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怡宁:QQ群大学生匿名表达取向分析
作者:本站编辑      阅读量:510      时间:2017-06-14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随着网络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以QQ、微信和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当下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高校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值得注意的是,自2014年匿名网络社交兴起以后,高校大学生开始在社交媒体上以匿名的形式发表言论。而且,匿名聊天的话语尺度也逐渐放大,匿名情景下的大学生网络舆情事件时有发生,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大挑战。因此,对社交媒体中出现的大学生匿名现象进行探究,有助于高校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学生群体需求,从而能有针对性地完善学生管理工作。

  二、大学生QQ群匿名情况

  (一)网络匿名性

  网络自兴起之时就有了匿名特性。网络交流均以代号形式出现,而这种虚拟代号通常并不能和发言者的真实身份发生联系,使得大学生的外貌、年龄等个人特征以及姓名、职业等社会身份被隐匿。针对大学生网络匿名性表现,国内学者的观点主要有两点:

  一是网络匿名性能够为发表言论的各方提供一个公开、平等的环境。如张再云(2003)在对匿名性本质进行分析时认为,匿名性赋予了网络以公开、自由、平等参与等优点[1]。陈曦(2014)以“均等假说”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认为相较于现实而言,网络社会中的匿名性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为网民包括大学生提供更为平等的交流环境[2]。

  二是网络匿名性能够冲出社会规范,促使人们进行自我表露。如吴正国(2001)在对匿名性进行表述时,认为网络上的匿名状态会让人脱去生活的面具,摆脱现实社会中的规范和束缚,表现“本我”,且在言语上更为坦率[3]。王芳(2012)通过案例分析认为,具有匿名性的网络社区能够满足大学生的两点需求:一是为表达自我的真实意见和种种情绪提供了宣泄途径,二是能够使自己的言论逃避社会压力或法律责任[4]。

  与传统互联网相比,社交性的网络平台存在自身特殊性。以QQ群、微信群和人人网为代表的网络平台,正是通过“熟人的熟人”模式进行社交扩展,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搬”到网络社区[5]。这一点对于以校园为主要社交场所的大学生群体来说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基于熟人的社交网络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传统互联网的匿名性质。近年来,以QQ群匿名功能为代表的匿名社交方式兴起,虽然重新为交流双方提供了隐藏身份的机会,从而赋予了社交平台以新的匿名性质。但在一定程度上,社交网络匿名表达与传统互联网的表达行为又具有了相似的性质。

  (二)大学生网络表达行为

  在众多参与网络表达的网民中,拥有便捷上网条件和较高知识水平的大学生群体是其中的一支重要群体。关于大学生网络表达,主要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针对大学生网络表达基本表现的认知,二是在社交媒体兴起后,针对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上表达的看法。

  大学生网络表达行为丰富多样,他们通过文本、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式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其表达内容涵盖多个方面。如王宇航(2011)在针对90后大学生展开调查的过程中,将网络表达目的分成了个人倾诉交流、信息咨询、正常事务讨论、打发时间等类型,并根据调查结果得出男生的网络表达倾向于获取信息,女生网络表达则倾向于交流等结论[6]。夏雅敏(2013)通过对网络话题的观察,总结出大学生网络表达特点,既包括表达形式的生动性、方式上跟随潮流,又表现为内容上的批判性等,提出网络匿名表达能够促使大学生更自由地进行交流乃至宣泄[7]。

  在社交网络表达方面,周葆华(2014)通过对不同性质的网络平台展开调查,发现大学生在人人网和微博等社交网络上的表达程度最高[8]。虞鑫(2014)通过实证研究,对社交网络环境中的大学生意见表达进行了调查,得出表达行为会受到社会资本(包括情感羁绊和利益联结)和个人意愿等因素的影响[5]。另有学者也对大学生社交网络中的表达行为与校园管理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分析。如闫方洁(2015)认为,微博、微信等媒介早已取代教室、宿舍等传统载体,成为校园管理工作中收集意见的重要渠道[9]。陈树文(2015)则认为,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能够使大学生的利益诉求得到更广、更快的传播,从而令高校管理者能够更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动向和需求[10]。

  三、问卷分析

  本研究依据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1,结合技术接受模型2的相关概念以及QQ群匿名的实际特征,构建了QQ群匿名表达行为的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并提出了3个研究假设:

  假设一: 大学生使用QQ群匿名的动机强度对使用行为频率有正向影响;

  假设二: 大学生使用QQ群匿名的满足程度对使用行为频率有正向影响;

