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艳芳:延安精神建设走势分析与若干建议
作者:本站编辑      阅读量:547      时间:2017-04-19

  此前,我们课题组已撰文从理论研究与践行弘扬两个方面报告了2010年至2013年这4年间延安精神建设的状况①,本文拟就延安精神建设走势选择七大视角作出分析、表明看法,并相应提出14条建议。

一、理论研究与精神传播走势分析与建议

  第一,对延安精神的理论原创与精神传播走势的分析与建议。一是中国延安干部学院2010年所编的《延安时期党的重要领导人著作选编》,可谓延安精神理论原创的原典,其上册收入毛泽东著作18篇,下册收入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陈云著作各2篇,收入张闻天和王稼祥著作各1篇。这30篇著作值得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党政军干部认真学习与深入领会,其中饱含延安精神的基因与这一红色文化的引擎。二是欣闻中共陕西省委常委于2013年8月16日在延安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集体瞻仰延安革命遗址,接受延安精神洗礼,并在为人民服务讲话台听取专家讲解延安时期的党群关系,重温毛泽东的不朽篇章《为人民服务》,大家表示,延安精神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其中最核心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又闻中共西安市委常委于2013年8月19日召开扩大会议,集体学习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延安精神的论述,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和落实省委常委在延安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关于站稳群众立场、弘扬好延安精神的指示,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加快建设美丽西安。从这两个方面的走势及其他一些相关论文与报道来看,无论是当前或是今后更长的历史时期,无论是党的自身建设或是党领导全国人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对延安精神的理论需要都是一种必然而又突出的趋势。由此我们的建议之一是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等单位专家学者选编《论延安精神——重要论述摘编》,分层摘选从毛泽东至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关于延安精神的论述,适时公开发行传播,供学习研究与指导实践;建议之二是通过高层开展以延安精神为主题的集体学习活动,将这一主题与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建设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第二,对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与价值定位研究走势的分析与建议。一是李铁映同志的《弘扬延安精神》一文和胡为雄教授的《延安精神:中国共产党人永远的精神家园》一文,以及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主编的《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一书,还有由此启发一些专家学者发表的相关论文,掀起了关于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与价值定位的新态势,并引领了对这两个问题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如提出对改革、开放、民主、法制、自由、平等、爱国主义、民族精神、跳出历史“周期率”等精神内涵及其价值定位的看法。由此我们认为,延安精神实存的是一个多维的红色精神的富矿,需要广挖深掘,也需要尊重历史实绩、讲求学理逻辑,由此我们建议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组织专题研讨会,进行深入讨论与科学论证。二是围绕延安精神基本内涵中的核心是什么,出现了5种不同意见:即延安精神的核心是综合论之见;延安精神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见;延安精神的核心是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之见;延安精神的核心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之见;延安精神的核心就是实事求是精神之见等等。对此我们认为,有关论述尚须深入。我们建议组织持不同意见的学者开展对话、进行争鸣,力求从哲学的高度去追寻这个核心问题,从而达成对延安精神基本内涵中的核心的统一认识。

