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播研究
作者:吕锋,贺静,何芳      阅读量:1092      时间:2019-07-31

        一、红色文化资源概述

  

        (一)红色文化的概念

  红色文化一般是指“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意识文化形态”[1]。它在每个时期的精神内涵和遗迹都异彩纷呈,都蕴含着时代赋予的符合当代国情的精神文化需要。

        红色文化资源包含各种文化艺术形式,有红色戏曲、红色歌舞剧、红色文化绘画、英雄人物雕塑、纪念碑以及红色文化遗址,囊括了音乐、舞蹈、美术这些非物质文化领域和物质载体[1]

  (二)红色文化的意义

        1. 理论意义。对于社会而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越来越意识到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文化是一个国家信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文化能不断推动国家的发展,提高国民素质,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党和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中培养的优秀的执政能力和“爱民”“为民”的思想是现如今党风建设所需要的。学习红色文化有利于传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提高共产党执政的公信力,从而领导人民集中力量办大事,对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具有积极作用[2]

        对于个人而言,红色文化所蕴含的意义具有很强的时空性,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人身上,红色文化所具备的一切优良传统,比如爱国主义思想、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都值得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继承和秉持。逐步提高和深化自己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认知,培养优秀的个人品质,对于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 现实意义。红色文化资源不只是我国所倡导的一种教育资源,很多城市已经把教育意义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综合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在吸引游客前往参观游览的过程中,让人们既能从红色英雄人物的事迹中领略其伟大的革命精神,还能为地方带来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

        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城市已经如雨后春笋,有的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建设经验。比如江西井冈山作为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氛围浓厚,教育意义重大。自2008年以来,井冈山开启红色旅游计划,把红色文化与井冈山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形成的自然景观相结合,经过多年的规划完善,其对当地经济收益贡献率已经超过了42%。

  (三)沈阳红色文化资源概况

  根据沈阳市红色文化遗址普查工作统计,沈阳市的红色文化遗址资源共有88处,遗址遗迹、纪念设施与机构众多[3]。其中,闻名全国的就有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中国(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旧址纪念馆、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等,这些抗战红色文化资源在国内和国际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和重大的纪念意义,是沈阳传承和发展红色文化资源旅游的显性优势。

  沈阳红色文化资源包含了雕塑、绘画、革命遗址、纪念馆、舞台剧等多种内容,形式多样,资源丰富,其中红色文化遗址的建筑风格就涵盖了从满清宫廷到近现代工业建筑的多种风格,数量众多、时间跨度大[4]

  沈阳作为历史文化老城,在抗日战争期间就是中国人民抗击外敌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英雄人物辈出,英雄事迹比比皆是,他们为维护国家和民族统一做出的举世瞩目的功绩,是沈阳和全国人民的骄傲。保护沈阳红色文化资源有利于加深沈阳人民对于本地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已经展开的新一轮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形势下,开发利用好沈阳的红色文化资源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对于城市的形象树立和文化经济后续发展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市场经济对于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就是红色旅游,这也是很多城市开展革命传统教育采用的最广泛的形式[4]。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旅游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尤其是红色旅游不仅能让人们游玩的过程中主动接受教育,又能得到精神升华。与此同时,沈阳还有得天独厚的石器时代文化和特色鲜明的满清文化,历史悠久且底蕴深厚,将这些文化元素与当地红色旅游相结合,才能形成沈阳独有的、别具一格的历史文化韵味。

  

        二、沈阳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播现状

  

        沈阳红色文化资源目前整体利用水平不高,只有少数的革命遗址保护开发现状相对较好,大部分因为历经的事件和人物影响力不够轰动而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进行很好的宣传和保护。还有一些虽被发掘但是没有充分开发利用的遗址资源,比如奉天基督教青年会遗址,原址的建筑物保存还比较完整,但仅设立了陈列馆,且馆内没有恢复原貌,缺乏相应的具有历史气息的陈列物,难以引起游客的兴趣。还有刘少奇秘密住地旧址,虽已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在门口设置了简单的标志,屋内也基本保持了原有的样貌和物品,但是仅凭这些静态的场景和物品,游客难以感受到刘少奇当时居住与工作的情境与氛围,也就不能充分体会到革命家工作的艰难和所处时局的紧张与危险性,人物在这期间的事迹也缺乏详细充分的梳理及介绍。还有一种就是因为时间太久远和历史地位不够显著,或者由于战争原因被毁灭的情况,比如静远书馆、大德生药房等,对于这类已经完全不见踪迹的红色文化遗址,应该在原址设置标志和简介,让来往的民众路过时知晓这里曾经的人物和事迹。另有些原址仍在使用,比如原奉天警察署现为沈阳市公安局用房,奉天浪速高等女子学校现为沈阳市第二十中学。

  沈阳红色文化遗址数量众多,其中不乏保护、开发利用较好的范例。比如全国最具影响力之一的事件博物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该博物馆通过大量史实文物、历史照片展示了“九·一八”事变的整个历史过程,从日军发动惨绝人寰的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受尽残酷殖民压迫的屈辱历史,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英勇抗战取得胜利,无不给参观的人以感同身受的痛苦与愤慨,让观众真正产生心灵上的触动,加深爱国情怀。

        在如今这个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无形中影响着社会的价值观走向,在各种网络流行文化的冲击下,存在对红色文化缺乏认同和自信的情形,进而导致对红色文化资源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博物馆在策划展览的时候缺乏创新性,大多以传统的静态形式呈现事件和人物,缺乏全媒体的宣传手段和艺术化的表现张力,使得游客在参观时走马观花,感觉索然无味,红色文化资源得不到很好的传承和发扬。

  

        三、沈阳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播对策

  

