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设置
释放制度善意:让基础教育回归常态
作者:陆安      阅读量:257      时间:2019-04-29

时下,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已然成为中国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回归到教育本原上来认识和反思教育现状,实现教育在信息化、网络化、国际化、终身化语境之下可持续发展,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当社会主要矛盾体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时,在教育链条上处于重要地位的基础教育形成和作出恰如其分的认识和科学可行的谋划,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必要。

2018年12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向省级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简称“减负三十条”),从政府、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家庭等层面提出30条措施,诸如严控作业总量、控制考试次数、严禁超标培训、严格竞赛管理等等[2],全方位、宽领域、重拳出击、综合施策,致力于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关切的热点与焦点问题,力求遏止愈演愈烈的基础教育应试化、功利化、工具化、技术化倾向,还基础教育一个应有常态。其实,在过去的2018年,《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接二连三地出台,预示着从顶层设计上对乱象丛生的基础教育痼疾开始下猛药。虽然成效的体现需要假以时日,但释放出的制度善意足以让人们安心,也足以提升全社会齐抓共管、群策群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信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重在基础。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由于牵涉到千家万户的利益而备受关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一方面显示出基础教育泽被深远的发展成效,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基础教育供求失衡的矛盾。越来越多拥有良好教育背景的家庭,正在重组我们这个千年以来有着浓厚教育传统的社会的基本结构,优化基本的教育生态,改变教育的供给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普及程度的大幅度提升,受教育人口的急剧攀升,教育覆盖面的不断扩充,都在深刻改变着教育的走向与命运。走向现代化的中国社会,教育不仅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大引擎和发动机。社会进步,教育先行,道理就在这里。对于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来说,通过制度创新不断释放制度善意,标本兼治,才能真正实现制度设计的良好初衷。

   

一、未雨绸缪,预留更富弹性的成长通道

 

教育焦虑、教育过度、教育失衡盘根错节,相互交织,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教育,让教育陷入非常态的困境之中不能自拔,而且直接降低了普通百姓的生活质量,迟滞并延缓了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步伐,这无形中为教育改革规定了基本的方向。

教育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通过教育,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觉察到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痼疾。教育公平是人们应当享有的重要权益,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征程之上,中国梦自然蕴含着与之相匹配的教育梦,教育梦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支撑。然而,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当诸多历史的、现实的、文化的、传统的、内在的、外来的冲击力,在短时段内汇聚于一个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需要妥善解决的问题。其中,应试教育的顽疾便是需要解决的重点之一。

走过了40多年改革开放岁月的中国,已经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大步向前,改革开放的红利初步显现出来,这是不争的事实。尽管前进道路上还横亘着很多艰难险阻,还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风险与考验,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积极进取、砥砺奋进,就没有过不了的坎,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在一个新的历史时代,“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而公平的教育的渴望,自然也就成为擘画一切教育改革和发展蓝图的初衷。

国际视野,本土行动,从来都是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放眼世界,千百年来未有之大变局,因为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的新生事物的涌现,而再一次成为现实。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才的构成与质量,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鹄的教育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危机感前所未有地压迫着我们的教育,如何作出应有的回应,正在考验着中国人的智慧。

对于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厚重教育传承的我国来说,教育作为人才培养与选拔的通道,义不容辞地担当着社会进步“清道夫”和“风向标”的重任。所谓“清道夫”,就是匡扶社会公平正义,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这就是现在大力倡导“立德树人”的缘由;所谓“风向标”,就是为社会培养和造就合格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大是大非问题做出明确的抉择,这就是当下风行一时的“核心素养”的指向。唯有“清道夫”和“风向标”双重任务的标的与标配,才能让教育这条通道畅通无阻,不至于因为梗阻而发生风险。

教育作为人才成长的通道,在一定程度上还维系着社会的稳定。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这是共识。这一共识中,教育的作用无论如何不能低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山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从历史深处飘逸而出的科举遗风,依然回荡在我们这个独特的社会和众多的民众之中。历史的经验反复证明,中国式超稳定社会结构,其中教育所起到的“通道”作用、“输血管”作用、“稳定器”作用、“安全阀”作用是持续的、甚至是永恒的。给底层一个循着教育通道上升的希望,就是给社会一个稳定的局面。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 “高考改变命运”,极为形象地诠释了教育的这种功能。

