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银银 曾空:俄罗斯人的“苏联情结”
作者:胡银银 曾空      阅读量:405      时间:2018-04-24

 [摘  要]苏联解体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巨大震动。近年来俄罗斯民众和国家领导人对苏联解体前后肆意抹黑和否定本国历史的现象表示不满,要求尊重事实,重新审视苏联历史。俄罗斯人怀念辉煌的苏联时代,有着浓厚的“苏联情结”。“苏联情结”主要表现为重新看待苏联、重新评价斯大林、重新缅怀十月革命、重新确定国歌军旗和追责苏联解体始作俑者等方面。俄罗斯严重的社会危机、大国地位的衰落以及国民被唤醒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是“苏联情结”产生的原因。“苏联情结”的产生,并不意味着俄罗斯放弃了资本主义道路,但却寄寓了俄罗斯对重现大国风采的强烈期盼。

 [关键词] 俄罗斯人;苏联情结;十月革命;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中图分类号] D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8)04-0117-07

 一、俄罗斯人“苏联情结”的具体表征

 历史的发展从来都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苏联的历史更是充满了戏剧性。1991年12月25日19时45分,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的苏联镰刀和锤子国旗被一面俄罗斯红、蓝、白三色旗取而代之,从此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历史划上了句号。不过时至今日,俄罗斯普通民众和国家领导人又开始对过往的苏联“念念不忘”,并表现出令人颇为费解的“苏联情结”。

 这种情结具体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重新看待苏联体制和苏联解体。2007年7月,俄罗斯高等教育人文科学协会批准出版了一部全新的历史教学参考书:《俄罗斯现代史(1945-2006年)》,该书对苏联历史和斯大林的评价与戈尔巴乔夫时期大相径庭。该书认为,苏联体制虽然存在诸多弊端,但在经历残酷战争而濒临灭亡之际,仍能迅速恢复国民经济,进行各方面建设,并在探索宇宙、开发利用原子能等方面取得惊人成就,充分说明了它本身所蕴含的肯定性特质和发展潜力。另外,该书还认为:“苏联不能说是一个民主国家,但对全世界千百万人们来说,它却是最好的和最公正社会的榜样和方向”,因此,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大的政治灾难”。

 第二,重新评价历史人物斯大林。该书(即《俄罗斯现代史(1945-2006年)》)指出,斯大林时期轻工业的恢复落后于重工业,农业的落后面貌没有大的改善,特别是发动“大清洗”运动暴露了他独裁专制的面目。不过,该书也认为斯大林战后清洗针对的是党内统治阶层,初衷是对自己内部“管理不善者”进行清洗,并不能完全归结为斯大林本人的专横和残暴。2003年3月26日,俄罗斯著名民意调查机构“罗米尔”发表的调查数据指出:“高达57%的人对斯大林在俄罗斯的作用是肯定的, 只有34%的人持否定态度。两者人数约为3比2 的比例。”[1]2001 年底, 普京在就任俄罗斯总统不久后表示,俄罗斯人应该全面看待苏联历史和斯大林,既要看到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又要看到正是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才取得了人类历史上最大战争(卫国战争)的胜利,实现了经济的伟大复兴,初步消灭了失业现象,建立了良好的教育体制,并使苏联在科学发展领域进入先进国家行列,成为制衡超级大国美国的一支强大力量。

 第三,重新确定纪念日,缅怀十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由此,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诞生,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事件。但在1991年苏联解体之初,只有少数人对十月革命给予正面评价,叶利钦上台之后,更是一度废止庆祝十月革命,要求和苏联划清界线。而如今的民意调查显示:俄罗斯人对十月革命的积极评价越来越多,相当一部分俄罗斯人怀念十月革命,甚至向往能恢复苏联时代。普京也反对“数典忘祖”,并于2005年时签署法律重新确定十月革命纪念日,这恰恰吻合了民众缅怀十月革命的情绪。2006年11月7日,近万人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凯旋广场(原马雅可夫斯基广场)出发行进至市中心的剧院广场并举行集会,纪念十月革命89周年。2017年10月,在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到来之际,俄罗斯人对十月革命表达了更多的怀念之情。

