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视域下“三个务必”的实践逻辑
作者:黎海波 李玥佳      阅读量:262      时间:2023-08-09

[摘    要] “三个务必”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提出的新论断、新宣言、新告诫和新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法宝。“三个务必”与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既一脉相承又有创新发展。二者都是党在关键时刻,面对时代形势、时代课题和历史任务而提出的,都展示出强大的精神力量。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在守正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内容,结合新的历史方位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动“赶考”精神与时俱进,彰显出强烈的宗旨(使命)意识、深远的忧患意识和无畏的斗争意识,既是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创造新成就新伟业的必然选择,展示出党面对“时代形势”和“时代问题”、加强自身建设和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把握历史主动和完成中心任务的实践逻辑。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个务必”;“三个务必”;党的二十大精神

[中图分类号] D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23)08-0005-06

 

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向全党同志发出“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1] 1的政治号召和郑重宣示。“三个务必”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新论断、新宣言、新告诫和新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法宝。“三个务必”与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既一脉相承又有创新发展,相承的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警醒自觉以及永葆“赶考”状态的清醒坚定,发展的是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和“两个大局”、适应党情国情世情的新变化、面对新的团结奋斗和伟大斗争而提出的管党治党的新要求[2]。二者都是党在关键时刻,面对时代形势、时代课题和历史任务而提出的,都展示出强大的精神力量。

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是在守正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内容,结合新的历史方位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动“赶考”精神与时俱进,彰显出强烈的宗旨(使命)意识、深远的忧患意识和无畏的斗争意识,既是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创造新成就新伟业的必然选择。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是面对“时代形势”奋力走好新时代新征程赶考之路的必然要求和必然选择,是解答“时代课题”、深入推进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和必然选择,是把握“历史主动”全面落实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的必然要求和必然选择,展示出党面对“时代形势”和“时代问题”、加强自身建设和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把握历史主动和完成中心任务的实践逻辑。

一、“三个务必”是面对“时代形势”、奋力走好新时代新征程赶考之路的必然要求和必然选择

“两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至1949年历经 28 年的团结奋斗迈入建设新中国的关键时刻提出来的;“三个务必”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团结奋斗迈入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和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提出来的。

(一)“两个务必”面对的“时代形势”

1944年3月,抗日战争进入后期,胜利在望。郭沫若撰写的《甲申三百年祭》在重庆《新华日报》刊载,详细介绍了明王朝和大顺王朝灭亡的历史过程和原因。《甲申三百年祭》的发表让蒋介石深感不快,却让毛泽东深受启发。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认真学习《甲申三百年祭》,要求全党特别是高级干部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自满的错误。1944年4月和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和中央党校的讲话中都分析和强调了党的历史上因骄而败的教训。1944年11月,他还特意致信郭沫若:“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3] 2871945年7月,黄炎培等人访问延安。针对黄炎培提出的“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一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问题,毛泽东同志满怀信心地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实行人民民主和让人民来监督政府。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面对即将取得的全国胜利和即将到来的“进京赶考”,针对“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4] 1438等,为了让全党在胜利面前始终保持忧患意识、谦虚意识和清醒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经受住长期执政的考验,毛泽东同志告诫全党,要警惕“糖衣炮弹”,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5],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因此,他向全党发出了“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号召。在进行迁往北平的准备工作时,毛泽东就提醒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进了北平就变了。我们共产党人进北平,是要继续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直到实现共产主义[6] 207-208。 1949年3月23日,在前往北平的路上,毛泽东兴奋地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中国共产党人“进京‘赶考’去”。周恩来笑着回答道:“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则坚定地说道,中国共产党人“决不当李自成,我们一定考个好成绩!”[7] 80以进京赶考为标志而形成的赶考精神,一直激励着全党同志谦虚谨慎、砥砺前行。赶考精神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胜利面前永不骄傲懈怠、在挑战面前永不退缩“躺平”、不断争取更大胜利的忧患意识和坚强意志。

(二)“三个务必”面对的“时代形势”

自1921年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成立20多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之所以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永不骄傲自满、始终艰苦奋斗。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调研时重提“赶考”,他强调指出,“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8]。自1949年“两个务必”提出70多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之所以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仍然是中国共产党人永不骄傲自满、始终艰苦奋斗。从红船启航、井冈山星火,到长征铁流、延安抗战和西柏坡领导解放,再到进京赶考、建设热潮和改革急流,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不懈奋斗,不断开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新局面。中国共产党已从最初成立时只有50多人的小党发展成为拥有96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202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2022年7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始终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必须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今天,我们党面临着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一方面,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发生了伟大变革,我们已经胜利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2000多年来的梦想,创造了在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消除绝对贫困的人间奇迹;而另一方面,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和历史之变也都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以及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和消极腐败危险将长期存在[9]。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但任务和责任也越来越重,压力和阻力越来越大,要求和标准越来越高。新时代新征程的考卷铺陈开来,面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更高要求,面对国内外的各种风险和更大挑战,赶考依然是我们必须始终保持的状态。对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的中国共产党而言,赶考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赶”是要永葆革命精神和奋斗意志,“考”则是要锻造优良作风和过硬本领。

