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设置
高校跨学科团队知识整合路径
作者:翟大彤,康淑瑰,张国卿      阅读量:416      时间:2019-04-29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们国家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据,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按照“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格局,我国将逐步实现与更多国家和地区的互联互通、交流合作,其中必然包括我们与其他国家地区创新技术上的合作。在创新技术合作的过程中,高校研究机构将起到重要的支持保障作用。跨学科团队作为实现高校创新功能的组成部分,对其知识整合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和应用型大学的建设,高校内部及高校之间对跨学科知识整合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出现了大量隶属于高校或跨院系的科研团队,这些团队虽然称呼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团队的成员学科背景各不相同。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不同类型团队知识整合的路径进行深入研究,为高校跨学科团队管理提供支持。跨学科团队知识整合的研究目前以专业性跨学科团队研究为多数,例如跨学科团队合作下的危机干预[1],护理学跨学科协同创新学术团队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2],家长式领导对跨学科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3]等等。这些研究为不同行业相关各方的知识整合机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样版,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及理论价值。高校是各学科知识传播与交流的重要平台,是跨学科团队研究的重要对象,本文将从团队管理的视角出发,探讨高校跨学科团队知识整合的路径,提出相关的管理建议,为高校制定科学合理的跨学科团队管理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一、高校跨学科团队知识的主要存在形式

 

跨学科即“整合的学问”[4],高校跨学科团队可以区分成不同的类型,各自反映的特征不一。不同特征存在的内在原因是跨学科团队中的不同知识存在形式,因此需要对高校跨学科团队知识的存在形式进行必要的界定。“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要求高校跨学科团队对知识的更新具有前瞻性。这一方面要求这些跨学科团队认真审视团队内知识的存在形式,另一方面要求团队成员把接纳先进技术经验的视角更多着眼于外部环境。

(一)异质性知识

异质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于知识而言,主要是指受到不同环境因素影响,加上在团队中的形成过程不同,就产生了跨学科团队中的异质性知识。不同于企业,高校的异质性知识有其自身特点,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高校跨学科团队的两类异质性知识进行区分。

高校跨学科团队中的一类,是由企业或以经济利益为目标的组织资助的跨学科团队。这类团队对知识的异质性体现较强,主要由于:一方面,他们以完成某类多学科支持的技术攻关项目为目的,团队成员对目标的理解各有差异,故而知识的异质性体现较强;另一方面,成员及所利用的资源受制于高校管理,由不同院系或者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组成的跨学科团队,对目标的解读往往放大了其所属院所的功能,这样也会造成团队中知识异质性的强化。

另一类跨学科团队是由政府或非营利机构资助的跨学科团队,这类团队对知识的异质性体现相对较弱。因为,这类跨学科团队往往以自发的方式形成,团队的研究目标也是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提出的,这些问题的提出者大多也对其有趋于认同的观点,因此,由政府或非营利机构资助的跨学科团队中,知识的异质性体现较弱。

(二)显性知识

高校跨学科团队中,显性知识是整合形式的知识,这是显性知识属性的体现。在跨学科团队内,成员间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时要具有标准范式,例如团队中的成员为了进行某一个问题的研究,需要以例会、研讨等形式进行交流。这些范式要求其知识的表达及传递,必须以规范化的显性知识形式为载体。可见,显性知识对于跨学科团队来说是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成员间的知识背景虽然不同,但是在以显性知识形式表达时,对于暂时无法完全理解的知识,不同成员可以通过其他渠道再次获取。显性知识是高校跨学科团队内重要的知识表现形式,一般情况下,团队内部成员之间,以及团队成员与外部成员进行交流合作时,主要通过显性知识进行信息传递。

(三)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是相对于显性知识的而言的,它是团队成员自身所拥有的,不以标准格式所表现的知识。团队中,每个成员的教育背景、学科方向、表达形式可能不尽相同。虽然知识本身不以成员这一载体发生变化,但是由于这些知识需要成员以相对灵活的方式交流,所以就表现出隐性知识的特征。可见,隐性知识不便用文稿、报告等方式交流,而更适合于成员间通过直觉、意会等方式进行交流。隐性知识在跨学科团队的创新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团队成员在进行合作时,除了通过显性知识进行常规的交流以外,还会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进行创新点的启发,这些启发往往是在不经意间进行和产生的,也往往是以隐性知识的形式来表现的。

   

二、高校跨学科团队的类型和特征

   