 第四,规定新的国歌和俄军军旗。俄罗斯的国歌在不同时期各不相同。1816年至1833年是《俄罗斯人的祈祷》,1833年至1917年是《上帝保佑沙皇》,1917年至1922年是《工人马赛曲》,1922年至1944年是《国际歌》,1944年是《牢不可破的联盟》(1977年修订过)。2000年,普京执政后建议国家杜马通过相关法律,规定采用原苏联国歌作为俄罗斯国歌的旋律,并重新填词,歌名为《俄罗斯,我们神圣的祖国》,表达出俄罗斯人对苏联时代的辉煌和强盛的热切向往和怀念。对于俄罗斯的军旗而言,1945年4月30日苏联红军攻克柏林时插在德国国会大厦楼顶的那面旗帜,成为了标志纳粹德国彻底覆灭的胜利旗。为纪念卫国战争的胜利,俄罗斯将苏联时期的军旗确定为胜利旗。原苏联军旗上有红色镶黄边的五角星和锤子镰刀,前总统叶利钦曾下令除去象征苏联的锤子镰刀。2007年4月25日,俄杜马通过《胜利旗法》,胜利旗恢复了原样,新军旗上去掉了苏联领袖列宁、斯大林的头像,镰刀和锤子得以保留。

 第五,俄罗斯在野党提案追责苏联解体,定罪戈尔巴乔夫、叶利钦。2016年3月15日,以日里诺夫斯基为首的俄罗斯在野党自由民主党向国家杜马提交议案,要求在国家层面给前苏联国家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和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定罪,追究其导致苏联解体的历史责任。该议案认为:“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作为国家领导人期间作出的决定、采取的行动让苏联解体,导致民族冲突,令民众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升高,并让国家经历历史上最严重的危机:工业生产总值下降一半,农业生产总值减少1/3,几乎半数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此外,民众科学、文化、教育水平下降,国防体系被摧毁,大量国家财产通过私有化转到寡头手中,大笔资金外逃。”[2]该议案称,苏联解体是一场重大的灾难性事件,俄罗斯在今后制定国家大政方针时,必须牢记这场深刻的历史教训,以免重蹈覆辙,而这场灾难性事件的罪魁祸首就是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和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虽然自由民主党一贯行事激进,该提案也并未得到其他在野党的积极回应,但这反映了部分俄罗斯人对苏联解体的政治态度。而俄罗斯民间此前就有要求给戈尔巴乔夫定罪的声音,认为他是造成伟大国家解体的罪人。俄罗斯学者尼古拉•伊万诺维厅•雷日科夫在其著作《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的第一章《乱自何来》中指出,在对外政策中西方找到了“可以与之打交道的人”,时任苏联总书记的戈尔巴乔夫“梦想着要把共产主义埋葬”。

 二、俄罗斯人“苏联情结”的原因分析

 俄罗斯人“苏联情结”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俄罗斯严重的社会危机,引发人们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苏联时代的美好回望

 俄罗斯人重新评价历史问题, 深刻怀念苏联时代,这种浓厚的“苏联情结”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根源。正如扎格拉维耶在出版《说给斯大林同志的话》(2002年)时所言:“今天的俄罗斯无论是左派或者右派对斯大林的兴趣都在日益增长, 这是由于国内悲剧性的生活状况而引起。俄罗斯遭受着贫穷,人民因此把视野转向苏联历史光辉、强大的一页和它的领袖斯大林。”由于受经济、自然灾害、革命和战争、移民和家庭危机等影响,俄罗斯面临着严重的人口和社会危机。从历史上来看,1914-1922年的革命和战争、1941-1945年的卫国战争,使成千上万的俄罗斯人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农业经济也随着社会的动乱而衰退。20世纪30年代,俄罗斯南部的广大区域发生了罕见旱灾,导致1933-1934年的俄罗斯大饥荒。始于20世纪40年代的“移民潮”,也导致俄罗斯人口出生率低下、死亡率较高、青少年健康状况恶化等。而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经济衰退,百业凋零,无数工人失业,生活水平下降,物价飞涨,物资奇缺,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拉大。之后的社会改革更使得通货膨胀严重,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比如苏联刚解体的头几年,百货商店门可罗雀,缺乏生活物资的人们把自采的蘑菇、自家腌制的泡菜、自家缝制的衣物拿到街头兜售,排长队买菜、买米和买肉的现象在俄罗斯司空见惯。

