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满荆楚》的史学美学新闻学意蕴
作者:蔡华东      阅读量:322      时间:2020-03-06

[摘    要] 湖北日报大型系列报道《绿满荆楚》是湖北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媒体第一次全面、深入地展示、报道全省国有林场、国家级森林公园和林地型保护区。作为新闻决策案例,回溯这一大型报道的缘起、实施及社会反响,具有现实意义。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好的新闻报道不仅要贴近生活,扎根民众,也要坚持历史意识和美学思维。

[关键词] 绿满荆楚;湖北日报;自然生态;历史学;美学;新闻学

[中图分类号] F326.27;G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20)02-0049-07

 

湖北日报从2015年2月开始推出大型系列报道《绿满荆楚》,并于2016年元月结集出版。该系列报道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北省媒体第一次全面、深入地展示、报道全省国有林场、国家级森林公园和林地型保护区,“这是一次媒体人辉煌的报道战役,这是一次林业建设者的集中亮相,这是一次全省60多年来生态建设成就的展示和检阅。可谓连绵不断,连篇累牍,版式大气,表达精美,在林业战线、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1]。作为新闻决策案例,回溯这一大型报道的缘起、实施及行业影响和社会反响具有现实意义,它所蕴涵的史学、美学、新闻学意识值得评述。

 

一、报道策划缘起

 

2013年4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畔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说:“不可想象,没有森林,地球和人类会是什么样子。全社会都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切实增强生态意识,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把我国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2]2014年4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市海淀区南水北调团城湖调节池的植树点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再次强调:“全国各族人民要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干下去,坚定不移爱绿植绿护绿,把我国森林资源培育好、保护好、发展好,努力建设美丽中国。”[2]

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号召,2014年春,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绿色决定生死,市场决定取舍,民生决定目的”的“三维纲要”,并发出加快推进“绿满荆楚”行动号召,决定举全省之力用3年时间实现全域范围绿色全覆盖。

这是一个响应中央绿色发展新理念的重大部署。湖北日报结合党中央和省委的重大部署,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精神、省里号召的同时,根据过去经验和现时政策,对“绿满荆楚”大型系列报道的前景做了较详细的综合预测:党报相关绿色报道全覆盖,近3年将持续进行并一以贯之,其中第一年宣传力度会更大、聚焦点会更集中。接着,与省农林相关的业务部门根据拟定报道目的、调查分析全省林业报道因素、讨论多种报道形式,最后拿出最优的可行性报道方案:日常绿色报道照常,配合好植树节等宣传节点,重点宣传、及时传达好省委省政府重大绿色活动及精神,突出做好“自选动作”即开辟“绿满荆楚”专栏专版,以大型系列报道方式用一年左右时间做好全省国有林场包括森林公园的“大寻访”。随之,我们带着这一可行性方案,主动上门请政研、林业、媒体、新闻传播教学等多方面专家做了专题咨询。

在新闻策划乃至各种科学决策过程中,由于信息庞杂甚至泛滥、多元甚至冲突、政策变化或突发,一些当代重大决策,往往都涉及复杂的多因子系统,它远远超过了任何管理者个人的智慧和才能的范围,需要跨学科、跨行业、跨专业的多方面专家,运用多个领域的知识,进行系统分析综合研究,才能得出最优方案和决策。事实证明,“磨刀不误砍柴功”,“绿满荆楚”大型系列报道这种按照科学决策程序,即“掌握信息-确认问题-确定决策目标-拟出并选定方案-由智囊综合评价分析-逐步控制修正”的策划过程,奠定了这一报道成功的基础,保证了报道实施的顺利进行。

 

二、报道实施概况

 

“资源最好,景观最美,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态功能最完善的森林全都在林场。”经过长时间的酝酿,2015年早春,“绿满荆楚”专栏专版与读者见面。

