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大学“双一流”建设发展路径
作者:肖引      阅读量:290      时间:2019-04-29

一、问题的提出

  

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允许“中心城市举办高等教育”,随后各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相兴办了以本科教育为主、学科涵盖面广的市属高校,这就是城市综合大学的由来。一般来说,城市综合大学校园位于城市之中,从属于城市,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适应和满足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过城市综合大学不包括专科院校和高职高专。由15个副省级城市作为举办者设立的综合性本科高校是城市综合大学的典型代表,它们分别是:深圳大学、青岛大学、宁波大学、广州大学、济南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大连大学、江汉大学、沈阳大学、长春大学、成都大学、厦门理工学院、金陵科技学院、西安文理学院、哈尔滨学院。

2015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争创“双一流”的新时期。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正式公布,从公布的名单来看,首批进入“双一流”大学建设的 高校共计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其中绝大多数是以前入选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地方高校中的城市综合大学除宁波大学外,没有一所高校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虽然城市综合大学作为地方高校,在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办学实力以及学科建设水平等方面,难以与教育部直属高校相提并论,目前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城市综合大学在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支撑城市科技创新驱动方面,却有着部属高校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只有一所城市综合大学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但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颁布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来看,不少城市综合大学入选了国内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因此,争创国内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乃至争取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成为摆在城市综合大学面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二、城市综合大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综合大学在办学发展历程中紧密围绕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不断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发挥了地方高校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办学功能,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改革、建设和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难以回避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能妥善解决,将制约城市综合大学的健康发展。

(一)获取资源能力较低

城市综合大学在办学资源获取方面与教育部直属高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国家实行“211工程”和“985工程”时,大量的显性办学资源都流向了教育部直属大学,如招生、财政拨款、各类评价等制度设计和安排。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隐性办学资源也流向了这些高校,如学科评估、学位点评审、科研项目申报评审、科研基地评审、实习基地建设等,这些办学资源也是城市综合大学望尘莫及的。如果说部属高校属于办学资源接收型高校,即大量的外部资源积极主动投向这些高校,那么城市综合大学作为地方高校则属于资源争取型高校,即一般很难得到外部资源的主动投入,而要靠学校自身积极主动地向外部环境争取。由于城市综合大学没有进入“211工程”和“985工程”,因此,很难获取国家层面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办学资源,不可能像部属高校那样具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话语权和更强的资源获取力”[1],这种发展环境和机会方面的天然差距,使得城市综合大学获取办学资源的能力远远低于部属高校,其结果必然是办学经费投入少、师生资源质量低、政策资源支持弱。可见,由于“身份”的不同,城市综合大学很难得到国家层面优厚办学政策资源的眷顾,各类政策制度资源获取能力有限,在这样的办学环境中,综合大学是很难实现健康快速发展和争创一流的。

(二)学科建设基础较差

城市综合大学大多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规模扩张的形势下,通过新建、合并、升格重新组建而匆匆走上高等教育的历史舞台的。在15个副省级城市综合大学里,除深圳大学是1983年新建外,其余全部是通过合并、升格、重新组建而成。因此,在学科建设上缺乏长期积累。由于一所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培育、不断积累的过程,因此建校时间太短很难形成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的雄厚基础。另外,由于城市综合大学的前身大部分是专科院校,素有重视专业教育的传统,而对学科建设缺乏长期规划和思考,在思想上对学科建设、对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作用缺乏清醒的认识,在办学实践中忽视学科建设。建设一流大学,首要的是建设一流学科,以学科为基础是一流大学建设的根本路径。“从学科建设上看,相对于部属高校而言,地方高校学科数量偏少、位次偏后,缺乏一流顶尖学科,支撑引领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亟待加强”[2]。学科建设基础薄弱,成为城市综合大学争创一流的硬伤。

与学科建设基础弱相联系的是学科建设资源稀缺问题,“双一流”战略强化了资源的集中配置,城市综合大学作为地方高校处于学科资源配置的边缘位置。就资源配置而言,我国“重点学科建设”形成的学科建设逻辑是一种内嵌性结果逻辑。国家根据外部战略布局的需要,在政策安排中,对“钦点”的“重点学科”内嵌各种学科发展资源、倾向性游戏规则以及学术权威。“双一流”战略延续了重点建设策略和学科建设资源倾斜配置的传统[3]。在此情况下,城市综合大学学科建设资源的获取机会变得更加艰难。

(三)高端人才引进较难

城市综合大学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与部属高校最大的差别就是高端人才引进较难,这导致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方面缺乏学术领军人物,难以产生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学术成果。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是大学发展的第一资源,一流大学必须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其中高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对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城市综合大学囿于资金、政策、平台、机制等环境和条件的制约,难以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等高端人才,使得城市综合大学的学科建设缺乏重要的动力来源,科学研究缺乏重要的创新支撑。城市综合大学作为地方高校因办学水平较低、办学经费投入不足、科研学术平台较低、人才培育体制和机制不完善等,难以吸引高端人才加盟。

