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务员心理压力管理
作者:本站编辑      阅读量:324      时间:2019-06-27

[摘    要] 青年公务员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不仅直接关系到个体的完善和发展,而且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与水平。面对工作阅历缺乏和工作责任重大的矛盾,青年公务员往往承受了许多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提高其心理调适能力,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投入工作尤其重要。这既需要个人做到目标、时间、学习、行动和心态的有效管理,又需要组织加强对青年公务员的目标引导,有针对性地开展能力培训锻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工作心态,为青年公务员心理减压。

[关键词] 青年公务员;心理压力;心理调适;能力培养;社会认知

[中图分类号] C93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9)06-0086-06

 

青年公务员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既肩负着为当代青年树立爱岗敬业模范的使命,又承担着在未来更优质、更高效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其心理健康状况不仅直接关系个体的完善和发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共管理的水平。

公务员的职业特性要求青年公务员不能仅把职业当作是一份衣食无忧的工作,同时要兼具理想和情怀,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职业追求。因此,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复杂情况,青年公务员往往承受了许多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具体表现为“成长的烦恼”的“三高”:工作高压、生活高压、舆论高压。提高青年公务员心理调适能力,引导其有效化解心理压力,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投入工作,成为现实中需要正视的问题。

   

一、青年公务员心理压力分析

  

青年公务员的压力集合了公务员的职业压力和青年人的时代压力,比其他职业的压力更具复杂性。从压力来源分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工作压力

1. 工作强度与工作责任日趋加重。随着社会发展,民众对政府的管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政府承担的公共责任日趋增大,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多。这种责任与要求很自然地转移到公务员身上,并转化为心理压力,造成公务员心理紧张。进入机关不久、经验尚缺的青年公务员,面对政府部门面广、量大、事杂、机构精简后人手不足的工作现状,往往一人身兼数职,承担角色与责任过多,既要承担打字、速印、接听来电等事务,又要负责上传下达、协调沟通等人际工作,机械、琐碎、紧张的工作日复一日,难免导致青年公务员有时身心疲惫。由于业务工作的调查、归纳、钻研能力的提升非一日之功,面对紧急、突发事件时,难免无所适从、手足无措,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在这一过程中,自然会有些青年公务员因为个人能力的欠缺而产生不适、紧张、恐惧的情绪,在处理问题时往往会造成非主观意愿的失误,形成焦虑的心理压力。

2. 竞争升职压力大。公务员一般被认为是金饭碗,近年来公务员报考热度也越来越高。随着报考人数的增加,报考人员的综合素质也不断提高,对于已经进入政府机关的青年而言竞争越来越激烈。公务员改革中实行的竞争上岗制、问责制、公开选拔制等措施给青年公务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3. 人际关系复杂。由于社会文化的特殊性,人际关系已成为工作生活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由于公务员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与人打交道,工作对象和工作环境都比较复杂,需要青年公务员逐步适应环境,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姿态,增强心理素质,一步步成熟和成长起来。

(二)生活压力

1. 个人特性与职业特殊性容易发生碰撞。由于政府行政系统需要高度的服从性,按部就班的工作程序易使一些个性突出、动机水平高的个体常产生较强的无奈感和压抑感。比如有的青年公务员自诩为有思想、有个性的新新人类,家庭教育和生活娱乐中常以个人为中心,集体规则感不强,自我价值体现呈一种超前形态;有的在充满创造力和创新力的同时,抗压能力偏低;有的具有强烈的职业成就期待,如期待专业对口、期待升职、期待获得上级认可等等。当这些情形与现实发生冲撞时,容易让这部分青年公务员产生心理失衡。另外,客观存在的分配不等、人格冲突、现有体制机制的固有形态,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形形色色的现象对价值观念的冲击也容易使青年公务员心理失衡。

2. 婚恋生育等人生压力。近年来,党政群机关新进青年公务员基本都拥有高学历,由于所受教育程度较高,他们对生活的认知有别于社会其他青年群体。在婚恋及生育观上,其价值取向也呈现出自身的特点。同时,随着目前房价的持续走高,以及不断攀升的教育、医疗成本,公务员薪酬水平却相对固定,收入与支出的不平衡导致机关青年在婚恋和生育下一代等问题上都存在一定的经济压力,未婚大龄青年和丁克一族人数攀升。生活状态的不稳定、不满足因素加重了青年公务员的心理压力。