        (一)加大沈阳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力度

        1. 加强宣传力度。加强沈阳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播,扩大沈阳红色文化资源的影响力。现代社会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全媒体的网络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引起的舆论性、话题性都比较强,尤其是数字媒体对于传播红色文化资源能起到很好的平台作用。另外,可通过举办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和爱国教育志愿者实践活动,拓展大众参与平台,充分运用社会各行各业的资源,共同打造沈阳城市的“红色名片”。积极开展一系列的红色文化遗址重点保护工程和红色文化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全媒体的方法,借助报纸、电视、微信公众号、网络等媒体平台向沈阳市民宣传普及红色文化资源。此外,还可以把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以夏令营的方式深入到中小学教育中,推动沈阳市全民参与到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建设工作中。

  2. 加强立法保护。在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同时,要认真对待保护沈阳红色文化资源工作,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宣传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加强法律保护,政府相关部门要对监督、立法、执行采取措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沈阳红色文化资源。沈阳在立法保护红色文化资源方面应从完善红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推进红色革命文物科学利用等角度出台相关配套法律法规。按物质载体和非物质形式进行细化分类,建立不同的法律保护规范。实施奖惩制度,对于破坏红色文化建筑的单位、个人或组织进行严厉惩处;对于主动保护红色文化资源的个人和团体要进行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出台《沈阳市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管理办法》和《沈阳市革命旧址保护利用规划》,对沈阳的红色文化资源尤其是革命遗址进行统一的规划与开发。

  (二)增强沈阳红色文化资源传播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由此可见,创新的理念是各行各业生存发展的不竭动力,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需要创新,发扬和传承红色文化资源同样需要文化创新。沈阳在打造红色旅游城市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弘扬红色文化方面还需要创新。要加强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不仅要大力挖掘传统文化元素与红色文化的结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文化展示方式,还要通过设计相应主题的文创产品与数字媒体艺术形式相结合,多方位、全方面地展示红色文化,增加游客体验式活动和设施,开发多种形式的红色文化艺术展示与传播方式。此外,开发红色文化媒体,创新创作红色歌舞剧、红色影视剧、红色绘画雕塑等,让红色文化浸润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为社会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让人们最大地接受红色文化教育,最大化地发挥沈阳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优势。沈阳的红色歌舞剧和影视剧,应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化加工,快马加鞭地创作出优秀作品,以弥补在这两个领域开发的匮乏和不足。

  1. 挖掘沈阳传统文化元素。沈阳积累的传统文化是非常丰富的,并且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讲述沈阳抗日英雄故事的大型现代评剧《黄显声》突破了现代评剧一贯以唱功为主的表演形式,首次与管弦乐队进行合作,背景音乐选用了观众熟悉的旋律《松花江上》,营造出慷慨激昂的现场气氛,烘托“九·一八”事变后,英雄人物黄显声英勇抗日,不幸被国民党秘密抓捕杀害的悲壮事迹,这次成功的创新与融合受到人民日报热评。此外,还可以让近现代沈阳红色文化代表,如奉天东关模范学校、沈阳刘少奇旧居纪念馆与沈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沈阳传统连环画绘画技法、钟氏刻瓷、许氏剪纸技艺、张氏葫芦雕刻、安氏龙灯、面人刘结合起来,让传承人高超精湛的技艺呈现在特有的物质载体上,展现方式上让人耳目一新,既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也拓宽了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播途径。

  2. 推进多元化传播渠道。在传播方式和渠道上,要突破以实地参观为主的传播形式,在信息与科技的时代要利用好网络与科技的力量。除了电视、电影、报纸、电台这些传统的媒体平台外,还要运用当下时兴的数字媒体技术、网络社交媒体平台等。

  数字媒体是数字艺术和媒体技术的融合,是将人类艺术感性思维与逻辑理性思维相结合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随着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和成熟,它已成为艺术设计领域最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数字媒体可以呈现多维度的艺术效果,横向上从平面设计到立体设计,纵向上可以从界面到内容的全面艺术表现,并且能够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媒体艺术完全融为一体。将全息投影、互动大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高科技展示手段充分应用到沈阳红色文化资源传播中去,创造出沈阳红色文旅IP,更好地推广和展示沈阳的红色文化。如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建立线上数字博物馆,利用VR、AR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配合声、光、电模拟还原馆内真实场景,突破实体纪念馆时间、空间的限制,让参观内容更丰富、更详细,参观形式更自由。

  贴合当下社会大众的社交生活习惯,利用“双微”平台。沈阳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播也可采用公众社交平台推广,对于资源内容进行定期、分类的推送。比如按红色文化资源的物质载体和非物质形式分类,可以同时推出沈阳红色文化资源的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每周更新不同分类下的红色文化资源内容,便于大众了解红色文化资源并能“触手可及”。

  

        四、结语

  

        红色文化资源具有的政治意义、经济意义、教育意义非同小可。保护好和传播好沈阳的红色文化资源需要多方参与和努力,上至政府管理、下至百姓参与,每一个环节都要跟随时代潮流创新管理方式、传播形式,引领当下大众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审美需求,让红色文化在民众生活中“活起来”“立起来”。

 

[参考文献]

[1]孙晓飞.“红色文化”的当代社会价值及其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2008.

[2]曹玉章.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延安:延安大学,2013.

[3]柳鹏.辽宁红色文化遗址资源传承与发展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7.

[4]朱喜峰.市场经济下红色文化传承研究[D].南昌:南昌航空大学,2012.

 

责任编辑:汪智力

 

[作者简介] 吕锋(1978-),男,辽宁沈阳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化产业和设计学研究;贺静(1993-),女,湖北十堰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设计艺术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何芳(1996-),女,辽宁大连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设计艺术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