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晶晶:马克思现代化理论的新时代意义
作者:尚晶晶      阅读量:1271      时间:2018-05-08

 [摘  要] 马克思著述中蕴涵着丰富的现代化思想。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之前,中国的仁人志士为了实现国家富强进行了艰辛探索。但由于缺乏基本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发展规划,没有对中国未来社会发展需求进行深刻分析,这些尝试最终都以失败告终。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革命知识分子找到了实现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他们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通过不断的摸索与创新,赢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新时代历史条件下,学习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有利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各个要素之间的辩证、协调、和谐发展,体现出一种新时代责任意识、机遇意识、担当意识和忧患意识,这对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实现中国现代化强国目标意义重大。

 [关键词] 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民族复兴;中国道路

 [中图分类号] A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8)05-0105-07

 现代化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被赋予了新的内核与历史使命。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视野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指导方向,也描绘了如何更好、更科学地实现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一、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需要马克思主义现代化视野的指引

 纵观历史,现代化的进程是以民族国家为单位推动的。由于世界各国和地区情况不一,部分国家和地区已经相对地实现了现代化,而另一些国家和地区甚至还没有走上现代化道路。就中国而言,一方面,独立自主、自强自信是实现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另一方面,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马克思现代化理论指明方向。民族独立是现代化的前提条件,现代化是一个在取得政权的前提下循序渐进的过程。毛泽东在《所有非洲国家人民都是我们的朋友》谈话中围绕这一问题作了精辟论述,他认为管理国家可以慢慢来,但前提是要先取得政权,夺取了政权后可以慢慢学习管理国家,没有工业可以逐步搞工业,没有现代化的农业可以逐步搞现代化的农业,科学文化水平也能一年一年地提高。但是,如果没有国家的独立,现代化建设就必然要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制约[1]。马克思曾说:“一个真正的民族,如果没有完全的独立,就谈不上内政,更谈不上保障。”这句话为中国现代化的道路确定了历史的前提,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就是说,一个民族的发展必须从独立开始。中国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与摸索,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正在沿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迈向现代化的征程。

 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既是人类现代化的基本途径,又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手段,它的政治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大于其社会意义。社会制度的巩固与完善,需要通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来保障。这种实现不仅需要经济发展,更需要政治、思想战线上的统一。因此,从国际视角来看,加快现代化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中国只有最终实现现代化目标,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承担起中华民族对人类和平的责任,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马克思主义现代性视野的内涵关键基点是思维方式的现代化,这折射出一种人性的自然张扬,以及在不断追求科学本质的过程中对约束自由的反叛,同时也是对社会制度的认同。人类从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仅仅体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充分解放与高度发达,更要满足社会关系和谐、人民生活幸福的要求。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视野,这一视野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中国现代化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党的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也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视野提供的方向指引密不可分。马克思关于现代化的本质概括,就是把国家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强国,这个定位是准确、科学、与时俱进的。在此基础上,每个国家都应该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在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时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关于现代化建设、现代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思想,能够有效地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在马克思主义现代化视野的大格局下,把我国建设成现代化强国的伟大意义是置于世界历史格局来衡量的。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与世界发展紧密相连,独立、富强、现代化是三位一体的,这一理念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核心要义

 (一)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基点

 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如何实现生产力更快更有效的发展,一直是我们探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所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在这一历史转折关头,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他指出,现阶段国内阶级矛盾已基本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转变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2]。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也同样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视角切入的。马克思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这样的论述: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这启示我们,在新时代既要努力解决发展的不平衡,即结构性问题;又要努力解决发展的不充分,即规模性问题。对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要实现发展,一是对于人类文明成果必须具有开放、包容、积极学习的心态,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好的经验我们都要学;同时,学习的态度决定了学习的成效。用照搬照抄的教条主义态度来学,效果既不适用也没有意义;用科学、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学,借鉴那些适应我国国情的发展路径,吸取那些对我们有益的经验,这是我们需要的态度。二是要将科学技术作为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支点,重视发挥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中的核心作用。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快、影响程度深,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网络工程等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力巨大,成为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革命性力量。在这样的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只有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水平,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才能适应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期待。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马克思关于现代化的论断逐渐显示出其科学性和前瞻性,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过程是现代化,而现代化的必然过程是工业化。工业化不但可以解决一个民族的思想问题,更重要的是有利于这个民族解放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这也是科学技术作为引领工业化的主导力量对历史最为显著的推动作用。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在于其社会制度如何优越,而是因为它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其充分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表征和缩影,更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重要保障。因此,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迫切任务。

