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开展“四史”教育的三个导向
作者:洪 涛 孙 赛      阅读量:669      时间:2021-07-27

[摘    要] 以史鉴今、资政育人,重视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这既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和做好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有效途径。从这个角度讲,加强高校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四史”教育既非常重要,又非常迫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深刻把握“四史”教育在价值导向、过程导向和方法导向上的定位,为全面发展和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民育苗提供了根本遵循。

[关键词] 高校;“四史”教育;价值导向;过程导向;方法导向;思想政治教育;党史教育;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21)07-0089-08

2020年 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到:“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1]同年 10月,他在参观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主题展览时再次强调,要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四史”教育是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当前高校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正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新时代新起点,探讨“四史”教育以提供导向为切入点,把准“四史”教育在价值导向、过程导向、方法导向上的定位,不仅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创新擘画新蓝图,同时也为培养新时代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的优秀接班人提供新思路。

一、价值导向:以理论依据为支撑,强化高校“四史”教育的思想认识

以价值导向为出发点,是理解并强化“四史”教育与高校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根本问题的思想认识,厘清新时代高校开展“四史”教育的理论基础与本质联系,同时也是抓住基本问题,在价值导向中深刻把握教育作用。加强“四史”教育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向前进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新时代高校开展“四史”教育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学、辨析历史虚无主义本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使命、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来理解和把握。

(一)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学中准确把握“四史”教育的本质内涵

马克思把人类的历史比作一部“历史剧”,人民既是这部历史剧的剧作者,又是剧中人[2]。“四史”可以称得上是这部剧中最壮美、最令人感动的篇章,在党和国家的历史进程中汲取前进的经验智慧和精神力量,需要积极主动地学习研究“四史”。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在思想方法上有两个重要特征,其一,它从历史本身认识历史,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历史学首先从事实出发确定了研究对象的客观性,而不是从上天、心灵或者大脑中去认识历史。通过学习“四史”,能让我们在历史这一大视野中,清楚地认识到共产党是谁,从哪来,带领中国人民往哪去;能让我们深刻感知红色政权的来之不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日益强盛来之不易、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来之不易。其二,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分析总结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实证科学。“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新时代开展“四史”教育,能够帮助我们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思想、历史影响中深刻把握历史规律,厘清历史脉络,洞察历史真相,更好地了解党情、国情、民情、社情,深刻认识与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教育作为一种主要途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为国家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热爱祖国、勇担时代重任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与“四史”教育的意义与目标具有一致性。因此,“四史”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学习“四史”有助于弘扬和传承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规律,在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中正确把握“四史”发展的主线和本质内涵。

(二)从批判历史虚无主义中准确理解“四史”教育的开展之要

历史虚无主义最主要的做法是借着“解放思想”“还原历史”的美名,实质上否定历史。在评价历史问题上,摒弃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历史认识的片面性和偶然性对历史事件随意扭曲、篡改史实,尤其是将新中国革命史与现代史对立起来,否定“四史”主旋律,动摇中华民族已经建立的思想基础,其本质是唯心主义历史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国内环境越发复杂,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随着网络社会的快速发展,传播格局已然发生改变,“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传播者”,网络中各种舆论热点频出,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一些社会思潮不可避免地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思想道德观念,从而使得历史虚无主义有机可乘。随着互联网技术运用的不断升级,历史虚无主义对青年一代的影响颇深,干扰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生活方式,阻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与成长成才。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面对历史虚无主义对意识形态的和平渗透与隐晦侵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抓紧筑牢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坚实防线,对虚无思潮予以强有力抵制。而学习“四史”是培养大学生科学辩证地对待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关系,增强抵制历史虚无主义能力的有效手段,有助于从中汲取客观真理和精神力量,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历史自信。因此,新时代高校需要积极开展“四史”教育,通过学习“四史”,引导大学生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旗帜鲜明地同错误思潮进行斗争,深化对历史过程、事件、人物的准确把握,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三)从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教育使命中深刻认识“四史”教育的时代价值

一个时代立德树人的思想体系是由这个时代的发展需要所产生的,“四史”中包含了党领导下对立德树人教育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立德树人思想体系。毛泽东在论述德育教育的理论中曾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之后党和国家的历任领导人也都高度重视立德树人教育工作,注重将立德树人放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这标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坚持什么”的人民本色,是教育发展之“根”。“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华民族历来都有以史为鉴的优良传统,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多次对高校政治理论课进行调整,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历史课程教学,这对培养学生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爱民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面对当前国内国外新的发展格局的交互影响,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态势,面对新时代大学生思维的更加活跃、社会上各种不良思潮的渗透、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肆意传播,扎实推进高校“四史”教育已经成为坚持立德树人教育使命、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坚定政治立场的迫切需要。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中华民族伟大飞跃有了新的历史方向,高校在立足基本教学逻辑的过程中将“四史”教育着眼于这个新时代,提升大学生学习“四史”的热情,对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时代高校积极开展“四史”教育有助于服务现实,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帮助大学生从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理解掌握“四史”的历史脉络和规律,运用唯物史观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然与应然;有助于育人育才,用“四史”中的伟大成就激励大学生,用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大学生,确保引领好大学生的人生发展方向。因此,以史鉴今、立德树人成为了“四史”教育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时代价值。