(三)舆论压力

青年公务员的表现难免都是可圈可点。一方面,有的青年公务员尽管工作很努力,但缺乏亮点的常规性工作不容易得到领导的赞许与认同,而且由于经验、应对等各方面因素,有的青年公务员很容易因某些工作失误遭到批评和投诉。另一方面,社会上对青年公务员存在误解,一些网络舆论对公务员不负责任的指责,使得他们缺乏社会认同感,容易苦闷、悲观、失望,对自己能力产生怀疑与自卑,影响到对自己工作能力的正确评价,继而丧失工作的主动性和自信心[1]

   

二、青年公务员心理压力的成因

  

青年公务员存在“三高”现象,究其主观原因主要是“三缺”:

第一,缺乏合乎理性的职业预期。今天的青年公务员都是从“过五关,斩六将”的激烈考试中选拔产生,自然而然会产生“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豪感。然而入职后,面对按部就班的工作环境、“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新人心态、并不充裕的个人薪酬、“5+2、白加黑”的高强度工作、逼仄的晋升通道等,都多少会产生失落感。再加上社会上,尤其是同辈青年人对“公职”的一些质疑声音,青年公务员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难免呈下降趋势,认为自己“比不上同龄人”“比不上同学”。

第二,缺乏合乎要求的职业能力。一是岗位要求和个人能力之间尚有差距。青年人的阅历所限,难免导致其政治站位不够高、工作思路有限、实践经验不足,在急于得到组织和领导认同的心态驱使下,“本领恐慌”感会越加凸显。二是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没有正确厘清。要么是个人主义倾向明显,不懂得团队合作、协调四方,一味单打独干、压力山大;要么奉行“精致的利己主义”,把大量的心思花在厚黑学、关系学、送礼学上,“少年老成”,工作上却不用心不钻研。以上各种心态造成能力短板,惟恐“拼不过同事”。

第三,缺乏合乎实际的社会认知。应该说,绝大多数青年公务员愿意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渴望投入新时代建功立业。但在实际工作中也难免会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合理、不正当现象缺乏正确认识和清醒分析。一方面,在机关工作中缺乏必要的处事能力与应对技巧,不能妥善处理复杂的工作关系和人际关系,容易造成误解和冲突;另一方面,在处理公共事务时,要么过于天真简单,要么看到黑暗面就对社会悲观失望,消沉了为人民服务的热情,熄灭了刚参加工作时的豪情。久而久之,自嘲“赶不上时代”。

究其客观原因,主要是“两个冲突”:

第一,机关部门理性追求与公务员个性发展的冲突。以集中统一为基本特征的政府组织所要求的理性与非人格化在保证公共行政有序运作的同时,也会与青年公务员的个性、情感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冲突。具体而言,有集体行动与个人伦理价值的冲突;复杂人际关系与个体经验不足的冲突;岗位共性与个性发展的冲突[2]。一般而言,个性需求应该服从组织和岗位需求。

第二,公共责任重大与个人能力有限的冲突。政府公共管理改革的一些措施的实行,如问责制、绩效评估等,也给青年公务员增加了心理压力。因此,青年公务员必须竭尽全力工作,认真谨慎处理日常工作,学会消除紧张压抑、小心翼翼的心理状态。

   

三、青年公务员心理减压的方法

  

成为一名心理健康、心态阳光的青年公务员,需要不断进行心理调适,这是一个漫长的、需要在实践中学习的过程。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目标管理。青年公务员在入职之初就要预想和设置切实的长期目标和短期计划,要调整心理预期,拟定可行的职业规划,并随着职业的进展和年龄的增长而不断调整。长期目标的内容不仅包括晋升目标,更重要的是个人内在的成长目标。短期计划的拟定可以克服青年人眼高手低、低效拖延的现象。目标管理的重点不在于强调是否达到目标,而是学会辩证地看待过程,提倡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但看脚下,莫问前程的踏实而从容的工作态度。

