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几个问题的探讨
作者:肖玉明      阅读量:1026      时间:2018-11-28

党的十九大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高度,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 32,绘就了我国新时代“三农”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对我国未来发展必将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笔者试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若干问题作一探讨。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性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着眼于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深刻总结我国改革发展特别是“三农”发展实践经验、科学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基础上,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实施这一战略部署,符合我国“三农”发展严重滞后的基本国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而作出的重大抉择。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刻反映了国内外城乡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

从世界各国发展历史看,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总是城市和乡村共同发展的结果。城市发挥集聚人口、技术、效率和财富等作用,农村则承担提供基本农产品、树立生态屏障、保存民族历史文化传承等功能[2],二者互促互进、共生共存。从我国发展历史和国情看,其一,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所采取的是从“三农”抽血来发展工业、支援城市的方式(即所谓“剪刀差”),虽使我国较快构建起了门类较齐全的独立工业体系,但同时也加剧了“三农”问题,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早已难以为继。其二,我国是一个国土面积大、人口众多的大国,无论工业化、城市化怎样发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都依然存在。譬如,以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总人口为15亿人计,即使城镇化率达到80%,也仍会有多达3亿人在农村生产生活。其三,“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不能寄望于外国来养活我国十几亿人。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将“三农”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3] 22。换言之,就是必须把农业农村建设好,而不能让城乡鸿沟继续扩大。这是党和政府的责任。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集中体现了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现实需要

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奋斗目标。当前,我国正处在由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上工业化规模最大的国家,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与此同时,现实中“三农”问题依然严重,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业因发展基础薄弱、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而成为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4] 20的短腿,农村因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基础设施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滞后而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不解决好“三农”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就要大打折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不能实现。我们必须顺势而为,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大力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方针,尽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进一步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充分顺应了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农民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和巨大牺牲。但在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矛盾凸显,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仍然不高。尽管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但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仍分别是农村居民的2.71倍和2.23倍,城乡家用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普及率差距巨大[5]。广大农民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提高收入水平、改善生活质量的愿望十分强烈。同时,新时代农民群众的物质、精神、文化、社会生活需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渐呈现多元化、绿色化、品质化的特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与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方向上、内容上完全一致。这就要求我们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改善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人居环境等短板入手,兴产业、增收益、建新村、展新貌、焕新风,不断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生态等方方面面需要。

 

二、乡村振兴的内在规律

 

“万物兴歇皆自然”。事物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乡村振兴亦然。乡村振兴,从任务要求来说,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1] 32;从战略路径来说,是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6]全面发力;从基本目标来说,是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很明显,乡村振兴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必须在科学认识、准确把握规律的基础上,统筹谋划、有序推进。

(一)产业发展规律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关系农民增收致富和国家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必须产业先行、产业兴旺。当前,我国农村产业发展还很不充分,同时农业发展面临大路产品供过于求与优质产品供给不足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发展动能转换势在必行。一要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抓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牛鼻子”。坚持质量兴农,稳定粮食生产,调优农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大力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带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要紧紧围绕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农村特色产业,积极发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鼓励农民创新创业,不断壮大农村发展新动能。三要紧紧围绕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城乡产业融合互动发展,使乡村产业与城市发展需求、资源要素、产业形态等实现对接配套,避免孤岛式、封闭化发展[7],让广大乡村充满活力、农民群众生活富裕。

