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和践行现状调查
作者:本站编辑      阅读量:362      时间:2017-09-11

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经提出,它便成为引领当代中国进步和发展的精神旗帜,成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于是,各行各业开始了宣传、学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高校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青年学生理所当然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者。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2]因而,青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以及践行,决定着我国的未来发展前途。

一、指标结构模型及其问卷设计和调查实施

基于心理学中关于“认同”理论结构,笔者设计出相应的问卷,由此开展调查研究。

(一)问卷设计的理论模型和指标结构

1.问卷设计的理论模型。认同和践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认同是基础,是关键;践行是标准,是目的。毫无疑问,价值观认同是价值践行的先导,就是说,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认同我国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何况从价值观的认同到践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机理是:首先,个体在学习、实践和体验的过程中,一般是通过显性的外界信息输入,从而达到基本的价值观认知;然后,在个人价值观中逐步将核心价值观的蕴涵要求融入,并不断地加以固化。整个内化过程要经历理性认知、情感认同和行为倾向[3]三个阶段。这个动态过程形成了一个动态循环系统(见图1)。大学生群体正是通过这一动态循环系统对核心价值观形成认知和认同,在心灵深处接受、认同,从而达到知行统一,使这些价值理念成为自己的价值追求,而被纳入到个人的价值要求和规范之中。

2. 问卷设计的指标结构。本问卷调查所设计的指标结构用以直接测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指标。本设计问卷采用了教育心理学、政治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的态度测量以及价值观测量量表的设计方法,并结合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具体实际进行设计。具体指标设计结构如表1:

(二)问卷调查实施

本次调查以大学生群体为对象,在武汉部分高校(主要为“985”和“211”高校)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56份,回收率达85.33%,经过筛选,其中有效问卷242份,有效率达94.53%。问卷资料涵括被调查对象(样本)性别、年级、所学专业、学校类别和生源地等人口基本特征(见表2)。其中男生148人,占61.2%;女生94人,占38.8%。文科学生84人,占34.7%;理科学生46人,占19.0%;工科学生112人,占46.3%。大一学生84人,占34.7%;大二学生28人,占11.6%;大三学生33人,占13.6%;大四学生31人,占12.8%;研究生(含博士和硕士)66人,占27.3%。生源地在城市的学生有136人,占56.2%;生源地在农村的学生有106人,占43.8%。中共党员学生73人,占30.2%;共青团员160人,占66.1%;无党团身份学生9人,占3.7%。

本次调查活动其调查问卷题型有多选题和单选题两种,对多选题采用二分编码处理,最后,使用 SPSS22.0 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录入、处理和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情况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过程是动态的,是他们在学习、实践和体验过程中,对外界信息刺激反映,然后经过对信息的加工处理,最后通过内在的思辨、选择并融合转换成内心活动,以实现认知。

1.理性认知水平较高,但深度仍有待加强。所谓认知(cognition)是指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之后, 或是通过信息加工(information processing)过程,将所接触的人或事通过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4]。理性认知是实现客体主体化的条件,它是主体意识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起点。所以,大学生要实现对核心价值观的主观认同,首先需要对认同对象的基础知识(提出的时代背景、基本内容、意义)有所了解。因此,只有在对核心价值观有了基础的理性认知前提下,才能对其产生认同,并将其内化为个人的价值需求之中,而成为个人的行为准则。调查结果显示: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注程度较高(见表3)。有99.6%的调查对象都听说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关注的大学生占45%,对此仅停留于了解的有48.3%,只有6.2%的大学生表示听说过, 0.5%的大学生则完全没有听说过。由此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宣传、学习和培育的4年来,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入耳度接近100% 。这表明在大学生群体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水平很高。(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掌握程度较高。在具体内容的认知上,笔者主要调查了个人层面上的价值观要求。调查发现,83.9%的大学生明确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要求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3)大学生在具体时间的认识上较为模糊。有52.1%的大学生明确知道“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但仍有47.9%的大学生不清楚具体是在何时何种情况下提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在总体关注度上,还是在对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深入认知上,大学生群体的认知程度都相对较高。由此表明,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4年来,高校进行的宣传和培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当然,我们也应看到大学生对其具体内容和背景的认知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对其具体内容的调查中,仍有17.1%的大学生还未能明确其具体内容;而在具体时间背景的认识上,则有近半数(47.9%)的调查对象不清楚“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是何时何种情况下提出的。

