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现状及改进策略
作者:李 蒙 朱必法      阅读量:1396      时间:2021-06-25

[摘    要]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所培养的大学生不仅要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然而审视我国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发展现状,发现存在着如下典型问题:知识结构失衡,内容陈旧;教学手段传统,方法过于保守;评价过度量化,过程缺乏认识等。提高我国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水平,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树立科学的德育观,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构建知行统一的德育理念,将德育内容生活化;加快培养高素质的道德教育师资队伍。

[关键词] 大学生;高校;道德教育;教育方法;教育水平;人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

一、中国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

所谓道德教育是引导大学生逐步掌握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履行道德义务、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道德品质。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高等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当前我国高校在道德教育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导,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和理论知识水平,而将道德教育放在次要地位的教育模式,导致了高等院校育人功能的减弱。调查显示,高达57.6%的大学生认为学习成绩是考核大学生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25.5%的大学生则将社会实践的能力及水平作为大学生考核的首要标准,而仅有不足两成的学生认为道德素质是考核的首要因素。二是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全球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西方文化对高校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在个人主义与实用主义的影响下,有些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摒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度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集体利益的思想在大学生中日趋普遍。与此同时,在家庭教育方面,一方面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父母往往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一切以分数为中心,导致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缺乏家庭的正确引导;另一方面,当前高校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因成长环境的特殊,很多学生对家庭比较依赖,在集体生活中缺乏独立性,而且恃宠而骄,做人做事只考虑自己,无视他人、无视集体利益,缺乏自我约束和控制等方面能力,这也导致其道德水平的下降。

二、中国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道德教育实践的存在方式由道德教育的实施过程所决定,道德教育的方法和内容是高校道德教育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道德教育的考核主要取决于道德教育目标的完成和最终的效果呈现。通过对我国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与结果的分析,发现在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

(一)知识结构失衡,内容陈旧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道德教育内容应由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素质教育和道德教育四个部分构成[1],并对高校道德教育内容进行了体系化、具体化规定。这四个部分构成了道德教育的基本体系,内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然而尽管上级部门下达了系列相关政策,可现实中,许多高校对道德教育的认识仍然存在着误解,容易将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混为一体,习惯于用政治理论课来代替道德教育课,主要通过公共课和时事政治宣传(如政治讲座、学术报告、官方宣传)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大多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这使得政治教育流于形式、止于表面,没有从根本上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不强。

当前高校的道德教育内容大多来源于多年前出版的教材,虽然这些教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但内容较为陈旧,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即使有些高校使用的是最新版教材,也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例如教材内容枯燥,抽象理论内容较多,对学生而言缺乏亲和力,学生通常持有反感和排斥的心理,不愿主动学习。加之老师对教材的依赖程度较大,缺乏创新性的教学方式,不能将现实中的道德事例与教材进行有机结合,采取多样化教学,造成了实际生活与道德教育脱轨,道德教育内容呈现碎片化和局限性,导致学生的思维被局限于教材,难以得到启迪。

(二)教学手段传统,方法过于保守

道德教育目标的实现主要依靠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和一般学科以传授普适性知识为主要目的不同,道德教育应更多地向学生传授价值理念和思想感悟,在教育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上不仅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还应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

道德教育在内容上可分为道德实践和知识传授两部分,有些内容可以采取直接传授的方式进行教育,有些内容则需要通过道德实践去完成,高校在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根据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便于学生德育内容更好地接受。然而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对德育内容理解不清和参悟不透的问题,通常将道德认识当作道德教育的全部内容,在进行道德教育时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法,将德育学习强行施加给学生,以道德规范约束学生的行为,甚至将课堂之外的班级活动时间也用来进行道德规范的宣读。与此同时,部分道德教育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育心理也存在误区,缺乏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理念和意识,通常将学生作为道德约束的对象,处在学生的对立面施教。不当的教育理念和不平等的心理造成了老师无法真正聆听学生内心的想法与诉求,仅是单方面地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强加给学生,一味地将书本内容灌输给学生,而无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当学生出现道德问题或课堂表现不佳时,不能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而是采用错误手段来“教育”学生,导致学生完全是因为害怕老师的责罚和屈服于老师的严厉而被动地接受教育。综上可见,根据教材内容仅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来开展道德教育,其实施手段单一、教育渠道狭窄,有违品德内化规律,使得道德教育流于形式、止于表面,学生并没有从根本上理解和接受道德教育内容,道德教育知识的传播范围有限且渗透力较低。