(二)乡村人才发展规律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人才兴,事业方兴”。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对“三农”发展的重要作用,仅2017年中央财政就投入15亿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万人以上。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培育懂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1400万人,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先导力量[8]。但总体上,农村缺人尤其缺能人的问题依然突出,成为制约“三农”发展的瓶颈。为此,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1] 32。从现实可能性看,培养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加大投入,培育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基层组织带头人、造就“领头雁”等本土优秀人才。这类人才扎根当地,可引领发展;二是创造条件,不断引进懂科技、懂市场、懂法律、懂经营、懂管理的贤才能人推动创新创业。这类人才理念先进、开拓性强、想干事创业,可促进发展;三是打好乡情牌,吸引一批本地外出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兴业。这类人才有技术、有经验、有资金,更有回报故土之心,可带动发展。总之,要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完善人才服务机制,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事业平台和情感纽带用好人才、留住人才、聚集人才,让农村成为各方贤才能人共展鸿图、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三)乡村文化发展规律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之“魂”,是乡村振兴的力量源泉。乡村振兴,既需“富口袋”,又要“富脑袋”,在体现现代气息的同时,传承历史文化,永葆持续前进的精神动力。其中,核心是推进农民的知识化、文明化、科学化和现代化[9]。一要抓好传统文明的传承,紧盯传统乡土文化被忽视被破坏等问题,大力挖掘弘扬根植于优秀农耕文化中的乡土人文、古风礼尚、道德伦理,保护继承好文明古迹、优良民俗、民间工艺等文化遗产。二要抓好农民精神家园重构,针对当代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缺乏等短板,加强农村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公共文化建设,把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入到当代乡村教育、家风民风、村规民约建设中,发挥乡贤文化、宗祠文化等作用,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乡村精神,让新时代文明之风吹遍中华大地的每一个村庄。

(四)生态发展规律

生态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点和展现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村振兴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传统农业发展方式对山水资源破坏很大,生态环境不堪重负。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决不能对生态环境资源造成新的破坏,留住乡村清新的田园风光、独特的风情风貌。一要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1] 50,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红线,提高生态服务能力,推进自然生态资本增值。二要落实农业主体功能区划,优化农村生态空间布局,建立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利用管控、农业绿色低碳循环生产等制度,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向生态化、绿色化转变,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三要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瞄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较严重及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不健全等问题,大力实施农村厕所革命等重大生态工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让广大农村成为宜居宜业的人间乐园。

(五)乡村社会发展规律

农村和谐稳定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是乡村振兴的前提。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组织方式、管理方式正在发生质的嬗变,农村社会结构深刻调整,社会矛盾易发多发,“空心村”“三留守”问题凸显。要聚焦当前农村基层基础工作不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问题,大力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以建强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增强组织凝聚力;以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1] 32为根本,激发治理内动力;以发挥农村社会组织及新乡贤作用为补充,提升群众服务力,实现乡村善治。要锁定民生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加强民生保障体系建设,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助等方面持续取得新进展,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织密兜牢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我们要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强化规律自觉,因势而谋、应势而动,统筹推进乡村振兴。

 

三、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的“七个之路”: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走共同富裕之路,走质量兴农之路,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走乡村善治之路,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10]。这“七个之路”,连同前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一起,指明了乡村发展的前进方向和战略路径。基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以及城乡关系、工农关系在我国经济社会结构中的特殊重要性,现从改善城乡工农关系以及乡村功能的视角提出振兴乡村的路径。

(一)城乡融合发展

城乡融合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现阶段最突出的结构性矛盾之一,不仅导致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突出,也是制约“三农”发展的根源性体制障碍。解决这一问题,希望和出路在城乡融合。所以我们党提出了“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1] 32的战略思路,即通过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来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这意味着我国在处理城乡关系上要实现向以城带乡、城乡融合一体发展的战略性转变。从生产力角度看,就是要大力推动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互动融合、均衡发展,其重点在尽快弥补农村各方面发展短板,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从生产关系角度看,就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塑造新的城乡关系,其重点在通过制度安排多向农村倾斜,消除制度性城乡分割和差异,使城乡关系更加和谐,加快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从政策角度看,就是要突破过去城乡分离脱节的政策框架,支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注意在干部配备、要素配置、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上优先满足、优先保障[11],推动城乡一体化、相交融、均衡化发展。由此说来,城乡融合发展就是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根本路径,也有学者称为“核心路径”[12]

一是空间布局合理化。由省级宏观指导,市级统筹协调,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制定乡村振兴规划体系(与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在综合考虑域内人口迁移变化、产业发展需求、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交通道路建设和城镇发展格局等因素基础上,统筹布局产业发展、村镇体系、生态保护空间,重构城乡空间体系,既明晰城乡界线及其功能定位,又推进城乡相互耦合、协同发展。