(四)从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深刻认识“四史”教育的重要意义

教育是立国之本,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发挥着基础和支撑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不断发展和改革创新中,已经形成比较健全、科学、规范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为开展“四史”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同时也是“四史”教育需要牢牢把握的“定向罗盘”。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高校开展“四史”教育,有助于将“四史”蕴含的理论力量与精神价值转化为大学生切实的实践动力。第一,有利于在学思践悟中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对于大学生而言,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一个需要通过积极学习和实践印证而不断提升的终生追求。高校开展大学生“四史”教育,从“四史”中汲取丰富滋养与精神力量,是坚定政治方向、永葆奋斗热情、增强大学生理论武装的重要内容,为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与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想信念之间织起了一条五彩斑斓、意蕴美好的纽带。第二,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虽然内容各有侧重,但整体上客观全面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认清中国国情、选择适合中国发展的正确道路、带领全体中国人民英勇奋战、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艰难历程。积极学习“四史”,在党和国家发展脉络中塑造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凝聚推进祖国伟大复兴梦想的青春力量。第三,有利于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四史”教育着眼的并不仅仅是为学生介绍历史知识,而是蕴含在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历史规律性和历史必然性的认识和把握,通过其中的经验与智慧感染大学生并将中国共产党初心薪火相传,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对于培养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自觉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具有积极的时代价值。

二、过程导向:以全面发展为目的,促进高校“四史”教育的内化发展

以过程导向为出发点,是探讨新时代高校帮助大学生将“四史”的内涵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发展过程,诠释高校如何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新目标新使命的现实向度,同时也是明确教育过程,在过程导向中推动“四史”内容转化为大学生内在思想意识、价值准则和行为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工作,必然需要借助历史思维、历史自觉,推动形成易于被大学生接受和认同的教育过程,完成价值转化。

(一)在“走心”中“入心”

依从是内化的基础和前提。在高校开展“四史”教育,大学生作为“四史”思想理论体系的接受主体,加强对接受过程的研究,不仅是研究新时代高校开展“四史”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促进大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实之需。实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是加强和改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现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要求,是高校教书育人的要求,同时也是进入新时代、对社会发展人才进步的要求。其中德排在首位,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积极开展“四史”教育是推进立德树人、实现全面发展目标的现实需要。大学生阶段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他们正逐渐向成熟靠近然而又没有达到真正的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一步步形成,处于一种不停思考、不停选择、不停探索的状态。加上学生所学专业、价值认知的差异性,获取信息途径多样性等原因的影响,对高校开展“四史”教育产生了现实挑战。故而,“四史”教育要遵循大学生历史认知的内化规律,首先把握大学生主体的特征和需求,规范“四史”学习的开始阶段,让学生做到依从,使“四史”激发的红色基因、革命精神深入大学生内心。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教育传承过去、造就现在、开创未来,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5]。学习“四史”是一场精神上的洗礼,正契合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传承过去、造就现在、开创未来的美好愿景。高校开展“四史”教育,要讲好“四史”是什么、为何学“四史”、如何学“四史”这三个关键性问题。强化对“四史”教育的理论熏陶,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真理性、科学性、必然性认识讲深讲透讲实,引导大学生对历史事实、历史脉络、历史规律形成更好的内心认知。通过分析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特点,增强对“四史”背后波澜壮阔发展历程的认知;通过密切联系当前时政学习,不断增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通过党领导下的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大学生对“四个自信”的不断深化。

(二)在“学思”中“内化”