在传统应试教育环境下,我国大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在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和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方面有所欠缺,习惯 于对老师言听计从。而高校管理部门也常将道德教育工作全部推卸给辅导员。尽管教育部于2017年10月1 日就将修订后的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43号令)文件公布并施行,明确了高校辅导员在道德教育方面应担当的责任和需要完成的道德教育任务,但这并没从根本上解决高校在道德教育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高校辅导员的道德教育专业性不太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道德教育作用有效性的发挥;另一方面辅导员事务烦杂,不可能面面俱到,难以密切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道德发展状况,从而影响道德教育整体的效果。道德教育工作不只是道德教育教师的工作,也不只是辅导员的责任,而是整个高校教育者的工作。高校的每个教育者都应该担起道德教育工作的责任,将道德教育的任务落实落细。

(三)评价过度量化,过程缺乏认识

科学的道德教育评价是衡量道德教育任务实施效果的标准,道德教育目标与效果之间出现出入时,可以通过道德教育评价进行调整。然而,过度量化是目前大学生道德教育评价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导致对学生的道德评价出现偏差。分析其中原因:首先,高校主要通过考试成绩的好坏来判定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施效果以及学生道德教育水平的高低。通过考试虽能够考察学生对道德教育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但这仅能反映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却不能够正确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道德水平。因为良好的道德认知能力和对道德教育理论知识的掌握并不能代表学生在实际道德实践中就能够具有良好的道德行为。其次,虽然很多高校将文明守纪、道德实践活动等作为学生考核的辅助评价,甚至将技能素质也当作道德教育评价的内容,但从实践效果来看,这些是难以正确反映出学生的道德水平的。道德品质和思想素质是一个人由内而外体现出的一种内在素养,难以转化为量化指标,不能因为学生存在某方面的不足而全盘否定其道德水平,也不能因为学生在一些量化标准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或等级而盲目地对其道德品质予以肯定,甚至给贴上优秀的标签。量化后的分数及等级评定往往是学生们最关心的,但实际上这并没有让学生真正领悟道德教育过程中的潜在价值。比如很多高校都将三好学生、先进个人和优秀学生干部等评定与一些被量化后的道德教育评价挂钩,造成了大多数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是因为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而是为了获得更高的评定等级,不是发自内心地接受,从而使道德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道德教育具有实效性,而这种实效性是要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才能得以体现,道德教育能够实现高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和满足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道德教育的需求程度[2]。当前很多高校虽然都在不断加大道德教育的工作力度,但是结果都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是学校缺乏对道德教育过程的正确认知,急功近利思想影响了道德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

布莱查德对道德行为的变化曾提出过四种观点:一个人知识上的改变,比较容易达成;而态度改变相比知识改变又更具备一定的难度,且所耗费的时间也比知识上的改变更长;行为的改变难于前两者,也更费时;而其中最难达成改变且耗费时间最长的是组织集体行为[3]。大学生道德教育行为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沉淀积累,其道德教育效果不是即时显现的,具有时间上的滞后性。高校在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往往用固化的一成不变的标准去评价道德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成效,而忽视了道德教育效果在时间上的滞后性。学生的行为、态度以及知识结构水平都是道德教育作用的结果,这些改变不是在短期内就可以形成的,特别是集体行为时,这一改变是最难达成且花费时间最长的。道德教育是一个在实践中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过程。当前高校的道德教育课程通常仅设置在大一学期,并未贯穿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与此同时,高校道德教育普遍缺乏道德实践活动,学生缺乏对道德实践活动的感知和体验,课堂内的道德教育课程仅让学生片面地拥有道德意识和一定的感性认识,并未内化上升到理性认识,仍然有可能会产生错误的认知甚至做出有违道德的行为。道德教育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一过程所需要的时间是漫长的,需要许多量变的堆积才能够完成,而高校对道德教育过程的认识并不完全科学、理性和全面,影响了道德教育效果的最终实现。

三、中国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问题的原因

道德教育离不开道德教育观的指导和引领,正确的道德教育观是施行道德教育的必要条件和前提基础,它引领着整个道德教育过程的发展,保障道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与此同时,道德教育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也会影响到道德教育效果和目标的实现,必须紧扣关键性环节以保障道德教育实施的效果。

(一)生活与道德教育的关系被割裂

生活不仅是世界观形成的本源,也是道德教育形成的本源。从历史发展来看,原始时期的生活和道德教育是融为一体的,甚至可以说生活就是道德教育。原始时期的道德教育主要以参加宗教仪式和节日活动为主,通过歌唱、竞赛、舞蹈等形式向人们传授道德理念,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道德教育与生活的一体化,使得原始时期的道德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都非常灵活生动。伴随着教育的制度化发展,道德教育的教育主导性逐渐彰显,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社会呈现功利化发展倾向,随之而来的是社会中各种道德层面问题的出现,道德教育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功利主义的驱使,加剧了生活和道德教育分离的程度。现代道德教育将生活与道德教育分裂开来,容易使道德教育的对象被简单地物化,这与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相违背,因为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的内心更加纯洁,使人的生命更具有意义,使人成为人,能够享受有意义的生活。

