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银慧:列宁经典著作:《劳农政府之成功与困难》
作者:本站编辑      阅读量:474      时间:2017-04-24

  众所周知,十月革命的爆发,俄国苏维埃红色政权的建立无疑为积贫积弱的中国打开了一扇窗户,使孜孜求索的中国共产党人看到了救民于水火的一线曙光。自此,先进的中国人把列宁主义作为考察中国命运的工具。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就立即创立了党的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有计划、有组织、成系统地出版了一系列有关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书籍。1921年9月1日《新青年》第9卷第5号刊登了《人民出版社通告》,拟出版“马克思全书”“列宁全书”等56部有关马克思列宁主义图书。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集中公开地向国人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介绍苏俄革命与建设。1922年2月,由列宁著、墨耕(即李梅羹)翻译的《劳农政府之成功与困难》(今译《苏维埃政权的成就与困难》,以下简称《劳农政府》)就此诞生,它作为“列宁全书”第5种,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共62页,定价1角2分。该著作目录如下:第一,劳农会之普遍的发展;第二,论胜利对于全世界的标准;第三,必要的权力;第四,卜列斯登和约之意义;第五,各地劳动界之勃兴;第六,谁是强有力者——我们或协约国?第七,世界革命之必然;第八,赤色军队之建设;第九,战争底困苦之于劳农俄罗斯;第十,我们的空前的发展和苦战的胜利;第十一,关于军事专门家问题;第十二,利用那些被资本主义所恶化了的但甚坚牢的东西为建设社会主义之材料;第十三,吾党斗争之结果;第十四,谁是劳农制度底乡村柱石;第十五,猾奴利用饥荒从事煽动;第十六,对于饥荒之斗争;第十七,关于救济方面之切望;第十八,禾(伏)尔加河流域和他处之粮食贮蓄;第十九,顿河流域——一个粮食的源泉——赤军之战胜;第二十,我们以歼灭敌人为成功。总的来说,该著作从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领域来总结并探讨苏维埃政权建设的经验及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阐述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意义及价值。著作开门见山地指出:“什么是劳农会?(笔者注:苏维埃政权)这种制度,非由某人所想出,乃由群众所造成的”[1] 1,是维护社会底层大多数人利益统治的政权。俄国苏维埃红色政权存在的一个最大价值就是向世界证明了在落后的国家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科学性,包括中国在内的被掠夺国家亦能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取得民族独立,这“在俄罗斯无产阶级独裁政治之下试办过,毕竟也就通行了” [1] 2。因此,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昭示了世界革命的必然趋势,即苏维埃红色政权将在全世界散布开来,“其发展之势力,亦渐普及于全世界,并且这是极重要的,极根本的教训”[1] 15。

  第二,总结近两年来苏维埃红色政权的建设经验。列宁在总结近两年的苏维埃建设经验时,认为最大的一个收获就是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苏俄各项建设实际中去,即“我们要把我们的经验,一步一步来应用到任何一个工厂委员会和任何一个农村组织里面去” [1] 38。具体地讲,他对军队建设、经济建设及农民问题等作了不同程度的归纳和提炼。就军队建设而言,最重要的是对赤色军队进行灌输教育,即培养为主义而战的士兵,只有给士兵灌输我们为什么而斗争的观念,让“群众都明白他们为什么而斗争,因为他们都不愿各种空前的重荷,很愿意斗争”[1] 20,那么,军队就会强大起来。同时,列宁还总结出要建设社会主义的军队,必须利用旧的军事专门家。只有得到这些军事专门家的帮助,才能更有效地开展军事工作,“这个问题之于我们,不仅是一个军事上的职务,即在国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底各种范围上都是利害相关的” [1] 26。对于苏维埃经济建设而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利用第三阶级的专门家,使无产阶级在这极少数人中享受文化——用这种法子,来建设社会主义社会” [1] 28。因为“手掌机器之无产阶级和手握锄犁之农民,都是没有能力入大学”的[1] 27,而“科学与工艺”大都掌握在少数的专门家手里,只有先“利用第三阶级的专门家之帮助,来提高工作的生产力,慢慢地想法子使这些第三阶级的专门家重新改过”[1] 38,让这些专门家替我们做工,方能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对于农民问题而言,列宁特别强调在苏维埃建设的实际中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农民问题。在他看来,农民占社会中的大多数,工人阶级只有得到占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援助,“这就是劳农政府底乡村柱石”[1] 40。对于富农,是苏维埃政权打倒的对象,“我们亦必要压迫他们” [1] 42;对于贫农和中农是我们联合的对象,要“把贫民和农村的中等分子组织起来,以便唤醒他们,一步一步改良他们的守旧的癖性和自由贸易的企图,以便反驳或治理他们的固有的‘自由的’努力” [1] 46。

  第三,探讨在苏维埃建设中解决饥荒问题的措施。列宁指出,近两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面临的最大一个问题就是饥荒问题,“饥荒之于我们,实在是一个利(厉)害的苦难”[1] 47。在著作中列宁费尽心力来探讨解决饥荒的办法。通过分析,苏俄的主要粮食来源集中“在卡站到萨拉多夫一带,在禾(伏)尔加布古马路线上”,“最大的困难,最大的危险就是:我们的交通事务既如此之不便,而机关车之缺乏又如此其大,故是否我们能够把这些粮食输运出来,我们是不能断定”[1]48-49。因此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采用了一个非常手段——用行政干预解决粮食运输问题,即从1919年“3月18号起到4月10号止实行完全停止旅客的运输” [1] 49,这是在特殊时期实行的非常方法,虽然有诸多不妥之处,但是却“可以输出几百万‘普特’的粮食”“实在可以得到充分的面包”[1] 50,能够解燃眉之急。因此,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排除千难万险,抵住各种反势力的攻击和谩骂,积极探索新生政权的生存之道,开辟出一条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新道路。

  《劳农政府》作为“列宁全书”的一种,被人民出版社隆重地推介出来,不仅在《新青年》刊登广告,在上述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几十种图书的末页都会刊布《人民出版社通告》信息,广而告之,以扩大影响力。1922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执委会书记陈独秀在给共产国际的第一份报告中专门提到有关马克思列宁主义部分书籍,其中就有该书,并报告该书印制了3000本。之后,该著作对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首先,为指导中国革命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它让追求真理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明白:既然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能在国内建立红色政权,与苏俄国情相似的落后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不亦能取得革命的胜利,而建立自己的社会主义政权?其中,列宁的把我们的经验运用到任何实际工作中去的理念深刻地指导着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积极运用此方法,大胆把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踏上独立自主的革命道路;其次,为中国民主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列宁对农民问题的认识直接被中国共产党人吸收,使我党对民主革命规律的认识产生了质的飞跃。列宁的利用第三阶级的专门家及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的观点亦被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集体领导所吸收,才有了在建国之初进行的三大改造,积极利用资本主义工商业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初期建设并取得相应成就;最后,帮助年幼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了建立革命政权的决心。著作自始至终强调,世界革命的趋势是红色政权在全世界范围的开花结果,这无疑为正在黑暗中摸索的中国共产党人注入了一副强心剂,使我们坚信:只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不畏艰难,勇于开拓,我们就一定能取得同苏俄政权一样的革命胜利,黎明的曙光就在眼前!

[参考文献]

[1]列 宁.劳农政府之成功与困难[M].墨耕,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22.

[2]第三国际.第三国际议案及宣言[M].成则人,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22.

[3]列 宁.帝国主义浅说[M].李春蕃,译.沈泽民,校.北京:中国经济研究会,1925.

[责任编辑:熊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