  第三,对延安精神成型标志——延安整风运动研究走热之势的分析与建议。对延安精神成型的标志,这4年间的后3年对此研究成了热点,文献数达到高峰。一是同行学者对延安整风运动(或精神)的研究基本达成这样一种共识,即延安整风运动是对延安精神有广度与深度的践行和发掘。如齐卫平发表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的《论思想革命意义上的延安整风运动》一文,论证了延安整风运动缔造了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光彩了延安整风运动;李学成发表在《毛泽东思想研究》2013年第1期的《延安整风对延安精神内涵的发展、培育、确立与弘扬》一文,认为延安整风自身就是践行延安精神的光辉典范,延安精神是延安整风赋予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罗微发表在《福建党史月刊》2012年第7期的《延安整风运动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一文,统计分析了1975年至2011年间394篇有关延安整风运动的文章,梳理了研究成果,分析了研究不足,提出了深化研究的意见;高慧娟、任晓伟发表在《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1期的《国外学者关于延安时期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要观点评析》一文,肯定了国外一些学者对延安整风的目的与方法的独到见解,认为有值得学习借鉴之处,但也存在认识与研究上的缺陷;王玉珏发表在《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5期的《新世纪以来延安整风运动研究述评》一文,把国内学者进入新世纪以来对延安整风运动的研究划分为历史性研究与借鉴性研究两个维度,认为研究的主要成果是主题得到丰富、内容得到深化、角度得到拓展,研究的主要不足在于缺乏系统性和史学精神不足,对延安之外的地区与根据地整风研究极其薄弱,给人造成延安时期的整风就是党中央在延安地区的整风的片面印象。由此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既为延安精神的成型标志又为延安精神的传承走向,既为历史研究又涉现实借鉴的持续而常新的重大课题,由此我们建议,专家学者在对延安整风运动研究过程中,要有科学的研究态度,要强化科学的研究方法,要注重从哲学高度入思,要增强史学研究精神,要运用系统论思维,要注意整体性把握,要加强党建意识,要注重与现实相结合,要力促向现实价值的转化。二是对延安整风运动的研究出现了一个新的生长点,这就是关于国民党、蒋介石对延安整风精神的态度的研究。这一研究的生长点始于王续添发表在《抗日战争研究》1993年第2期的《延安整风运动对国民党影响》一文,该文着重谈的是蒋介石对延安整风的借鉴,但此后该研究无人问津。只在2010年刊发了2篇对此研究有份量的文章。卢毅发表在《党的文献》2010年第3期的《国民党眼中的延安整风》一文,认为国民党对中共延安整风经历了一个从诋毁到借鉴的转变过程,先是国民党《中央周刊》连发数文,从派系斗争角度解析延安整风,大肆渲染中共在整风中揭露的问题,最多的评论是断言延安整风不会成功,就此借王实味《野百合花》事件进行了恶意炒作。后是因延安整风逐步获得巨大成功,使中共在思想与组织上达到空前团结和统一,蒋介石于抗战胜利后的1947年在国民党六届四中全会上,公开提出学习与研究中共延安整风精神,直接印发有关延安整风的三个文件。该文披露蒋介石在国民党相关会上指出:我们各级干部必须把他们这一运动的内容和办法作为研究的中心资料,看看他们是如何增强党性,加强全党的统一,如何调查敌情,研究敌情的,是如何教育干部,改造学习风气的。还披露国民党败退台湾后,蒋介石更是执意仿效延安整风,在1950年开展的国民党改造运动中,下令翻印延安整风文件,谋求借鉴中共整风的内容与方法,甚至谋求把组织机构照搬过去,企图使国民党起死回生。叶梓发表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第6期的《蒋介石三令五申学中共》一文,集中谈的是蒋介石一再强调要研究和学习中共延安整风精神的五个方面:第一是要学习中共的组织与纪律。蒋介石在国民党六届六中全会致闭幕词时,一方面斥责国民党党政干部工作不负责、办事不彻底,把中央的决议与政府的法令束之高阁,“既不研究,更未实行”;另一方面又盛赞中共通过整风使干部的组织与纪律加强,中共得以上下同心,对中央的精神具有极强的贯彻执行能力。第二是要学习中共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蒋介石在多种场合称赞中共党员能够“互相监督,坦白批评”,认为中共发动全体党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改正缺点,纠正错误,这正是中共“厉害的地方”。第三是要学习中共的政治、宣传工作。第四是要学习中共的思想方法。第五是要学习中共的群众工作。该文指出,蒋介石此举并非心血来潮,从发动政变、武力剿杀中共,到败走台湾、总结历史教训,他都一再强调要重视对中共的研究和学习并战而胜之,但其始终没有意识到或不愿承认,这根本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因为一个已为既得利益阶层把持的政治集团是无法战胜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并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先进政党的。由此我们认为,延安精神特别是其成型标志的整风精神,其放射的光芒不仅照耀中共及友党与军民,而且能为国民党蒋介石接纳,这就表明延安精神既传承了中华民族精神,又创新了中国时代精神,而国共两党一个是能传承创新又能坚守弘扬、一个则是有心学习却难学到的事实,完全是因为国共两党的性质与作风根本不同,更是由国共两党的言与行的一致与不一致所致。鉴于前述两文出自对国民党的报刊书籍与蒋介石的思想言论总集的研究之所然,尚为一个新的理论生长点,还有较大研究空间,由此我们建议专家学者通过两岸人文交流乃至国共现有的沟通渠道,进一步发掘与整理国民党蒋介石论涉延安整风的文献,作出有广度见深度的研究,将其学而未成的反面经验教训为中共现时党的建设之所鉴之所用。