  假设三: 大学生感知风险程度对使用行为频率有负向影响。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运用结构问卷调查搜集数据。调查人员采取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首先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华中地区21所高校按“985”“211”和普通本科分为3层,每层抽取2所学校,共抽取6所学校。其次,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分别在同类下属6所高校中抽取两个院系作为样本。最后,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在每个院系中抽取一个班级,将班级中全部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资料收集采取“集中填答问卷,当场完成,当场检查,当场回收”的方式进行,填答问卷的时间约为5-10分钟。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60份,实际回收有效样本310份,有效回收率为86%。

  本研究采用SPSS统计软件,运用描述性分析、信度效度分析、频数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大学生QQ群匿名的使用动机、满足度及感知风险程度对使用行为的影响关系进行阐释,在此基础上对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1.使用行为的测量。 对于大学生QQ群匿名的使用行为,本研究分三个层面测量,分别是行为频率、行为环境以及行为表现。通过问卷调查,本研究需要了解大学生使用QQ群匿名功能的频率、不同类型QQ群中的匿名使用情况以及大学生QQ群匿名表达的具体内容。

  2.动机指标构建。大学生选择QQ匿名进行表达,一定程度上说明匿名形式可以为他们在表达中的某些动机提供条件。基于这一含义,本研究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的总结,并结合QQ群匿名的使用特征,将使用QQ群匿名进行诉求表达的动机分为社会和个人两大层面。其中社会层面动机分为平等性动机和去抑制化动机,个人层面动机则包括社交性动机和信息性动机(见表1)。

  关于平等性动机。对于大学生而言,其所在的QQ群多为与学校生活相关的熟人社群。在这些QQ群中,实名发言常常会受到现实身份的影响,所发表的言论也会因现实身份不同而受到不同关注。在实名环境下,现实社群中的意见领袖在QQ群中的意见也会具有更强的影响力,从而受到其他群成员更多的关注;而一些在平时生活中的言论弱势者,在QQ群中受到的关注必然相对较少。

  以QQ群匿名聊天为代表的匿名社交,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为平等的交流环境。在匿名的交流环境中,QQ群成员之间不再存在外貌、能力、身份、地位等社会等级的差别,彼此之间仅通过匿名身份来相互交流。社会等级的消失可以消除因之而产生的刻板成见,可以消解言论关注度的现实等级,使得QQ群匿名聊天成为一个平等的发言空间。在这种言论成为唯一关注点的交流环境中,学生可以使自己的言论获得与他人同等的关注度。

  二关于去抑制化动机。大学生在使用匿名方式发表言论时存在去抑制化动机。行为主体在匿名社交中,存在着消除社会规范影响力的倾向,即减弱或消除外部规约给自身带来的束缚和抑制,表露内心的真实情感及想法,从而表现出一些在现实生活中不会出现的行为特征 [2] 。

  此类动机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明确的诉求表达,即消除社会环境压力带来的顾虑,自由表达行为主体的利益诉求,这类诉求是明确而清晰的;二是情绪宣泄,即行为主体对于某些涉及自身权益的问题积压着强烈的情绪,并选择用匿名形式将其表达出来,从而使自己的情绪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泄。

  关于社交性动机。社交性动机是指人们在与其他人群进行接触、交流的过程中,倾向于通过闲聊或者讨论的形式发表言论,表明自己的利益诉求,营造出讨论的热烈氛围。匿名的QQ群提供了一个自由、平等的平台,可以使群成员在放松的心态下进行社交活动。其具体表现为群内部闲聊和话题讨论,即群成员在匿名性的日常言语交际活动中,用相对轻松的语言发表自己的利益观点,在热烈的环境氛围中维持群内部关系,使自己的诉求表达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响应[11]。

  关于信息性动机。使用QQ群匿名,可以排除现实诸多因素的干扰,毫无顾虑地进行问题咨询并获得他人回答。这些问题大多与现实因素相牵连,涉及公共利益或自身权利。行为主体以实名身份不便公开咨询,便可以匿名身份获得与自身权益相关的信息以便满足自己的信息需求。同时,大学生也可以将自己认为对高校管理以及对自身利益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发布到群里,使信息在没有外部因素制约的情况下得到更大范围传播,从而使得自己的诉求或意见得到更多的关注。

  3.感知风险程度测量指标。在使用QQ群匿名的过程中,动机与感知风险程度相互依存,大学生预测的风险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媒介接触的可能性。本研究将感知风险分三个维度进行测量,分别为感知隐私风险、信息接收风险以及易发冲突性风险(见表2)。

