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姝澐:政府助推区域特色文化产业 —— 以甘肃省定西市建设“陇中特色文化大市”为例
作者:燕姝澐      阅读量:237      时间:2018-03-27

 [摘   要] 特色文化产业,是一种被誉为朝阳产业和绿色产业的新兴经济发展模式。近年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定西市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全市发展的重要环节。不过,目前定西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政府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也处于尝试阶段和摸索状态。以定西市建设“陇中特色文化大市”为例,提出政府应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坚持产业间融合发展的新理念,通过强化扶持政策、健全市场体系、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发展活力等举措,以充分发挥政府的重要作用,使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全市经济发展新亮点。

 [关键词] 陇中;特色文化产业;区域经济;古丝绸之路;绿色产业;文化企业

 [中图分类号] G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8)03-0085-06

 定西,古丝绸之路重镇和新欧亚大陆桥必经之地,是“甘肃咽喉,兰州门户”。西接兰(州)白(银)都市经济圈,东联关(中)天(水)经济区,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地之一。定西也是黄河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境内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充分挖掘定西域内历史积淀,开拓文化发展新领地,实现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政府的推动作用至关重要[1]

 一、政府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比于其他产业,文化产业的形成、发展壮大和文化市场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推动。政府在综合运用创新理念和经济、行政、法律等多种手段多维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履行管理职能的要求。政府的管理职能具体体现在治理国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文化产业的发展,政府主要负责宏观调控、微观管理,即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协调指导政策执行,理顺文化管理体制,实现资源高效配置。因此,履行管理职能是政府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2]

 2.引导产业发展的需要。文化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型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突出地位和作用,需要政府科学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和文化发展新方位,指明文化建设的方向,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近年来,定西文化产业蓬勃发展,这与市委、市政府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密不可分。定西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文化产业存在巨大发展空间,这更需要政府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聚集强大合力,从战略层面主导、引导,从具体层面扶持,为文化产业发展增强发展后劲。

 3.制定战略规划和政策法规。根据社会文化资源的实际状况,政府具体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从发展目标、战略步骤、内容形式、财政保障等方面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方向目标和具体实践途径。与此同时,出于管理的需要,政府还应制定科学配套的各种制度法规,以引导、支持和保障文化产业的发展[3]

 4.提供公共服务。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固定的载体、必要的团体组织和一定的发展平台,如博物馆、美术馆、大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文化馆、文化站等文化组织,信息交流、项目指引等公共服务平台,必要时还得有一定数量的机制灵活且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市场主体[4],这些都是政府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要求来推动的。

 5.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首先,政府要规划、指导、协调、监管文化产业发展,就需要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以营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其次,政府要配套制定金融、财政、税收、人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就需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再次,政府还要根据文化市场制定完善相应的市场准入、市场竞争等有关规则[5],以规范经营主体行为的公平、公正、公开,这就需要政府营造健康的市场环境。

 二、陇中“特色文化大市”建设的优势基础

 1.运行基础。2016年,定西文化产业法人单位464家,总资产21.56亿元,实现增加值2.15亿元,占GDP的2.3%,占第三产业的3.9%。文化产业以良好的态势拉动了全市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表1)。在规模上,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14家(制造业2家,服务业1家,批发零售业11家),占总数的3%,市场主体规模小,个体自我发展实力低。但在总体上,文化批零业和制造业84家,资产总计76282万元,实现增加值6872万元,分别占总体的18.1%、35.4%和32%;而文化服务业,其数量和产值都占到总体的一半左右[6]

图片.png

 图表显示,全市文化产业以服务业为支撑,文化消费趋好,对全市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从县域看,因受发展环境、资源禀赋及重视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陇西、渭源、通渭三县发展较快,漳县和岷县两县发展较缓慢(表2)。

 2.资源基础。文化资源和文化现象既是文化活动运行的有利条件,又是发展旅游、开发文化产业的优势所在。定西的独特地源决定了定西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黄河文化、农耕文化、民族文化、丝路文化以及红色文化的水乳交融,形成了定西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孕育了定西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这包括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齐家、寺洼和辛甸文化以及陇西李氏文化,战国秦长城、汉代新莽权衡、唐代“哥舒翰记功碑”、元代墓葬群、明代铜钟以及漳县贵清山、遮阳山,渭源莲峰山、首阳山伯夷叔齐墓等。陇中民歌、花儿、小曲、剪纸、彩陶、奇石、洮砚、雕刻等也独具特色。

 3.市场基础。全市文化事业不断繁荣发展,以市县三馆(图书馆、博物馆和文化馆)为龙头,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中心为枢纽,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文化广场为基础的多层次文化阵地建设格局已经形成。以陇西文峰为代表的商业文化浓厚,商业网点密布城乡,城乡市场活跃;以通渭为代表的书画文化发展潜力巨大,拥有甘肃最大的市场,书画创作的水平及书画艺术的普及在省内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以岷县为集中地的“洮岷花儿”是花儿文化的典型代表,庄庄有音乐,村村有歌声,二郎山花儿会成为甘肃花儿三大会场之一。除此之外,定西市对民间特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整理,催生了民间民俗文化硕果,在全省引起强烈反响,由此形成“洮岷花儿”“李氏文化”“貂蝉故里”等成为甘肃省驰名商标。