高校将生活与道德教育分裂开,不仅使道德教育内容失去活力,还使道德教育理论与实际情况相脱离,道德教育活动失去了正确的理论指导。高校道德教育内容通常限定于道德教育教材当中,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在学生面临日常生活中的突发事件时,缺乏积极有效的引导,只简单采取集体教育的方式而没有针对个体进行教育。虽然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尝试在道德教育课程中增添了对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理和应对等内容,并通过开设人际交往关系、心理咨询以及职业道德等课程对学生进行教育,但其内容依然停留在抽象的道德理论教育层面。道德理论教育仅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一部分,不是全部内容,不能够简单地从宏观道德理论出发谈问题,大学生道德教育要做到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基于此,高校在实施道德教育时应该做到与生活紧密联系,因为实施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更有道德地去生活。

(二)道德教育方法存在局限性

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使得道德教育缺乏亲和力,枯燥的说教使学生产生反感,甚至产生抵触心理;道德教育工作者缺乏“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教育理念,不能将学生作为道德教育主体平等对待,用僵硬的规范和强硬的说教灌输道德教育,这是当前许多高校在进行道德教育时普遍存在的问题,使得道德教育只流于形式而没有从根本上渗透到学生意识当中。人的成长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道德教育需要遵循人的成长规律。大学生在经过成长和对社会的一定接触后,都会具备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和标准,形成基本的道德认知。如果没有参考学生已经具备的认知基础,只是简单地将道德理论强加给学生,道德教育效果可想而知。不仅如此,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忽视也是道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新时代大学生内心丰富,思想灵活,对不同的事物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表达,喜欢彰显自我,具有很强的个性特征。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如果不能与时俱进,结合学生发展规律和特点实施差异化教学,不重视他们的认知方式和表达方式,忽视他们的个性和差异,仍然千篇一律地传授和说教,将很难激起学生群体的共鸣,产生不了好的道德教育效果。

实践是接受教育的最好方式,只有拥有了真实的体验,才能够对教育的内容产生共鸣。高校道德教育与大学生生活实际脱轨,一方面会造成学生的思维和行动被局限和规范化,另一方面制约了学生道德教育认知水平的发展,难以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高校在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做到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学生不能够亲自参与到道德活动中去感悟与体验,就不可能使其在学校的有限环境中有所释放,也不可能促进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及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当前大学生大多是“00后”群体,对新环境、新事物等有着很强的好奇心,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了解信息的渠道日益多样化,如QQ、微博、微信、抖音等都是他们获取信息的常用方式,如果道德教育老师不能与时俱进地更新教育理念及创新教学方法,脱离学生的生活环境,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只会使大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渠道变得更加单一、被动和局限,也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道德教育目标与生活实际有距离

缺乏实效性是当前高校道德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调查数据显示,许多大学生对当前高校实施的道德教育期望值较低,普遍认为高校道德教育从根本上对他们自身的思想与行为产生的影响不够深刻。在大学生道德成长和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道德教育发挥的作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正如杜威指出的:“教育的意义本身就在于改变人性以形成那些异于质朴的人性的思想、情感、欲望和信仰的新方式”[4]。教育是以培养人为目的的活动,同样道德教育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通过道德教育使人成为人,并过上有意义的道德生活。通过对高校道德教育课堂的观察可以看出,老师如果只是一味地将道德教育内容灌输给学生,忽视道德教育目标实现的过程性和情境性,容易使学生产生反感和排斥的情绪。道德教育目标的实现不是教学任务的简单完成,高校在开展道德教育的时候,不能够产生功利化心理急于求成,也不能够只注重表面任务的完成而忽略了过程和对象。高校应该致力于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将满足学生的自身发展作为道德教育的目标,致力于让学生过上有意义的道德生活。当出现生活实际需要与道德教育目标不相匹配的情况时,要及时向学生传授“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道德观念。当然,道德教育效果不是即时就能够显现的,它是一个需要长期发展的过程,需要学生不断地通过日常生活的积累和学习才能够达到预期的道德教育目标。

