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乡村振兴战略路径
作者:何传新      阅读量:566      时间:2019-07-31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把它同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一同作为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山东省泰安市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五个振兴”“七条道路”做了大量工作,扎实推进了乡村振兴。分析和探讨泰安乡村振兴发展之路,对当前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泰安市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丰硕成果

  一是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聘请原农业部规划设计院编制了《泰安市“一圈一带”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成为泰安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指导。二是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稳步推进。在山东省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意见》,组织开展了第一批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评选,并给予了资金奖补。三是特色产业势头良好。茶叶、蔬菜、食用菌、葡萄等种植面积大幅增加,相关产业销售渠道畅通。四是粮食产能稳定发展。持续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战胜小麦条锈病、倒伏等病虫害,克服不利天气影响,全年粮食再获丰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

  (二)一二三产业融合迈出坚实步伐

  一是组织开展农业公园创建。制定出台了《泰安农业公园评选认定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集公园标识,开展创建评审工作,促进了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二是农产品电商初具规模。深入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计划,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三是经营主体规模不断壮大。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增加,新增销售收入35亿元,达到920亿元。认真实施惠农信贷通,与市邮储银行密切合作,获得财政资金担保。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及从业人员实现了有效增长。

  (三)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成效显著

  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新增“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18家,总计达到61家。全面落实韭菜“双证制”,实现对韭菜生产监管工作全覆盖。加大农产品检测抽检力度。二是“三品一标”认证规模进一步扩大,泰山红茶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三是农产品品牌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突出泰山茶品牌建设,组织举办了首届泰山茶优秀品牌评选暨第五届泰山茶炒茶技能大赛,评选产生优秀品牌。聘请北京专业机构对泰山茶区域品牌进行整体策划,举办了全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培训班,邀请全国知名品牌专家作系统品牌知识培训,使农业部门主要负责人开阔了眼界,进一步提高了品牌强农意识。

  (四)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一是认真做好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编制完成《泰安市耕地质量提升规划(2018-2020年)》,在圆满完成中央环保督察相关工作基础上,对全市典型种植地块进行调查并上报相关数据信息,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二是深入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治和统防统治。建立绿色控害示范区,集中推广应用植保新技术、新农药、新药械,减少农药使用量,农药利用率和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稳步提高。三是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四是深入推进秸秆农膜综合利用处理。加快构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推广农膜回收利用。

  (五)农村综合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一是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改革进一步深化。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后续工作,基本完成省级检测和国家级数据库汇交任务。土地经营权流转不断加快。二是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铺开。目前,全市开展改革的村(居)达到2058个,已完成改革的村(居)1357个,分别占村(居)总数的56%、37%。

  (六)农业保障体系建设深入推进

  惠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大户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相继落实,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做好80万亩小麦风灾倒伏补救工作,确保了受灾农户利益。科技支农力度不断加大。

    

        二、泰安乡村振兴实现路径

  

        (一)围绕产业兴旺目标,建设富强乡村

  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要以产业兴旺为目标,突出抓好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三个重点。

  1.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因地制宜确定乡村的产业发展策略,培育乡村特色产业。通过产业联动、产业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进行集约化配置,推动农业产业组团式发展,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形成全产业链,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泰安要基于不同区域的区位条件、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等禀赋,按照“绿色化、园区化、融合化和国际化”的总体要求,进一步优化“一圈一带”农业空间布局。大力发展高效绿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乡村服务业、乡土特色产业、乡村信息产业,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充分利用资源比较优势,推进农产品区域化布局,引导农业生产向优势区集中、集群、集约发展,培育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业”的产业格局。

  围绕农业抓特色,在有机蔬菜、苗木花卉、奶牛饲养三大亮点产业的引领下,抓出新的产业、新的业态,形成新的动能。要充分利用农村土地优势、资金优势、人力优势,发展第二产业,特别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加工业、制造业。围绕农村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

  协同推进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业发展。重视运用市场错位、产品错位、品牌错位等差异化发展模式,推动区域之间优势互补、互联互通、互利共赢,避免产业同构、同质竞争。泰安要认真贯彻《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发挥农产品加工业的乘数效应,发展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围绕现代种养业、精品农业、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在粮油菜、肉蛋奶、果茶林等行业重点培育一批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品牌影响力大的领军型农业龙头企业。

  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农产品流通体系连接生产和消费,是稳定市场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建立绿色农产品的流通体系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泰安要结合农产品集散地的交通优势,建立低碳、低耗、循环、高效的加工流通体系。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强冷链系统建设;实现产销衔接,加强产地市场信息服务功能建设,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健全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