二是要素流动自由化。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彻底消除阻碍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性缺陷,建立健全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和发展体系,促进城乡要素资源双向自由流动、合理配置。重点是通过改革创新,降低城市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管理等要素资源“上山下乡”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搭建农村集聚要素资源平台,引导城市资源要素更多地向农村农业流动。如湖北省提出,通过大力实施“三乡”工程[13]等政策措施,引导城镇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向农村流动。

三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谋划城乡教育、就业、医疗、文化、交通、商业、社保、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能力建设。将建设重点放在农村,综合提升乡村公共服务软、硬件水平,提升设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提高供给质量,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对接便利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

四是基础设施一体化。按照“杜绝空白、改造落后、打通断头、互联互通、持久共用”原则[14],全面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大幅提升乡村交通、通信、电力、给排水、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水平,普及农村厕所革命,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平等覆盖、对接联通,强健农村振兴发展的“骨骼”脉络,提升广大农村的“内在气质”和“外在颜值”。

总之,只有通过城乡融合发展,落实以城带乡方针,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短板,推进城乡之间的产业对接融合、互动发展,有效提高乡村发展质量,最终形成城乡一体、相互促进、交融协调、互动共荣的发展新格局,才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使进了城的人能放心、留在农村的人可安心、返乡下乡的人有信心,让城镇与乡村协同发展、相得益彰。

(二)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我国农村出现了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快速发展之势(以下简称“三产融合发展”),方式主要有农业内部重组融合、产业链条延伸融合、三次产业交叉融合、先进要素渗透融合等[15],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据农业农村部提供的数据,农村产业融合使订单生产农户的比例达到45%,经营收入增加了67%,农户年均获得的返还或分配利润达300多元[16]。显然,这种融合发展,不仅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高度契合,有利于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发挥农业多功能性[17],而且大大拓展了农业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空间,推动了农村生产力发展,同时还倒逼深化农村改革,加快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以及工农关系。也就是说,三产融合发展,既是加快农村产业发展、破解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的根本途径,又是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塑造新型工农关系的有力推手。事实上,从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7〕1号)和《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发〔2018〕1号)等文件看,三产融合发展已成为国家政策支持的重点。如近几年中央财政安排三产融合发展试点资金52亿元,支持让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的经营主体发展一二三产业[16]。这意味着我国工农关系已出现向以工补农的战略性转变。

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农业与工业融合度较高,达到21.24%,高于美国的17.75%;与服务业的融合度较低,仅为4.60%,低于印度的6.30%[18]。但总体上看,我国三产融合发展既不充分、也不平衡,各地应结合实际,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快发展步伐。

一是找准融合切入点。找准切入点,产业融合才有生命力。要坚持以工业理念、互联网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重点推进农业与产品加工、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在农工、农旅、农商及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上做文章,在延伸产业链、价值链上下功夫,让先进要素、技术创新在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交融互进,推动形成种养有机结合,生产、加工、收储、物流、销售、服务各环节紧密相联的全产业链一体发展格局。

二是培育融合支撑点。产业融合发展的层次、质量和水平,关键取决于市场主体的带动力。要大力培育融合主体,扶持推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做大做强做优,发挥资源聚集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农村三产融合发展。鼓励引导城市工商资本“上山下乡”,促进工商农联合协作发展,拓展产业融合的边界。支持激励有意愿、有能力的农民创业创新,拓宽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的渠道。

三是把握政策着力点。优化政策支持,尽快建立以非价格支持为主导的新型农业支持政策体系[19]和三产融合发展政策体系,在用地、用电、用水及财税、产业、信贷、人才等政策上予以倾斜,激发市场主体参与融合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环境,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搭建农村技术交流、创业、金融等信息服务平台,大力支持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服务,完善农业保险和融资服务。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大力加强水电路网桥以及高标准农田等基础建设。