二、践行弘扬的走势分析与建议

  第一,对践行弘扬延安精神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走势的分析与建议。前文“表1”文献数显示研究“延安精神”在2012年前后趋高,其中研究与弘扬作为延安精神成型标志的延安整风精神的文献量增多,这是因2012年纪念延安整风70周年的活动使然,尤以2013年对此是量中显质、发生飞跃。中共中央2013年6月18日召开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部署。这篇讲话五提延安整风精神:其一指出“延安整风时,毛泽东同志提出要集中整治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并说要做对于这些东西的肃清工作和打扫工作是不容易的,要重重地给患病者一个刺激,使患者为之一惊,出一身汗,然后好好叫他们治疗”。其二指出“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借鉴延安整风经验,明确提出‘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其三指出“洗洗澡主要是以整风的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既要解决实际问题,更要解决思想问题,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其四指出“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就是要以此来“开好民主生活会”。其五提出并回答了“为什么要以整风精神来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等[1] 375-377。随着这一活动在全党的开展,《人民日报》2013年8月19日发表了中共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用延安整风精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文,《求是》杂志2013年第16期发表了郑科扬同志《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一文,《陕西日报》2013年3月31日至11月25日连续发表《陕西延安:万名干部助民富,只见公仆不见官》《百姓安危,是对干部群众观的最好考验》《延安精神是各级领导班子的压舱之宝》和《运用好延安精神这个 “压舱之宝”——陕西省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大力弘扬延安精神纪实》等文稿,《中国组织人事报》早在2013年3月25日发表了《弘扬延安精神,创新服务机制——延安市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综述》,《农民日报》2013年8月7日发表了《这就是延安的党员们》等文稿,《党建》杂志2013年第11期大篇幅刊发《特别关注:31位省(市、区)委书记的群众观》等文稿,都对这一活动产生积极影响与有力推动。这一活动在全党深入开展并取得预定实效之际,党中央提出要将这一活动常态化,这是一个战略举措。由此我们建议从党的地方领导班子到党的基层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党的组织、宣传部门应当合力制订常态化方案,构建检查督促机制,落实与保证这个战略举措,把这一从宏入微能见实效又求长效的党的建设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第二,对践行弘扬延安精神的领域与主体走势的分析与建议。2013年就践行弘扬延安精神的领域与主体走势而言,较前三年更宽更多,几乎涉及全社会各领域与各阶层主体,然而进机关进校园是最热之域,要求把践行弘扬延安精神的主体重点放在青年干部与大学生身上的呼声越来越高,这方面的理论论述与组织运作报道较多。在2013年还出现了两个亮点:一是陕西省总工会主席黄玮同志在《工人日报》2013年7月25日发表了《发扬延安精神 用劳动美托起中国梦》一文,以实绩表现为据记述了工人阶级是陕西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劳动模范是实践中国梦的领头羊,工会组织是体面劳动的倡导者、推动者。该文记述了陕西工人阶级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自觉传承延安精神,使命感和责任感强烈,创造的GDP已占全省80%,为陕西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作出了巨大贡献,还披露了当前陕西省各级工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坚持和弘扬延安精神,坚定地承担起推动“三个陕西”建设的时代重任,带领全省职工深入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主题活动和其他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共同谱写伟大中国梦的“陕西篇”。例举这一个案,我们的分析是,这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工会组织与工人阶级,应该是带有普遍性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二是2013年7月20日的《人民政协报》、2013年7月23日的《中华工商时报》、2013年7月20日的《团结报》等报大量报道了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以“弘扬延安精神,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组织全国200多位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在革命圣地举办“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感恩革命老区延安行”活动,刊发了他们的多篇发言或感言综述,他们还为延安八一敬老院捐款1180万元。同时,活动期间恰逢延安遭受百年一遇水灾,他们踊跃为抗洪救灾捐款740万元。此前《中国工商时报》于2013年7月12日还报道了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在延安举办全国个体私营者协会系统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座谈会暨延安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180余名学员参加了本次活动,学员们普遍反映这次活动将专题报告、座谈交流、现场教育、场景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内容丰富,感受深刻,他们表示要继续发扬延安精神,脚踏实地工作,不断促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和个体私营者协会事业的科学发展与长远发展。《中华工商时报》2013年7月23日还报道了成都市工商联举办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国梦·四川篇章”暨理想信念教育延安培训班活动,学员们建议成都市工商联带领区(县)各级工商联,把革命传统教育作为常态化、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培训机制,带领广大会员企业家真正成为事业发展、思想进步、受人尊敬、对社会负责的企业家。根据以上走势分述,我们建议践行弘扬延安精神在适度有序地引导与推动全社会各领域、各阶层主体的同时,重点应当放在两大领域及其主体,即党政军及企事业单位机关,特别是各级中青年干部、大中小学生,尤其是大学生与大学生村官,以此去引领带动工人农民士兵群众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与个体劳动者。同时建议在全社会各领域、各阶层主体践行弘扬延安精神,一定要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紧密结合,特别是要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紧结合,这是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的现实途经与生命所在。