 (二)俄罗斯大国地位日益衰落,激起人们的家园意识和大国情怀

 曾在世界上显赫一时,能和超级大国美国抗衡的苏联创造了诸多辉煌成就,比如将第一个载人航天器送入宇宙外层空间,并在短期内实现了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道德文明的快速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超级大国,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然而,随着苏联解体,俄罗斯的大国地位逐渐衰落。虽然俄罗斯的自然资源种类多、储量大、自给程度高,但在人口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之下,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陷入了深刻危机。劳动力严重短缺,工厂和企业开工不足,产品生产存在很大障碍……这些问题进而引发市场供求紧张,物资短缺,物价高涨。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只能从国外进口大量商品来满足国内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需求。俄罗斯政府机构、教育系统、医疗卫生系统、公共服务事业系统等的腐败现象也使俄罗斯陷入不能自拔的泥潭。加之兵源质量下降、国防工业综合体衰退、军队生活环境恶化等也导致俄罗斯国防力量面临日益衰落的窘境。另外,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也导致社会贫富分化、民众心理失衡、公共道德沦丧等。而随着人口危机对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许多俄罗斯中老年人十分怀念前苏联时期的“美好时光”,有些人甚至公开反对俄罗斯现行的国家政策和总统权威。有学者认为,500年来俄罗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衰弱,俄罗斯的年轻人比其他人更加敏锐地感受到国家的衰落和混乱, 在他们中间产生了强烈的希望国家强大、民族复兴的感情[3]

 (三)对卫国战争等光辉历史的重提,唤醒人们日益觉醒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

 1941年6月22日至1945年5月9日,斯大林领导苏联军民进行了反抗纳粹德国及其同盟者的伟大卫国战争,这次战争取得了巨大胜利,展示了苏联军民伟大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一段骄傲辉煌的历史抑或一种伟大坚韧的精神,可以成为团结凝聚一个国家人民的纽带,当人民意识到的时候,就会为了这个国家的繁荣富强而走到一起,为它的强盛而贡献自己的力量。虽然苏联解体已有20多年,但“独联体国家依然注重焕发广大国民对卫国战争精神的记忆和热情,力图通过卫国战争精神的宣传教育,达到提高民族自信心,加强民族凝聚力之目的”,可以说,“从叶利钦到普京再到梅德韦杰夫执政时期,俄罗斯始终并且愈来愈重视对卫国战争精神的传承和弘扬”[4],每一个时期都隆重庆祝卫国战争胜利周年纪念日,并采取各种措施传承和创新卫国战争精神。这些做法都或多或少唤醒了人们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和同胞。这正如普京评价的那样:“我深信,苏联解体是全民族的巨大悲剧。我认为,前苏联的普通公民和后苏联空间内的公民、独联体各国公民、普通的公民们没有从中赢得任何东西”。

 三、如何看待俄罗斯人的“苏联情结”

 在考察了俄罗斯人“苏联情结”的具体表征和产生原因之后,我们如何看待俄罗斯人的“苏联情结”呢?如果无视俄罗斯广大民众、国家领导人和俄罗斯共产党对苏联时期以及对斯大林的正面评价,全盘否定苏联模式和发展道路,完全忽视苏联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贡献,把苏联军民血染战场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一笔抹掉,这绝对是有悖于历史事实的巨大错误。但仅仅停留于苏联情结的表面现象,而不作进一步深入分析,我们就不能看到隐藏在事物背后的事实真相。因此,看待俄罗斯人的“苏联情结”应该秉持客观理性的态度,一分为二地全面分析。

 一方面,俄罗斯出版新的历史教学参考书以及俄罗斯人对苏联历史的重新反思,并不意味俄罗斯开始脱离西方资本主义轨道,向往社会主义。俄罗斯的种种举动引来了西方社会的普遍关注,如《华盛顿邮报》《泰晤士报》《纽约时报》和英国《独立报》等都从不同角度对此作了报道和分析。西方媒体对于俄罗斯社会思潮和国民历史观的转变表现出了“担心”和“忧虑”,认为普京是在力图为苏联历史“平反”,试图让俄罗斯脱离西方资本主义联盟的束缚,重新回到社会主义的轨道,是“民主体制的倒退”。但深刻分析后不难发现,俄罗斯人的“苏联情结”不过是俄罗斯人在面对现实社会发展出现的种种弊端和缺陷,无法自救时的一种情感寄托。对苏联的美好回望,只是刻意放大了苏联的曾经辉煌,对出现的问题避而不谈或言之很少,如斯大林时期强制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大清洗运动”中斯大林的残暴与冷酷、大饥荒时期人民的流离失所等。因此,一旦俄罗斯政府采取相应措施,适当解决或缓解现有的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这种怀念情结恐怕就会销声匿迹了。

