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菡悄:应用型本科师范院校转型探究
作者:本站编辑      阅读量:251      时间:2017-05-31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浪潮和终身学习理念的推出,师范教育打破以往单一封闭的格局,出现多样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等特征,向教师教育转型。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首先提出学科结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向综合性大学转型[1];2014年教育部年度工作要点明确指出,要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2015年教育部、发改委和财政部颁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从指导思想、主要任务等方面提出意见,此后一大批本科师范院校纷纷探寻转型之路。在本科师范院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的关键时期,以“中国校友会网”《2015年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的115所应用型师范院校为考察样本,分析其转型动力,提取其转型要素,并进行理论思索,以期更好更快地推动应用型教师教育人才的培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应用型本科师范院校转型动力

  (一)社会经济巨变致使人才需求类型变化,转型成为一种现实选择

  从世界范围看,师范院校转型是大势所趋。21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随着社会发展的日益多元化,社会对人才的规格逐步提高。一方面,单一化的专业型人才已然不再适应社会的需求,具有综合素质的大学生更能满足市场,这必然对师范院校提出更高的人才培养标准。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师教育重点包括言语表达能力、授课技巧、课件制作等师范生技能,已经逐渐在大学生中普及,师范生的优势下降。为不丧失本身的市场份额,争取更为有利的教育资源配置,因而师范院校逐步寻求转型发展[2]。

  (二)师范院校布局不协调导致师范生供求失衡,转型成为一种社会要求

  我国的师范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即北京师范大学前身,也是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先河。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师范学院是1903年成立的通州师范学院,标志着中国师范教育专设机构的开端,从某种程度讲,这是我国师范院校的开端。由此可见,在我国师范院校一百多年的办学历史中,由于历史政治等原因,我国本科师范院校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中部和西部地区师范院校数目较多。尤其是河南、安徽、河北3省最多,而海南、宁夏和青海只有1所本科师范院校(见表1)。就应用型师范院校而言,也多集中于河南、安徽、河北、贵州等中西部地区(见表2)。由此可见,一方面,师范院校的地区分布差异较大;另一方面,在相近地区,甚至是同一地区存在着众多相似的高校,如河南省的17个市中,有12个市存在应用型师范本科院校。如此多的师范生导致地区市场供求失衡,部分地区师范生需求基本饱和。因此,师范院校不得不寻求转型。

  (三)教师教育开放化使得师范院校优势弱化,转型成为一种内在趋势

  随着师范教育的推进,师范院校丧失了师资培养的优越性。首先,师范生单一的培养模式被打破。自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调整师范学院的层次和布局,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院校”以来,师范教育正式向综合院校开放,各大高校纷纷设置师范或教育学院,培养师范生。其次,教师准入制度的开放。2015年全国推行教师资格认证统一考试,师范生不再享受直接申请资格证的优惠,必须与非师范生一同参加国家统一考试才能取得资格证书。由此可见,师范生和非师范生已处于同一个政策平台。再次,师范院校对基础教育师资的影响力在逐步下降。2012年全国范围内四分之一的师资来自非师范类高校。可见,传统的师范院校的师范生就业受到了挑战。

  二、应用型本科师范院校转型要素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师资来源多元化。面对内外部的冲击,师范院校转型成为不可逆转的态势。转型是一个长期求变的过程,是一个主动适应的过程,也是一个创新型实践的过程。师范院校的转型是创新性的继承和突破,是在客观生存环境下,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深入,并对学校进行长期规划,寻求多元化发展道路。近年来,应用型师范院校在探寻转型的过程中,着重于以下方面的探索。

