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目录
本刊特稿
特别策划
民生安全与保障
国家治理
党内法规研究
公共管理
设置
基于传统文化基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践探究
作者:崔小云 冼梨娜      阅读量:340      时间:2020-09-17
[摘    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将其有效融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文化涵养与能力素质,增强其文化自觉与自信。要引导学生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导向和行为遵循,外化于行,内化于心。采取的具体途径主要包括:一是健全教育机制,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共通共融;二是因材施教,结合学生专业特点融汇优秀传统文化鉴赏;三是优势互补,完善保障机制,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关键词] 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20)09-0086-06
 
一、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党和政府一系列的文件和规定,给思政课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契机,凸显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维、理念和行为所带来的影响、感染和渗透力[1]。
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每个公民的责任,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责无旁贷地要担负起这项使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社会担当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时代的发展要求。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传承,积累和沉淀了大量的优秀文化遗产,涵盖了历史各个时期萃取的经典,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它翔实地记载了时代的变迁、朝代的兴衰更替,也揭示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现实、风土人情等。这些经典名著,不仅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也是著述者立身、处事、为学、从政等丰富的人生经验和人生智慧的凝练。它融政治、伦理、道德、教育、军事等为一体,讲求的是“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等伦理道德和为人之道,阐述的是家国情怀和历史风貌,为后人论证和揭秘当时的社会发展变化留下了最原始的文献记载,也为新时代思政教育积累了宝贵财富。
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教学的现实意义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文化自信。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并以此提升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形式,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途径,培养既有深厚文化底蕴又有良好政治素养的接班人,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题中之义。
中国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文化是中国历史变迁和发展的原始记载。无论是诸子百家还是唐宋遗风,无不涵盖了作者的洞见、当时的历史政局和社会现状。许多的古诗文都记载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衍变历程。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仅能提升人们的思维和想象空间,更重要的是能使人感悟圣贤文明,能启迪心智、陶冶品行、提高修养、培养儒雅风范以及明白为人处世的哲学和原理。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仅能够增强大学生的智慧和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而且有助于大学生甄别真、伪、善、恶、美、丑,陶冶情操,修心养心,塑造人格等等。在鉴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文学作品时,许多经典名句,如“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对激发大学生理想和信念的追求、对社会安危的思索、对文化演变的探究和向往,都具有融会贯通的效应。经典文学作品是生活的缩影,也反映了人们对时代、历史及人生的思考。此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书法、国画、楹联诗词、刺绣、剪纸等教育,推崇忠孝礼义信的精神品质,倡导天人合一、贵和尚中、以人为本的处事之理,是中华民族壮大发展的精神根基,对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至关重要。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作用与影响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5000多年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积累沉淀,奠定了中华民族优良的品格,夯实了中国在世界文化和文明发展史的牢固地位,孕育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薪火传承、名扬中外,它是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的集合,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精神标识,给中国的繁荣和强大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养分和动力。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高校的思政教育直接担负着为社会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大课堂,包括各专业的课堂教学、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和学生的行为能力修身、人格塑造提升等方面,是前路漫漫又任重道远的艰巨任务。
(一)坚定文化自信,彰显民族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厚重的韵味,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从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传统学派,到屈原《离骚》的政治抒情,再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家国情怀,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是5000年悠久历史的体现,彰显了中华儿女的精神文明和道德规范,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文以载道”思想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实现“美丽中国梦”的经典例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发展中最基本、最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大力提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的就是坚定文化自信,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3]。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内容,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涵,提高教学层次,而且对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锦上添花的作用,同时也是增强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理解“文化自信”内涵的实践途径。
在思政大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赏析的过程,也是一个意识渗透的过程。要持续推进思政教育向纵深处发展,必须大胆创新,多头并进,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二)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是国家精神风貌的载体,优秀传统文化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壮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沉淀和积累,生生不息传承至今,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邃价值的体现[4]。中华传统文化包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倡导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如中国古代典籍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得益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仁者爱人”“民胞物与”的大爱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人无信不立”的做人准则,“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等等,都是教育学生的最好素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追求并确立大境界、大胸怀、大格局,才能给学生指点迷津、引领人生航向。
高校思政教育担负着为社会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敬业精神、有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的技能型和理论研究型人才的重任。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与思政管理教育有着共同的价值目标。大学生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以达到对悠久文化的了解与传承的目的,体现了和谐共生、持续发展的教育宗旨,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不断追求、顽强抗争的民族精神的反映。许多文学作品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取向和价值目标,所表达出来的人文精神契合了国家对传统文化教育和传承的目标,是时代的趋势和文化自信的充分表现,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更是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沃土[5]。
(三)互联网多元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因势利导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互联网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锋日趋频繁,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更加独立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化,个性特点更加鲜明。互联网在为他们的生活、学习活动带来实时、高效、便捷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带来了负面影响,譬如,不健康的网络信息误导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致使他们爱国主义情怀偏移,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自信心意识模糊,甚至有少数大学生因沉迷网络游戏而荒废学业或走上犯罪道路。对此如果引导不力、导向不明,将会给大学生的身心造成极大影响,各种有失偏颇的价值观难免会让大学生失去判断力。因此,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大学生认识中华文化,内化民族精神,提升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加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拓宽教育领域,解决互联网运用中出现的新问题,有利于网络环境下因势利导地塑造大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导向,真正让中华民族5000年来的文明史影响大学生的言行举止。因此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分析与反思,将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文情怀和历史情结贯穿于思政教育的各个层面,已是时代趋势所向。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提出: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6]。 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进入校园,推进传统的优秀文学作品阅读与大学生文化教育的融合,是国家教育发展的大计也是高校教育的责任和使命。教育的本质是培根铸魂、立德树人、传道授业。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如何做一个有道德、有素养、有理想、有追求、有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一)健全教育机制,将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共通共融
