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人物系列报道策划论析 —— 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走近科学家》为例
作者:吴振天      阅读量:1112      时间:2019-10-28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广大宣传思想工作者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不断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凝聚力。《湖南日报》2017年推出的《走近科学家》系列报道,聚焦科技人物事迹,弘扬奉献报国精神,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成为典型人物报道的一次成功实践,体现出坚持深入基层、创新报道视角、自觉服务大局、不断改进文风的策划思路。面对融媒体时代舆论和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典型人物系列报道要以主流声音传播主流价值,不断增强“四力”,围绕主旋律创新新闻报道策划方式,在守正创新中做好典型宣传。
[关键词] 中国新闻奖;湖南日报;典型报道;人物报道;报道策划
[中图分类号] G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9)10-0041-06

中国新闻奖是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常设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其评选活动及评奖作品,反映了我国新闻工作实践的独特风貌和最新成果,展现了中国社会发展轨迹和时代精神,更是广大新闻工作者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生动体现。选取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进行探析,分析系列报道的策划方式和报道方式,有利于总结新闻工作经验,探寻新闻工作规律,提升新闻工作业务水平,推进新闻媒体更好地服务于新形势下的新闻舆论工作、“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部门及其采编人员对报道所进行的选择组织过程上的谋划与设计,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配置与运用新闻资源,获得最佳的报道效果[1]。系列性报道是新闻报道的常见形式之一,往往围绕一个重大事件或主题展开,以不同的角度或方式连续刊发多篇报道,从而在整体上形成一组主题明确、视角多元、层次丰富的系列。《湖南日报》策划推出的《走近科学家》系列报道着眼于科学家这一典型人物群体,呈现了14位科学家默默耕耘的动人事迹,弘扬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精神,有力传播了创新发展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典型人物系列报道的策划决策提供了崭新样本。
   
一、《走近科学家》系列报道的策划情况
  
(一)报道选题:聚焦科技人物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科技力量发挥着重要作用。《走近科学家》系列报道选取了在社会生产中扮演着先驱者角色的科学家为报道对象,生动讲述科学家忠诚于党的科技事业,践行国家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的故事,展现科学家奉献耕耘的精神与情怀,体现了极高的新闻导向意识。
  (二)报道范围和重点:凸显人物事迹
  该系列报道的范围集中在科学家的生平事迹。该系列报道的策划人员通过与相关科技部门的反复衔接与交流,遴选出14位有代表性的“科技湘军”。他们中既有德高望重的两院院士,知名专家、学者,也有长期坚守在基层的中青年科技人员,都是贡献突出、社会公认的科技界杰出人物,从事的研究涵盖农业、生态、交通、化学、物理、机械等多个领域。
  该系列报道围绕14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及其形象和精神而展开,用一个个生动的事例揭开了科学家们不为人知的工作生活状况,反映了他们对科学高峰的奋力攀登,对科学精神的孜孜追求:黄伯云院士,20年专注解决飞机轮子刹车片材料难题,一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文石林研究员,33年坚守山窝窝无怨无悔,默默地用汗水和辛劳改造人类赖以生存的大地;金展鹏院士,全身只有脖子以上能活动,学生100多页的论文,他审读起来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2]……
  (三)报道发稿情况:开辟专版,刊发多篇通讯
1. 报道阶段。该系列报道从2017年3月20日至5月20日陆续在湖南日报“深读”版面刊发,共刊发14篇文字稿件和42张新闻图片。除第一篇报道外,其他13篇报道均编排在报纸的第三版,紧接在头版和要闻之后,并以整版进行专题报道。
2. 报道体裁。《走近科学家》系列报道以通讯的新闻体裁、平实质朴的语言讲述科学家的动人故事,将一位位科学家的形象呈现在读者的眼前。通讯体裁的选择使得记者能够捕捉和展现采访过程中的细节和人物特点。该系列报道一改科技相关报道中规中矩的风格,以朴实感性的语言生动讲述了科学家们不为人知的动人故事。
  3. 报道方式。《走近科学家》系列报道属于典型的系列式报道和媒介介入式报道。这类报道方式通常适用于较复杂的事件或报道对象较多的情况,从报道对象的不同侧面着手,组织多篇稿件从不同角度揭示事件的全貌和实质。系列报道讲述了14位“科技湘军”的动人事迹,多篇稿件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也形成了报道上的宣传声势,集中凸显了科学家们求真务实、矢志创新、拼搏奉献的科学家精神;媒介介入式报道通常是指新闻记者参与新闻事件本身,成为引导事件发展的重要角色,并且在新闻报道中为读者提供第一手报道资料,讲述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该系列报道也是媒介公关策划与新闻报道相结合的产物。《走近科学家》系列报道是由其主创部门——湖南日报科教文卫新闻中心与湖南省科协沟通合作后生产的新闻精品,这一新闻作品的成功离不开记者的介入采访,也离不开相关科技部门的支持。
  4. 策划分类。《走近科学家》系列报道属于可预见性报道和周期性报道,系列报道的对象是提前策划筛选出的14位科技人物。可预见性报道有利于新闻采编人员更灵活地组织稿件和版面,从整体层面对宣传报道的频率和声势进行把控。具体来看,《走近科学家》系列报道分别在2017年3月20日至3月23日、3月27日至3月31日、4月27日至4月28日、5月4日至5月12日四个时间段刊发稿件,短期的连续宣传和长期的间或报道相结合,从而避免系列报道过于集中或过于零散造成的宣传效果欠佳的情况。而从报道策划的运行方式来看,《走近科学家》系列报道是一个典型的连动性新闻报道策划。在新闻事件中,记者既是“当事人”,又是“策划者”,具有双重角色。记者一面与新闻事件的后续发展有着紧密联系,一面对自己所参与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策划,二者联动,产生一系列的新闻报道。
   
