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目录
理论前沿
特别策划:学习和贯彻十九大精神笔谈
本刊特稿
区域经济
争鸣
精准扶贫
智库研究
设置
问青松:社会科学强省建设的三个着力点
作者:问青松      阅读量:363      时间:2018-01-30

[摘   要] 建设社会科学强省应该说是一个宏大的战略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必须从时间维度、要素维度和主体维度对这个战略目标进行细化,形成一个细化战略目标的立体结构。强省建设,关键在人。学科发展,团队为本。优化学科团队是建设社会科学强省的重要着力点,从省域范围来整合学科团队,重视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切实加强学科团队的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强化社会科学成果传播,需要在传播受众、传播媒介和主体意识三个层面下功夫。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学术评价;学科团队;学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 C36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8)01-0028-06

近几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系统阐述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发出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动员令,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部分社会科学资源大省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科学强省的奋斗目标。怎样建设社会科学强省呢?笔者结合部分省市的实际,谈谈社会科学强省建设的三个着力点。

一、细化战略目标
  建设社会科学强省应该说是一个宏大的战略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实现这个战略目标,首先必须对这个战略目标进行细化。细化战略目标至少应该有三个维度。
  第一是时间维度。即把战略目标细化为年度目标和中、长期目标。长期目标是社会科学强省建成之时的最终应然状态。比如江苏省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与江苏‘两个率先’进程相适应,与文化强省、科教与人才强省相匹配,在全国具有领先地位和明显优势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格局,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地域特点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切实做到思想引领、理论创新能力强,服务决策、服务发展能力强,领导体制、运行机制科学高效,科研实力、学术影响力全国领先,实现由社科大省向社科强省的跨越。” [1]
  中期目标顾名思义就是从目标提出至目标最终实现的时间段之中间点上的状态。年度目标则是每一年应该达成的状态。我们从时间维度讲细化战略目标,主要是要求把最终目标细化为年度目标。年度目标的设立必须与最终目标合理衔接。年度目标应该可以并且必须按年度进行考核。
  第二个维度是要素维度。即把社会科学强省的战略目标细化为若干基本要素,并确定各个基本要素应当达成的具体状态或程度。比如,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巩固的程度如何;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如何;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的规模和影响力如何;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之数量和质量在全国所处的地位如何;社会科学成果在学术界之内和学术界之外、在国内和国外的影响力如何;社会科学成果传播的范围和效果如何;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渠道和转化成功率如何,等等。
  第三个维度是主体维度。即把社会科学强省的战略目标细化为全省各类实操主体的具体工作目标。这些实操主体可能是各个市(州)县(区),亦或是省级有关机关单位,亦或是各个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以及其他相关社会组织。实操主体与责任主体有关联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有些实操主体自身即是责任主体;有些实操主体只是建设、发展或被服务的对象,其建设和发展状况如何,并不取决于它自身,而取决于它的上级、它的管理部门,它的上级、它的管理部门才是责任主体。
  以上三个维度,相互联系,相互交织,形成一个细化战略目标的立体结构。
  为什么如此强调细化战略目标?笔者认为,细化是一种具体有效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一种方法论[2]。细化是落实的前提。一个宏大的战略目标,如果不认真地、科学地进行细化,这个目标可能始终只是空头口号,始终只是空中楼阁,始终只是纸上谈兵,始终不能变为现实。细化是治理“假大空”等不良风气的必要举措。长期以来,由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歪风邪气盛行,不少人只管提出一个又一个光鲜诱人的战略目标,而从来不加以细化,从来不认真抓落实。结果,所谓“战略目标”变成了这些人上哄领导、下哄群众的“战略花招”;结果,我们党和政府也因为这些人的“战略花招”而失去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真正有价值的战略目标是需要细化、可以细化、必须细化的。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之所以反复强调“落细、落小、落实”的道理所在[3]