  第三,对践行弘扬延安精神不同时代楷模史绩回眸的分析与建议。对此,2012年《西部大开发》杂志的“延安精神”系列报道栏目出现了两个亮点:一是2012年第7期刊发“系列报道之九”两文即《延安时期优秀学员代表——胡耀邦的“抗大”故事》和《延安时期的学生村官》。其中栏目主持人说道:选聘学生到农村任职,并非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开始的一项政策,实际上早在延安时期,就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深入农村,开展一系列的农村活动和动员任务。尽管农村地区的环境极其恶劣,但是本着对未来社会的崇高向往和革命的乐观精神,他们不仅与当地民众打成一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动员农村社会的一切力量,开展战争与革命的历史任务,本期讲述延安时期优秀学员代表——胡耀邦的“抗大”故事和延安时期的学生村官,共同追忆那个时期学生们的延安情怀、艰苦生活、奋发向上的精神,得以在今日传承。我们认为,正是在延安时期,在毛泽东思想和延安精神的哺育下,这些延安时代的知识青年先是成长为革命者与领导者,后来有的成长为新中国的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和党中央总书记,有的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女大使或著名女作家等等,他们无疑是延安时期践行弘扬延安精神的时代楷模与新中国的杰出人才。二是2012年第4期与第9期分别刊发两文即《十年知青一生财富——孙立哲发扬延安精神创造辉煌业绩》和习近平的《我是黄土地的儿子》。栏目主持人在前篇说道:曾经有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从城市来到乡村,将他们的青春铺洒在延安这片鲜红的沃土上,曾经给当地的农村带来些许改变,有的甚至扎根当地,他们有个特殊的名字叫“知青”。曾经有这样一个人,他被称为陕北第一劳模,这是选取一个特殊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的人,其故事发生在延安,但却饱含着不同的延安情结,让我们一起聆听属于那个时代的那些故事吧。栏目主持人在后篇赋予特别价值地说道:新时期领导干部如何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何担当“人民公仆”的神圣职责?这里特别选编习近平同志根据自身经历撰写的《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解答这个质疑。“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习近平同志从15岁开始,在延安七年上山下乡历练的最深刻感受,他讲述和践行了“实事求是”“联系群众”等延安精神的传统法宝,希望能给广大领导干部以借鉴和启示。在习近平同志的文稿中,我们还读到:“在这一批知青中出了不少人才。1993年我应邀回去了一次,当时延安行署专员给我讲,你们知情来了二万六,号称三万。现在出了省部级干部八个,厅局级干部大概二三百个,处级干部三千多个,这是一笔大资源。八个省部级干部里,我了解的有王岐山。此外还出了一批作家,像陶正,写《魂兮归来》《逍遥之乐》,他是去延川的知青。还有路遥,他是延川的本地知青,写了《人生》。还有个作家叫史铁生,写了《我那遥远的清平湾》,这个清平湾就是过去他插队的延川县关家庄。另外还出了一批企业家。”[2]我们认为正是在当代中国那个特殊时期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一批一批实践的主体自觉而又艰辛的锻炼与探求,不仅在延安而且在当时全国各地践行弘扬延安精神,不仅产生了像孙立哲这位担当美国万国集团中国总裁并在全国各地注册几十个独资合资企业的杰出建设人才,还产生了像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这位杰出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共十八大选出的25位政治局委员的近二分之一、政治局常委的七分之五,都是从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或者回乡知识青年的群体中走出来的,那个时代的知识青年的心中都曾播下了延安精神的火种。根据对延安时代的知识青年与当代中国的知识青年践行弘扬延安精神的史绩回眸与分述,我们建议学界对这两个时代或两个时期的特殊群体及其杰出人物的实绩作出更加广阔更加深入的梳理与传播,用以昭示今天的青年一代特别是新一代青年干部与大学生村官。同时建议党的组织部门开启组织新一代青年干部与大学生村官,分期分批到延安开办专题培训班,组织专家或当事人开设关于那两个时期的特殊群体及其杰出人物的实绩报告,用以推动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与践行弘扬延安精神的紧密结合,为党领导的全部事业的顺利发展与党的领导人才的全面健康成长,构造伟大事业与杰出人才这两大根本保证。这是一项战略任务,其间蕴涵的战略意义是深远厚重的。