二、《走近科学家》系列报道策划特点
  
(一)增强“脚力”:深入基层找新闻
  好的新闻素材,需要记者深入基层亲自采访获得。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不仅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广大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作风。只有真正深入基层,才能缩短和采访对象的距离,发现其动人的闪光点,挖掘出最鲜活的新闻题材,真实地还原和再现采访对象的风采。
  《走近科学家》系列报道是湖南日报新闻工作者践行“走转改”的一次生动实践。14位科学家们虽然都奋斗在科研岗位上,但各自的研究领域不尽相同,其工作环境也大相径庭。因此很多情况下科学家们只能在工作间隙接受采访,甚至边工作边接受采访,这对采访记者的“脚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采访中国农科院衡阳红壤实验站副站长文石林时,由于文站长较为拘谨不善言辞,记者便提出和他一起去试验田里走走。在最放松与愉悦的情境里,这位看上去沉默的科学家终于坦露出他独特、鲜活、丰富的内心世界与精神内在。正是因为记者能够真正深入基层,俯下身子,才能获取第一手资料,生动地还原真实立体的人物形象,使得这组系列报道真实生动、人物鲜活。
(二)增强“眼力”:创新报道视角
新闻报道的“眼力”,或者说“新闻眼”“新闻鼻”,体现的是记者的新闻敏感和职业素养,反映出记者能否敏锐地预判和捕捉新闻价值及其所在的能力。优秀的新闻作品往往能选取新闻事件的某一独特视角切入,从而将新闻事件讲出新意,吸引读者的眼球。
  作为报道科技人物的新闻稿件,《走近科学家》系列报道不拘一格,善于用生动活泼的视角再现记者与科学家们的交流对话场景,让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在栏目设置上,系列报道除了常规的正文内容外,还设置了“名片”“评说”和“手记”三个子栏目。“名片”栏目概述科学家的个人生平;“评说”栏目选取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对科学家们的评价;而“手记”栏目是采访记者的采写体会和感受,更直观地传达采访者的情感和态度。三个子栏目分别从不同侧面补充和完善报道内容,使报道人物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除文字报道外,每篇稿件还配发相应的新闻图片,呈现人物的肖像特写、工作环境和工作场景等,与文字报道互为补充,使报道版面更丰富。
  (三)增强“脑力”:选题围绕主旋律
  增强“脑力”,就是增强新闻工作者的政治方向意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新闻思想武装头脑,把准新闻宣传的导向,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旋律,发掘导向正确、内容积极的新闻选题,传播社会正能量。
  《走近科学家》系列报道凸显了一系列求真务实、勇攀科技高峰的科技工作者形象,更重要的是彰显了不畏艰难的科学精神、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创新是五大发展理念之首,科技发展离不开创新,科技人才无疑是其中的关键一环。系列报道描绘了一组爱国敬业、矢志奋斗的科技人才群像,他们中既有20年间用脚步踏遍洞庭湿地的谢永宏站长,也有全身只有脖子以上能动却依然钻研不止的“中国霍金”金展鹏院士,他们是中国科学家不畏艰难、默默坚守的缩影。该系列报道牢牢把握住了宣传报道的主旋律,展现新时代科技骨干的精神风貌,有力传播了科技创新理念,为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作出了贡献。
  (四)增强“笔力”:改进文风
“笔力”指的是新闻作品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走转改”不仅提倡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改进作风,还对改进文风提出了要求。力图摆脱僵化的报道方式,尤其是通稿式的、千篇一律的写作方法,避免行文刻板、语言枯燥。要根据采访对象的特点选择新颖角度进行新闻故事的讲述,叙述实实在在的内容,力戒漂浮空洞的腔调,同时在行文语言的组织运用上,尽量生动活泼,实现新闻报道的通俗化。
  《走近科学家》系列报道的开篇之作《谢永宏:踏遍洞庭情正浓》写道:
  洞庭湖区原为“江南古陆”的一部分,古称“云梦泽”。
  沧海桑田。湘资沅澧流注,最终留下东洞庭、南洞庭、西洞庭。唐代诗人孟浩然留下“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之恢宏诗句。
  诗情画意的洞庭湖,迎来送往的不仅仅是豪情万丈的诗人,守望千年的也不仅仅是渔歌唱晚的渔民。
  在洞庭一隅,在岳阳市君山区,在东洞庭湖核心区,在采桑湖,在不太为外界所知的地方,还有一个人,为了保护洞庭湖湿地,在付出,在奔忙。
  这个人就是中国科学院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简称“洞庭湖站”)站长谢永宏。一位来自湖南永兴的44岁汉子,“长江之肾”的呵护者。他一“站”,就是整整10年[3]。
  上述通讯的开头运用散文笔法来交代了新闻背景和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回顾历史、展开想象,充满了诗情和古意;“一位来自湖南永兴的44岁汉子”这一质朴的表述自然切入,一下子拉近了读者和报道人物的距离。对科学家们细致传神的白描、趣闻轶事的生动叙述贯穿在这组稿件之中,增强了系列报道的趣味性、故事性和可读性。
   