四、提升中国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水平的对策

大学生道德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高校一方面要树立科学的道德教育观,端正人才培养理念,立足大学生道德教育发展实际,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另一方面要注重建设高素质道德教育师资队伍,不断夯实道德教育工作的人才基础。

(一)树立科学的道德教育观,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人虽然复杂,但是人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人对世界的认识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由量变到质变的动态变化过程。皮亚杰曾指出,“认识活动不是单向的主体对客体刺激的消极接受和被动反映,也不是主体从感性到理性的简单的、线性的飞跃,而是主体已有认知结构与客体的碰撞和交流,是一个系统的双向的过程”[5]。因此,高校道德教育工作者在向学生教授道德理论知识时,要正确把握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所积累的道德认知,掌握大学生的认知结构,避免对其传授重复性的道德教育内容,应结合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步入大学校园之前,大学生已经经历了十多年的学习生涯,老师和校园是他们接触最多的对象和场所,很多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只懂得运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自己面临的道德问题。因此,老师一方面既要考虑学生的道德教育理论知识结构,避免重复教学,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学生社会经验欠缺的实际情况,鼓励并支持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不将学生束缚于课堂和校园之中,应让学生在丰富的、具有创造性的社会舞台中充分展示自我。唯有如此,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

(二)构建知行统一的道德教育理念,将德育内容生活化

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是由道德认知开始,经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的综合作用,最终形成道德行为的发展过程。从理论上讲,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核心和基础,学校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来展开的,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需要不断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如何适应新形势,让理论传授更加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能够结合实际问题,解惑释疑,入脑入心,增强说服力、影响力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为了实现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之间的相互统一,高校道德教育工作者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将道德教育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对学生循循善诱,时刻关注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状况,增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从生活中获取道德教育素材,用身边的事影响身边的人,最终将道德教育渗透到生活当中,使学生具有更高的道德水平,简言之,即当学生在生活实践中面临和道德困惑时能够作出正确的抉择。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提供虚拟的道德事件,让学生通过虚拟事件加深对道德的感受,促进对道德概念的认识,完成道德经验的积累,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判断。这样的道德教育方法能够直接对学生的道德认知和态度产生影响,再现道德教育生活化情境,改变一成不变的政治理论传授枯燥化现象,一定程度上摆脱道德教育时间空间上的束缚。值得注意的是,虚拟道德事件可以根据内容或者对象的不同而作出调整,针对不同年龄段对象的自身发展所需,将道德情景进行更换和变化。

(三)加快培养高素质的道德教育师资队伍

高校道德教育工作离不开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道德教育师资队伍作为专门的传授道德认知、培育道德情感、树立道德信念、规范道德行为的专业“思政课程”队伍,应该在高校道德教育中发挥最坚实的基础性作用。道德教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不仅要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同时,还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和素质,严于律己、率先垂范,积极发挥榜样作用。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三全育人”是高校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在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中,道德教育工作者应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不能采取强硬的手段胁迫学生或给学生施压;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不能只以考试分数的高低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应明确自己在道德教育中的角色,将个人的真情实感与道德教育工作相结合,摒弃将教学当成工作任务的心态,发自内心地关心学生,真正将道德教育工作融入自己的生活当中。除此之外,道德教育应该给人传授科学真理和道德规范,围绕这一点道德教育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在理论上,高校道德教育教师必须树立科学的道德教育观,不断丰富道德教育理论知识成果,应对“在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深层次的问题有深入的思考和认识,做到既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又要开拓“新境界”,将两者辩证统一起来。在实践上,要准确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思想状况,能够对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们难以理解的难点问题做出正确引导,不能总是运用片面、偏激的思维来看待问题。总之,要运用真理、真知激起学生对道德理论的学习兴趣,找准其与学生思想实际、成长进步的结合点,这样才能让大学生在真信、真懂、真用中成才。

道德教育过程是师生之间心灵撞击、情感交融和相互呼应的过程,情感交流永远是道德教育最有效的方式。道德教育教师在育人工作中,应秉持职业道德精神,用职业情操、使命担当去感化学生,削弱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只有拥有崇高职业道德的教师才能够引导学生成为一名有道德的人。因此,高校应加强对道德教育教师的管理,认识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要为教师教书育人、潜心教学创造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引用信息:李蒙,朱必法.中国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现状及改进策略[J].决策与信息,(2021),(6):90-96.

[参考文献]

[1]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

[2]  刘新强,李学明.影响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内在因素及建议[J].高教探索,2004,(4).

[3]  苏振芳.道德教育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  万俊人.现代西方伦理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5]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李蒙,江汉大学商学院;朱必法,湖北中医药大学团委副书记,湖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博士后。

[责任编辑:李利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