  (一)目标定位转型

  20世纪20年代美国完成了师范院校的转型。如今在社会日益开放和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师范院校转型也不可避免。目标定位作为学校转型发展的核心内容,具有导向性、方向性和战略性。据统计,在所分析的115所高校目标定位中,有94所高校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定位,占总数的81.74%(表3归纳了高校主要的定位内涵)一方面,当前师范院校目标定位存在趋同性和模糊性并存的问题。表3中显示“特色化”“水平”“地方性”三项比重占据最多,而同时定位三项的高校有20所,占总数的17.39%,具体表述多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然而对于“特色”和“高水平”的表述却无从可知。另一方面,多数高校放弃“师范”特征,寻求差异化的发展目标。在所涉及的高校中,对师范教育这一传统的认知存在分歧,不到15%的高校依旧将学校定位为师范院校(如长春师范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长沙师范学院),多数高校开始寻求转型:1.综合化发展。最显著的特征是学校名称的转变,以往的师范学院多转为“学院”或“文理学院”,如滁州师范专科学院升格为滁州学院、宝鸡师范学院同宝鸡大学合并后改名为宝鸡文理学院、湖州师范学院将学校更名为湖州大学等等。2.突出应用性,开展工程教育。安徽作为一个地方师范院校众多的省份,淮南师范学院提出发展工程教育,将实施学校更名工程写入“十三五”规划中。3.特色化发展定位。不少师范学院或带有师范性质或具有师范学院的综合大学再次明确学校的发展路向,如丽水学院的发展方向为“新兴大学”,南京晓庄学校将努力成“品牌大学”,贵州省安顺学院的“人民满意的大学”等等。

  (二)专业设置转型

  传统的师范院校是培养中小学(包括职业中学)的师资,面对着师范教育的开放和社会各行各业的出现,部分地区师范生趋于饱和,越来越多的师范院校感觉传统的以师范教育为主的发展压力太大,因而在学校目标定位的转型后,专业设置也发生变化(见表4)。第一,师范专业减少,非师范专业设置逐步增加。多数师范院校的师范专业仅高于30%,非师范专业超过8成的高校大于50%,4成的高校大于70%。由此可见,非师范专业占师范院校全部专业的比例多已经达到60%至70%,非师范专业已然超过师范专业。如拥有70年师范教育历史的荆州师范学院于2003年并入长江大学,而长江大学却不再开设师范专业。第二,优势专业的替换。师范院校中传统的师范类专业优势丧失,被非师范专业所取代。如2002年由河北邢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的邢台学院,其师范特色专业不复存在,且这所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竟然被评定为学校唯一一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这表明这所大学的发展意向已舍弃其师范性。

  (三)教师素质转型

  面对师范院校转型这一既定事实,加快转型建设和步伐,同时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大部分应用型院校引入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模式。所谓双师型教师无论是兼具教师系列职称和另一种职称的“双职称型”教师;还是理论教学素质和实践教学素质并重的“双素质型”教师,亦或是“双证书”、“双能力”型教师,均说明“双师型”教师已不再是以往单纯的学术研究型教师或高学历教师。潘懋元先生曾经指出理想中应用型大学的教师应具备两张证书:博士学位和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证明。当前,越来越多的师范院校发展应用型道路,也就开始把“双师型”教师作为招聘的重要类别。如淮南师范学院明确将“双师型”教师写入招聘简章,指出需具备5年左右企事业工作经历、承担过企事业研发岗位工作,并具有硕士学位或高级职称人员。因此,应用型师范院校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必须是在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上都能胜任的高技能人才,同时也必须拥有基本的教师教学技能和授课经验。

  三、应用型本科师范院校转型思考

  师范院校一直以来承担着我国师范生培养的主体任务,很长一段时间,教师的主要来源渠道单一,即以师范院校作为教师教育的主要承载体,为社会培养着大部分师资。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鼓励综合院校参与中小学教师培养工作,综合院校开办教育学院,培养师范生。面对众多师范院校和综合院校的冲击,师范生明显供过于求,因此,师范院校的转型刻不容缓。