三、对典型人物系列报道策划的思考
  
(一)践行“四力”,凸显时代精神
  典型人物的系列报道活动应立足于记者深入“走转改”的新闻实践之中。只有在实践中锻炼“脚力”和“眼力”,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把握并有意识地运用典型人物事迹,为宣传舆论导向服务。典型人物报道要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注重提炼深刻的时代内涵,注重挖掘典型人物具有时代意义和社会价值的思想,这无疑也是对新闻工作者“脑力”和“笔力”的考验。
  典型是时代的旗帜,其生命力来自于它对时代的影响与引领。一个好的典型,只有对所处的时代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才会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典型人物报道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符合时代的需要。从新闻报道策划出发,在确定新闻选题和报道重点时,只有紧密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深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基层的实践创造以及实践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在自觉、主动、有力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发现并分析经济新常态下暴露出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才能让报道接地气、吸引人,展现时代风貌和时代精神。
  (二)守正创新,借力融媒体报道
  典型人物报道往往容易陷入呆板沉闷,因此更应该从形式、内容、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突破套路,锐意创新,力争取得好的传播效果。首先,创新报道内容。对典型人物的报道内容不应局限于大事记,而应更多地贴近人物、贴近读者,通过对人物细节、点滴的闪光画面刻画使人物鲜活起来。其次,创新报道体裁。典型报道的体裁,既有消息、通讯、系列报道、调查报告、报告文学等,又有实录性报道、亲历性报道、摄影报道、现场短新闻、短评等。再次,报道手法和文风的创新。要使典型人物的报道摆脱刻板化,就要选准新颖的报道视角,运用质朴平易的文字,增强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当今的融媒体时代,要更好地发挥典型人物报道的舆论宣传作用、壮大主流声音,必须主动与融媒体的传播环境和传播手段相适应。除了刊发在纸媒上的文字报道外,在微博、微信、客户端、门户网站等新媒体平台上也要配发相应的适应平台特质的融媒体新闻作品,如图解新闻、H5、短视频等。借助融媒体平台,有助于增强典型人物报道的迅速性、广泛性和互动性,扩大宣传报道的声势和范围,从而增强主流声音的影响力、渗透力、传播力。

结语
  
2016年1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记协代表和中国新闻奖获奖者代表时提出了新闻工作者“四向四做”的新要求,指出在新形势下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关键在人,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4]。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走近科学家》系列报道,立足新闻宣传工作的主旋律,深入基层寻找和发现新闻素材,以独特的报道视角、清新的文风展现了14位“科技湘军”的动人风采。该系列人物报道既是典型宣传报道的优秀范例,也是新闻工作者贯彻落实“走转改”、践行“四力”的一次生动实践。
  在新时代,新闻工作者面临着更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要求。要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主旋律,践行和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助力融媒体传播社会正能量,履行好新闻舆论工作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职责和使命。
   
[参考文献]
[1]赵振宇.新闻传播策划导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2]湖南日报“走近科学家”报道组.致敬科学家 弘扬民族魂——“走近科学家”系列报道策划采写体会[J].新闻战线.2018,(11).
[3]陈惠芳.谢永宏:踏遍洞庭情正浓[N].湖南日报,2017-03-20.
[4]本书编写组.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胡  梁]

[作者简介] 吴振天(1996-),男,湖北武汉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