  关于感知隐私风险。虽然大学生在匿名过程中获得了虚假的匿名身份,但真实身份的保护问题依然存在着不确定性。在使用QQ群匿名进行表达的过程中,大学生会担心匿名身份是否有被暴露的可能,从而感知到一定的风险。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担心匿名身份是否被他人利用技术手段获取;二是在匿名聊天的过程中,由于群内部成员之间的熟悉程度较高,真实身份可能会因生活中习惯性的聊天方式而暴露。

  关于信息接收风险。匿名环境虽给予了大学生更丰富、更自由的信息获取方式,但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信息接收风险。在匿名环境下,由于外部管制减弱或消失,负面信息的传播力度加强。诸如不良信息、虚假信息以及垃圾信息扩大了,以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对QQ群匿名功能的使用。

  关于易发冲突性风险。在社交网络中选择匿名形式表达,会消除外在社会规范对人的抑制作用,可以使大学生在交流中自由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但同时也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匿名可能会促使群成员之间随意宣泄或发表非理性言论,使得成员之间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增强,同时也可能促使学生自身与其他成员发生冲突,不利于交流的有效进行。

  4.可靠性分析

  (1)关于整体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通过对整体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可知(见表3、表4),信度检验AlPha系数为0.879>0.8,说明量表各指标间有着较强的相关性,该指标信度是理想的,相关变量和题项整体上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检验的KMO值为0.713>0.7,证明本问卷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有意义。

  (2)动机测量指标信度、效度检验。由表5和表6可知,动机量表信度系数α=0.828>0.8,信度良好;效度系数KMO值=0.807>0.8,说明效度良好

  (3)感知风险程度量表信度、效度检验。由表7和表8可知,感知风险程度测量量表信度系数为α=0.829>0.8,信度良好;效度系数为KMO值=0.765>0.7,说明效度较好。

  (4)满足度量表信度、效度检验。由表9和表10可知,感知风险程度测量量表信度系数α=0.849>0.8,信度良好;效度系数KMO值=0.84>0.8,说明效度良好。

  通过对整体问卷和具体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证明本次调查的测量具有一致性和准确性,能够稳定而真实地对所测变量进行反映和呈现。

  接下来我们进行样本分布分析。QQ群匿名使用者结构特征(见表11)主要包括性别、专业、年级3个指标。在回收的310份调查问卷中,男性大学生中匿名使用者占52.9%,女性大学生中匿名用户所占比例是47.1%。样本中文史类专业学生人数为94人,所占比例30.3%,理工类学生人数为201人,所占比例64.8%,艺体类学生人数为15人,所占比例4.8%。调查对象中大一学生占比20.3%,大二学生54.5%,大三学生19.7%,大四学生5.5%。

  一是关于QQ群匿名功能使用频率。调查发现,QQ群匿名功能使用频率(见表12)在各个层次分布较为不均匀,其中从不使用的大学生占33.5%、很少使用者占44.2%、有时使用者占16.8%、经常使用者占4.8%。由此可以看出,QQ群匿名的使用者占近7成,大学生在QQ群中匿名表达行为发生的频率较高。

  二是关于不同类型QQ群匿名使用情况。

  不同类型的QQ群用户使用匿名的情况也有所不同。通过(表13)分析可知,同学群里使用匿名人数达到七成,不使用匿名的接近3成,在课堂学习、信息咨询、学生工作群中使用匿名的人数与不使用匿名人数比例为2:8。这表明,大学生群体倾向于在同学群包括班级群、年级群、学院群等群组使用匿名功能,而在课堂学习群、信息咨询群等群组中较少使用匿名。可以看出,在不同类型的QQ群中,学生的匿名表达行为具有差异性。

  三是关于QQ群匿名使用行为表现。通过对高校学生使用QQ群匿名的行为表现调查可知,出于灌水闲聊目的而使用匿名功能的用户达到139人,表达自己对于权益性话题诉求的用户达90人,讨论问题、交流观点的用户有46人,为了信息而咨询的用户有38人,出于发问卷、广告等信息目的使用匿名的用户有14人,出于其他诉求的用户有6人。由此可以看出,QQ群匿名表达的内容涵盖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是关于假设验证。首先平等性和去抑制化的动机强度对使用行为频率有正向影响,社交性和信息性动机强度均与使用行为频率无显著关系。QQ群匿名的使用动机(A)是对其需求的体现,同时也直接决定了大学生的行为取向。大学生使用QQ群匿名的行为可以根据其在群聊时使用匿名的频率来表示。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可知(见表14、表15),R=0.582,R2=0.338,P=0.000<0.05。说明大学生在群聊里使用匿名的频率与动机之间呈显著相关性。