(四)科研创新能力较弱

在科学研究方面,城市综合大学与部属高校相比,最大的差距在于创新能力弱。尽管在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城市综合大学能够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智力支撑作用,但是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由于科研经费投入不足,高端领军人才、高水平科研平台、优势特色学科缺失等原因,城市综合大学很难争取到国家战略层面的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很难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国家实行“双一流”战略,使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将目光更多地关注到部属高校,在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产教融合等科研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领域,更多的科技攻关项目、产学研合作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流向部属高校,使得城市综合大学的科技创新和科研环境处于窘迫状态。科研创新能力不强,就很难拥有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没有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自然就谈不上成果转化,没有科研成果的转化就无法服务于地方发展,服务地方能力不足,地方政府和企业自然不愿意给予学校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城市综合大学在科研创新领域面临恶性循环,这对城市综合大学争创一流来说是极其不利的。

(五)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城市综合大学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同部属高校有较大的差距。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受多种因素制约和影响,包括学校的定位与目标、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生源质量、质量保障等多项指标。定位与目标决定了学校的类型层次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为谁培养人才的问题;师资队伍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从而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教学资源,包括教学经费、教学设施、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课程资源、社会资源等,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和教学活动,进而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生源质量是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条件,优质生源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先天优势;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是否科学合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才的培养质量;课程资源的多和少、优和劣也同样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进而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社会资源对大学培养人才而言是多多益善,大学获取的社会资源越多,越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由于城市综合大学在师资队伍、教学资源、生源质量、社会资源等方面均落后于部属高校,进而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与部属高校存在差距,这是城市综合大学争创一流的软肋。

 

三、城市综合大学发展路径的理性选择

  

城市综合大学作为地方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是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承担着引领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时代使命,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是城市综合大学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式。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大学具有不同作用的角度来看,城市综合大学也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即为城市而建、依城市而生的浓厚的地域性,这是其他类型的大学所不具备的。自国家启动“双一流”战略以来,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纷纷出台了各自的“双一流”建设方案,地方版的“双一流”成为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区域改革和发展的新特征、新举措,城市综合大学精准冲击“双一流”的首要特征就是立足于城市地域性之上,即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能立足于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以促进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目标。城市综合大学追求成为高水平的地方大学,其高水平的含义是在把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上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前瞻性,其智力服务不仅能够满足城市需要,还能够引领城市发展,产生辐射和带动作用,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区域综合实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一)学科建设要满足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尽管“双一流”战略为所有高校都提供了平等的政策选择和竞争机会,但无论是内在的办学实力还是外在的资源条件,城市综合大学都很难与部属院校一争高下。因此,城市综合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应客观冷静地分析自身优劣势,切合实际,找准策略,避开在传统领域全方位地与部属高校比肩竞争,必须另寻空间,找寻良策,开辟差异化的发展道路,做到错位发展、特色发展。一方面,与部属高校错位,不与他们拼资源、拼投入,避免走入死胡同的建设误区;另一方面,要与同类地方高校错位,避免同质化发展倾向,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的特色,以特色造优势,以优势厚植特色,扬长避短,精准冲击一流。

一是科学谋划学科布局。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学校战略发展目标,结合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注重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行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对学科进行整体布局,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凝练学科特色和发展方向,通过资源调配重组,集中力量打造“比较优势”,实现重点突破,进而带动学校学科建设的整体发展。按照国内一流学科,省内一流学科和省内特色学科三个层次,对学科进行分类,并按照整体规划、分层建设、全面推进的原则加以建设,围绕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聚焦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组建学科特色方向,形成一批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国内一流、省内一流学科和省内特色学科,来支撑地方一流大学建设。

二是创新学科建设模式。创新学科建设模式,将过去单一的规划建设型向多模式并行转变,有选择地分别采取特区建设、立项建设和规划建设三种模式,对现有学科进行分类管理。对国内一流学科和关系到申请博士点的学科采取特区建设管理模式,对省内一流学科采用立项建设管理模式,对省内特色学科采取规划建设管理模式。通过三种管理模式的交叉并行使用和科学管理,实现学校学科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是优化学科建设环境。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办学发展的方方面面,其中师资队伍建设、人事制度改革、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管理队伍建设对学科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简而言之,人才、资源、管理是优化学科建设环境的三个重要因素。为此,城市综合大学党委和行政管理部门要站在全校战略发展的高度,实施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科研水平提升工程、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为学科建设提供宽松和谐发展的优良环境。