  第四,对践行弘扬延安精神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下简称“延座讲话精神”)的互动走势的分析与建议。一是前文“表1”与“表2”对比显示,这四年间研究“延安精神”与研究“延座讲话精神”的文献量总数分别为3856与4389,后者居高,其中年份文献量最高分别为1041与1598(这是2012年纪念延座讲话发表70周年的活动使然),后者居高。如前所述,研究“延安精神”的文献数中,既有为理论研究而论的文稿,又有为践行弘扬而论的文稿或报道。同时,研究“延座讲话精神”的文献数中,既有为研究“延座讲话精神”的文稿,也有为践行弘扬“延座讲话精神”的文稿或报道。最初检索文献时,之所以对此分开作两项统计,是要先分开显示,这一分开显示,无论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任一单个文献研究,或是对毛泽东著作的任一单个文献研究,都没有像研究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个文献,是如此大量如此持续走热高居不退。这一特有现象至少可以说“延座讲话精神”同“延安精神”一样,是不朽而永恒的红色文化精神。然后是经分析再走向综合来说,那么这两种精神在本质上就是“延安精神”这一内在而又统一的同一种精神。依学界已有研究并达于共识的看法是,“延安精神”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座讲话精神”也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都是在延安时期并且是在1942年成型的,两者同时同土同根而生的,其中蕴涵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精神系脉,就是同一种延安精神。这同前述的延安整风精神与延安精神有着近似一致的学理逻辑。无论是研究“延安精神”或是研究“延座讲话精神”的专家学者,或是反映表现践行弘扬“延安精神”与“延座讲话精神”的人们,基本上要么就是研究与弘扬“延安精神”的专家学者不把“延座讲话精神”当作“延安精神”来看,要么就是研究与弘扬“延座讲话精神”的专家学者也不把它当作“延安精神”来看。如前述关于延安精神的原生态个案中,就没有把“延座讲话精神”列为一个原生个案。由此我们建议中共党史学界、哲学界、文艺理论界学者或践行弘扬者都来从理论上与史实上论证与厘清这一问题,力求把“延座讲话精神”纳入“延安精神”的精神系脉或当作其一个原生个案。我们认为,延座讲话精神不仅同延安精神在形成与传播、发展与弘扬上是同一个过程,而且更是既反映又展现、既影响又促进延安精神的重要形式与途经,这已经并继续被伟大的历史实践和现实实践所证明。二是就在2012年这一年(或可前伸到2011年与后延到2013年)围绕“延座讲话精神”的研究与弘扬存在正负对峙走势的分析。这一年间有两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围绕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下简称“延座讲话”)发表70周年发表了大量研究性与纪念性文章,并开展了大量纪念活动,正面阐明延座讲话精神,阐明其立场、观点与方法,论证其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并阐明其作为确立党的文艺方针与政策的基本依据等等,同时也有一些专家学者对延座讲话精神作了一些片面理解,发表了一些偏见,甚至抓住延座讲话个别带有历史局限性的观点和党的文艺方针与政策落实不够或有缺失之事,大肆向毛泽东文艺思想和党的文艺政策发难与“吐水”;第二件大事是围绕莫言获荣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与他参与抄写毛泽东同志的“延座讲话”原文段落事件,又借国际上不客观的评说:一是影射莫言作品不该留存延座讲话精神遗迹,二是攻击莫言不该作纪念毛泽东“延座讲话”原文段落的抄手。虽然莫言作了有力的回应,然而未见更多学者作家一同去作理直气壮的正面回应。由此我们建议,国内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有必要集中力量与智慧全面深化对“延座讲话精神”的研究与弘扬,既要坚持延座讲话的基本精神,又要摒弃个别带有历史局限性的观点,更要与时俱进地把延座讲话精神与当代社会实践和新的时代任务相结合,让延座讲话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同时建议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有必要集中梳理上述有代表性的错误观点与主观偏见,采取摆事实讲学理的方式方法,从内容到形式进行批驳与说服,以此增强正能量、抵制负能量,这也是坚持和发扬包括延座讲话精神在内的伟大的延安精神的重要表现与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习近平.我是黄土地的儿子[J].西部大开发,2012,(9).

[责任编辑:肖偲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