通过课题研究,我们认为,高校跨学科团队是以知识整合为形式,以解决某一课题或项目提出的问题为出发点而设立的。换言之,高校跨学科团队是以解决跨学科问题为目的的组织,这类组织往往具有天然的资源优势,能够调动一定范围内相应学科的各种资源,其中包括各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及研究方向。这些最新的科研成果将为国家立足“一带一路”倡议加深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连接,并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智力支持。

(一)高校跨学科团队的类型

1. 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隶属于国务院部门(行业)或地方省市科技管理部门,这类实验室一般依托于某一院系,由这些院系组织相关人员参与课题或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若干年的发展,随着国内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我国现在已经有200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它们为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做出了杰出贡献。国家重点实验室是高校跨学科团队中规格较高的一类,根据高校配备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情况,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判断不同高校不同学科的发展和建设情况,也可以为不同主体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技术支持。

2. 独立研究中心。独立研究中心的显著特点是独立于高校院系运作。其主要针对一些专业领域,因此常与一些院系联系,组织相关的院系参与研究工作。需要注意的是,独立研究中心是这类课题或项目的组织者和负责单位,在高校科研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经济发达地区高校的这类研究中心,对推动某一领域的科研起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经济欠发达地区普通高校下属的独立研究中心,由于其具有天然本土化的特点,对推动一些具体的、有区域特殊性的研究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例如一些高校下设的地方经济发展、人文社科等方向的研究机构、就是这类独立研究中心。

3. 跨院系研究中心。跨院系研究中心是由国家或高校牵头成立的具有跨系或学院的管理组织。跨院系研究中心一般与学科领域项目或内容密切相关的院系合作研究课题,与学院形成挂靠关系,即研究中心所做课题或项目由学院牵头并负责组织管理。跨院系研究中心要求这些学科组建起跨院系的团队,而这类研究中心内也有主次之分,其中一些学科所在的院系扮演组织者角色,另外一些院系扮演支持者角色。依此形式,可以在某院系的主导下,在其他院系的支持下,很好地完成相应的科研任务。跨院系研究中心是高校跨学科团队中常见的一种组织方式。

4. 211、985、“双一流”工程支持的跨学科研究平台。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我国政府实施了211、985工程,此后,国家层面提出的“双一流”大学工程,则成为跨学科科研平台的重要力量。这两项重要举措目的在于,以国家各行业需求为导向,进行学科的结构调整,并促进各学科资源的整合。211、985、“双一流”工程支持的跨学科研究平台为国家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未来的国际交流合作中继续起到重要的智力支持作用。

(二)高校跨学科团队的特征

高校跨学科团队类型、特征各不相同,团队内主要的知识存在形式各有侧重。为此,以知识异质性强弱、知识显性或隐性两个维度,构建以下分析框架(如图1),以便于比较分析不同类型的高校跨学科团队特征:

QQ图片20190428163531.png

1. 国家重点实验室,位于隐性知识+强知识异质性区域。这是因为这类跨学科团队往往由某些领域内的权威专家组成,这些专家熟知团队研究的内容,但是大多限于从自己研究领域的角度进行分析,加上国家重点实验室主管部门为国务院部门(行业)或地方省市科技管理部门,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其团队目标与所处环境(高校)对知识的异质性体现较强。此外,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组织形式往往较为稳定,成员间的合作大多比较深入,因此,成员间往往不以过于规范的方式进行交流(知识交流更多采用意会等灵活方式进行)。国家重点实验室一方面是不同层次高校通过自己的优势学科建立的平台,另一方面也是不同高校为发展优势学科可能争夺的优势资源。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国家重点实验室较其他跨学科团队拥有更多的资金投入、政策支持等,即国家重点实验室比独立研究中心、跨院系研究中心和211、985、“双一流”工程支持的跨学科研究平台拥有相对优先的发展机会,掌握相对优势的研究资源。

2. 独立研究中心位于隐性知识+弱知识异质性区域。这是由于这类跨学科团队一般是由彼此熟悉的成员组成,成员间交流多以灵活方式进行。此外,独立研究中心是课题或项目的组织者和负责单位,其团队目标往往与高校目标相一致,即知识异质性较弱。独立研究中心是独立于院系的组织,但其成员却隶属于各院系,独立研究中心所处的维度表明,团队内知识的异质性较弱,换言之,知识的同质化程度相对较高,同时,独立研究中心的知识形式倾向于隐性知识,这无疑使独立研究中心在知识整合过程中面临的约束比起国家重点实验室、跨院系研究中心和211、985、“双一流”工程支持的跨学科研究平台要更多。