(二)队伍建设要注重高端人才的作用

人才是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础,尤其是高端人才,没有一流的人才就没有一流的学科,没有一流的学科也就没有一流的大学。人才建设工程是学科建设的第一工程,是创一流地方性大学的重中之重。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的建设目标是要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与学校“双一流”建设相适应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城市综合大学要以学科建设规划为核心,把学院打造成高端人才集聚的场所,同步开展高端人才引进和培育工程,制定科学的高端人才引进制度和政策,切实克服高端人才引进难的问题,如制定《“双一流”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为学科建设汇聚一批学术领导人才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制订《中青年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办法》,重点培养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制定《教师实践应用能力提升计划》《教师课外培训计划》《教师学历提升计划》《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与此同时,以人事制度改革为动力,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完善岗位管理配套制度,推进薪酬分配改革,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促进学科建设。

(三)科研水平提升要注重体制机制创新

科研水平与学科建设有相当高的关联度,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学术水平的直接体现,没有高水平的科研,创一流学科是难以实现的。科研水平提升工程建设目标是要形成完善的科研工作服务管理体系、科研创新体系、科研成果专业化技术转让政策体系,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突出科研特色,增强科研综合实力。提升科研水平的体制机制创新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创新科研管理体制,提升科研服务质量,优化学科建设科研环境;修订科研管理评价体系,激发科研创新活力,评价标准聚焦“双一流”建设;科学研究方向靠近国家战略,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聚焦行业需求和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升级换代;统筹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建立大型设备和仪器的共享机制,优化学科建设科研常规条件;深化科研团队的培育,打造一流的科研团队,保证学科建设所需的人才资源;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保证学科建设的科研成果能够迅速转化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科技支撑,使学科建设与服务社会同频共振,同向发展。

(四)人才培养要注重本科教学质量

人才培养是大学最重要的职能,是大学与其他社会组织的根本区别。学界普遍认为:一流大学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这是高等教育规律性要求。为了全面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这一核心竞争力,加快形成学校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和人才成才规律,地方综合大学要以学生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借“双一流”建设的东风,扎扎实实抓好本科教育的质量,实施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1. 强化学科专业建设,调整本科专业结构。根据国家本科专业建设标准,结合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尤其是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人才需求,调整优化现有专业结构,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价。根据各专业学生的报考率、报到率、就业率、社会需求、社会评价情况、专业对学校工作和学科建设的奉献度等方面的情况,构建校内专业评价指标体系,并用该指标体系对校内现有本科专业进行调整,通过撤、停、并、转、减等方式,形成本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并与招生、就业联动,优化专业结构。与此同时,按照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目标,不断完善专业建设规划,建立专业评估制度和专业设置与管理机制,通过专业的分类建设,协同发展,丰富专业内涵,凸显专业特色,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2.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和手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依据城市综合大学应用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突出能力为本、实践领先意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逐步推进教学改革,探索采用专业大类培养模式、“双元制”培养模式、产业计划培养模式、专业综合改革平台培养模式、校际合作培养模式、国际化培养模式等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管理机制上进行相应改革,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创新,重塑教育教学形态。与此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与管理中的应用,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开放式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实现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鼓励老师和研究人员大力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坚持以教学研究推动教学改革,以教学改革促进教学发展的思路,围绕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开展重点研究,确保教学改革多出成果,促进本科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3. 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围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性、创新性、国际性人才的目标定位,城市综合大学立足于地域性,着力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充分利用城市资源整合优势构建多环节、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打造实践教学示范中心、本科生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等实践教学平台,对实践教学资源进行整体配置和优化,逐步实现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全覆盖。同时,强化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标准,加强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扩大“双师型”教师比例,深化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实验教学水平。要注重加强实验实践平台体系建设,完善国家、省(部)、校三级实践教学平台体系,加强统筹建设和科学管理,打破学科与专业、科研与教学壁垒,全校各类实验平台要实现资源共享。大力推进与地方政府、企业、行业、科研院所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构建校内外全方位的实践教学大平台,切实保证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4. 切实加强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重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坚持“以本(科)为本”,严格教师岗位教学考核,规定所有教学系列岗位教师必须承担教学任务,教授、副教授必须为本科生上课,连续两学期不承担本科生课程的,学校将给予不再聘任其担任教授、副教授职务或取消岗位津贴等处理。加强对青年教师的职业培训,使青年教师树立现代教学理念,具备教师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高超的教育技能。通过在职培养、派出进修、攻读博士学位和引进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教师等方式,改善教师队伍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大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教师是直接和学生打交道、站在教学第一线、完成人才培养任务的直接当事人。教师的师德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和培训,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5. 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在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方面,城市综合大学要分别在质量决策与指挥系统、质量文化建设、质量条件建设与保障、质量信息的处理、质量信息的反馈等方面加强建设,实施校、院两级管理的教学质量管理与监督体系,通过指挥机构、执行机构、保障机构、监督机构的一整套组织体系,来保障教学质量管理与监督体系的正常运行。在质量监控方面,建立领导听课制度、督导查课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学检查制度、专项评价制度、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学院评价制度、实践教学工作评估制度、考试管理工作评估制度等。通过制度的实施,建立起教学工作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保证教学质量管理机制的正常运行,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制度和机制保障。