2.情感认同程度偏低。“情感是指人在对事物的属性、特征及其关系等形成认识的同时所产生的对该事物满意与不满意、喜爱与厌恶、肯定与否定等一系列的态度”[5]。情感认同是基于认知而产生,因此相对于理性认知具有更全面和深刻性的特点。如表4,调查结果发现,76.4%的调查对象认为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是很有必要的。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在情感上较为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大学生群体有要接受价值观培育的主观需求。同时,也表明现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因此他们仍希望接受这方面的教育。但应注意的是,仍有23.6%的调查对象对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认为没必要或无所谓,这表明,几近1/4大学生在情感上仍处于模糊状态,恰恰说明,在高等学校抓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很有必要。

此外,大学生一般均认同自身的价值主体地位(见表5)。在“大学生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和践行者”这一观点上,选择“非常赞同”和“比较赞同”的人数比例达到了98%。由此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大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主体地位。而在调查大学生对“你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平常的学习和生活是否息息相关”问题上(见表6),只有5.0%的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平常的学习生活“没有任何联系”或认为“不清楚”,有95.0%的大学生认为与平常学习生活有联系。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认识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只是空头口号,它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群体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存在着情感缺位。理由是他们固然知道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很有必要的,并且他们也十分认同自身作为价值观宣传与践行的主体地位,但是他们未能从情感上完全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身生活的关联性。那么原因何在呢?根据进一步分析发现,如表7,有62.4%的大学生认为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主义价值观要求偏离,且有58.3%的大学生认为社会道德风气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要求不一致。这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与个人及社会的现实道德要求有所脱节,因而严重削弱了大学生的情感认同。

3.行为倾向性不强。行为倾向是价值内化过程的最高阶段,是指在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的前提下,是否付出行动的主观意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倾向性是指人们对践行前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具有准备性质。因为它可以影响到人们将来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反应,但是它不等于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外显行为,它只是在主观上对外显行为所做的准备。数据分析显示(如表8),对于高校开展的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专题教育活动,43.0%的大学生表示曾经被动参与过,34.3%的大学生积极参与,9.5%的大学生不愿意参与,还有13.2%的大学生表示没有机会参与。这表明大学生群体参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活动的主观意愿不强。究其原因,是因为学校开展此类活动的新颖性不够,有的甚至较为枯燥。从表9可以看出,在大学生对其本校开展的相关宣传和培育活动的评价上,有30.2%的调查对象认为学校开展的宣传与培育活动形式多样,但仍有32.2%的调查对象认为这样的宣传和培育活动内容枯燥,没有吸引力,25.6%的调查对象认为活动形式单一,互动性差,还有12.0%的调查对象则表示对此类活动根本不感兴趣。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不应仅仅停留在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上,更应体现在行为倾向上,即能将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然而,调查结果揭示,大学生虽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水平较高,但是在情感上的认同还是偏弱,因此也导致了他们的行为倾向性不强。进一步探究发现,培育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存在着多方面的影响。调查发现,大学生群体认为最大的影响因素是多元文化,其次是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偏离以及社会道德风气与思想道德内容严重脱节。此外,有40.5%的在校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平常的学习生活联系不大,5%的大学生则表示不清楚或认为完全没联系。这表明大学生群体中仍有相当部分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存在着模糊性,因此难以激发其全身心地参与到与价值观培育相关的活动中去。

(二)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

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真正意义之所在。因为价值观要发挥实际效用,就要发挥其价值引导作用,而这必须要落实在行动上。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所以,需要每一位社会成员在日常生活中的自觉践行。

对于大学生在个人层面价值观要求的践行现状调查采取的是李克特量表法,分为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不清楚、比较符合和完全符合5级,并分别赋予1~5的数值。如表10所示,通过均值比较,大学生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4个价值要求上的践行均值都大于平均值(3分),因此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能较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在爱国层面,大多数学生都有强烈的国家荣誉感和自豪感。70%以上的调查对象表示自己看到五星红旗会感到自豪,并且渴望看到两岸统一,同时还有41.7%的调查对象表示自己会时常关注国家的重大事件如“两会”等;

2.在敬业层面,60%以上的大学生表示会保质保量地完成课业任务、会为班级建设献言献策,并且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

3.在诚信层面,受调查的大学生中表示交朋友时十分看重对方是否诚信的占全体人数的88.8%,同时90.2%的大学生表示自己考试或平时测试中从来不作弊,87.6%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总是会信守与他人的约定;