四是扎牢利益联结点。产业融合发展的背后是相关方利益的联结。农民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在推进三产融合发展中,不能把农民抛在一边。要按照兼顾各方利益、保障农民权益的原则,建立健全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相互之间利益紧密联结机制,鼓励市场经营主体与农民建立生产订单合同、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分红等多样的利益联结方式,使各方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的收益。

总之,我们既要遵循市场规律,又要发挥好政府作用,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产业链条完整、业态丰富、利益紧密、融合协调的发展新格局,使农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活力显著增强。

(三)功能融合发展

当前,我国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凸显,“三农”发展功能性失衡严重。最新发布的《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18)》显示,我国农村产业现代化进程最快,农民生活、农村生态、农村文化现代化进程依次明显滞后[20]。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在充分认识和挖掘乡村价值基础上,统筹推进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农业文化旅游、脱贫发展振兴各方面功能[21]匹配相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领域协调联动,农业农村农民全面发展,建设功能完备、服务配套、宜业宜居的美丽新乡村。

一是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美好共生共长,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相互协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把保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结合起来,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求贯穿农村产业发展乃至乡村振兴全过程,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走种养循环化、投入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物资源化的生态产业发展之路,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到加工、收储、物流、销售、服务全产业链的生态化、无害化和绿色化,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推动形成乡村绿色生产方式。强化全社会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绿色出行,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人、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要改变“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狭隘观念,防止出现生产发展和生活消费超过生态资源承载能力的情况。

二是农业文化旅游相结合。农业发展、文化传承、旅游休闲是乡村的基本功能,将其融为一体是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和题中之义。在发展模式上,要把农业、文化、旅游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深挖拓展延伸农业的产品加工、观光体验、健康养老、科普教育、文化传承等功能,并与乡村丰富的自然、人文、历史等资源结合起来,探索“农业+文创+旅游+康养”“农业+观光+康养”等形式多样的发展模式,培育农村电商、乡村旅游、休闲体验等新兴业态。同时,把优秀农耕文化充分融入到当代乡村教育、家风民风、村规民约建设中,既把传统之根留住、把文化之脉护好,又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乡村文明,实现乡村与城镇联动发展、乡土风情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当前,我国乡村旅游产业方兴未艾,发展空间巨大,但应注意防止过度产业化[22]

三是脱贫发展振兴相统一。无论是脱贫,还是发展、振兴,都具有发展生产力的属性,本质上是一致的。不同的是,脱贫要指向贫困人口,属于当下要全力攻克的重点难点问题;而发展和振兴,都是着眼于全社会的。同时,与发展相比,振兴的要求更高,是更加充分、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不仅要解决贫困户的稳定脱贫和发展后劲问题,而且要解决非贫困户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不仅要全面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而且要全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因此,不能把脱贫与发展、振兴对立起来、割裂开来,而要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统领脱贫攻坚和乡村发展,以产业发展为根本之策,在重点抓好产业扶贫、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推进产业兴旺,实现科学有序、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四是农业现代化农村信息化农民职业化相适应。乡村振兴的核心要义和基本目标,是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三方面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为此,要坚持将信息化融入农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大力推广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发展“互联网+农业”,健全农产品生产加工全程可追溯系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持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构建集农业生产、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等各类信息于一体的网上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健全完善乡村治理服务体系,实现生产经营管理数字化、自动化和社会治理格式化、精准化。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力度,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在生产上有能力、在经营上有办法、在精神上有追求,造就一支庞大的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应正确处理好以下四个重要关系: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发展经济和保护好生态环境是振兴乡村的两个基本任务。经济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推动乡村振兴,必须大力推进产业兴旺、经济繁荣;良好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点和展现点,推动乡村振兴,必须护好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温饱问题稳定解决了,保护生态环境就应该而且必须成为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23] 392。这就要求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既要遵循经济规律,科学开发有效利用土地、矿产、林木、河流湖泊等自然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基础;又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23] 393,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生态宜居宜业的现代化乡村,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新格局。