  通过对变量之间进行回归分析可知(见表16),使用动机与使用行为成显著相关,P(常数)=0.000<0.05,P(F1)=0.029<0.05,P(F4)=0.002<0.05,说明这两个变量与使用行为有显著关系的,P(F2)=0.798,P(F3)=0.809远大于0.05,动机与使用行为关系不显著。所以大学生使用动机可以表示为:

  A=1.246+0.134F1+0.153F4

  由此可知,去抑制化动机与平等性动机对使用行为的影响显著。这表明,对于用户而言,使用匿名最大的驱动力在于匿名环境可以带来身份上的平等感以及相同的言论关注度,同时匿名可以使得大学生摆脱社会约束,充分展示自己的真实情绪和想法。

  其次,平等性动机和去抑制化动机的满足程度对使用行为频率有正向影响,信息性动机和平等性动机的满足程度与使用行为频率无显著关系。

  通过对变量之间概似比分析可知(见表17),P(常数)=0.000<0.05,P(F1)=0.027<0.05,P(F2)=0.027<0.05,说明平等性动机和去抑制化动机的满足程度是与使用行为有显著关系;P(F3)=0.309,P(F4)=0.937远大于0.05,说明社交性动机满足度和信息性动机满足度与使用行为关系不显著。

  由此可知,去抑制化动机的满足度与平等性动机的满足度对使用行为的影响最为显著。这表明,对于大学生而言,使用匿名可以获得身份上的平等感以及相同的言论关注度,同时匿名可以使得自己摆脱社会约束,充分展示内心的真实情绪和想法。

  再次,感知隐私风险与信息接收风险对使用行为频率有负向影响,易发冲突性风险则与使用行为频率无显著关系。

  感知风险程度(W)反映了大学生对于使用QQ群匿名所带来的风险的判断和预设,该指标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使用行为,即大学生感知风险的程度较强则会趋向于放弃使用,而感知风险较弱则趋向于使用。通过数据分析可知(见表18、表19),P=0.01<0.05,说明大学生在群聊里使用匿名的频率与用户感知风险程度之间有着显著关系。相关系数为R=0.231,R2=0.053,校正决定系数为0.04,说明数据能够解释4%的样本,拟合度较低。

  通过对变量之间进行回归分析可知(见表20),感知风险程度与使用行为成显著负相关,P(常数)=0.000<0.05,P(F1)=0.029<0.05,P(F2)=0.045<0.05,说明这两个变量与使用行为存在显著关系,P(F3)=0.416远大于0.05,关系不显著。所以大学生感知风险程度可以表示为:

  W=2.762-0.143F1-0.122F2

  从上式可知,大学生使用行为受到感知隐私风险与信息接收风险两个因子的影响较大,说明他们在使用QQ群聊匿名时较担心自己个人的隐私被泄露,同时虚假信息、暴力色情信息以及无用信息的出现也成为阻碍大学生使用匿名的重要因素。

  由上可得出统计结论如下:

  1.平等性动机和去抑制化动机对使用行为有正向影响;

  2.平等性动机和去抑制化动机的满足度对使用行为有正向影响;

  3.学生对于隐私风险和信息接收风险的感知程度对使用行为有负向影响。

  可知,大学生匿名表达背后的主要动机为平等性动机和去抑制化动机,其中这两类动机的动机强度和满足程度均对学生的匿名表达行为频率有着正向影响。同时研究发现,大学生对于匿名状态下存在的隐私风险和信息接收风险的感知程度越高,匿名表达行为发生的频率也越低。

  四、结论与建议

  根据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在社交网络进行匿名表达存在着两点需求:一是希望能够自由表达自身的情感和观点,不受外在社会规范等因素的约束;二是希望自身言论可以得到平等对待,不会因发言者个体因素而影响其言论的被关注程度。虽然调查结果显示,“水群闲聊”是发生频率最高的匿名行为类型,但是闲聊本身并不是匿名的主要驱动力,希望得到自由表达的空间和平等的对待,才是大学生在网络社交平台上选择匿名发言的重要目的。并且,学生对这两个目的的意愿强烈程度会影响其匿名表达行为的发生频率。说明以QQ群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中的匿名行为正好满足了学生的这些内在需求,而且这种较高的满足程度能够进一步促进匿名表达行为的发生。

  同时,大学生对一些匿名使用风险的感知程度越高,匿名使用行为的频率就会越低。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学生对于隐私风险和信息接收风险的认知上。学生认为隐私泄露、真实身份暴露的可能性越大,就越会减少匿名形式的发言。而匿名状态中虚假信息、暴力色情信息、垃圾信息等各类负面信息的大量传播,也可能会改变学生对于匿名表达的态度,进而减少自身匿名使用行为的发生。

