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设置
始终牢牢把握改革开放的前进方向
作者:黄开华      阅读量:437      时间:2019-04-29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完全正确的,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是完全正确的。”[1]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就要有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不忘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坚持改革开放的根本尺度,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始终牢牢把握改革开放的前进方向。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忘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中华民族曾创造过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陷入空前深重的民族危机,中国人民遭受暗黑无边的世间苦难。为挽救民族危机和人民苦难,无数仁人志士进行过无数次尝试,仍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经过28年浴血奋战,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也因此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尤其是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2]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我们党来自人民、扎根人民、造福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九大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全面部署,并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设定了两个具体的发展阶段: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2035-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同党成立之初确立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之日亦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之时,而与党的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相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则都是党的阶段性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无数的先烈鲜血染红了我们的旗帜,我们不建设好他们所盼望向往、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共和国,是绝对不行的。”[3]我们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个都不能少”,即一个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我们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二、坚持改革开放的根本尺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这个总目标,是贯彻落实各项改革举措的关键。总目标的前半句规定了改革的根本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其他什么道路;后半句规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指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改革是为了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接力探索的过程,从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来看,我国社会主义实践前半程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革,后半程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邓小平指出:“我们实行改革开放,这是怎样搞社会主义的问题。作为制度来说,没有社会主义这个前提,改革开放就会走向资本主义。”[4] 13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我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那就是不论怎么改革、怎么开放,我们都始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5] 15

坚持改革开放的根本尺度,坚持政治定力,坚持问题导向,决不能在根本问题上出现颠覆性失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明确阐述了改革开放的根本尺度问题:“改什么、怎么改必须以是否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为根本尺度,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1]坚定改革的正确目标要有政治定力。2013年1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怎么改、改什么,有我们的政治原则和底线,要有政治定力。”[4] 49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需要改进和完善,但怎么改、怎么完善,我们要有主张、有定力。”[6] 105在强调坚持政治定力的同时,也要坚持问题导向,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带有共性、规律性的问题,要注意总结和反思,以利于更好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步子要稳,就是方向一定要准,行驶一定要稳,尤其是不能犯颠覆性错误。”[6] 101全面深化改革是为了更好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更大限度地实现广大人民利益。要改、要变的,是那些与社会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影响老百姓福祉、妨碍进一步提升老百姓生活幸福感的体制机制障碍。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的共同事业,改革建言,不在于谁说,不在于以什么样的方式说,而在于内容是什么。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7] 1004

   

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之于实践的重要性恰如列宁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8] 39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运用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形成毛泽东思想;从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到创立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指导思想上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将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1] 9站在新起点,迈向新征程,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有机统一,根据时代和实践的变化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所指出的:“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13亿多人口的大国推进改革发展,没有可以奉为金科玉律的教科书,也没有可以对中国人民颐指气使的教师爷。”我们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化问题意识、时代意识、战略意识,用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国际视野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紧密跟踪亿万人民的创造性实践,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实践之问,廓清困扰和束缚实践发展的思想迷雾,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四、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党的十九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指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一个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整体,不能分割,不能遗漏,更不能对立。我们要完整理解、准确把握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全面落实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长期坚持,决不动摇。

在党的基本路线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奋斗目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任务。只有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才能全面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才能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雄厚物质基础;“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在解放、发展生产力和改革开放过程中必然坚持的立国之本,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和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总方针,是“在坚持四项原则的基础上选择好的政策”[9] 135。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它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立国之本,既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4] 15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对党的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但不能完全等同于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中还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一重要的战略思想。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当然要充分利用世界各国方方面面的资源,但是这个立足点,只能建立在我们自己长时期的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基础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做了大量论述,旗帜鲜明地倡导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过去有人说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这个逻辑要倒过来。”[10]“当年我们依靠自力更生取得巨大成就。现在国力增强了,我们仍要继续自力更生,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11]“国际上,先进技术、关键技术越来越难以获得,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上升。逼着我们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这不是坏事,中国最终还是要靠自己。”[12]“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奋斗是长期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伟大事业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持续奋斗。奋斗是曲折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我们要始终发扬大无畏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13]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必将结出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硕果。

 

五、坚持党的基本方略,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制度优势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即“十四个坚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这“十四个坚持”,涵盖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涵盖“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涵盖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对外战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和原则的最新概括,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路线图”和“方法论”。“十四个坚持”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十四个坚持”每一条都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要结合实际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基本方略,确保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让党的领导更加适应实践、时代、人民的要求,确保改革开放这艘航船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我们党只有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社会革命的同时,坚定不移推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敢于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使党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才能确保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确保党始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

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制度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和活力。这里面最核心的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4] 18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我们要紧紧抓住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关键,坚决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利益固化藩篱,加快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制度优势。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安定有序;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要加强文化领域制度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革命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努力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1]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3]杜尚泽.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文艺界社科界委员的微镜头 “共和国是红色的”(两会现场观察)[N].人民日报,2019-03-05.

[4]冷溶,汪作玲.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0]习近平体验C919客机样机:把大飞机搞上去[EB/OL].新华网,2014-05-23.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5/23/c_126541880.htm.

[11]习近平: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EB/OL]. 央视新闻,2018-04-18.http://news.youth.cn/sz/201804/t20180418_11601310.htm.

[12]习近平十句肺腑之言话东北振兴[EB/OL].央视网,2018-10-02. http://news.cctv.com/2018/10/02/ARTIBs9O4IQMFZH9wGpw9itM181002.shtml.

[13]习近平: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8-02-14. http://www.xinhuanet.com/2018-02/14/c_1122419716.htm.

 

编辑:朱苗苗

Always firmly grasp the direction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Huang Kaihua

Abstract: The direction determines the future, and the road determines the fate. The key to the great achievements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s to always adhere to the correct direction. In the new era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o continue to promot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we must have a firm determination not to change our minds and path. We must persist in taking the people as the center and constantly realize the people's yearning for a good life; adhere to the fundamental scale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dhere to political power, and must not make subversive mistakes on fundamental issues; uphold the party's basic theory and take the socialist ideolog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pirit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he new Xi Jinping's era as guidance, continue to promot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based on practice, and constantly open up a new realm of Marxism development in the 21st century; fully grasp and implement the party’s basic line, firmly unify the two fundamental points of focusing on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adhering to the four basic principles and adhering to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the great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uphold the party's basic strategy, adhere to the party's leadership over all work, continue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party's leadership, adhere to the strict management of the party, adhere to the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tantly exert and enhance China's institutional advantages.

Keywords: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itial Heart And Mission; Basic Theory; Basic Line; Basic Strategy

 

[作者简介] 黄开华 (1969-),男,湖北天门人,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分中心研究员,中共湖北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研部主任,法学博士,主要从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