  发展农业新型业态。大力发展农业新业态,将现代科技、加工和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一是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探索个性化定制、众筹农业、共享农业等新业态,突出泰山茶文化、泰山松文化、泰山石文化、泰山鱼文化等独有风情,谋划一批特色鲜明的休闲农业精品节点和线路。二是创新一二三产业融合机制。农业内部融合应以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循环发展为导向,加快发展绿色农业,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转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由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可持续发展上来。围绕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产业,建设一批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镇。三是深入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支持建设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强化农业品牌。充分发挥泰山这一金字招牌优势,对泰安蔬菜、茶、樱桃、核桃、板栗、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的发展状况,前景和制约因素等进行全面梳理分析。突出地方资源特色、品质特色、功能特色、历史沿革和文化内涵,制定当地农业品牌发展规划,多渠道整合资源,引导品牌发展合理布局。加强对企业、农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等品牌创建主体的培育,切实培养一批懂得农业品牌和品牌经营的优秀企业家。采取政策资金扶持、搭建展示平台、推进产销对接等方式,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著名品牌,在全国、全省打响泰安、泰山特色农业品牌。

  2.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力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实现横向联合、纵向延伸、纵横一体,“小农户”与“大市场”相对接。推进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规范化建设,推动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采取股份合作、土地托管、社会化服务等多种方式发展经营规模,改变“巴掌田”“鸡窝地”等问题。稳步推动农村金融制度创新,鼓励创新信贷产品,完善信贷担保和产权抵押融资机制;总结推广肥城市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经验,开展承包土地经营权贷款试点,扩大林权抵押贷款规模。

  3. 创新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充分发挥驻泰科研院校和机构的作用,推进校地联合,开展农业重大应用技术联合攻关,强化关键领域技术的集成和协同创新,着力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探索建立“创新团队+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科技服务模式,着力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

  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推进农业质量品牌的发展,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大投入培育科研人才,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施,多形式推广农民技术培训,培养高素质的职业农民、新型农民。

  (二)围绕生态宜居目标,建成美丽乡村

  泰安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建设,建设自然生态优美、生活富足现代、邻里关系和谐美丽乡村。

  1. 开展全民绿色行动。积极发挥政府引导示范作用,完善企业行业自律机制,鼓励公众主动参与,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1] 51。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推行绿色办公,创建节约型机关;强化企业排污者责任,确保实现达标排放,开展自行监测并向社会公开;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开展创建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引导生态环保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依托城乡生态融合实现生态宜居;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大格局中推进乡村振兴,激发乡村的生态和自然资源资本的活力,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2]

        2. 着力解决农村突出环境问题。严禁工业和城镇污染向农业农村转移,打好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攻坚战。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重点建设一批流域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废弃物综合利用试点县,探索区域化、系统性解决农业面源污染的模式与机制。着力推动农村沼气转型发展;着力推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秸秆综合利用试点;着力推进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建设;鼓励和支持乡村兴办环境友好型企业。

  3. 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要贯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开展厕所粪污治理,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村容村貌。加强村庄规划管理,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把厕所革命、垃圾集中和污水处理作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三大抓手,下大气力解决好影响乡村环境的突出问题。对于生活垃圾,可借鉴浙江金华市金东区和湖南省宁乡县菁华铺镇的做法,大力推进农村垃圾分类集中统一处置,建立农户分类、专业清扫、村里收集、乡镇转运、区县处置的模式。大力开展乡村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同步实施粪污治理,加快实现乡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对于生活污水,因地制宜地采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和处理工艺,不宜盲目全部采取建设污水管网的方式[3]。动员村民投身美丽家园建设,将美丽乡村的建设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发挥村民理事会对于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和环境整治的考评作用。可借鉴浙江湖州的“笑脸墙”和“劝进板”的工作经验,褒扬乡村新风,激励全民参与垃圾分类和庭院美化工作。

  4. 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发展绿色农业,扩大“绿箱”政策(即政府通过服务计划提供没有或仅有最微小贸易扭曲作用的农业支持补贴)的实施范围和规模。推行三权分置和产权流转机制,激发农村要素市场的活力;推行生态建设和保护以工代赈做法,提供更多生态公益岗位,把脱贫攻坚和生态建设相结合。

  (三)围绕生活富裕目标,建设和谐乡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1]

  1. 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农村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支持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化人才,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创新培训机制,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主体承担培训任务[4]。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完善配套政策体系,鼓励各地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引导符合条件的新型职业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养老、医疗等社保。

  2.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19年年底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东平贫困县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3. 推进实施健康乡村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1]。

