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建民:高校“本导制”实施现状与改善策略
作者:本站编辑      阅读量:206      时间:2017-04-19

  位于英国的牛津大学是世界上著名的高等学府,导师制度正是在这里萌芽并发展的。早在14世纪,牛津大学在自身发展的需要下开始实行“本导制”。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牛津大学的“本导制”逐步发展完善,日益展现出巨大的优势,为牛津大学教育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初,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等世界著名的一流学府开始效仿牛津大学实行“本导制”,将“本导制”与选修制度和学分制度相配套。本科生导师制在本科生教育方面,尤其是本科生学科学习、思考和研究能力的培养上有显著的作用,为西方诸多大学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9年以前,我国浙江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开始效仿牛津大学导师制的模式,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学者。在这之后,由于受到当时国内外政治因素的影响,我国本科生的教育基本是借鉴苏联的教学模式,采用了班级授课制以及班主任管理制度,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只运用于硕士以及博士培养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实行扩招,各大高校纷纷加大招生力度,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学生数量与日俱增。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本科教育逐步演变成大众化教育,培养出的学生慢慢突显出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缺乏创新精神以及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等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内大部分高等院校开始引进国外先进教学经验——“本导制”,寄希望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一、“本导制”是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抓手

  我国自1999年启动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大学生数量惊人,随之带来的便是高校师生比缩小、教学质量下降、师生关系冷漠、大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思维得不到激发与培养等现实问题。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是获得社会资源的根本保障和制胜法宝。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归根到底就是高校持续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不可否认的是,我国高校扩招的决策较快地实现了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高等教育的门槛,但也随之带来了师生比缩小、人才培养质量下滑这一广受社会关注的现实问题。也正因为此,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发生了转移,即由外延式扩张转变为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的核心便在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本导制”这一人才培养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振高等教育发展的信心,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水平的提升。

  “本导制”具有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的功能。“人的思想品德是教育者价值引导与受教育者自主建构的结果”[1]。大学期间,学生的“三观”虽然已经基本确立,但是易受社会环境和周围群体的影响,甚至出现追随社会上某些不正之风的现象。当下,在大学生群体中弥漫着攀比消费、集体逃课、读书混文凭等种种不良风气,已经严重影响了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本导制”对导师的要求比较高,必须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师德修养。这无疑为迷茫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向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导师可以通过认真观察自己所指导的学生,发现学生思想品德、行为方式上的缺陷与不足,及时给予规劝和引导。

  “本导制”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有效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是最具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群体之一,大学作为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承担着为全社会培养创新与创业人才的重任。在高等学校中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本导制”的实施不仅加强了导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增强了科研创新团队的凝聚力,而且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二、H大学“本导制”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本调查以H大学教育学院2013级学前教育专业、经济学院2014级经济学专业、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13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则是H大学“本导制”的实行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此次调查一共发放200份问卷,回收18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3.5%。下面将此次调查结果进行详细分析。

(一)学生对“本导制”实施目的模糊不清

  调查数据显示,60%的学生对于“本导制”的实施目的与背景模糊不清,由此可见H大学的“本导制”实施宣传力度不够。一项制度的出台,如果得不到民众的理解与支持,其结果必然是停留于文件与形式表面,效果甚微。该大学的大学生虽然已有了各自的导师,但并不了解“本导制”的实施目的与背景,不知道其在自身的大学生活中发挥着何等的作用。这种情况下,“本导制”中的大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参与的地位,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学习和科研训练,自然,“本导制”的优势难以发挥出来。

(二)导师指导学生频率低,指导趋于表面化

  “本导制”的关键是师生之间进行双向交流与沟通。也正是在这种沟通与交流中,导师才能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与学习状况,学生才能得到有益指导和规劝引导。H大学的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方案中,也规定导师主动联系学生,和学生保持相对稳定的接触,甚至要求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小组会议。但调查数据显示,H大学的学生和导师能在一周内交流的占14%,两周内能和导师交流的占17%,一个月才能和导师见面交流的占25%,44%的学生在半个学期之上才能与导师见面。这表明,“本导制”在实施过程中师生的交流时间极为有限,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工作趋于表面化。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第一,学校缺乏对导师的监管制度。“本导制”在H大学实施时间并不长,很多需要注意的方面存在严重缺失,其中重中之重的就是对导师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该大学教学中期检查的《本科生导师指导手册》仅停留对手册的表面检查,监督约束力有限。第二,部分导师的专业水平不高。各大高校自扩招以来学生人数激增,而高水平专业教师的增长速度却远远低于学生人数的增长速度,现如今部分“本导制”的导师水平并不高,无法对学生进行很好的指导教育。第三,本科生导师平时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重担,精力有限,有心乏力,无法固定时间与学生沟通交流。

(三)导师指导学生人数偏多,指导效果差

  调查数据显示,H大学的“本导制”中的导师所指导的学生人数在5人以下的仅占15%,5-10人的占38%,10-20人的占47%。师资力量是直接影响“本导制”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导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要想对所指导的每位学生有深入的了解和学业规划的引导,必须有合理的师生比。而目前我国高校的师生比平均约为1:16,而部分高校的热门专业其师生比则远远小于此。而在美国顶尖大学中,哈佛师生比是1∶3,斯坦福师生比为1∶6,即使是在美国较次一等的大学中其师生比也平均为1∶9。所以,建议每位导师指导的学生每届不要超过5人为宜。