(二)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脱贫攻坚是要解决贫困人口脱贫问题,这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乡村振兴则是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目标任务,并为可持续稳定脱贫提供保障。因此,必须把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做好规划衔接和政策措施衔接,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等重点领域的发展,特别是要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谋划一批贫困人口参与程度高、带动能力强、有市场前景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和项目,有效助力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另一方面,要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形成政策叠加效应,既实现稳定脱贫,又提升其长期发展能力。要坚决防止用前者替代和覆盖后者,警惕重新回到背离精准脱贫要求的“大水漫灌”式的做法,避免出现贫困人口与非贫困人口之间发展差距继续扩大的现象。

(三)农村改革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乡村振兴中,发展是目的,是第一要务;改革是手段,为发展提供根本动力。推动乡村振兴,既要坚持把发展放在第一位,又必须深化农村改革。不改革,乡村振兴就没有希望。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农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提高供给质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好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政策,扩大确权成果效用。深化承包地和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建立宅基地有偿使用、有偿退出机制,激活长期沉睡的农村资源。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多种形式股份合作,扩大农村集体产权流转交易改革试点,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深化农村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将部分财政支农资金转设为“三农”基金,大力发展“三农”普惠金融,为乡村振兴提供资金支持。通过改革充分激发农村活力,既推动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又保障农民的基本土地收入、增加农民的资产性财产性收益,同时也为乡村振兴带来资金等要素资源积累。

(四)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关系

乡村振兴,政府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起主导作用;农民群众是直接受益者,是主体。因此,要把更好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结合起来。一方面,政府要将统筹协调、规划设计、政策制定、宣传发动、组织实施、督导检查等职能落实到位。另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农民对振兴什么、怎么振兴的选择[5],通过政策支持、宣传教育等方式,充分激发群众的内在动力,引导农民依靠辛勤劳动改变落后面貌、创造美好生活。要做到政府、市场、社会、农民协同发力、共同推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农民主体、社会协同、法治保障的乡村振兴良好格局,让亿万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既要防止政府缺位,又要防止政府越位,避免出现“政府急、农民闲”“干部干、群众看”的“剃头挑子一头热”现象。

 

五、推动乡村振兴要防止的几种现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注重补农村的短板、扬农村的长处,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和农民幸福家园。”[24] 199在现实中,不懂规律、漠视规律、不按规律办事,付出惨痛代价的例子有很多:或主观主义拍脑袋,或官僚主义瞎指挥,或政绩观扭曲贪功利,最终事与愿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等待观望,也不可罔顾规律,盲目作为。

要避免把城乡建设割裂开来。推动乡村振兴,不能走以前就城镇建城镇、就乡村建乡村的老路,而要着眼于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协调、联动发展,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同时,不能生搬硬套城市化理念,简单复制城市建设模式,使城乡建设格式化、同质化,而要让城镇有城镇的气质、乡村有乡村的风情,既各具特色、各美其美,又和谐一体、美美与共。

要避免大拆大建。推动乡村振兴,要做到规划先行、科学有序,切忌大拆大建。要吸取“大干快上”搞建设的历史教训,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珍惜乡村的地域特色、民族差异、文化个性,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等,注重体现乡土风情。不因求发展而破坏生态环境和人文资源,留住农村之“形”,护好乡村之“魂”,让人们有乡味可品、有乡愁可思。

要避免搞“一刀切”。推动乡村振兴,总的目标和要求是一样的。但我国乡村数量众多(全国现有3万多个乡镇、60万个村民委员会、317万个自然村[2]),各地自然条件、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千差万别。因此,无论是乡村振兴规划设计、时序安排,还是主导产业、发展模式选择,都要从实际出发,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能搞整齐划一“一刀切”,不能搞千村一面“一模式”。否则,最后代价付出很大,成果却有限,甚至可能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要避免搞“一窝蜂”。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既要充分认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紧迫性,又要深刻认识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自觉遵循乡村发展基本规律,立足本地实际,科学编制规划和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要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宜快则快、宜慢则慢,确保不变形、不走样。既要防止一哄而上搞成运动,又要避免层层加码追求进度。