经过研精致思后的认同是高校“四史”教育的核心和关键。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在心理学上最早提出对认同的理解,“认同是个人与他人、群体或被仿效的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6]。不难看出,大学生对“四史”的认同,不是说熟读历史课本或者把历史课上老师讲授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节点背得滚瓜烂熟便以为达到认同的目的,而是要真正领悟历史精神本质,是一场历史与现实水乳交融的思想洗礼,是其内心的心理状态与外部“四史”教育环境的整合、协调,在依从的基础上逐步转化为理解、认可、依赖,在学思中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的过程。历史认同的心理来源往往产生于对行为规范意义的接受。一方面,产生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的素材和原料。毋庸置疑“四史”是促进大学生历史认同、提升历史素养最精彩的主题。通过教师专业、全面、系统的理论授课,通过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理论宣讲、讲座报告、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四史”教育实践,通过将国内外的事实、案例、素材进行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从中增强正确看待、辩证认识、理性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全面客观中认同当代中国历史。另一方面,产生于对历史榜样的喜爱。榜样教育是“四史”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示范、凝聚、导向以及最终形成认同的作用。要注重发挥中国共产党党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特别是革命英雄身上的标杆榜样作用,以正面人物的高尚情操、规范行为、优秀事迹等来感染大学生,引导大学生深刻体会什么是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培养大学生坚定的党性修养,不断提高思想认同。因此,新时代高校只有通过积极、全面、深入地开展“四史”教育,才能够促进大学生运用正确的历史眼光去真正把握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本质和全局,才能够促使大学生走进纷繁复杂的“四史”演进内部去深刻认识内在发展规律,才能够帮助大学生筑牢理论思想之基,使“四史”的价值传导入理、入脑、入情、入心,从而完成大学生对“四史”由被动依从到积极认同的转化过程。

(三)在实践中升华

推进高校“四史”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最终达到信仰是“四史”教育的落脚点和最终目标。“四史”教育由认同进一步发展为大学生内心的信奉,是在不断强化认同的稳定性、一致性、一惯性的过程中所确立的,从而使大学生对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真诚信服与真心敬仰,并且上升至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转化为主动效仿的实践活动。大学生是肩负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有力建设群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传承者和生力军,“四史”教育是实现大学生的个人志向和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内在需要,有助于大学生真正接受和认同“四史”的内涵价值,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在实践中升华为自己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达到知行统一,而这也是新时代高校开展“四史”教育的关键所在。“四史”教育不是简单的历史教育,也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强加给大学生的一套绝对高尚的理论,它是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向大学生提供客观史实的同时,使其在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实现“师者要求”和“自我追求”的和谐统一。高校培养“四史”本色接班人,不能浮于表面、拘于形式、止于理论,要将“四史”教育落实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上,使大学生在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有所用中促进最初的依从和认同得以丰富和升华,在知行统一中实现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三、方法导向:以“三全育人”为载体,把握高校“四史”教育的路径选择

以方法导向为出发点,是进一步探讨新时代高校开展“四史”教育的路径选择,把握如何实现“四史”教育与高校育人使命的融合开展,同时也是通过系统分析,在方法导向中力求构建最优教育策略。新时代高校精准有效地开展“四史”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全员、全程、全方位各要素共同发力,才能真正找到“四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衔接匹配的方法结合点。

(一)在全员参与的格局下,发挥高校集中式、系统化、持续性的优势

“四史”教育过程中,需要学校、家庭、政府、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参与,凝聚多元参与者形成强大育人合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然而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在推进“四史”教育过程中,高校因其教育集中式、教学系统化、课程持续性的优势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主导者作用。加强高校在“四史”教育中的关键引领作用,一定要将“四史”教育与学习理论、强化信仰、注重实践相结合,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育人。第一,读史知史,强化历史感知。大学生作为“四史”的学习者,必定要以读书为先,考虑大学生所学专业、年级不同、学习任务重的特点,可以选择经典的“四史”通读。读经典不仅效率高而且效果好,高校“四史”教育的实施者要结合大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与学业学习、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的共性和冲突,以保证大学生在“四史”教育中受益最大为目标,设计、组织、管理“读”经典历史的专有课程和活动,推动“四史”教育不断提升。第二,讲中国故事,笃定使命信仰。以讲故事的形式比照本宣科地讲授“四史”效果要好很多,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于在课堂内外挖掘耕耘,无论是中国革命、建设还是改革时期都有无数可歌可泣的中国故事,其中所凝练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航天精神、抗疫精神等中国精神都是党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的精神再现。高校开展“四史”教育要深思慎取,选择好中国故事特别是红色经典故事,在故事中感悟精神、学习经验、笃定信仰。第三,观照现实,深化实践育人。实践性是思政课的内在属性,直面现实问题,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的共同发展是高校积极开展“四史”教育的目标期待。所以开展“四史”教育要在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学环节和评价中实现有效融合,强调理论传授的同时坚持将“四史”课堂面向社会实际,对现实社会中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不回避、不逃避、不掩饰,采取正视应对的态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将其讲深讲透讲明白,实事求是地分析历史解决现实问题,增强大学生对“四史”的信服力和认同度,实现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转化与升华。