首期,全版为“序”——这是一个别开生面的绿色画图。一幅湖北全境图,相应标示出37座国家级森林公园,另罗列出59家省级森林公园,一目了然,全局在胸。上端,有时任省林业厅厅长刘新池精美的散文《走进森林》,这是他就任省林业厅长后极为真挚的心声。下部,有责任编辑“开栏的话”:从今天起,本报开启“绿满荆楚”大型系列报道,我们的记者将奔赴全省各地,走进深山,走进森林,去感知那片美丽的世界,去聆听大自然的天籁,去体味林业人的酸甜苦辣,去纪录那沧海桑田的变迁。

“山回路转过重岩,迎面秋光扑眼帘。谁教朱红黄绿紫,林海斑斓壁上悬。”报道推出的首个林场,即为“华中第一峰,巍巍神农架”。当代著名诗人张光年的诗拉开了“七彩神农”的帷幕。天人合一的绿色王国、风霜变幻大九湖……对这片总面积3253公里、林地面积占85%、有“物种基因库”之称的华中屋脊,记者通过深入采访,以摇曳多姿的笔触,不仅写出了它的生态景观,丰富物种,更写出了它在面对保护与发展“两个课题困扰”的探索中的前世今生、成败得失、发展进步、美妙前景。接着,记者通过《那山,那人,那大老岭哟》满怀深情地讲述了1956年“大老岭林场刚刚成立,这里除了一望无际的森林和白雪,就是瘆人的狼叫”,1964年冬天100多名刚刚初中毕业的“少年知青”来此安家立业。文末,记者发出呼唤:“亲爱的读者朋友啊,如果您去大老岭,请一定到离场部三里地的情人湖看一看。湖边的那片山冈上,少年知青们当年栽下的华山松,长得格外精神。人们给这片林子取了个好听的名字——知青林。这里,寄托着一代人的青春。”

烟霞犹在鹿门山、一幅烟岚染薤山、诗经飘香的林海、千岭摇翠看桂花、九峰黛色半入城、泰华西来数武当、垦荒铺绿太子山、丹心化碧染天台、且听风吟绿林山、一座山和一座城的成长……一个个专版,琳琅满目,带来一阵阵翠绿的气息和百花的芬芳,其中沉淀着造林人的汗水,凝结着他们的心血,寄托着他们的情怀。这一个个标题,如珠似玉,也点缀着渲染着写作者的才思与激情。

2015年4月,正是“绿满荆楚”以每周一期一路高歌之际,湖北省老新闻工作者协会举行业务研讨会,继续为这一大型系列报道献计献策。省老新协领导认为,从报道中,读者能够听到记者穿梭丛林的脚步声,能够看到记者与林工交谈的身影,也能够感受到策划组织者挑灯夜战的情景。来自新华社等单位的新闻专家指出,“绿满荆楚”别出心裁的策划,独具匠心的采写,独具一格的呈现,给读者独一无二的精神享受,大大提高了党报的思想力、影响力、引导力和推动力。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告诉我们: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迫在眉睫;加快绿色发展,保护生态文明刻不容缓。“绿满荆楚”通过记者走进森林,用事实解读加快绿满荆楚行动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性措施,是造福当代、泽被子孙的千秋伟业;用典型林场的前世今生、特色名片和林业人披荆斩棘的拓荒故事,诠释加快推进绿满荆楚行动是省委省政府维护生态安全而采取的重要举措。每一篇报道都饱含深情,呈现给读者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充满希望的画面,为的是努力营造坚持绿色发展不动摇的舆论环境,促使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绿色愿景逐步成为现实。对绿化建设中潜藏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要下真功夫,倾听林场干部职工的呼声,写出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参,供省委省政府参考决策。省林业厅专家则说,这一报道“开局良好,其形式和内容超出预想,在林业战线产生强烈反响,成为我省绿满荆楚活动深入开展的重要推手。”他还说,林场干部职工大都生活在偏远地区,他们默默无闻植绿护绿,生活清苦,工作环境恶劣。他们的成绩和奉献,不为外界所知。湖北日报将目光投向他们,报道他们,让大家深受感动。

 