时代的进步,赋予了教育通道更多的内涵。教育这条通道,不仅要保持畅通,还应保持变通。譬如,学校教育不能陷入孤掌难鸣的困境之中,要还原社会与家庭应有的教育力,形成教育的立交桥;教育质量的评鉴不能仅仅依赖分数和升学率,要建立健全绿色、生态、可持续的教育质量检测机制,形成过程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互配合、相互验证的评价立交桥;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走出一家独大的困境,形成以国家课程为主、辅之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立交桥;在人才培养与录用上,要走出“一次性”“完成式”的认识误区,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人人有才、人尽其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理念,认同人才成长的“发展性”,宽容并尊重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从重学历到重学力、从看文凭到看水平、从看规格到看个性的人的选择性与发展性,在人事制度、就业择业、工资薪酬等领域,逐步形成和强化实事求是、包容开放的价值追求,为真正能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出创造性才智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加包容、更富活力的发展渠道。

   

二、扫清外围,净化基础教育的外部环境

 

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在一个急速变革的社会转型时期,很容易受到利益集团的影响而偏离其发展方向。教育需要突围,突出利益的围困,突出产业的围困,走向本真,更走向净化,这是由教育的天然属性决定的,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 就房地产对教育的影响来说。随着城市的大规模开发,土地财富日益升值,在整个社会财富链条中凸显出举足轻重的地位。土地与财富的硬挂钩,一方面直接导致了产业结构的偏狭与失衡,制造业转型升级走出困境的步伐放缓,另一方面直接导致人性中投机取巧、一夜暴富的心理悄然滋长,不断放大。独生子女时代旺盛的教育需求,以及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现状,导致很多房地产商将目光转向教育,通过“绑架”教育,来提高自己房地产商品的附加值,比如一个个令家长无所适从的、有强买强卖之嫌的高价学区房就是一个明显例子。

2. 就校外培训机构对教育的影响来说。现在,不仅大城市的培训如火如荼,中小城市、乡镇上的培训也如雨后春笋。形形色色的校外培训机构无孔不入。这种现象愈演愈烈,这个问题触目惊心。必须承认,校外培训机构遍地开花,有其深层次的成因。社会所能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始终供不应求;家庭无法给孩子提供可信赖、有保障、专业化、科学化的辅导培训;学校受制于物理环境、师资水平、教学质量、服务理念而无力提供完全令人满意的教育。社会、家庭、学校从上到下、一脉相承的教育体系的运行质量与信任指数都存在一定的瑕疵,而独生子女时代的降临、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家庭收入的不断增长,使得额外购买教育服务产品不仅主观上有愿望,而且客观上也具备了条件。然而,校外培训机构恶化了学校教育的生态,在“分数至上”口号下掩盖的是“赚钱至上”的目标,降低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纯洁度、道德感召力与教育专业性,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这有可能使得正规学校的常态教育受到干扰,教师师德也可能受到腐蚀,陷入恶性循环之中。重拳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不仅仅要从表面的、外在的违规办学上下手,而且要从反腐败和廉政建设入手,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学校办学质量上发力,彻底解决问题。

3. 就民办学校对教育的影响来说。基础教育领域的民办学校,摆在首位的理应是公益性,而非收益性。但问题是,现在不少民办学校一门心思挣钱发财,早就将教育的公益性抛到九霄云外,沦落成了纯粹的挣钱机器。一些民办学校高收入、低投入,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学校硬件设施设备参差不全,不到位,就软件而言,教育理念陈旧,教学方式单一,教师队伍不稳定,学校管理任人唯亲、裙带关系、家族企业色彩鲜明,从总体上看,发挥国有公办教育的有益补充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民办教育如何在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上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始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三、标本兼治,构建覆盖全域的减负框架

   

教育是一个系统、完整的场域,整体主义始终是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全程育人、全科育人、全员育人、全域育人作为一种教育发展趋势与潮流,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

负担重、效率低是目前中国基础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实事求是来说,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对教育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的思维。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之间,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之间,课堂内与课堂外之间,过程与结果之间,教学、作业、考试之间,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裂痕和鸿沟,若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想方设法予以解决,会使教育偏离正常的轨道,滑向非常态的深渊。

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本应各司其职、相互衔接、有机渗透,形成教育合力。然而,社会与家庭教育力的式微,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唤醒和激发社会与家庭的教育能量,需要在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上迈开更大的步伐、采取更坚决有力的措施,从根本上扭转当下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不给力的状况。