6. 开阔国际化教育视野,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是城市综合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为此,要大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大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力度,探索国内外共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建立全方位、立体化、有特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格局。加强与国(境)外知名大学联合办学,合作培养学生,签定联合办学和联合培养合作协议,逐步提高具有海外学习背景的在校本科生的比例。有计划地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加强与海外高校之间的学历学位互认、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等合作,实现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和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五)争创一流要积极争取政府支持

“双一流”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学校向内发力,也需要学校向外争取,是向内发力和向外争取的联动工程。向内发力,解决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动力和信心,向外发力解决学校“双一流”建设的资源和条件。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对学校“双一流”建设工作的支持,是城市综合大学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这是由城市综合大学市属高校性质决定的。因此,城市综合大学的校领导必须牢固树立城市政府可为城市综合大学提供最大、最强有力的办学资源的观念,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寻求多渠道的城市政府支持,以获取更多的办学资源。

具体而言,这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人才引进问题。恳请市委、市政府支持和鼓励学校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由市委组织部(市招才局)负责将城市综合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纳入城市人才引进计划;设立城市综合大学“双一流”建设人才引进专项资金,解决学校在引进高端人才过程中的政策瓶颈和资金困难问题。二是关于学校改革问题。恳请市委、市政府支持城市综合大学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充分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由市编办会同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部门研究提出切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具体改革方案。三是关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校园周边环境改造问题。寻求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可以通过市政府将基础设施建设和校园周边环境改造纳入市政建设规划和城市中长期发展规划统筹予以优先安排,为“双一流”建设提供优美的校园环境。四是关于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问题。城市综合大学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可以通过市政府的统筹协调和城市中长期发展规划对接,与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急需人才对接,保证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五是关于科学研究和基地建设问题。可以和市政府沟通,寻求市科技局、市科技成果转化局、人社局、市编办等政府管理部门的支持,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和相关优惠政策来解决科学研究、基地建设所需资金、土地、人员编制等方面的问题,对城市综合大学申报国家级、省级重大研究项目、研究基地给予相应的资金匹配。六是关于大学生创业就业问题。可以通过市政府的协调和市政府产业布局发展战略相对接,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城市综合大学的毕业生创业,依靠政府政策措施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城市综合大学要充分利用城市政府在政策制定引领协调方面的资源优势、资源条件,积极争取市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对学校“双一流”建设工作的政策倾斜,不断增强学校办学的实力,促进学校培育人才这一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为城市综合大学“双一流”建设提供政策和物质保障。“双一流”战略鼓励各大学根据自身实际理性选择“双一流”建设路径,在各个类型、各个层次发展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争创一流。也就是说每一所大学可以在地方、区域、国家、世界等层面,对研究型、教学型、应用型、职业型等类型的各个学科甚至各个专业实现特色发展,争创一流。这种差异化的建设战略,将极大地调动全国各类型大学的积极性,充分释放办学活力,挖掘办学潜力,尤其是为占中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地方高校从平庸走向卓越提供了多样性的选择,城市综合大学要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乘势而为,实现腾飞。

 

[参考文献]

[1]孙粤文.新常态下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应用技术类高校论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5,(6).

[2]汪涛,李尧远. 地方高校的“一流”建设:机遇、挑战与方略——基于“双一流”战略的视角[J].新西部(理论版), 2017,(4).

[3]谭光兴,网祖霖.处境与策略:“双一流“战略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8).

 

编辑:李利林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Path for Urban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Xiao Yin

Abstract: The major strategic deployment of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State Council on the construction of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and first-class disciplines has set off a new upsurge in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Various provinces, municipaliti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across the country have issued implementation opinions on "double-first-class" construction and relevant documents, and the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engine for China to move from a big state of higher education country to a strong stat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is context, as a special group of local higher education, urban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choice of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paths in the face of the great historical opportunities provided by the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with characteristics, high quality, and high level, are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but will also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urban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Taking the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as the background, exploring the path for reform,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urban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from the aspects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resource integr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team building, etc., and exploring local universities’ implementation path for “double-class” construction from the height of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especially urban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are crucial.

Keywords: Urban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Double First Class; Local Higher Educatio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作者简介] 肖引(1959-),男,湖北武汉人,江汉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