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旺旺:跟踪新成果 把握新动态 —— 2016年国内学术界关于列宁思想研究综述
作者:本站编辑      阅读量:437      时间:2017-10-10

2016年是列宁《帝国主义论》发表100周年,2017年是“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国内学术界围绕着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执政党建设思想、文化建设思想、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理论成果。

一、关于列宁思想研究的基本特点

(一)领域更加宽阔、内容更加深入

领域更加宽阔体现为:从纵向关联点看,对列宁一生各阶段的思想都有所研究,既有对列宁早期思想的探讨,也有对列宁晚年思想的阐发,还有对列宁“非常时期”思想的研究。从横向涉及面看,不仅有学术界持续关注的列宁执政党建设思想、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哲学思想等的研究,还有列宁生态思想、国家治理、文学思想等新学术增长点的探讨。内容更加深入体现为:一方面学术界对少数人片面理解和恶意攻击列宁思想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回应,主要体现在对列宁无产阶级专政思想、帝国主义论等问题的探讨。另一方面,列宁思想中具有历史穿透力的精华不断被后人挖掘,主要体现在执政党建设思想、社会主义观等问题的阐释。

(二)紧密结合实践、推动理论创新

理论因实践需要而产生,实践因理论指导而科学。2016年,学术界紧密结合中国实践对列宁的有关思想进行了历史阐述与价值阐发。针对如何正确认识当前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学术界主要围绕着列宁帝国主义论进行了探讨。针对当前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学术界主要围绕着列宁社会主义观进行了研究。针对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性的日益凸显,学术界主要围绕着列宁文化文学思想进行了阐发。针对当前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学术界主要围绕着列宁执政党建设思想与实践进行了挖掘。总之,紧扣时代问题,推动理论创新,探寻发展规律,提供历史镜鉴,已成为学术界研究列宁思想的重要途径。

(三)认识更加深刻、评价更加全面

列宁思想自产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批评与责难。2016年,诸多学者通过文本研读、历史考证等研究方法,通过回到列宁所处的历史环境,通过研究列宁及其列宁研究原著和苏联历史档案,更加深刻地认识列宁思想实质,更加全面地评价其历史贡献。如有学者通过重读列宁的帝国主义论,阐述了其当代价值。有学者则通过追根溯源、多角度分析等研究方法,力求正确解读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思想,试图回应片面理解、甚至恶意攻击列宁这一思想的论调。总之,站在历史的角度对列宁思想进行辩证、客观的评价,已成学界共识。

二、关于列宁思想研究的主要内容

2016年国内学术界关于列宁思想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列宁的帝国主义论

2016年是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简称《帝国主义论》)发表100周年,国内学术界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1.强大生命力论。有学者通过分析《帝国主义论》的方法论特征、核心意蕴来揭示其当代生命力。该学者指出,《帝国主义论》的方法论特征包括历史的阶段性认知、唯物论和实践性,其核心意蕴在于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是垄断;本质属性是金融寡头的统治;基本特征是对外侵略扩张;必然趋势是寄生性和腐朽性。现今,它仍是深入理解当代资本主义本性的理论武器[1]。还有学者通过从帝国主义理论的当代解释力何以可能、何以体现、何以延续三个方面回应了有些人直接或间接地否定这一理论当代适用性的批评。该学者提出《帝国主义论》的当代解释力何以可能,在于列宁运用科学方法论对帝国主义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形成了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结论;何以体现,在于其思想内核能够解释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何以延续,在于在克服历史局限性中不断实现创造性发展[2]。

2.当代价值论。有学者提出从《帝国主义论》看资本主义的历史性、看近现代殖民主义的实质、看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时代特征。该学者认为,列宁写作《帝国主义论》时,正值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军事上全面展示其威力和强势的时期,但列宁并没有被这些表象所迷惑,而是对帝国主义及其意识形态渗透而产生的修正主义思潮作了科学的病理分析,为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确立了新方向。而今,《帝国主义论》仍是观察和剖析当代资本主义的“透视镜”[3]。有学者则重点阐述了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当代启示。该学者认为,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依据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在占有大量历史和现实资料基础上,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多重基本特征。依据列宁的科学结论和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当代共产党人必须确认四个根本没有变:资本主义对外对内剥削压迫的本质没有变,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没有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对立斗争的主线索没有变,“两个必然”的历史发展规律和根本趋势没有变[4]。