第二,时间管理。时间管理是一系列能力的综合体现,每个人使用时间的能力不同,造成了生命质量的不同。青年公务员入职之初多处于繁杂事务型岗位,时间管理对于有序完成工作、纾解心理压力尤其重要。时间管理会从压力源上控制压力的形成,这要求青年公务员在工作中尽量做到小事不推迟,细节不怠慢。要急事缓办,避免忙则多错;缓事急办,避免拖延遗忘。

第三,学习管理。学习既是一个吸纳新知识、提升能力的途径,又是一个不断自我否定、持续改进的过程,通过学习辩证法,可以理解静能制动、沉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当一轮学习结束时,留在心中的触动和思维方式,都是下一轮学习的知识前结构。唯有通过学习,才能真正打开视野,开阔胸襟,进一步把掌握的理论转化为牢固确立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思想力量,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转化为做好公职工作的智慧和能力的储备[3]

第四,行动管理。行动管理是将内化于心的价值理念外化于行。一切学习都不是为学而学,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宋代学者朱熹说过:“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即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如果只是明白道理而不去做,那么学与不学就没有区别了[3]。青年公务员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在实践中增强开展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努力提高对现实问题进行战略思考和政治决断的能力。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处理好知与行、公与私、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第五,心态管理。青年人从学校到社会、从书本到实践极易有落差感,要学会调整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首先,不过分追求完美,不苛求自己,接纳自己的局限和短处,同时多看自己的长处,对圆满完成的事情进行自我肯定并给予奖励;其次,学会有选择地放弃一些东西,坦然面对失去,协调好工作与生活的关系;第三,消除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公务员工作不允许个人主义的存在,如自私、自尊心过强、刚愎自用、嫉妒攀比等。要注意克服自己的不实欲求,修复自己的不良习惯。

青年公务员的心理调适,除个人心理管理外,组织的作用不可忽视。组织可以为青年公务员提供更优的环境,打造更大的平台,为青年公务员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第一,加强目标管理,健全青年公务员成长计划。有关管理部门要根据青年公务员成长特点和规律,建立完善青年公务员“中长期成长计划”,加强对青年公务员的职业素养、职业心理、职业品德的“全链条”跟踪引导,让青年公务员群体调整心理预期,明确职业前景,提升事业归属感。

第二,加强学习管理,提升青年公务员职业能力匹配度。从内因上,加强青年公务员学习型组织建设,针对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系统、不同职级的青年公务员群体开展分类专项培训、轮训工作,并实施青年公务员读书会、青年公务员能力互助计划等,全方位“造血”提升职业能力。从外因上,针对青年公务员特点,在安排工作时因人制宜,并完善青年轮岗制度,促进青年公务员经受不同岗位历练、逐步成长。

第三,加强心态管理,完善青年公务员心理保障机制。完善领导干部与青年公务员的对话机制,帮助青年公务员理智看待社会,减轻角色的模糊性与冲突性,保持工作激情和热度;完善青年公务员容错纠错机制,鼓励青年公务员大胆试错、放手工作、敢于负责;完善青年公务员心理健康引导机制,化解工作高压、生活高压、舆论高压,疏导焦虑、浮躁、迷惘心态,避免群体心理效应负面增长,帮助青年公务员树立更辽阔的世界观、更豁达的人生观、更正能量的权力观、更科学的成长观。 

  

[参考文献]

[1]吴剑峰.青年公务员心理压力及其调适探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9.

[2]崔会玲,杨俊峰.公务员心理困境:一个急待关注和解决的现实问题[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5,(2).

[3]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12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学习时报,2012-09-10.

 

编辑:胡  梁

Management of Youth Civil Servants' Psychological Stress

Jiang Yu

Abstract: As a special occupational group, the young civil servants’ mental health status is not only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dividuals, but also affects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s governing capacity and level to a large extent. Faced with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lack of work experience and the heavy responsibility of work, young civil servants often suffer from a lot of mental stress and psychological burden. It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ir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and maintain a healthy psychological state. This requires the individuals to achiev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goals, time, learning, action and mentality, and also needs to organize and strengthen the goal guidance for young civil servants, carry out targeted training to help them develop a good working attitude and reduce the psychological stress of young civil servants.

Keywords: Young Civil Servants; Psychological Stress; Psychological Adaption; Ability Training; Social CognitIon

 

[作者简介] 江雨(1987-),女,湖北宜昌人,中共湖北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研部讲师,哲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