4.在友善的层面,86.8%的调查对象在公交车上会主动给老人让座,83.4%的调查对象会主动给予他人力所能及的帮助。

综上所述,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大多数大学生的行为选择较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行为规范的要求,但是部分大学生中存在实践自觉性不强的情况。在“时常关注国家重大事件是否符合自己”的调查中,虽有18.6%的大学生表示完全符合自己,23.1%的学生表示比较符合自己,但有33.1%的学生表示不清楚,甚至有25.2%的学生表示比较不符合或完全不符合自己。此外,在“看到有老人摔倒,会主动去扶起摔倒老人是否符合自己”的调查中,28.9%的学生选择完全符合自己,24.4%的学生选择比较符合自己,而有28.1%的学生选择不清楚,18.6%的学生则表示这比较不符合或完全不符合自己。

三、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和践行实效性的对策

(一)强化“三个课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

“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5]。而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要求。因此,我们的教育应将其融入到教学以及校内外活动的全过程之中。“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于国民教育全过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6],这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培育的要求,也是核心价值观培育在高校必然路径。笔者所指的“三个课堂”,是指以系统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的第一课堂,以学生在校内开展的学术、文体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课堂和以学生在校外进行实践活动的第三课堂。

第一,优化以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的课堂教学的第一课堂。在这一课堂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但调查发现仅47.9%的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其培育核心价值观可以依靠的对象。据访谈发现,目前一些理论课教师“照本宣科”,即使上课形式上有所创新,但内容“换汤不换药”。因此这样的理论课程对大学生缺乏新鲜感,没有指导意义。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进一步反思自身的教学,结合新生代大学生的特点,设计出符合当代学生特色的教学方式,才是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际作用的重要突破口。同时,在专业课教学中也应该渗透价值观培育。调查发现,仅26.0%的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依靠专业课教师。这一方面表明,专业课在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过程中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表明,大学生未认识到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性,因此有很大的发掘空间。专业课任课教师应在专业教学中通过树立模范、奖惩措施以及其他方式适当、自然地融入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而达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第二,开发出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课外“特别活动”,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组成部分,表明明确的活动目的和内容。在“特别活动”中,老师或辅导员要以“顾问”的身份参与指导学生的活动,主要是以学生自主、自发的开展为主。而且,高校有关部门、学生会和社团,应多举办一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的讲座和活动,有意识地在行动中培育大学生的认同。如可以开展垃圾清理活动(教会学生爱清洁卫生,保护身边的环境等)、观看爱国影片(了解国家和党的历史)、诚信超市等等。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进第三课堂中。“一个社会是由一定的实践来构成”。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需要进入生活实践的场域之中去分析和建构,而不是站在高楼上俯瞰或是高喊口号。在调查中发现有七成以上的大学生喜欢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来培育其自身的价值认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这种价值观真正的能被这个社会所需要,且人们遵守此种价值观要求能够立足于社会,这种价值观才能被个人所认同,才能融入个人的价值追求和规范之中。

(二)形成以“理论教学”促认知,以“活动”督实践的机制

认同和践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认同是基础,是关键;践行是标准,是目的。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先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认同核心价值观的体现。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过程,而践行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在显现。只有二者统一,才能表明是真正的认同。

据调查发现(如表11),大学生群体喜欢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大方式是“组织社会实践活动”(71.9%)、“通过比赛活动加以促进”(53.3%)、“组织专家学者讲座”(45.5%)和开展理论学习(38.4%)。而对于高校中一向推崇的榜样激励法,大学生则并不喜欢,是可供选择的六大方式中,选择比例最少的,仅30.6%的大学生喜欢通过这种方式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通过进一步分析大学生群体最喜欢的四大方式,可以看出,大学生群体比较喜欢的方式为两种:一是知识类学习,一种则是活动类实践。通过理论学习方式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后通过各类“活动”的方式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从“认识—实践”的过程。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才算是落到了实处,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也才是取得了实效。

(三)打造家庭、学校、社会多方位协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环境

社会心理学家勒温(K.Lewin,1936)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B=f(P,E), B指个人行为,P指个体,E指个人所处的环境,f 是指函数关系。其含义是:个体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环境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培育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阶段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阶段,社会文化环境、学校教育环境以及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当今社会、学校和家庭均存在着一些问题,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蕴含要求并未能让大学生群体更好地适应社会,因此这严重影响了他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

从表12中可以看出,79.8%的大学生认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依靠社会,34.7%的大学生则认为要依靠父母。而在学校方面,则主要是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老师(47.9%)、辅导员和班主任(45.0%)以及专业课老师(26.0%)。

因此这三方力量都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依靠力量,所以这三方力量主体也需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为大学群体营造稳定、良好、和谐的社会、学校和家庭环境。

[参考文献]

[1]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EB/OL].人民网,2013.

[2]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N].人民日报,2014-05-05.

[3]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张焕庭. 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6]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新华网,2013-12-23.

[责任编辑:曾 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