3.现实意义论。有学者提出学习列宁这部著作就要把握“垄断代替自由竞争,是帝国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帝国主义的实质”这一精髓,既不能在帝国主义战争、危机和革命高潮中,片面把帝国主义的“垂死状态”理解为马上灭亡;也不能面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片面得出帝国主义“垂而不死、腐而不朽”的结论,更不能简单照搬列宁的个别论断[5]。还有学者指出,列宁在100年前已经敏锐地觉察到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的到来。如列宁曾指出,20 世纪是从旧资本主义到新资本主义,从一般资本统治到金融资本统治的转折点。尽管列宁没有明确使用“经济金融化”一词,但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可知,经济金融化是金融资本主导和决定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经济运行的必然结果[6]。

(二)列宁的执政党建设思想

“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灵魂和统率。执政党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执政以来一直努力探索但又未很好解决的历史课题。列宁开创了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治理国家的先河,其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思想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1.思想挖掘研究。汲取前人思想智慧,开创今人伟大事业,执政党建设永远在路上。有学者认为,列宁有一个完整的建党学说,其中“排除意见分歧和思想混乱,用党的纲领来巩固思想一致”“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和“注意党员质量的提高,只让有觉悟的真正忠于共产主义的人留在党内”等论断,尤为深刻和精辟。列宁的建党学说可以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提供的理论养分[7]。

2.阶段价值研究。苏俄非常时期是苏俄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特殊时期。有学者对这一时期列宁关于党领导作用、党的理论建设等思想进行了研究。该学者认为,列宁在苏俄非常时期,在经历的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对党的领导作用有了创新性认识。如列宁提出,“没有铁一般的在斗争中锻炼出来的党”,就不能坚持对敌对势力进行斗争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同时,该学者还阐发了这一时期列宁关于党领导红军和国内战争的思想、党加强农村工作的思想、加强党的理论建设的思想、加强社会政治教育的思想、关于转变工作重心的思想等[8]。

3.现实镜鉴研究。党内批评是无产阶级政党内部民主作风的集中体现,也是无产阶级政党与其他政党区别的显著标志。有学者认为,列宁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实际出发,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党内民主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党内批评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立场,有力地指导了党内批评在无产阶级政党内的广泛实践。如列宁要求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坚持在党纲的原则范围内、在保证行动一致的前提下,自由地进行党内批评,营造浓厚的党内批评氛围,用法规制度予以保障,并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推进党内批评的实践创新[9]。

(三)列宁的文化建设思想

“文化自信”是2016年学术界关注较多的关键词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一年来,国内学术界重视挖掘列宁文化建设思想,取得了丰硕成果。

1.文化领导权研究。有学者提出列宁立足于俄国实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的理论,并产生了巨大影响。该学者认为,列宁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包括文化领导权的本质、作用和制度建设三个方面内容。文化领导权的本质是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认同;作用是增强党的团结和形成统一的文化价值导向;制度建设是政党运用科学领导方法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阵地战。该学者指出,文化领导权的形成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且需要知识分子和无产阶级政党运用科学的领导方法不断参与的动态过程[10]。

2.文化语境研究。有学者通过研读和梳理列宁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全部著作得出其文化概念使用的变化特征。该学者从横向分析得出,列宁在多重语境中使用文化概念:一是在批判意识形态领域的错误思潮时使用;二是在强调西方资本主义的先进时使用;三是在阐述苏俄文化落后状况及其弊端时使用;四是在强调文化工作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时使用。从纵向分析得出,列宁使用文化概念前后呈现出一些变化特征:一是关注的视角由国外到国内;二是问题的阐述由隐性到显性;三是战略的构想由具体到全面[11]。

3.文化生成研究。有学者认为,列宁的文化思想是通过“他者”反观自身文化,并与其共同建构新文化语境的科学文化自觉。这一过程主要有三个方面构成:一是以“西欧文化”为“远景思维空间”,体现在对西欧文化进步性的科学分析与认同之中的自我觉醒;二是对本民族文化的批判和否定之中的自我反省;三是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认知与思考之中的自我创建。该学者就此得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必须借鉴和博采其他民族文化众长;必须重视文化与它赖以存在的复杂物质基础之间的关系;不能忽视较高文化教育程度和科学技术在现代文化中的支撑作用[12]。