二、优化学科团队
  强省建设,关键在人。学科发展,团队为本。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哲学社会科学,要想展开对重大课题的研究,当然都要靠人,而且要靠众人,要靠众人组成的强大团队。因而,优化学科团队就成为我们建设社会科学强省的重要着力点。
  第一,从省域范围来整合学科团队。省域范围的社会科学研究力量,有人概括为“几路大军”,包括高等学校系统、党校系统、社会科学院系统,等等。省级社会科学工作领导机关如果把各个系统的拔尖人才按照学科进行整合,请省内顶尖学者领衔,就能够形成全省一流的学科创新团队。这样的全省一流的学科团队,就有可能在全国占据领先地位,有可能承担全国性的重大课题,生产出全国有影响的重大成果。这方面,湖北等省有过尝试,比如组建跨界的协同创新中心,组建跨单位的新型智库。但是,这样的学科团队整合难度大,运行难度更大。因为这样的学科团队是跨系统、跨单位的,所以很难真正紧密地把团队成员融合在一起。这需要强有力的组织和协调机制。
  第二,重视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这项工作主要应该由各学术单位实施。武汉大学在这方面有很好的经验。该校将青年学者团队建设项目纳入了正在实施的社会科学发展战略。过去一些年,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在青年学者团队和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方面都十分重视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省级有关部门应该直接联系或掌握一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并且在政策上给予扶持。
  第三,切实加强学科团队的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学科团队的建设,绝不仅仅是学科专业领域的业务建设。团队的主体是人,人的关键在德,德为才之帅。学科团队建设中必须把团队成员的道德建设放在首位。道德建设包括理想信念、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奉献精神、品行修养、治学态度、处事原则、生活作风等等。在当前,尤其需要端正学风。要克服漂浮浅薄、急于求成、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要坚决防止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现象发生。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精致的利己主义”。要把“为人民做学问”的要求落到实处,通过加强团队的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使学科团队的每一个学者真正把人民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不为金钱所惑,不为虚名所动,踏踏实实为人民而真做学问,清清白白为人民而做真学问。