 (二)以实现“人”的现代化、提高“人”的文明程度为核心

 1949年9月,毛泽东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提出现代化必须振兴民族精神,实现 “文化复兴”[3]。中国人民是我们民族的根基,是实现现代化的主体。作为实现现代化的主体,我们是否能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与世界各民族一道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是检验我们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文中,毛泽东指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4]人的现代化与文化复兴互为因果,没有文化的复兴,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人的现代化;没有人的现代化,也不可能实现民族文化的复兴。人的现代化是从对人的奴性的批判开始的。所谓奴性,是指那些自甘为奴隶,泯灭自我和良知,心甘情愿处于非人的地位或处境的劣根性。在毛泽东看来,中国人身上奴性的形成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封建主义。长期以来,封建君臣思想催生并强化了人们心中的主奴意识。在《民众的大联合(三)》中,毛泽东指出:“原来中华民族,几万万人,从几千年来,都是过着奴隶的生活,只有一个非奴隶的是‘皇帝’。”[5]封建主义是形成中国人心理结构中不自觉的奴性意识的源头。二是帝国主义。面对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一些知识分子一度产生过万事不如人的自卑感以及民族虚无主义。唤醒人的主体意识,引导人民作自己命运的主宰,是毛泽东思想中最有价值的内容之一。毛泽东在阅读《伦理学原理》中关于一切杀身成仁的事后,曾对人的价值作了这样的批注:“个人有无上之价值,百般之价值依个人而存,使无个人(或个体)则无宇宙,故谓个人之价值大于宇宙之价值可也。故凡有压抑个人、违背个性者,罪莫大焉。”[5]他还强调,“被束缚的个性如不得解放,就没有民主主义,也没有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社会不仅个体的个性要获得解放,而且要努力造就尊重和鼓励创新精神、社会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的现代文明。实现人的现代化,还必须改变我国科学文化发展滞后的面貌,要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使命担当、有现代意识的社会主义新人。

 发展之“核”,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同志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6]。他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7]。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执政理念,在发展问题上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制定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到提出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坚定的人民立场,这充分显示了人作为现代化主体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坚持人民立场,进一步形成和发展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凸显了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这确保了中国的改革发展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中国的现代化是为了人民的现代化,它极大激发了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民在整个现代化过程中群策群力、共建共享,决定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这是中国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越来越成功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现代化经验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最重要的启示。

 三、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对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启示

 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中,各个领域的现代化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从不各自孤立。这种联系的观点体现了一名战略家的远见卓识。各个民族国家都应该试图探寻出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现代化道路。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善于向先进国家学习,善于向世界各国人民学习。1956年,毛泽东同拉丁美洲一些国家党的代表谈话时指出,“即使是好的经验,也不一定同别的国家的具体情况相适合。照抄是很危险的,成功的经验,在这个国家是成功的,但在另一个国家如果不同本国的情况相结合而一模一样地照搬就会导向失败。照抄别国的经验是要吃亏的,照抄是一定会上当的。这是一条重要的国际经验。”[2]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每个国家要走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尤其在各国历史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开放包容是我们民族的长处。在近代以来的两次向其他民族学习的热潮中,毛泽东肯定了虚心学习的态度,他认为有了这个态度,“我们就一定能够一步一步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2]。我们这个民族,从来不拒绝接受别的民族的先进成果。旧民主主义时期,我们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学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学习西方科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我们不但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而且要系统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理论成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强的理论指导。

 (一)有助于深刻认识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继承了马克思现代化理论的精华,同时又结合中国国情和新时代特征进行了重大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战略步骤和重大措施等,必将对21世纪中国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个丰富的体系,表现为宏大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系统。习近平的现代化思想内涵丰富,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领域,可概括为以下两点:一是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求真务实、知行合一,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思想道德价值体系,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为巩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行动指南。二是始终坚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根本。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已经从现实世界转向虚拟网络世界。在这种形势下,世界各国都在努力争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话语权,不断增强自身文化软实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建设的核心内容,这是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实践性与时代性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增强了新时代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力量,巩固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维护了中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

 (二)有助于明晰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内核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内涵丰富、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并不是片面强调“革命斗争的学说”,它既包含了“斗争”的理论,更丰富了“建设”的学说。马克思把现代化建设放在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他认为无产阶级革命之所以必要,就是因为革命可以解放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压抑的现代生产力,使现代化建设能够加快推进。1978年以后,中国开始摒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思想,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核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汲取马克思现代化理论中的有益成分,不断丰富、完善、充实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指导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其中最重要的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带领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推进现代化建设。这充分体现了理论的与时俱进,信念的磅礴伟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7]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胡梁
 

The Significance of Marx's Modernization Theory in the New Era
Shang Jingjing

Abstract: Marx's writings contain rich ideas of modernization. Before Marxism entered China, Chinese people with lofty ideals had made arduous explorations to realize the national prosperity. However, due to the lack of basic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plans, there was no profound analysis of China’s future social development needs, and these attempts eventually ended in failure. After Marxism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China’s revolutionary intellectuals found a way to achiev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They combined Marxism with the concrete reality of China, and won great victory of China’s revolutions, constructions and reforms through continuous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Under the historical conditions in the new era, studying Marx’s ideas of modernization is conducive to the dialectical, coordinated,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various elements of moder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reflecting awareness of responsibility, opportunity, undertaking, and unexpected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Thi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exploring the path of moder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and realizing China’s goal of becoming a modern nation.
Keywords: Marx; Marxism; Modernization Theory; National Rejuvenation; China’s Path

[作者简介]尚晶晶(1983-),女,河南新乡人,中共湖北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研部讲师,法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