要培养学生全方位发展,塑造学生具有德行良知的品行,培育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的素养,发展学生知行合一、荣辱与共的心理素质,学校在教学顶层设计和规划方面要有切实可行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具体而言,教育高层应在理念和设计上健全认识,在顶层设计过程上凸显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德育教育和思政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其定位成大学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有效环节来开展。此外,搭建优秀传统文化作品鉴赏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的融合平台,以课堂教学、校外活动、基地参观、知识竞赛等方式促进二者的互融互通,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受到熏陶和教育。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还应该多读经典充实自己,多读中国故事,在教学中有机地融入历史故事、生活案例、模范事迹等,以史载道,以事喻理。要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其乐意担当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从而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渗思维、践行动。
纵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其共同点主要在于民族自豪感和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首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涉及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和归属感的作品,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树立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课堂中,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情感素养;其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涉及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部分,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三观教育课堂中,如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这些流传至今的典型事例,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又如花木兰替父从军、穆桂英挂帅、樊梨花沙场挥戈等故事,也是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孝道观念、倡导诚实守信原则的优秀材料,对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取向,起到触类旁通、由此及彼的渗透作用,这些都能使大学生明白作为一个公民应遵循的道德底线和在学校、社会、生活中如何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和为人处世之道。
(二)因材施教,结合学生专业特点融汇优秀传统文化鉴赏
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政教育是一个相互关联的过程,需要通过课程教学和活动教育载体来实现。具体而言,首先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应将文学赏析、经典阅读、书画鉴赏、插画剪纸、手工刺绣等课程列为公共选修课,鼓励学生多参加这类课程的学习,同时利用清明节、端午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活动。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话剧社、书画社、诗词社、文学社、武术协会等社团活动,以及开展各类知识讲座、竞赛、品牌活动,等等,让大学生关注和参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身影在校园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优秀传统文化为高校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提供了许多丰富生动的素材,为高校构建中国精神和国家形象充实了文化软实力。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起到了根本性的保障作用。
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专业思政教育大课堂,形成相互渗透、多管齐下、延展思政教育的深度和广度的模式,成为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又一新课题。面对当前教育形式和方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因材施教、不断创新、与时俱进、随物赋形,才能使思政教育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载体,也是一个坚实的着力点,引导学生多阅读优秀传统文化作品,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和历史典故,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重要举措。在思政教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国之振兴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理解、借鉴和运用传统文化并在实践中学以致用,思政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
(三)优势互补,完善保障机制,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思政教育不是纸上谈兵,也非课堂上的照本宣科,除了需要教学顶层设计和人才培养机制的健全完善之外,还需要有必要的人、财、物、制度等的支撑,多部门的协同与联动来作保障。具体而言,要从制度层面来明确和规定各部门的权责,规避资源重复、指导模糊、考核不力等突出问题。高校作为思政教育工作的第一主体,必须要建立一支思政理论水平过硬、精通优秀传统文化、鉴赏能力独到深入的专业教师队伍。将教师和学生纳入制度体系中来,培养教师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认知与主动性,调动师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如汉服舞蹈课、传统文化交流会、历史故事剧场、古代文学作品赏析课程等。教师运用专业的教学基本功、风趣幽默的课堂教学、灵放自如的活动点拨、精透专业的解读,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并在此过程中不断理解和体会,能够起到以微知著、闻一知十的效果。此外,合理有效的资源调拨、专项基金支持、图书资源配备、社团活动的物质保障等,都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基本保障。高校要全方位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对出现的新问题应及时调整和修正,开展走访调研反馈、调查问卷分析、座谈会倾听、论证会考证、新媒体发布、公众号推广等方式了解教师和学生的认识和需求,重视问题反映及建议,并及时改进,强化管理。
五、结束语
教育的目的在于“教”和“育”。教人学真,育人唯真,是教育工作者的担当和职责。“一枝独秀”式教育无法满足学生关心国事发展、关注政治动态的需求。“春色满园百花开”,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教学手段才能弥补学生思维上的“空洞”。应开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思政教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改变单方面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创设身心愉悦的体验情景模式。还应以鉴赏方式带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式学习,以传统文化教育拉动专业学科教育,相辅相成、形成有机统一的、全方位渗透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中国是具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文化的传承发展及其价值内涵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端正思想,创新、深化、融合教学手段,求新求变,在哲学观念、礼仪习俗、文学艺术、人生哲理等方面借鉴融通,鉴古知今,以更好地发挥思政教育在高校“主战场”的指挥棒作用。还应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学,使思想政治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从而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润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J].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7,(6).
[2]  刘兆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践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19,(10).
[3]  高俊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对策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4]  付娇,陆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途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19).
[5]  杨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沈阳:沈阳工业大学,2019.
[6]  李雅寒.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D].郑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9.
 
 
[责任编辑:李利林]
 
Research on the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raditional Culture
 
CUI Xiaoyun, XIAN Li-na
 
Abstract: The 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wisdom of the Chinese nation. Effectively integrating it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is conducive to enhancing the cultural qualifications and compet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enhancing their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nd confidence.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an guide students to consciously take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as value guidance and behavioral compliance, externalizing in behavior and internalizing in heart. The specific methods adopted mainly include: First, improve the educational mechanism, and integrate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econd, teach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combine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to integrat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ppreciation; third, complement each other and improve the guarantee mechanism. Broaden the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words: traditional cultur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practice; innovation
 
[作者简介] 崔小云(1967-),女,河南新乡人,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研究;冼梨娜(1982-),女,广东清远人,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