  根据上述对高校大学生匿名表达行为的研究分析,为了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我们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建议:

  (一)完善高校诉求表达机制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大学生在发表言论的过程中希望得到平等的关注度,也希望拥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因此高校管理者应该根据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完善诉求表达机制,一方面给予学生言论以平等对待,另一方面应加强诉求表达渠道的保护措施,消除顾虑,让学生能够自由发言。

  首先,高校管理者应对不同学生的言论给予同等程度的关注。学生群体中的“意见领袖”往往是学生干部或者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的言论往往会在学生群体中形成较大影响力,因此受到关注和重视的程度较高,所反映的问题也能够得到快速反馈。而部分学生的言论由于关注度低,很难得到广泛传播,更谈不上传播的广泛性,因此容易被埋没。故高校管理者应在吸纳“意见领袖”的意见的同时,也要关注其他学生的各类观点,给予平等对待,高度关怀。

  其次,高校管理者需对学生诉求的表达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从而减弱现实中因身份特征、等级约束以及社会规范等抑制因素给学生带来的影响。高校可以搭建网上交流平台(如专门的校内论坛),允许学生利用化名或者匿名发表言论,并将诉求收集和处理的制度公开化,以一个开放包容的态度对言论进行监督和管理。除此之外,高校管理者还可设立专门的学生诉求收集组织,作为学生与高校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学生可向该组织表达个人诉求和意见,组织负责人员将学生的诉求和意见进行收集反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行严格保护,这样既能让学生的诉求有保护性地表达出来,同时也避免了大学生在公众场合表达诉求可能引发的群体性舆论危机。

  (二)完善高校情绪疏导机制

  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是情感最为丰富的时期,面临着各种关于学习、就业、创业和情感等诸多方面的困扰。如果这些困扰得不到及时处理和疏导,大学生就有可能因为身体和精神上的多重压力而采取过激行动。

  因网络新媒体具有传播隐蔽、虚拟、交互及快捷等匿名功能特点,所以逐渐成为大学生宣泄情绪、释放情感的重要场所。大学生一方面借助网络社交媒体的匿名功能缓解压力、调节情绪,但是另一方面,大学生也可能由此产生各种激烈乃至极端的行为。为加强管理,建立有效的线上心理情绪疏导机制,应当采取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

  1.完善学生情绪预警机制。利用网络社交平台快速、便捷和及时的特点,完善线上学生情绪预警机制。例如,高校辅导员应当和学生干部一起加强对班级群、年级群等线上学生聚集地的舆论关注,及时发现各种隐患。

  2.构建线上网络情绪疏导服务平台。基于当前高校中渐趋完善的线下心理咨询和危机预控机制,提出成立专业化的线上心理咨询服务平台,建立一批有相关资质的专业线上心理咨询教师队伍。由此积极开展网上情绪疏导、交流沟通等服务,积极组织各种线上线下活动,正确引导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的言论表达。

  3.构建线上情绪发泄渠道。对于学生目前存在的情绪问题,仅仅采用疏导的方式并不足够,除了“疏”的机制以外,“泄”的渠道也应当得到完善。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开设情绪宣泄室的成功案例,尝试性地在高校中建立健康的线上情绪宣泄渠道。

[参考文献]

[1] 张再云,魏刚. 网络匿名性问题初探[J]. 中国青年研究,2003,(12).

[2] 陈曦. 网络社会匿名与实名问题研究[D].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4.

[3] 吴正国. 虚拟社会中的人际交往特点初探[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1,(4).

[4] 王芳,刘小增,汪静,董浩. 网络社区匿名行为与实名行为比较研究[J].电子政 务,2012,(7).

[5] 虞鑫,王义鹏. 社交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公开意见表达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4,(10).

[6] 王宇航,梁凯音.90后大学生网络表达特点与高校管理创新的实证研究——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例[J]. 管理学,2011,(2).

[7] 夏雅敏. 大学生网络表达特征及引导对策[J]. 思想理论教育,2013,(1).

[8] 周葆华,吕舒宁. 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沉默的螺旋”和“意见气候感知”为核心[J].当代传播,2014,(5).

[9] 闫方洁.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的媒介话语机制解析[J]. 思想理论教育,2015,(4).

[10] 陈树文,张文卿.新媒体环境下正确引导大学生利益诉求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6).

[11] 刘忠园. 移动社交网络用户的使用动机与行为研究[D].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12] 黄怡宁,杨茜茜.协同治理视域下的大学生网络舆情事件研究--以 QQ 群匿名舆情事件为例[J].决策与信息,2016,(5).

[责任编辑:李利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