(四)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思想

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思想不断受到一些人的批评甚至攻击。国内部分学者通过研读列宁的原著,回应了对列宁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歪曲。

1.本质与价值研究。有学者提出,列宁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无产阶级统治,就是无产阶级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革命暴力为后盾,以消灭阶级为己任,在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过渡期间对旧社会的势力和传统进行的顽强斗争。无产阶级专政在中国体现为人民民主专政,是对人民实行民主与对敌人实行专政的统一。列宁无产阶级专政思想对于坚持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独特价值[13]。

2.溯源与回应研究。有学者认为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不受任何法律约束”的论断,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以及打碎旧国家机器的理论。该学者指出,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无产阶级专政是“过渡时期”的政权,是短时期内存在的政权,是打碎旧国家机器后建立的“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国家”。列宁在1918年说到无产阶级专政“不受任何法律约束”,当时的苏俄正处于“过渡时期”。在列宁的思想中,这个时期旧的国家机器已被打碎,旧的法官制度和法律已经被废除,没有也不需要再建立法官制度和法律,所以无产阶级专政不受任何法律的约束。该学者指出,不能以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去衡量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不受法律约束思想的对错,不能因当前中国需要依法治国而诟病列宁当初的话语及思想。该学者还指出,到1920年4月,鉴于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列宁思想有了重大的改变,即列宁在实践中逐渐地提出了加强无产阶级法制建设的思想[14]。

3.历史与现实研究。有学者从历史性的视角阐述了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思想。该学者认为,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随着革命实践的不断变化而发展。在列宁的思想里,无产阶级专政实际上是布尔什维克领袖利用手中的政权对整个社会的强行改造,这一思想既是源自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思想,也与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关,也是俄罗斯国情的产物。但从人道主义出发批判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是不科学和不公正的。所以,不能说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思想完美无缺,不能说没有更为合理与温和的替代方法可以选择,更不能把它视为普遍适用的固定模式,但是离开对俄罗斯国情的具体分析,离开俄罗斯和整个人类的历史发展来认识和评价列宁的有关思想,从方法论上讲是不科学的[15]。

(五)列宁的农村建设思想

列宁立足俄国落后现实阐述了丰富的农村建设思想。研究其相关论述,梳理其逻辑脉络,总结其思想体系,对解决中国当前的“新三农”问题具有重要启示。

1.农业思想研究。有学者阐释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的论述及其当代价值。该学者认为,列宁对农业发展问题的研究起始于十月革命前对资本主义农业生产方式的分析,完成于新经济政策时期对合作制、农业市场化的探讨,构建了包括土地问题、合作制发展、农业集约化、农业技术进步、农业市场化和农民发展在内的理论思想体系[16]。还有学者对列宁“非常时期”加强农村工作的思想进行研究。该学者指出在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做好农村工作至关重要,列宁提出了“百倍努力做好粮食储备工作”“非常审慎的对待中农国家”、帮助发展农业公社和农业劳动组合,促进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等思想[17]。

2.农村工作研究。有学者研究了列宁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思想。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为了实现对农村的有效领导,列宁通过在农村建立和完善党支部、吸收优秀贫苦农民入党、培养优秀基层党员干部等措施来科学设置农村的基层党组织。他明确规定了党管农村、密切联系非党农民、同非无产阶级派别作斗争的基层党组织工作原则。他还提出通过仔细收集和细心研究农村实践经验、同农业工会与合作社加强合作、纠正急躁冒进等措施,来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式[18]。

3.农民信仰研究。有学者对列宁关于农民的信仰培育思想进行了研究。该学者认为,列宁非常重视对农民的信仰培育。为了对农民进行信仰教育,列宁提出必须把社会主义的火种传播到农村中去,把“政治觉悟的种子散播到千百万农民群众中去”,让农民对共产主义的信仰由自发向自觉转换,而信仰意识的觉醒则需要培养农民的政治觉悟和素养,让农民自觉地摆脱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等重要思想。该学者还总结了列宁关于农民接受共产主义的独特途径: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的信仰培育方法;与社会组织相结合的信仰教育方法;与榜样教育相结合的信仰教育方法;与传播媒体相结合的信仰教育方法[19]。