要避免见物不见人。推动乡村振兴,不能重物不重人、见物不见人,忽视人文关怀。要坚持以人为本,“硬件”“软件”一起抓,更多地考虑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满足老百姓多方面需要,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过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兴盛和美来熏陶人、吸引人、感化人、留住人,从而为乡村振兴攒足人气、广蓄人脉。

乡村振兴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大局的一盘大棋,必须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与完成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政府投入要做到尽力而为,优先保障乡村振兴需要。同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各种要素资源投入都不能超越发展阶段和现实可能,特别是政府投入要量力而行,各级政府不能为了所谓的政绩乱开空头支票,避免带来诸多后患。

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才是正道和捷径。舍此,恐走上弯道岔路,甚至难以抵达乡村振兴的胜利彼岸。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求是访谈:乡村振兴战略背后的历史发展规律[EB/OL].求是网,2018-03-16.www.qstheory.cn/zhuanqu/qsft/2018-03/16/c_1122546453.htm.  

[3]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叶兴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亿万农民的热切期盼[J].求是,2018,(14).

[6]习近平畅谈乡村振兴战略[EB/OL].央视网,2018-03-09.http://news.cctv.com/2018/03/09/ARTIutDaJrNbFYLywQgeyAtI180309.shtml.

[7]李继凯.以“五个振兴”推动三农工作[N].农民日报,2018-06-09.

[8]高云才.乡村振兴,五个方面都要强[N].人民日报,2018-03-25.

[9]赵增彦.经济欠发达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研究[J].理论导刊,2010,(8).

[10]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7-12-30.  

[11]高云才.开启“三农”发展新征程——访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N].人民日报,2018-04-06.  

[12]周 立.乡村振兴战略与中国的百年乡村振兴实践[J].新华文摘,2018,(11).

[13]蒋超良.创新举措 增添动能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N].人民日报,2018-01-17.

[14]刘宗林.努力构建乡村振兴战略的四梁八柱[N].农民日报,2018-04-28.

[15]马晓河.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N].经济日报,2016-02-25.

[16]毛晓雅.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助力乡村振兴[N].农民日报,2018-06-19.

[17]席晓丽.产业融合与我国多功能农业建设初探[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9).

[18]刘 灿,刘明辉.产业融合发展、农产品供需结构与农业供给侧改革[J].当代经济研究,2017,(11).

[19]程 郁,叶兴庆.借鉴国际经验改革我国农业支持政策[J].调查研究报告,2016,(140).

[20]我国农村产业现代化进程快于其他方面[N].农民日报,2018-07-27.

[21]方志权.重新认识乡村价值[N].农民日报,2018-07-14.

[22]郭晓鸣.乡村振兴战略的若干维度观察[J].改革,2018,(3).

[2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编辑:胡 梁

Discussion on Several Issue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Xiao Yuming

Abstract: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first put forwar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drew a grand bluepri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use of "agriculture, countryside and farmers" in the new era.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profoundly reflects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embodies the realistic needs of realizing the dream of national revitalization of China, and fully conforms to the ardent expectations of the peasants for a better life.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a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project. We must grasp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rural talent development, rural cultural development, ec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rural social development scientifically.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hould correctly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reform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government-led and peasant-oriented, and implement urban-rural integration focusing on spatial distribution, factor resources, public services and infrastructure, with a complete industrial chain and rich industrial formats. Industrial integration with close interests, integration and coordination as the focus, and functional integration with production and life ecology, agricultural culture and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revitalizati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rural informatization farmers 'professionalization as the focus.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following the law of rural development, we should avoid splitting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demolishing and building large-scale projects, carrying out "one-size-fits-all", "a swarm of bees" and seeing things without people.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ntegrated development; ecological protec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rural reform; government-led; Peasant subject

 

[作者简介]肖玉明(1965-),男,江西赣州人,中共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省改革办)二级巡视员,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三农”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