三、报道价值意蕴

 

1. 历史学意蕴。新闻工作者应树立历史意识,全面理解新闻和历史的关系,重视历史的引导作用和教育意义,重视新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3]。前些年社会上不断泛起一些不良思潮,对毛泽东时代有所诋毁与非议,抹煞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笔者曾在一些业务研讨会的发言中指出,《绿满荆楚》虽然只是一个小型报道栏目,但我们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态度来做。《绿满荆楚》中走访的这些国有林场以及目前在建的国有森林公园,大多数是在毛泽东时代植树造林倡议下建成的。尽管“大办钢铁”年代确实对森林资源、原始生态造成很大破坏,但同时也就是在新中国更长的火热建设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动全国人民,利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在全国建成了数以万计的国有林场。从这个意义上讲,《绿满荆楚》中的每一篇报道,实际上都是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毛泽东思想、热爱人民群众的“五热爱”主旋律颂歌。历史是不用回避,也不能抹煞的。饮水思源,追根溯源。《绿满荆楚》每一次报道都是树碑立传,都是一首颂歌,既有历史思考,又有现实意义。

历史进入新的时期。继2013、2014年连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后,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植树造林是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重要途径,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要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植树造林,努力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人民自觉行动[2]。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不损坏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全省“三年绿化,应绿尽绿”,就是媒体工作者的重要宣传任务之一。推出《绿满荆楚》报道,是湖北媒体人应有的历史责任和时代担当。

历史资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省委省政府即高瞻远瞩做出重大部署,在全省荒山荒坡少林少人集中连片地带创办林场,开展荒山造林、绿化湖北。经过多年建设,截至2014年,湖北林场总数达270个,其中省投资国有林场190个,地方林场80个。经营总面积达1180.98万亩,森林蓄积量达到4644万立方米,林场森林覆盖率达到78.95%。现在湖北林分质量最好、成片面积最大、景观最美、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态功能最完善的森林,都在国有林场、国家森林公园或林地型自然保护区内。林场成为湖北生态建设的排头兵,成为弘扬森林文化、传播绿色文明的重要阵地和窗口。但是任何事情有两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也要看到,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相比,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盼相比,生态欠债依然很大,环境问题依然严峻,缺林少绿依然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我们必须强化绿色意识,加强生态恢复、生态保护。这是个历史性的时刻”[4]

林场地广人稀、信息闭塞,工作生活条件艰苦,工资待遇不高,社会关注度较低。因此,《绿满荆楚》选择这些国有林场和森林公园为报道对象,走进底层、走进草根,把他们在山川峰岭间做出的业绩推介给全省人民,把他们的历史功绩展现给时代,进行歌颂和宣传,就大有必要。在这些报道中,读者可以读到一方久远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可以感受到转型发展中的林业人那种越挫越勇、改革探索的锐气,以及他们面临的现实困难和探索转型出路的勇气。当然,读者也可以在这些报道中感受到天地壮美、山水神奇,灵秀湖北、美丽荆楚,为推介湖北的旅游文化、林业经济起到媒体应有的作用。

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历史唯物主义指导的强烈的历史意识,使这一组报道成为一部英勇奋斗的林业建设史,一阕低沉雄浑的林业建设颂歌。神农架从1970年到1985年累计生产木材108万立方米。1982年起,“保护区的一草一木都不能动”,8000多伐木工“掉头”加入到了资源保护队伍,“十二五”末期森林覆盖率达到90.4%,力争名副其实成为“一片树的海洋,一群精灵的世界,一个动植物的自由王国,处处充满天人合一的诱惑”;太子山林场从1971年开始大搞全垦造林大会战,到20世纪90年代,太子山荒山绿化基本完成,成了江汉平原北缘一道生态屏障;吴家山更是被一代代林场人坚守,建成了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4A级风景区。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有历史事实的累积、沉淀,文字就更有思想的张力和打动人心的力量。写林业人的“创业、创新、转型”,展示荆楚“大山、大水、大文化”,把林场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糅合起来写,把林业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结合起来写,探索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人与生物多样性的融合之道。参与报道的记者,深入林场,了解历史,感受林场人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重现历史真实,讲好林场的创业史、林工的奋斗史,既有集体的波澜壮阔惊涛骇浪,又有个体的沉浮起伏回旋奔涌。