 三、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推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推动和引导,尤其是在初创和起步阶段更需要政府在多方面给予政策制度支持和服务。

 1.拓展理念深度,精心谋划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文化产业的发展,首要问题是观念意识。定西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全市依托文化资源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因此,市委市政府要高度认识文化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以文化产业市场化、社会化、组织化为目标,树立全新理念,确立文化产业发展新战略、新规划、新任务,布局文化产业发展新空间,以区域集群战略、“走出去” 战略、文化品牌战略等新思维形成“文化力”。[7]要重新认识几千年传统农耕文明遗存的文化价值,把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着力点和归结点,通过完善制度,健全运行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和服务,提高行政效率。

 2.提高政策保障,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目前,文化产业发展最缺少的就是主角,唱主角的主要力量应该是创意型企业和创造型个体。因此,政府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首先要履行管理职能,制定适宜的优惠政策和制度法规,包括鼓励创新政策、技术融入政策、投融资政策、人才构架政策、各项优惠政策等等。就定西而言,要立足于定西“十三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在加大力度贯彻执行中央和省里已有的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出台定西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规划和相关配套政策。其次要构建一整套以调节为主的调控手段,包括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综合调控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举措,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谋划多元化多门类和梯度发展格局,不断扩展文化产业发展体系。

 3.培育市场主体,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目前定西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最大现实问题是还没有形成功能完备、开放有序的市场运营体系,市场的主导和牵动作用不强。因此,政府一方面要着力培育一批实力较强的文化企业,塑造一批新型文化市场主体,促进文化资源向经济优势转变。与此同时,鼓励支持民间组织或个人积极发展民办文化企业、市场中介组织和行业服务机构,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实现地方特色优势文化产业的品牌效应和规模效益。另一方面,以“走出去”战略思维,鼓励各类文化市场主体积极参与文化交流贸易,借民间工艺品、“洮岷花儿”、文化商演等形式重点宣传推介定西文化资源、文化产品和特色品牌,探寻文化产业增长的重要途径和新亮点,不断增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4.延长产业链条,提高文化产品的外向度。打造“陇中特色文化大市”,必须以资源、产品与市场相互统一以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为此,政府要延长产业链条,推进整体产业链条的规划和衍生产品的开发,实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并在原有保护性开发不可再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注重发掘性开发。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巨大潜在优势,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开发文化新产品,提升产品的内在品位,以“精品”延长文化产品链条和生命力。同时,拓展文化产品市场空间,以“走出去”战略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进出口贸易,以此延长文化产品的市场链条,提高文化产品的外向度。

 5.培育特色品牌,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力。特色优势产业的培植必然要有配套项目和产业品牌的支撑。定西文化产业的发展,要特别注重马家窑彩陶文化、陇西李氏文化、通渭书画文化、岷县洮砚文化以及渭河源文化、漳盐文化等品牌建设,以富有陇中特色的文化产业集聚区提升区域文化知名度与美誉度。为此,一方面,要把文化产业项目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结合实际,紧扣市场需求和特色优势,精心筛选、论证、策划、实施一批特色鲜、影响深、前景广、效益好、带动强的文化产业开发项目,探寻文化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以增强文化产业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文化产业龙头企业的实力,打造文化产业优势品牌,丰富剪纸、根雕、草编、麦杆画等优秀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和民俗项目的文化价值内涵,以优势品牌带动全市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6.促进多元结合,推动文化产业均衡发展。定西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多路并举,均衡发展”,即通过创新富有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各种保障机制,走协作发展、融合发展、均衡发展的路子[8]。这就要求县(区)之间要加强配合,密切协作,如把临洮马家窑文化产品作为漳县、渭源旅游推介的纪念品,把岷县洮砚作为通渭书画交流贸易的推介品等。这样,将特色优势文化产业与县(区)一般产业相结合,既用不同的“尺子”衡量了县(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又以不同的政策和要求健全了县(区)文化产业体系,延伸了文化产业链条,从而从整体上推动了全市文化产业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福明.定西市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甘肃理论学刊,2005,( 4).
[2]张琳.关于我国文化产业的战略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12)
[3]杨芳芳.地方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J].华东经济管理,2011,(12).
[4]孙林叶.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社会科学家,2009,(9).
[5]李康化.我国文化产业市场化发展的路径选择[J].福建论坛(社科版),2009,(10).
[6]定西市统计局.定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16.
[7]张立波,陈少峰.略论政府对文化产业的管理创新[J].福建论坛(社科版),2009,(10).
[8]李江帆.文化产业: 范围、情景与互动效应[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4).

编辑:李利林

The government promotes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culture industry
 —— A Case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Longzhong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Market" in Dingxi City, Gansu Province

Yan Shuyun

Abstract: The characteristic culture industry is a new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ch is honored as a sunrise industry and a green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the cultural system reform and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pecial cultural industries in Dingxi Ci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However,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Dingxi culture industry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The government is also trying its bes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e industry. Taking Dingxi City "Longzhong Culture with Characteristic Market" as an example, it puts forward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insist on the new concept of inter-industry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strengthen the supportive policies, improve the market system, optimize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d enhance the development vigo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government so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industries has become a new bright spot in the city's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words: Longzhong;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industry; regional economy; ancient Silk Road; green industry; cultural enterprise
[作者简介]燕姝澐(1973-),女,甘肃安定人,中共定西市委党校科社教研室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