3. 跨院系研究中心位于显性知识+强知识异质性区域。这类跨学科团队成员来自不同院系,甚至不同高校,其知识存在形式主要为显性知识。另外,这类团队目标因受核心成员影响较大,故与环境(高校)匹配程度不高,表现出强的知识异质性。跨院系研究中心研究的内容由学院牵头,团队成员会兼顾跨学科内容研究和人才培养双重责任。一方面,研究内容要实现既定目标;另一方面,跨学科团队的知识成果不仅可以促进知识的发展,而且对跨学科人才的培养,如研究生教育有很好的帮助。通过研究,我们认为,跨院系研究中心相对于国家重点实验室、独立研究中心和211、985、“双一流”工程支持的跨学科研究平台,在知识整合过程中,面临的压力更大,但是可能拥有更多突破性创新的机会。

4. 211、985、“双一流”工程支持的跨学科研究平台,位于显性知识+弱知识异质性区域。这类团队是高校跨学科团队中成员差异最大的(大多数成员来自不同高校),故其多以显性知识形式表现,另外,这类跨学科团队本身就是由各高校组成的,故其团队目标与高校要求匹配性较高,表现出了弱知识异质性。“211工程”是国家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一批高校,目前我国211高校共有112所。“985工程”是国家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而重点建设的一批高校,目前我国列入“985工程”的重点高校共有39所。继211、985工程后,国家层面提出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即“双一流”大学战略,这一战略正在稳步实施。“211工程”提出的学科群、“985工程”提出的科技创新平台和“双一流”大学战略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为高层次院校进行知识交流提供方便,也为各院校知识整合提供依托。之前,很多高层次的跨学科科技成果都是这些院校相互合作的结果。可见,在这样的跨学科研究平台支持下,充分发挥知识整合的作用,是合理可取的。211、985、“双一流”工程支持的跨学科研究平台,虽然不同于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独特的优势资源,但是相对于独立研究中心、跨院系研究中心来说,所处的环境相对稳定,这主要归结于其所依托的211、985、“双一流”平台,在知识创新整合中也可能会出现前沿性的成果。

   

三、高校跨学科团队知识整合路径分析

   

高校跨学科团队知识整合,以其知识库的形式为表现,按照Nonaka提出的“知识螺旋”模型,结合团队、个体与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的组合以及我们对高校跨学科团队知识整合路径的研究,现做出如下分析(如图2)。以团队和个体,隐性和显性两个维度将不同表现形式的知识列于其中,这些知识的转化过程即反映了跨学科团队知识整合的路径,分析高校跨学科团队知识整合路径可以发现,不同表现形式的知识之间不仅存在着不同的关联,而且以整体的角度来看,跨学科团队知识库是知识整合的最终目的。简言之,跨学科团队内的成员应该明确,最终形成的知识库必将是以团队知识的形式构成的,不管具体知识为显性知识还是隐性知识。

QQ图片20190428163704.png

1. 在跨学科团队的知识转移路径中,团队的显性知识向个体隐形知识转移是较为常见的形式,这一过程也是知识内隐的一个过程。例如,团队中的老成员会对新成员产生重要的影响。从个体的角度来看,这一过程会使团队的显性知识转化为个体的隐性知识,这一过程类似于组织中的新员工融入组织,受组织文化影响的过程。需要指出的是,团队显性知识向个体隐性知识转化的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排斥,排斥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团队中个体成员对团队形成知识的认同程度。此外,团队显性知识的存在形式较为宽泛,可以通过文本、媒体等不同形式来表现,而个体隐性知识则不易被观察到。对于团队显性知识特征明显的跨院系研究中心和211、985、“双一流”工程支持的跨学科研究平台,知识整合路径更多以此方式进行。其中,知识异质性强的跨院系研究中心,在知识整合过程中的排斥现象更为频繁。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独立研究中心,由于处在隐性知识维度,在知识整合过程中相对较少地以团队显性知识向个体隐性知识方向表现。

2. 以团队隐性知识为出发点,存在其外显为个体显性知识的路径,例如,在跨学科团队中存在着以经验、感觉等相对模糊的形式存在的隐性知识,这类知识可以通过个体成员的亲身感受、体验等方式外显为个体显性知识。不同类型的跨学科团队,其隐性知识的“质”和“量”有所差别。国家重点实验室,由于其组织形式较为稳定,成员间的合作较为深入,隐性知识是成员交流的重要内容,加上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内的知识异质性较强,这类团队隐性知识外显为个体显性知识表现的差异性较为明显。对于独立研究中心,由于其团队内的知识更多体现为隐性知识,所以也经常出现与团队隐性知识向个体显性知识整合相匹配的路径。跨院系研究中心和211、985、“双一流”工程支持的跨学科研究平台,显性知识特征较为明显,所以较少匹配团队隐性知识向个体显性知识整合的路径。