(四)师生交流方式单一,缺乏双向交流

  师生交流,是通过以符号或讯码为媒介进行信息、思想和情感的传递和交流。本科生导师制的核心就是师生间的相互交流,导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来了解自己所指导的学生,从而进一步改善自己的指导方法[2]。调查数据显示,H大学的本科生与导师之间的交流方式主要是见面交流,约占85%。电话联系方式占8%、网络视频方式占6%,而电子邮件方式仅占1%。诚然,以见面交流为主的师生交流方式有利于导师更好地发现学生在相关专业领域的缺陷,从而对其进行当面纠正指导。然而如果导师指导学生的方式能多样灵活,也许会有更好的指导效果。比如在重要节日师生聚餐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师生交流,而且可以让导师更深入认识每位学生。

  再者,每次见面交流,师生之间缺乏双向互动。大多时候,在见面交流的一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导师说得多,学生说得少,甚而学生只是倾听者。“教师掌握话语权,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进行知识的讲说,偶尔向学生提问题,也是程序性的。学生只是被动性地接受,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认真思考、讨论和陈述。即使是在平时的思想交流中,很多时候也是教师自己想法和观念的陈述,而学生成为了单纯的倾听者,真正意义上的双方交流并没有搭建起来”[3]。

三、深入推进“本导制”的举措与建议

  “本导制”作为一项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H大学在推进“本导制”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广泛利用各种宣传途径,深化对“本导制”的认知

  目前,H大学的“本导制”文件仅在教务处网站上能够查看到,很容易被其他信息覆盖,从而不易被大学生查看了解。从了解层面来说,大学生知之甚少,主要限于导师层面。为此,高校应积极利用各种宣传途径,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广泛宣传,比如在开学之际和开学典礼等重要场合,制作展板和宣传小册子,重点宣讲和解释本导制,从而加强学生对本科生导师制的认知和认同,使导师认识到本导制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二)完善现有制度文本,明确师生责任

  作为一项引进的人才培养制度,“本导制”在很多高校施行只不过区区几年时间,存在制度上不完善,是难以避免的。作为学校领导决策者,必须加强对制度实施状况的调研,及时对制度文本进行完善。比如针对导师指导学生人数过多问题,专业之间不平衡问题、导师不负责任问题等这些现实中出现的问题,学校有关部门应加强调研了解,及时完善制度。

  在师生责任方面,高校必须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对本科生导师的职责、工作范围、工作要求等做出具体明确规定,不应模凌两可。准确界定本科生导师与辅导员工作的性质、工作范围与侧重点。针对当前学生对“本导制”的漠视,应对学生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规定,比如包括得到导师定期指导、导师不履行职责时向学校相关部门反映、请求更换导师等方面的权利; 义务则有尊重导师、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主动和导师联系等。

(三)建立健全“本导制”运行机制,强化评价监督

  建立健全运行机制,是确保“本导制”切实发挥人才培养效果的先行保障。导师制虽历史渊源久远,但对国内高校来讲基本还属于新生事物,适用于本国特殊情况的运行机制尚未发展完善。所以,作为学校主管部门,应把“本导制”纳入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计划和过程之中,充分考虑自身因素、专业特点,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的评价监督体系。

  在实施过程中,尤其要强化评价监督。一是合理确定导师指导学生工作量的核算,“应将导师的工作业绩与其年度考核、津贴发放、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等联系起来。可以尝试设立优秀本科生导师奖励基金,对于其所指导的学生在论文发表、课题获奖等活动中表现优秀者,应当对导师和学生分别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4]。二是建立科学的指标评价体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使导师制评价有章可循,可操作性强。三是实行多方利益相关者考评,由本科生导师制领导小组、导师本人、学生等多方主体进行考评,加强监督作用。

(四)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高指导能力和水平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在本科生导师制中,导师的主导作用会更加显著和重要。因此,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实施导师制教学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导师的工作”[5]。当下,大部分高校本科生的指导教师数量不足,从而导致了一个导师指导几十个学生的问题。针对此问题,学校决策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一方面,要积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师德高尚的师资来充实导师队伍;另一方面要积极挖掘现有教师资源,充分调动现有科研团队、教学团队的作用,发挥其对学生的最大影响,同时,也要善于挖掘潜在的导师资源。例如,将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纳入导师队伍之中,为导师分担指导工作。

  同时,也要加强导师队伍素质的建设,提质增效,提高导师的指导能力和水平。一是各院系设立导师组,建立导师例会制度,每月定期召开导师工作会,对指导工作进行研究总结。二是要组织专门的培训,不定期地开展经验交流会,由资深导师、专家给一些资质尚浅的青年导师传授经验、方法。三是要积极组织一些导师外出参加学术会议,了解学术前沿,拓宽专业知识,从而提高指导能力和水平[6]。

[参考文献]

[1]罗 佳.基于大学生思想品德自主建构的教育引导研究[J].北京青年研究,2015,(3).

[2]何其中.我国本科试行导师制浅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0,(7).

[3]李佳源.解构与重构:“后现代”视域下的当代大学师生交流[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3).

[4]刘济良,王洪席.本科生导师制:症结与超越[J].教育研究,2013,(11).

[5]赵东金.本科导师制教学组织实施者应提高四种认识[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4,(2).

[6]王晓玲.地方师范院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J].当代经济,2015,(27).

[责任编辑:肖偲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