  (四)围绕乡村文明目标,建成文明乡村

  没有乡村文化的高度自信与自觉,就不可能有乡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乡村振兴的奋斗目标也就难以真正实现。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下大力气补齐农村文化建设这块短板,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与文明品位。

  1. 环境卫生洁美。巩固创建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的成果,以引导农民群众树立良好卫生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为目标,开展环境卫生洁美行动,建立健全长效保洁机制,共同维护家园洁净、美丽。持续开展家园环境整治,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提升村庄洁美程度。

  2. 婚丧礼俗整治。针对农村婚丧礼俗活动中存在的大操大办、封建迷信以及扰民现象,大力开展婚丧礼俗整治行动,破除陈规陋习,推动形成文明节俭新风尚。红白理事会要办好老百姓自己的事,杜绝大操大办现象;倡导理性人情消费,遏制封建迷信活动,推行生态殡葬改革。

  3. 家风家训建设。积极推进家风家训建设,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以好家风好家训促进好乡风好民风。培育发展红白理事会、志愿者队伍等,组织开展“美丽庭院”“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星级文明户”等典型选树活动,引导农民讲文明、树新风。实施婚丧嫁娶革新行动,破除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涵育勤俭节约的文明风尚。

  4. 基层文明创建。大力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典型事迹,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4]。探索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推广建设“道德评议会”“道德红黑榜”等新型德治平台,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大兴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之风。大力弘扬泰山文化、石敢当精神、徂徕山精神、陆房突围精神,充分发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提升自我、改造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开展基层文明系列创建活动,激发基层活力,深化创建内涵,让文明新风蔚然成风。

  5. 先进文化乐民。文化引领社会风气,具有敦风化俗的重要功能,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断丰富农村文化活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一是巩固文化阵地。完善农村文化设施;加强文化队伍培育;丰富文化活动载体;加强传统文化保护。探索开展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形成以市级馆为中心馆,各县市区“一个总馆+多个分馆+若干基层服务点”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并加强各总馆、分馆和服务点之间的交流与资源共享。深化“三下乡”、文化进万家、文化志愿服务、农村电影放映、戏曲进乡村等活动,推进农村远程教育、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和户户通升级工程。二是传承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特色民俗文化、农耕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保护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和农业遗迹。支持发展农村优秀戏曲曲艺、民间文化,鼓励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活动,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三是繁荣文化产业。主打“非遗牌”和“融合牌”,以发展文化产业、打造特色文化、培育新兴文化为方向,让文化产业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杠杆。以文化创意设计推动皮影、剪纸等非遗产品转化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把青山绿水、乡愁田园元素植入旅游,大力发展富有特色、带有“乡气”的乡村旅游业。深入实施“文化+”行动,促进乡土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深度融合发展。四是复兴乡贤文化。引导各乡镇(街道)从本地历代名人中推选楷模,代表当地人文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选本地或在外工作,有道德、有威望、讲奉献的新乡贤,发挥价值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重要作用。五是志愿服务普及。着力普及以扶贫帮困、邻里和谐、保护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推动形成互帮互助、向上向善的良好社会风尚。建立村镇志愿服务站,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五)围绕治理有效目标,建成民主乡村

  1.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一方面实施平安乡村建设。依法加大对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渗透活动打击力度,完善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功能和运行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另一方面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地方“土霸”、干部中的“恶人”、乱作为的官员、“保护伞”乱收“保护费”、非法高利贷的黑恶势力和宗族恶势力,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

  2. 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坚持乡村善治之路,以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自治是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的核心,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法治是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的保证,推进依法——依理——依情的逆转变,建设法治乡村,贯彻《关于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指导意见》,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德治是健全乡村治理的支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的基本道德标准,加大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力度。

  3. 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一是用好科技人才队伍。全面建立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服务的制度,保障其各方面权益。支持农业科研工作者服务乡村,健全相关分配政策,允许农技人员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合理取酬。借鉴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试点单位的经验,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支持方式,从应届大学毕业生、农业乡土专家、种养能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骨干、科研教学单位一线服务人员中招募一批特聘农技员,帮助贫困农户科学发展特色产业。二是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支持各类人才通过下乡志愿服务、投资兴业、划片包干、行医办学、捐资捐物、法律援助等方式服务乡村。允许符合要求的公职人员回乡任职,吸引更多人才投身现代农业。三是创新人才使用机制。探索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以及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机制,研究制定鼓励城市专业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政策。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董晓宇.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及其矫正措施[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8,(6).

[3]江仕敏.乡村振兴中必不可少的人居环境考量[J].创造,2019,(2).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杨一帆

 

[作者简介] 何传新(1967-),男,山东东平人,中共山东省泰安市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教授,主要从事农村经济理论政策和农业经营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