3. 跨学科团队中,个体知识与团队知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以个体知识为出发点的知识整合路径分为团队显性知识和团队隐性知识两个方向。相关研究认为,对于团队内的个体成员,个体知识对团队的影响往往是单一的。个体显性知识的整合方向为团队显性知识,个体隐性知识的整合方向为团队隐性知识,这两类知识整合形式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跨学科团队的知识构成和形式。

首先,个体显性知识可以在团队中以不同的成果形式整合为团队显性知识,这些形式主要包括论文、专利、研究报告等。通常情况下,个体显性知识向团队显性知识的整合比较容易被团队成员重视,因为这类知识整合形式往往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团队内的个体对团队整体的贡献。在实际工作中,跨学科团队的绩效考核往往倾向于量化指标的考量,这也与个体显性知识向团队显性知识整合的实际情况相吻合。

其次,个体隐性知识也可以集聚为团队隐性知识,从这一路径中可以看到,跨学科团队的隐性知识会受到每一个成员的影响,只是不同成员对团队整体影响的重要程度不同而已。在跨学科团队内部,个体隐性知识不同于显性知识容易被其他成员直接观察到。但是,我们注意到,在跨学科团队中,个体隐性知识对团队绩效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甚至在有些方面,个体隐性知识对团队绩效的影响更大。其主要原因为,在跨学科团队中,日常性的工作一般以文本资料的形式为媒介,而团队核心业务的侧重往往受到内部成员个体隐性知识的影响,尤其是在跨学科团队中的一些资历深厚的成员,他们的个体隐性知识往往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团队的重要研究方向。

在高校跨学科团队中,个体知识向团队知识整合的两种形式需要区别对待。一方面,个体显性知识向团队显性知识的整合是必要路径,这一路径所形成的文本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跨学科团队与外部的交流合作;另一方面,个体隐性知识向团队隐性知识的整合,对团队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在有些方面还会是决定性的。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在高校跨学科团队的发展中,两种形式的个体知识向团队知识整合的路径,都需要引起团队成员以及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4. 高校跨学科团队知识整合的落脚点,是跨学科团队知识库的形成。任何一种跨学科团队形式,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独立研究中心、跨院系研究中心和211、985、“双一流”工程支持的跨学科研究平台,都是以一定的目标为存在价值的。归结起来,这一目标即跨学科团队知识库,这一知识库形式的成果,有些是在短期内可以被应用的,有些会在以后的社会生产实践中体现其价值。从整体上看,高校跨学科团队知识整合的路径,最终以团队知识向团队知识库转化的形式表现,其中包括团队显性知识向团队知识库转化和团队隐性知识向团队知识库转化两种具体类型。通过研究我们认识到,团队知识整合的方向并不单一,其中包括团队隐性知识向个体显性知识的整合,也包括团队显性知识向个体隐性知识的整合,但是这些形式的知识整合并非跨学科团队的存在目的。

团队显性知识向团队知识库转化的过程,一般为高校跨学科团队完成某一研究任务后,形成的有价值的文本等资料,这一知识整合形式往往能够更直接地为解决某一问题提出科学的方法,同时也会为后续或者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国家重点实验室、独立研究中心、跨院系研究中心和211、985、“双一流”工程支持的跨学科研究平台等跨学科团队所形成的知识库,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持,也是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团队隐性知识向团队知识库的转化,更多表现为跨学科团队专家的经验,在跨学科团队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会逐步形成一些不易于文本化的知识,这类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受限于其表现形式,往往成为了跨学科团队解决问题所遵循的经验。

对高校跨学科团队知识整合的路径分析,要清晰把握团队知识和个体知识之间的关系,理解跨学科团队内不同知识整合的原理,并且要抓住高校跨学科团队知识整合的最终目标,即跨学科团队知识库。跨学科团队知识库形成的机理,是研究高校跨学科团队知识整合路径的最终目的,也是我们有区别地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独立研究中心、跨院系研究中心和211、985、“双一流”工程支持的跨学科研究平台进行管理的重要依据。简言之,高校跨学科团队知识整合路径的研究,是政府部门、高校、跨学科团队需要共同关注的内容。

   

四、结论与展望

   

高校跨学科团队知识整合的路径分析,为我们有针对性地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独立研究中心、跨院系研究中心和211、985、“双一流”工程支持的跨学科研究平台提供了思路,也为我们进一步推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更多的智力支持。结合不同的跨学科团队类型和特征,可以归纳出高校跨学科团队在知识整合路径中表现出的特点:

一是跨学科团队与高校关系既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跨学科团队一般以高校为载体,其意义在于可以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并且便于解决跨学科问题。例如跨学科团队能够充分利用高校的研究成果、网络、实验室等资源,并且可以很快找到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来解决特殊的专业问题。由于高校之间在具体某些学科领域存在着广泛的联系,跨学科团队在依靠某一高校专家解决学科问题的同时,就有机会寻求其他高校这方面专家的支持。换言之,依托高校平台建立的跨学科团队,在遇到某些学科问题的时候,可以依靠这一领域专家网络的支持。

由于跨学科团队势必有相关院系教师的参与,这些教师除了完成团队的工作外还要完成所在院系的科研、教学等工作,这样就有可能使这些教师的精力过于分散。如果跨学科团队相对独立于院系,而其所做的项目或课题得到校级负责人的支持,则可以大大方便团队的运作,使团队成员专心致力于某一课题或项目的研究。

二是跨学科团队人员甄选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跨学科团队在组建之初往往对所涉及领域掌握得不是非常精确,因此,在甄选时对人员选择的目标不明确,如人员的学科专业背景、工作经历等。现实中,在团队成员甄选之初,组建者更多考虑的是曾经接触过的人。表面上看,如果在跨学科团队组建初期,耗费大量时间进行人员甄选,会使团队工作进度受到影响,实际上应该认识到,只有依靠科学方法筛选出来的人员才能在后续长期的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使命,这样恰恰是节约了资源。为避免跨学科团队人员甄选的误区,在组建时应该更多考虑的是成员学科背景而非工作经历,因此,需要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甄选团队成员。

三是跨学科团队的绩效受到其核心成员价值取向的影响。首先,跨学科团队的组建受到非正式组织模式影响,例如,团队组建者会优先考虑自己熟悉的人员,而非自己不熟悉却又可能在某领域有一定专长的人员。其次,在团队组建后,由于专业背景及各成员价值取向的不同,成员间可能会出现对问题处理意见的分歧。由于这些团队都是以核心成员的个人喜好而非理性思维进行决策,这样势必会使团队整体的价值取向受到核心成员价值取向的影响。

四是跨学科团队之间的资源共享程度较低。跨学科团队本身是为某一课题或项目的研究而组建,并且可能进行长期深入的研究,由于在经费资助方面的利益冲突,势必会使相近领域的团队之间难以共享资源[5]。造成这一现象的客观原因在于,相近领域的团队都力求产出优质的成果,这些成果大多以学术论文、报告等形式体现,每一部分内容又都需要团队成员耗费大量精力。

高校跨学科团队存在着不同的类型,其知识存在形式主要是异质性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各类型的团队应该依据不同的知识存在形式进行知识的整合。以上的研究是一种初步的解决思路,目的是在高校背景下,以跨学科团队知识整合路径研究为基础,探索其知识整合深层次的运行机制,找到其运行规律,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帮助。这种思路是否可行、有效,还需要进一步通过数据实证检验,从而更加可靠地指导具体实践。总之,在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全社会的不同主体,都有必要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寻找切入点,为倡议的实施提供支持。高校跨学科团队,作为技术创新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应该不断优化自身成果形成机制,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供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任军.跨学科团队合作下的危机干预[J].中国社会工作,2018,(9).

[2]吴琼,尹永田,陈莉军,王艳艳.护理学跨学科协同创新学术团队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护理研究,2018,(9).

[3]赵文平,聂聚宾.家长式领导对跨学科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以交互记忆系统为中介变量[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12).

[4]Klein and Julie Thompson .Crossing Boundaries: Knowledge, Disciplinarities, and Interdisciplinarities[M].Charlottesville and London: University Press of Virginia,1996.

[5]郭中华,黄召,邹晓东.高校跨学科组织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1).

                 编辑:李利林

Knowledge Integration Path for Interdisciplinary Team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ai Datong, Kang Shugui, Zhang Guoqing

Abstract: Interdisciplinary team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organizations that aim to solve interdisciplinary problems. The integration of knowledge is a key factor in solving interdisciplinary problems and an intrinsic factor in building interdisciplinary teams. By analyzing the main form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knowledge in different types of interdisciplinary teams, and pointing out the path of knowledge integration, it ha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building interdisciplinary teams.

Keywords: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terdisciplinary Teams; Knowledge Integration; Discipline Issues

 

[作者简介] 翟大彤(1965-),男,山西临猗人,大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大同大学副校长,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与生态学研究;康淑瑰(1964-),女,山西应县人,大同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数学博士,主要从事高校科研管理与应用数学研究;张国卿(1980-),男,山西大同人,大同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项目管理与技术经济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