2. 美学意蕴。《易·坤卦》曰:“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美的资源、美的创造,美美与共,大美合一。因此,报道必须做到构思美、文字美、图片美、标题美、版式美,做到无愧于报道对象的美,使新闻作品有美好的整体呈现。“在文字表达上,要求融合新闻和散文的笔法,不说套话、空话、硬话,要灵动、清新、秀美,让受众有阅读美感。”这是此次报道战役打响之前的要求。这组大型报道的对象,既是山川森林天然的引人入胜的美;又是新中国建立后人们对大自然的保护与改造、提升,奋斗着的人的活动更是美的创造。

构思美。《文心雕龙·神思》中说:“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参与此次报道的记者,无不是精心构思,选角度、挑素材、反复比较结构,并充分调动情感投入到采访写作中。

文字美。美妙的文字,好似“银盘子中的金苹果”,总是光彩夺目。新闻作品的文字美,包括人物语言和叙述、描写,议论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化、个性化并创造美的意境,都是构成语言艺术表现力、感染力、艺术性和形成新闻作品特色、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翻读《绿满荆楚》系列报道,每一篇作品中的金句锦言,总是让人眼前一亮。

图片美。这组报道,一般都有一张主图,反映林场全貌;另有几张辅图,用以说明不同年代的主题,或不同人物的生活。有的场景,靠典型画面呈现,“一图胜千言”。精选的图片,精巧的配置,可谓出新出彩。

标题美。常言“读书读皮,看报看题”,是说标题先声夺人,对提升作品吸引力至关重要。“题好一半文”,是说制作好的标题对统率全文具有引导作用。《绿满荆楚》的标题,大都类似于古典诗句,简洁、凝练,有的鲜明而富有画面感,有的深沉而具浑厚内涵。

版式美。版式设计是现代设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视觉传达的重要手段。表面上看,它是一种关于编排的学问,实际上,它不仅是一种技能,更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湖北日报于2015年底曾出版大型专业工具书《版式设计》,其中就选用了多幅《绿满荆楚》版式。

王朝闻先生主编的《美学概论》曾指出:“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劳动作为人类能动创造的社会实践,产生了对象的审美价值。劳动成果体现着人们的创造力量,人们创造活动中的无比的智慧、崇高的理想、坚强的意志和充沛的热情”[5]。正是源于这一美学思想,《绿满荆楚》在美的追求方面精益求精,从不止步。谢逸溪在《新闻美学》中也说道:在新闻美学来说,新闻既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又是对人们认识的升华,其本身就是美的主客观因素相结合的物化。反映在新闻上,就应该是有思想深度、有深邃意境、有阅读震撼力,能“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能“感染人、塑造人、教育人、鼓舞人”的优秀艺术品。而这些仅靠描绘事实和逻辑概括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运用各种手法去写新闻的美,让读者从中感受出美感,看着喜欢,读后才会有所思、有所得,才可以说是达到了新闻写作美的要求,把美感引入新闻,其最终的目的和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让读者更容易接受[6]。应该说,《绿满荆楚》这种对美的追求,展开了一幅沁人心脾的山川图画,一卷人林和谐的自然美景。这种如诗如画的呈现,就更有文学的感染力和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

