廉教育方式

在“重拳反腐”和“重典治腐”的新时代背景下,制度反腐成为大党治理、大国治理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同时,教育反腐的基础作用不可忽视,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内在引导,是反腐倡廉的治本之道和根本之策。

要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廉政思想。湖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克娥教授认为,儒家思想中民本、克己自省和重视礼法德治等内容有助于在新时代锻造共产党人清正廉洁价值观。要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并进行理论创新,明确核心价值理念并构建同质文化,把握教育载体并找对教育方式,从而提高共产党员树立和践行廉政价值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导师宋阳在如何构建高校廉洁教育机制方面有独到见解。他提出要构建廉洁教育领导机制并将廉洁教育的责任落到实处;完善廉洁教育监督机制并规范廉洁教育主体的行为方式;建立廉洁教育实施的评估体系并及时优化廉洁教育机制;建立廉洁教育奖惩激励机制,进而推进高校廉洁教育。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操菊华教授则探究了将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堂的路径。她阐释了党史融入高校思政课堂教育可以引导青年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帮助青年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成因,并从强化理论阐释、培育文化自信、涵养道德素质、注重知行合一四个方面分析了将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方法,从而引导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教育大学生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时代新人。高校要加强廉洁教育,助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

要在构建高校廉洁教育机制的基础上,科学完善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机制。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任雅楠认为,构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机制要以强化高校纪委监督职权为抓手,着力构建腐败溯源问责机制;以发挥高校党委引领作用为目标,优化院系党政治理机制;以培育廉政文化氛围为重点,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高校要持续探索党风廉政建设机制,加强高校思想建设,调整高校治理体系,完善高校监督机制。

(三)借鉴中外反腐倡廉经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华民族善于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促使自身的进步与发展。推进新时代廉政文化建设不仅要总结自身的经验教训,还要对比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以及其他国家的发展路径,在比较中借鉴吸收。

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田湘波教授利用制度同构理论,比较分析了原苏联党政监察机构合并办公和中国纪检监察合署办公的演变和效率价值追求。他认为,新中国历史上纪检监察机制深受原苏联党政监察体制的影响,促进中国制度同构即中国共产党纪检和国家监察合署办公的主要原因是技术环境而非制度环境,是出于组织对反腐效率的追求,而非组织对社会地位和合法性的追求。因此,中国在今后必定会通过合署办公的方法提高打击腐败的效率,以增强政府的合法性。

越南是目前世界上5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对比中越共产党反腐倡廉历史实践可以为当前社会主义执政党反腐倡廉建设提供借鉴。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罗燕霞博士指出,越南共产党反腐廉政建设经历了6个阶段,即仿照中国的摸索阶段、战时的曲折发展阶段、“左”倾思想的失误阶段、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建设阶段以及法制化阶段和有惩罚体系的立体化建设阶段。她认为,社会主义执政党反腐倡廉建设有两点共性经验:其一,从反腐败斗争的历程看,由于不同时期具有的特征不同,故反腐败斗争的过程是曲折的,要树立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意识;其二,在反腐倡廉建设的过程中,科学定位和评价自己所处的时代,才能制定出有效反腐策略。要正确处理反腐败与党的中心任务之间的关系,坚持反腐败与发展相结合,坚持预防和惩治两手抓,为国家的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朱丽霞教授分析了西方反腐倡廉制度文化建设路径对中国反腐倡廉制度文化建设的借鉴意义。她认为,虽然中西方在反腐倡廉制度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上存在较大差异,但坚决反对公职人员的贪腐与违法行为是彼此的共同价值取向。纵观西方反腐倡廉制度文化建设历程,其遵循公正与程序并重、民主与法治并重、分权与制约并重这三个基本向度,反映了西方反腐倡廉制度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内生动力及平衡因子,为新时代中国反腐倡廉制度文化建设的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提供了参考借鉴。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千秋伟业再启新程。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和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如今,中国共产党已经带领人民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复兴之路。在新的征程上,要进一步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深化党的廉政文化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

[2]  李斌雄.扎紧制度的笼子——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度的重大发展研究[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7.

[3]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1.

[5]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N].人民日报,2017-01-07.

 

[责任编辑:邹立鸣]

 

[作者简介] 兰洁(1988-),女,湖北荆州人,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法学博士;袁云(1998-),女,湖北襄阳人,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