运用法律、行政、政策等手段,强化社会层面的教育责任与教育担当。本着为下一代负责任的精神,全方位、无缝隙地提供适宜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性环境和发展性环境。所有相关的部门、地区都要殚精竭虑释放制度善意,为教育排忧解难。对直接导致负担重、效率低的源头性问题,诸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薪酬收入、选人用人等等,要作出创新性、务实性的制度安排,这是为教育回归常态保驾护航的兜底性工程。

参差不齐的家庭教育是制约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隐忧很多。家庭是最好的学校,家长是第一任老师,饭桌是最温情的课桌,亲情是教育最好的润滑剂。这个道理不难理会也不难认同,但知易行难,真正落到实处还有相当漫长的路要走。家长的教育素养、家庭的教育水平参差不齐,若严格考量,很多都会跌破底线。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教育之困会越来越显露无疑。很多无教育、反教育的家庭的存在,让孩子真正输在了起跑线上。如何界定、规范与调适家庭的教育力,如何从制度上对家庭教育进行质量托底与路径引导,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难问题、大问题。

学校作为专业程度相对较高的机构,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发挥的作用最大,必须倍加珍惜、倍加呵护。专业的事情要由专业的力量来做,这从来就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当务之急是在厘清学校教育边界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唤醒学校的专业觉醒,激发其办学活力。从“育分”走向“育人”,从“教”走向“育”,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正确处理好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的关系,涵育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切实优化教学结构,完善教育教学过程,管控好教育教学手段、工具与媒介,为学生成长、成才、成人提供有准备、支持性、人文化的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系统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是质量监控。没有科学有效的质量监控手段的配合,就不可能有常态化的基础教育。纵观目下的基础教育领域,质量监控无疑是一个亟待引起重视的薄弱环节,这表现在质量监控理念落后、手段单一、过程封闭等许多方面。首先,质量监控理念落后,一提质量监控,就与淘汰和选拔挂起钩来;其次,质量监控手段单一,一提质量监控,就和纸笔测试划上等号;再次,质量监控过程封闭,一提质量监控,就是终结性考试与高利害考试。有鉴于此,当务之急就是营造开放、多样、科学、理性的评价氛围,实现从见分不见人的考试到以人为本、促进发展、见分又见人评价的华丽转身。

从2014年开始,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从顶层设计上为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估改革开辟了道路。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3],蓝图逐渐绘就,思路日益明晰,为基础教育高端的高考改革规定了基本的方向。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节点,一个更加注重发展、更能体现立德树人和核心素养育人价值、更加包容开放、更具生机活力的崭新的评价体制机制正在逐步构建。

宏大叙事框架已具雏形,微观探索迫在眉睫。继上海、浙江先行先试“3+3”高考改革模式之后,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其他各省也在相继酝酿和出台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高考改革方案。在高考改革的“指挥棒”之下,贯穿于基础教育全过程的各级各类考试评价的价值追求、评价技术、命题思路、试题命制、试卷组配、阅卷流程乃至成绩解释、结果运用等环节,也会发生全方位、系统性的变革。除了传统的纸笔考试之外的其他评价手段,譬如综合素质评定、档案袋评价、实作评价、绿色发展性评价等等,也都有了兼善并美的可能。

总之,在一个变革与创新已经成为主旋律的时代,基础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难以预知的严峻挑战。注重源头治理,注重综合施策,注重标本兼治,注重统筹兼顾,才能让基础教育在科学与规律的双重激荡之下蹄疾步稳,又好又快地健康发展,实现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最大功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王家源,刘博智.九部门联合印发“减负三十条”[N].中国教育报,2018-12-31.

[3]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编辑:李利林

Release System Goodwill: Let Basic Education Return to Normal

Lu An

Abstract: Basic education faces severe challenges of exam-orientation, utilitarianism, instrumentalization and technical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Starting from the top design, increasing the intensity of source management, continuously innovating the system, providing people with flexible growth channels, and maximizing the system goodwill are the basic premises for the basic education to return to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educating people. It is necessary to purify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ctively reduce the burden, effective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ociety, family and school with holistic thinking, and demonstrate the educational power at different levels, so as to form a joint force taking all factors into consideration and treating both the symptoms and the root causes. 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source of governance, the comprehensive policies, the treatment of both the symptoms and the root causes, and overall considerations, so that the basic education can be steadily developed in a sound and rapid manner under the dual agitation of science and law.

Keywords: System; Goodwill; Basic Education; Holism; Rules Of Education

 

[作者简介] 陆安(1966-),男,江苏靖江人,山东省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正高级教师,主要从事课程论与考试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