  在师范教育传统浓厚的师范院校,单纯的“去师范”,走向综合化或应用型并不是转型,转型是在明确教师教育传统的基础上,依照社会环境巩固现有学术成就的前提下,重建教师教育体系,强化未来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教育教学素质,以求得继承和突破。在教师教育有着相对优势的师范院校,转型过程中必须坚定不移地把握师范教育的核心能力——师范生技能,并将诸如演讲、授课、课件制作等基本技能一脉传承,形成“师范教育理念”并普及全体学生。必须注意的是“师范教育理念”的普及对象不仅仅是师范生,还诸如各层次的非师范生。“师范教育理念”是一种大师范教育观,是一种将师范生的通识能力和职业技能普及全体学生的教育思想。“师范教育理念”是落实“应用性”、“特色化”定位的思路;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途径。这种培养途径强调实践技能、突出沟通技巧、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创新精神。因而从总体上来看,“师范教育理念”是继承和创新师院传统的一种重要方式,提出这一观点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一)师范院校转型的前提是师范生培养不再是师范院校的全部任务

  最初的师范院校是培养培训教师的机构,随着师范教育的开放化,师范院校面临挑战。虽然师范院校依然是培养师资队伍的主要力量,但面对综合性院校在学科优势、人才优势、经济优势等方面的压力,不得不寻求社会需求,探索转型发展路径。一方面,是师范院校顺应时代潮流,抓住变革机遇,创新发展模式使然。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立足地区经济社会需要,设置新专业,转变培养目标。目前,就全国范围来看,师范院校开始向综合化或应用型方向迈进,已逐步开设工科、理科、农学等专业。如北京师范大学提出向综合性大学转变,开启了师范院校转型的先河。相比较,应用型师范院校多属于地方院校,因此,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和需求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无疑是高校必须明确的发展方向。基于此,师范院校对教师的培养只是学校的部分任务。

  (二)师范院校转型的关键是解决“师范”的继承和突围的矛盾

  师范院校作为我国高等院校重要的类型,转型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面对内外部挑战的情况下,师范院校的转型已到关键时期。面对传统优势与现代产业、进步思想与保守观念的冲突,师范院校是保持师范教育为主的发展理念还是走向开放,寻求合适的办学之路?这一矛盾是师范院校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纵观历史的变革,在传统的基础上稳步创新,是现代高水平大学发展的普遍特征。一所明智的大学,在环境的变迁面前,与其固守传统,等待外部力量的强力推动,进而彻底打破原有的内在逻辑,不如自觉地去寻求与环境之间新的耦合点,从而在继承传统并丰富传统的内涵同时,为大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3]。当前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教师的作用异常重要。尽管师范院校不断向多样化的发展路径迈进,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师范院校必须仍然肩负起教师培养的重任,如何继承并创新教师教育传统依然是师范院校必须思考的话题。“师范教育理念”不仅仅是对师范教育传统的继承,更是一种扩展,是将学校优良的历史传统和创新的教育理念有效结合的发展模式。

  (三)师范院校转型的根本是探寻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化道路

  师范院校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转型也是社会的要求。面对当前高等学校转型的趋势,如何差异化地寻找发展出路,不仅是师范院校面临的考验,也是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必须重点探索的方向。因此,师范院校在日益开放、多元的社会环境中构建鲜明的办学特色,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而如何寻求特色与差异是各大高校面临的本质性问题。师范院校是否选择综合化、工程化、研究型的模式,是需求导向的,要依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需求,根据不同行业背景、不同文化环境、不同的学校传统而论。综合来看,我国师范院校具有较深厚的教师教育传统,师范教育特色是共同的优势所在。在寻求转型的过程中,不仅要在社会大环境中追求差异化的转型,还要坚守优势传统。所以“师范教育理念”的提出,是师范院校需要坚守教育传统这一要求所决定的。

[参考文献]

[1]钟秉林.观念和制度创新: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与师范院校的转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2]彭拥军.关于师范院校转型问题的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4,(1).

[3]解艳华.地方师范本科院校转型:坚守?突围?[N].人民政协报,2015-9-9.

[责任编辑:李利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