3. 新闻学意蕴。《绿满荆楚》的第三重意蕴在于新闻工作本身。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党报工作的群众路线是湖北日报的优良传统。该报“记者走基层”专栏曾获“中国新闻奖”,成为省级党报品牌之一。《绿满荆楚》沿用这一传统,同时采用了全编辑部报名参选、调兵遣将的新机制。此举“极大地激发了采编队伍的积极性。很多年轻记者跨部门跨专业,主动请缨。越是艰苦的地方,越是偏远的林场,大家争着要去。秦巴山区、武陵山区、大别山区、幕阜山区、大洪山脉,几乎所有重要林区和山岭,都留下了记者的足迹。有的记者为了采访一位高山护林员,要背上干粮在兽道上攀爬五六个小时;有的记者为了实地观察一处的植被,要趟溪流、攀岩壁折腾半天;有的记者为了寻找早年林业人战斗过的地方,被荆棘刺破手脚,浑身摔伤;有的记者为了弄清当地历史上的气候和植被变迁,要花费数天时间,查阅数百年的历史文献。不少记者采访回来感叹,没想到国有林场中隐藏着这么多的美景,更没有想到林业工人的生活是这样清苦。正是这样深入的采访,让年轻记者对社会实际生活有了更真切的感受和体悟”[1]

脚板底下出新闻,拥抱生活出精品。2016年1月,湖北省记协继老新闻工作者协会之后,再次大规模召开了《绿满荆楚》生态系列报道研讨会。相对主管领导、新闻专家“报道体现党报责任担当”“彰显媒体实力的好报道”“展示传统媒体核心竞争力”等等评价,来自英山吴家山林场的负责人则对记者采访作风赞赏有加,他说:“采访组不畏险阻,深入实地调研,并与林场职工集体座谈,到农户家中探访,对林场从过去的荒山秃岭到如今的满目葱茏,从过去的崎岖山路到如今的宽阔马路,从过去的草棚寒舍到如今的楼房林立,从过去的以木头为生到如今的以旅游为业,对一代又一代林场人的艰辛付出和无私奉献作了全面采访。记者的深入作风和吃苦精神令我们感动。”而参与《绿满荆楚》采访报道的记者说,和林场的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行,既获得了丰富珍贵、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又使自己的心灵得到了洗礼,收获满满。

习近平同志在与新闻工作者交谈时,曾引用毛泽东同志的话说,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你们深入到生活当中,沙里淘金、见璞识玉,有了真知灼见,就能写出好的作品来了。要是你们离开了基层,离开了生活,新闻作品就没有了生命”[7]。这一精辟论述,更应成为新闻实践的指南。正是秉持着贴近生活,扎根民众的报道理念,才使《绿满荆楚》成为了一部踏遍青山的新闻佳作。

 

[参考文献]

[1]  湖北日报社,湖北省林业厅.绿满荆楚[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16.

[2]  习近平谈绿化 这些金句值得收藏![EB/OL].央视网,2019

-04-09.http://news.cctv.com/2019/04/09/ARTI0oAlKeQ3p0

30fp1eQIkQ190409.shtml.

[3]  邱然.新闻工作者应树立历史意识[J].编辑之友,2017,(10).

[4]  霍小光,罗宇凡.习近平: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人民自觉行动[EB/OL].新华网,2015-04-03.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4/03/c_1114868498.htm.

[5]  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6]  谢逸溪.新闻美学[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

[7]  李仁虎,刘光牛,张垒.情到深处——习近平同志与新闻舆论工作[N].人民日报,2019-11-10.

 

[责任编辑:朱苗苗]

The Implications of Historiography, Aesthetics and Journalism in "The land of Jingchu is full of green"

 

Cai Huadong

 

Abstract: Hubei Daily's large-scale series of reports "The land of Jingchu is full of green" is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display and report of the province's state-owned forest farms, national-level forest parks and forest-type protected areas by Hubei Province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As a case of news decision-making, it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trace the origin, implementation and social response of this large-scale report. For journalists, good news reporting must not only stay close to life and take root in the people, but also adhere to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and aesthetic thinking.

Keywords: The land of Jingchu is full of green;Hubei Daily;Natural ecosystems;History;Aesthetics;Journalism

 

[作者简介] 蔡华东(1957-),男,湖北仙桃人,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原总编辑,省政协原委员,高级编辑,主要从事省级报刊传媒编辑业务管理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