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目录
理论前沿
特别策划:学习和贯彻十九大精神笔谈
本刊特稿
区域经济
争鸣
精准扶贫
智库研究
设置
孙远松: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作者:孙远松      阅读量:224      时间:2018-01-30

党的十九大把扶贫攻坚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战略高度,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一是提出了脱贫攻坚的新任务、新要求。5年来,在党中央的全面领导下,我国扶贫取得重大成就,“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6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但是,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党的十九大强调:“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有担当、负责任的执政党向世界所做的宣言。

二是建立了脱贫攻坚的新机制、新方法。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精准扶贫”工作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脱贫攻坚的新机制、新方法。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均衡的贫富差异现状提出的新手段,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三是扛起了脱贫攻坚的新责任、新担当。党的十九大报告针对过去扶贫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要“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坚决反对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施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对于财政资金的支出要“全面实施绩效管理”,让扶贫资金真正有效使用。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掉队”。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行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因此,做好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我们党做出的庄严承诺,更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我们将把扶贫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思想上再认识,行为上再努力,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与使命感。

二是把握关键环节,着力提高“两率”。扶贫能不能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关键就看我们能不能牢牢把握“精准”二字。我们将严格对照贫困识别标准和程序,识真贫、扶真贫,确保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精准纳入建档立卡,进一步提高贫困人口识别准确率。严格按照贫困人口脱贫达到“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住房、教育、医疗有保障)标准,确保贫困人口按计划脱贫,贫困村按标准出列,进一步提高贫困人口退出准确率。

三是聚力产业扶贫,带动“造血”脱贫。输血不如造血。我们将坚持把产业作为兴区之基、扶贫之本,强化产业带动能力,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乡制宜、因村施策、因户开方”,对确定的产业扶贫项目,实行工程化、项目化、清单化管理加快推进建设,确保发挥最大效益。

四是强化改革成果运用,提高贫困群众收入。我们将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形成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赋予贫困农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带动贫困人口增加财产性收入,促进贫困群众在特色镇、特色村、特色产业的建设发展中,切实提高参与度、受益水平,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五是多措并举合力攻坚,落实各项扶贫政策。我们将全面落实“五个一批”“六大工程”扶持政策,全面实现贫困户脱贫“零危房”、贫困人口本地就医“零负担”、贫困家庭子女实现义务教育“零辍学”、有劳动能力贫困户无“零就业”家庭。

六是加强巡视督查,助力脱贫攻坚。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扶贫领域专项治理,对巡察督查发现的问题线索,深挖到底,严查严办。同时完善督查工作机制,开展常态化、全覆盖明查暗访,收集问题线索,建立问题台账,对查访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始终确保扶贫工作在阳光下运行。

七是加强宣传教育,激发内生动力。利用标语、广播、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宣传扶贫政策,提高群众对扶贫工作的满意度,切切实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广泛开展“结穷亲、促扶贫、手拉手、心连心”活动,通过广大扶贫干部走基层、访农户,教育引导贫困群众破除“等靠要”思想,把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思想激发起来、精神撑起来、信心树起来,形成脱贫光荣的良好氛围。

(作者系中共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