(二)在全程渗透的进程中,谋划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关键阶段

高校“四史”教育要在仔细分析大学生成长成才成人特征以及规律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和需求认真谋划教学模块,循序渐进渗透育人全过程,培养一批又一批拥护中国共产党、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终身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高校教育的全过程中积极发挥“四史”教育对大学生“三观”塑造和使命担当的积极影响。“四史”教育不仅要讲清“四史”之间内容上有什么区别,还要讲清逻辑上有什么关联,从而增强“四史”教育的理论性和逻辑性。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首先,坚持灌输性教育培养功能,确保“四史”学习不跑偏不走样。通过举办旗帜鲜明、直接外显、内容系统、组织严密的“四史”学习活动,使大学生接受“四史”教育。比如在“四史”学习教育的具体执行中,可以结合大学生专业需求和个体需要,设置“四史”学习基础课程或者选修课程,同时配合设定“四史”教育考核考评体系,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督促大学生学习“四史”。其次,注重启发性教育,推动“四史”教育入脑入心。高校无处不是教育场所,善于运用宣传标语、以“四史”学习为主题的校园绿化、甚至是以“四史”素材为设计的小游戏等喜闻乐见的方式,在点滴中将文化精神渗透到每名大学生的内心,引导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不断启发中培养砥砺大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历史使命。只有使大学生时刻处于全方位的“四史”教育熏陶感染中,才能发挥“四史”教育的最佳成效。

(三)在全方位推进的体系下,注重各门课程、各个环节同向同行协同发力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高校开展“四史”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有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有利于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四史”教育的全方位渗透,可以通过在各门课程和教育各个环节中合理嵌入育人要素,使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引导学生通过“四史”教育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实现知、情、意、行有机统一。首先,强化顶层设计,建立适合“四史”学习的教育环境。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属性和重要特征,做好“四史”教育,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整体观为指导,做好顶层设计。高校开展“四史”教育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四史”学习情况,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下做出宏观、整体的教学规划,着力建设科学、整体、有效的“四史”教育系统。科学把握“四史”教育主线和方向,运用全局性的视角、科学的视野、发展的眼光明确教育系统结构中的主线旨归,避免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结论割裂开来,系统地调节好“四史”教育各相关主流和本质,实现“四史”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其次,创新多课联动,协同推进高校“四史”教育。高校推进“四史”教育不仅仅要靠思政课,更要通过多课联动,创新“四史”教育形式,不断筑牢“四史”教育主阵地。“纲要”课、“原理”课、“概论”课、“基础”课、“形策”课等都要结合并侧重课程特点,引导大学生学习“四史”。比如“纲要”课要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详细阐述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史、新中国波澜壮阔的发展史、改革开放“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四史”中一些重要选择和重大变革事件的历史必然性,传承革命优良传统,增强历史使命。最后,借助网络新媒体,营造“四史”教育浓厚氛围。高校“四史”教育者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传播平台,将“四史”知识、精神文化、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与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打通线上线下,构建“四史”教育的学习氛围。另外,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思维模式、交流方式、聚集形式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新时代的“四史”教育也要借助互联网优势与时俱进,将“四史”学习教育与网络技术有效融合。在教育形式上,可以结合当代大学生活跃的个性和现代化成长环境,充分利用“翻转课堂”“超星学习通”“QQ课堂”“AR实景教学”等方式讲好“四史”。还可以联合知名高校和权威媒体开设“四史”教育专栏,定期推送“四史”知识,激发“四史”教育正能量。

总之,以史鉴今,资政育人,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更是党高超的政治智慧体现。新时代开展“四史”教育,是党加强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以及做好高校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真正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民族育苗[7],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偏离不走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站在新时代新形势的高度准确把握“四史”教育对于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意义,讲求科学方法扎实推进高校“四史”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1-09.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4.

[4]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

[5]  习近平致首届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开学典礼的贺信[N].人民日报,2016-09-11.

[6]  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辑[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7]  靳诺.围绕立德树人 加强“四史”教育[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0,(5).

 

                                  [责任编辑:李利林 朱苗苗]

Three Orient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our History"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HONG Tao, SUN Sai

 

Abstract: It is the fine tradi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o learn from history, educate people for management,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drawing wisdom and strength from the party's history. This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task to strengthen the party's ide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but also an effective way to enhanc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abilit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work of morality and talent cultiv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is perspective, it is very important and urgent to strengthen the "Four History" education in the history of the Party, the history of New China, the history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the history of socialist develop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historical posi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ntering a new era, deeply grasp the value orientation, process orientation and method orientation of the "Four History" education in order to educate people for the party, the country and the people for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and realization Provides a fundamental follow.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ur History" education; value orientation; process orientation; method orient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arty history education; Marxist history

 

[作者简介] 洪涛(1974-),男,四川西昌人,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孙赛(1995-),女,江苏徐州人,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