三、强化成果传播
  社会科学的成果传播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成果传播直接决定着成果的社会效益。一般而言,传播愈广,效益愈大。强化社会科学成果传播,需要在传播受众、传播媒介和主体意识三个层面下功夫。
  第一,从传播受众层面看,我们既要广泛开展普及性传播,也要深入探索转化性传播。首先,要广泛开展普及性传播。就是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受众,做好社会科学新知识的宣介工作。大凡社会科学的成果,一般都是社会科学知识创新的成果。没有创新便谈不上成果。有所创新就产生了新知识。而且,这些新知识不是一般的知识,它是通过学者或专家团队进行深入研究才得到的知识,是学者们学识、智慧的结晶。这些新知识当然包含着新思想、新理念,包含着对一些新的社会现象的新认识、新界定,也包含对于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新理解、新解读。所以这些新知识应该进行普及,让人民群众共享,让人民从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可是,现实情况是,绝大多数社会科学成果束之高阁,不为人民群众知晓。这是一种严重的智力资源浪费现象,也是社会科学学者脱离人民群众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学者们从研究选题到研究方法、表达方式都应该考虑人民群众的需求、兴趣和习惯等等。要争取多生产人民群众需要的、人民群众关注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科学成果。其次,有关管理部门、社会科学工作机构和各类媒体应该对社会科学成果传播更加重视。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推动社会科学成果的传播,推动社会科学新知识的普及。比如建立健全社会科学普及机构,像推进自然科学普及一样推进社会科学普及。应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社会科学工作者进行成果传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对社会科学成果价值的评价、对学者水平和贡献、绩效的评价,应该将其成果在人民群众中传播的广泛性和影响力、受到人民群众欢迎和认同的程度,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这方面,需要破除学术圈内的一些成见,需要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需要充分信任人民群众的鉴别力。须知,如今的人民群众,其科学文化素质比起以往有了极大的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也未必在学者们之下。人民群众不应该被视为文盲或愚民,他们有理由、有能力成为社会科学成果的分享者、鉴赏者。
  其次,要深入探索转化性传播。转化性传播的主要受众是决策机构及决策者。转化也是一种传播。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性传播,主要指通过一定的渠道和传播媒介,把某些社会科学成果中的新知识、新观念、新主张、新建议转化为特定决策机构和决策者的认知、理念,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决定、决议,方案、措施。搞好转化性传播比搞好普及性传播要求更高、难度更大。近些年,特别是中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以来,广大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们对于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性传播给予了更多的重视,但是转化性传播的效果并不乐观。这中间的原因和奥秘是什么?既值得从学者及其成果的视角、见地、表达方式、预见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等多方面深入研究,也需要从决策机构及决策者的决策心态、决策程序和对待社会科学成果的信任度、依存度等方面进行考量。
  第二,从传播媒介层面看,不论是普及性传播还是转化性传播,都需要加强传播媒介的建设和运用。特别是作为新型传播媒介的互联网,在社会科学成果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如今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习近平指出:“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 [4]“互联网是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弘扬正能量的重要载体。”[5]社会科学成果的传播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跟上互联网的步伐。据笔者了解,上海、江苏、广东、湖南、湖北等省市在运用互联网进行社会科学成果传播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比如湖北省在省委宣传部统筹和指导下,省社会科学院2015年创办智库成果专报(内刊),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创建的新型智库网络平台2016年正式面世,省社科联主办的“湖北社会科学网”新版2017年上线运行,使社会科学成果传播初步形成了线上线下结合的良好局面。与此同时,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以及新浪网等大型网络媒体也主动加强了网络智库建设,加强了社会科学成果的传播,这是一种利国利民的可喜现象。但是,必须承认,在运用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客户端等等)这样的先进传播工具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第三,从主体意识层面看,社会科学工作者自身,应该进一步增强成果传播的主体意识。每一个社会科学成果的生产者、拥有者,同时也是社会科学成果的传播者,应该自觉承担起社会科学成果传播的责任,加快社会科学成果的传播。尤其应该善于运用新型媒体,面向广大人民群众来传播社会科学成果。然而,有些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者,自始至终就没有打算让人民群众来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他们做学问、写文章,目的似乎仅仅就是到某些期刊上去发表而已。他们清楚地知道,这些期刊,包括部分外文期刊,包括所谓“核心期刊”、所谓“C刊”,其读者少之又少,少得可怜,有的甚至少到仅仅是他们这些作者自己!他们的研究成果,就这样在他们这些研究者的所谓学术圈子里边打转转,有人戏称这种现象为“自娱自乐”。可悲的是,这样的怪现象,学者们已经见怪不怪,习以为常,而且引为自豪。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社会科学工作者,不能只围着什么“核心期刊”“C刊”之类传统媒体转悠。“核心期刊”也好,“C刊”也好,作为传统的传播媒介,虽然有它存在的价值,但是也确实有它的局限性,它的传播范围,多数情况下基本上出不了所谓学术圈。诚然,在一个怪象丛生的学术圈里,学者们评职称需要在某类期刊发表成果,养家糊口需要在某类期刊发表成果,过上体面生活需要在某类期刊发表成果;但是,学者们做学问、出成果绝不应该仅仅为了这些!学者们在满足自己这些需要的同时,必须意识到做学问、出成果的更高价值、更高境界之所在。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增强传播意识,主动地、无私地让社会科学成果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得到广泛传播,特别是要善于发挥互联网传播平台的优势,善于运用并借助先进传播工具,来扩大社会科学成果的传播范围,来增强社会科学成果的影响力,来提升社会科学成果的社会价值,来真正实现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和宗旨。

[参考文献]
[1]中共江苏省委办公厅,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推进社科强省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苏办发〔2012〕60号)[EB/OL].江苏省人民政府公报,2013,(2).http://www.js-skl.org.cn/index.php?view-49T.html.
[2]问青松.运用细化方法促进“两个责任”落实[J].学习月刊,2015,(1).
[3]冉彪.习近平为何强调核心价值观要落细落小落实?[EB/OL].人民网,2014-02-26.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4/0226/c1003-24470969.html.
[4]习近平.习近平致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贺词[EB/OL].中国政府网,2014-11-19.http://www.gov.cn/xinwen/2014-11/19/content_2780747.htm.
[5]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2-17.
编辑:曾菡

责任编辑:张舸

 

Three Points in Construction of Strong Province in Social Sciences
Wen Qingsong

Abstract: Building a strong province of social sciences should be regarded as a grand strategic goal, which can not be accomplished in an action. To achieve this strategic goal, we must refine it from the time dimension, the element dimension and the subject dimension, and form a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to refine this strategic goal. The key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strong province lies in people. Discipline development is based on team. Optimizing the disciplinary team is an important point for building a strong province in social sciences. We should integrate the disciplinary team in the scope of the province, attach importance to cultivating young and middle-aged academic leaders, and conscientiously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iplinary team's morality and style of study. To strengthen the dissemination of achievements in social sciences, we need to work hard at three levels: communication audience, communication media and subjective awareness.
Keyword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academic evaluation; academic team; construction of style of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