 另一方面,俄罗斯人怀念苏联时代的美好时光,表现出爱国意识和大国情怀,背后隐藏着俄罗斯重现大国风采的强烈期盼。如俄罗斯重新规定了俄军军旗的样式,在旗帜的正中央绘着一只振翅欲飞的雄鹰,彰显了俄罗斯人期望重新崛起的野心。虽然苏联解体和叶利钦时代曾使俄罗斯人备受压抑,但大俄罗斯主义的根深蒂固以及由此带来的俄罗斯民族的强烈优越感,使得作为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的苏联时代的辉煌历史始终存在于俄罗斯人内心深处。当年盛极一时的苏联,其军事、科技和国防实力令美国及西方国家胆战心惊。而今俄罗斯在世界上虽是大国,却丧失了苏联时代的话语权,因此,尚武、感性、自负的俄罗斯人对20世纪90年代的衰落痛心疾首。从经济基础来说,俄罗斯的石油探明储量、森林覆盖面积、天然气已探明蕴藏量、水力资源、煤、铝、铁、铀、金蕴藏量等居世界前列,俄罗斯的工业基础雄厚,农牧业也比较发达,因此俄罗斯人也希望依仗丰富的自然资源重振昔日大国雄风。正如德国《日报》在一篇题为《为超级大国哀悼》的文章中提醒的那样,现在很容易低估俄罗斯,因为它拥有强大的军事潜力、地缘政治优势和丰富的能源矿产,俄罗斯不会甘心成为“欧盟和中国之间的一条高速公路”。而出自前苏联克格勃特务机关的普京正是抓住了俄罗斯民众的“强国”与“求稳”心理,高呼强国和爱国口号,打着建立一个“强大俄罗斯”的旗帜,试图让俄罗斯重新成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和超级强国,而他自己也先后于2000年、2004年、2012年三次成功出任俄罗斯总统。

 如果说全盘否定苏联历史和历史人物斯大林,是对历史的歪曲和亵渎,那么过分夸大和美化俄罗斯人的“苏联情结”,则暴露了管中窥豹的片面和不足。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更应客观全面地看待苏联的历史和俄罗斯人的“苏联情结”,努力汲取苏联体制的经验和教训,在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同时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房广顺,李向楠.俄罗斯最近的“苏联情结”[J].党政干部学刊,2007,(10).
[2]俄罗斯在野党提案追责苏联解体定罪戈尔巴乔夫、叶利钦[EB/OL].环球网,2016-3-17.http://world.huanqiu.com/hot/2016-03/8726723.html.
[3]韩全会,张军华.俄罗斯人口危机浅析[J].人口与经济,2008,(3).
[4]丁  军,李世辉.俄罗斯如何通过制度保证卫国战争精神的传承和弘扬[J].国外理论动态,2012,(1).

责任编辑:李利林
 

The Soviet Union Complex of the Russians
Hu Yinyin, Zeng Kong

Abstract: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 Union caused a great shock in the world. In recent years, Russian civilians and leaders have expressed their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phenomenon of wanton disregard and denial of the history of the country before and after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 Union. They demand respect for the facts and re-examine Soviet history. Russians miss the glorious Soviet era and have a strong "Soviet complex". The "Soviet complex" wa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re-evaluation of the Soviet Union, the re-evaluation of Stalin, the cherishing the memory of the October Revolution, the re-definition of the national anthem and the flagging and claiming responsibility of initiator of the Soviet Union and so on. The serious social crisis in Russia, the decline of the status of great powers, and the national awareness and patriotism that people are awakened are the reasons for the “Soviet Complex”. The emergence of the "Soviet Complex" does not mean that Russia has abandoned the capitalist road, but it has entrusted Russia with a strong expectation for the reappearance of the great nations.
Keywords: Russians; the Soviet Union Complex; October Revolution; Disintegration of the Soviet Union; His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st Movement
[作者简介]胡银银(1985-),女,湖北襄阳人,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法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