三、国内学术界关于列宁思想研究的展望

国内学术界在列宁思想研究方面呈现出遵循历史、立足现实、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良好发展态势。当前中国共产党人正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行,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汲取其惨痛教训是坚定中国道路自信的必然诉求。笔者认为学术界应从以下方面加强进一步的研究。

1.立足中国实践,加强文本研究。文本作为思想最直接、最忠实的载体,为推进思想研究提供了根本依据。因此,文本研究是推进理论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对经典著作进行深度解读,有助于准确把握思想的精髓。文本研究是正确理解列宁博大思想必须遵循的研究方法之一。但文本研究决不是玩“文字游戏”,而应秉持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现实关怀,应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出发,从经典著作中寻找回答当代中国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伟大实践。而学术界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实践等多方面原因,对列宁思想的文本研究表现出“实用化” “模糊化”等不良倾向,进而导致人们对列宁思想存在不同程度的偏见,突出表现为以今人的思维去苛求前人,这是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的。因此,加强文本研究,立足中国实践,对思想作出正确的价值阐发应该是学术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2.尊重历史发展,辩证客观分析。历史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组成的统一体。因其组成因素的多元化导致其表现形式的多样化,进而使得历史表现为一个无法分离、相互缠绕的巨型网络。时间无法倒流,历史无法重演,因而只能以史料为中介去无限地接近它。但后人以史料为基础进行历史研究时,不可避免地受到其主观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坚持科学的方法论原则,尽可能地避免历史的主观化、虚无化等错误。在列宁思想的研究中,少部分学者通过网络平台散布列宁是俄国人民的“恶魔” “暴君”等言论,通过丑化列宁形象来颠覆民众对列宁的认识,这无疑是不顾客观历史事实而妄加的评论。在思想多元化、网络日常化的时代,我们应当把研究对象放到历史发展的脉络中去,尊重历史发展,对历史人物及其思想作出辩证客观分析。

3.坚持与时俱进,推动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20]问题是创新的动力源,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时代问题,准确把握并解决时代问题是理论创新的使命。进一步深化列宁思想的研究,需要我们应时代之要求、强问题之意识,以实践推动理论创新,以理论指导实践发展。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并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背离科学社会主义的失败。不能因为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来贬低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作出的重要贡献,更不能以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来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这就要求学术界要加强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总结和教训的分析,坚持与时俱进,推动理论创新,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自“十月革命”起,已走过一百年的艰辛历程。百年回首、百年曲折、百年探索、百年发展,总结百年来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是学术界必须承担起来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朱炳元. 列宁《帝国主义论》:方法论、核心意蕴与当代价值[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6,(6).

[2]顾玉兰.论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当代解释力[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8).

[3]姜迎春.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当代价值[N].光明日报,2016-6-8.

[4]郝贵生.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当代启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8).

[5]李景治.列宁帝国主义论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J].社会主义研究,2016,(3).

[6]程恩富,谢长安.当代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的本质、特征、影响及中国对策——纪念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100 周年[J].社会科学辑刊,2016,(6).

[7]雷 云.从列宁的建党学说中汲取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养分[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6,(5).

[8]俞 敏.苏俄非常时期列宁的常态性思想[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9]柳礼泉,戴晓慧.论列宁党内批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1).

[10]杨海波.略论列宁的文化领导权理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7).

[11]刘旺旺,俞良早.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使用文化概念的多重语境及其变化特征[J].求实,2016,(3).

[12]陈兆芬.列宁文化自觉的“远景思维空间”及其重要启示[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13]高圣洁,蔡亚志.论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3).

[14]俞良早.关于列宁两个“易生歧义”话语的正确解读[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6,(6).

[15]安启念.关于列宁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几个问题[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5).

[16]王 丰.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的论述及其当代价值[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6,(5).

[17]俞 敏.非常时期列宁关于粮食生产和农村工作的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

[18]许 蓉.列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思想及当代意蕴[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6,(6).

[19]朱晓林,双传学.列宁对农民的信仰培育思想及当代意义[J].湖南社会科学,2016,(1).

[20]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6-5-19.

[责任编辑:谭晓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