二、“三个务必”是解答“时代课题”、深入推进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和必然选择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和课题。顺应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发展变化,加强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升解答时代课题的能力,是我们党应对大党独有难题的经验和智慧。

(一)解答不同的时代课题

“三个务必”中的“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也是深入推进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时代课题。“进京赶考”主要是围绕建立什么样的新中国、怎样建立新中国以及如何实现全面执政和执好政等时代课题而提出的,体现了我们党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谋远虑和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警醒和坚定。“新的赶考之路”主要是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时代课题而提出的[ 黎海波:《“三个务必”的历史逻辑与时代要求》,《理论动态》(中共中央党校内部刊物),2023年第1期],体现了我们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深刻洞察把握历史使命的历史自觉,以及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的历史主动精神[10]

(二)加强自身建设和解决大党独有难题

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必须迈过的一道坎和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则是我们必须回答好和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无论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各项目标任务,其关键都在党。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工程来推进,是我们党的一大创举。早在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就提出了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这一重大命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为统揽和决定“四个伟大”的关键,赋予新时代党的建设崇高的历史使命和重大的战略意义。“两个务必”是针对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如何继续加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发出的政治号召和行动指南。“三个务必”则是针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如何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发出的政治号召和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紧紧围绕“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标志着我们对党的建设规律和管党治党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十年磨一剑”的定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推进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刹住了一些多年未能刹住的歪风邪气,解决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沉疴痼疾,探索出了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的有效路径。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11] 541党的二十大报告以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深入分析管党治党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郑重宣告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管党治党不能仅仅依靠外驱动力,更须注重刀刃向内的内驱动力。人民监督主要是从党外向党内施加影响,而自我革命主要是在党内进行推动,二者形成一个对权力监督和制约的完整闭环。“三个务必”围绕“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一根本问题,紧扣“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深刻揭示“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政治密码。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持之以恒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12],全力保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成功。

三、“三个务必”是把握“历史主动”、全面落实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的必然要求和必然选择

牢记初心使命,根据时代发展和主要矛盾及时调整和确定党的中心任务,确保正确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党的历史传统和宝贵经验。

(一)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主动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坚定历史自信和掌握历史主动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长期奋斗不断积累的宝贵经验,既是过去取得成功的智慧结晶,也是未来继续成功的行动指引。

把握历史规律、坚定历史自信和掌握历史主动,是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毛泽东同志就非常注重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注意在历史演变中汲取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的历史智慧,把“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13] 533作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从“两个务必”发展为“三个务必”,是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和新时代十年奋斗历程中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宝贵历史经验,揭示了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政治密码,也诠释了我们党在新时代十年间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的成功密码,体现了我们党牢牢把握时代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和中心任务的高度自觉。

(二)为完成中心任务而团结奋斗

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新时代十年奋斗历程告诉我们,“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取决于能否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和确定中心任务”[14]。“两个务必”提出于新中国成立前夕,当时面临的中心任务是如何建设新中国。“党和军队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4] 1427。“三个务必”提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标志着我们党再次站在了历史的新起点,党面临的历史任务又有了新的变化。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 21。中心任务的明确,体现了百年大党初心不改、奋斗不渝的清醒坚定,彰显了谋划复兴伟业、擘画强国蓝图的历史主动和使命担当。从诞生之日起,党就勇敢担负起“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神圣责任,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之不懈奋斗,先后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阶段,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从落后时代、跟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要“不懈奋斗”“团结奋斗”“顽强奋斗”“再奋斗”“长期奋斗”“伟大奋斗”“艰苦奋斗”“接力奋斗”和“继续奋斗”,其中,“不懈奋斗”成为大会主题内容之一,共出现4次。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要“团结奋斗”“艰苦奋斗”“接续奋斗”“继续奋斗”“共同奋斗”和“伟大奋斗”。其中,“团结奋斗”成为大会主题内容之一,共出现7次。“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15]。把握伟大奋斗的历史经验,牢牢把握和全面落实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就必须让党始终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成就伟业最可靠的主心骨,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紧紧依靠人民,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在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和掌握历史主动中不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黎海波.“三个务必”的内在逻辑与精神力量[N].光明日报,2023-05-17.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艺论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4]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  苏新留,李银河. “三个务必”:彰显百年大党新时代赶考的清醒和坚定[N].河南日报,2022-11-17.

[6]  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在延安: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崛起[M].北京:人民出版社,研究出版社,2019.

[7]  陈也辰,王钦双.毛泽东的1949[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8]  叶帆,何民捷,张洋. 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N].人民日报,2022-09-26.

[9]  辛向阳.深刻把握“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时代意蕴[J].党的文献,2022,(5).

[10]  杨金洲,曹胜亮,梁伟军,等.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家笔谈[J].决策与信息,2022,(11).

[1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22.

[12]  周叶中,欧阳康,肖金明,等.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根本遵循——二十大党章修改笔谈[J].党内法规研究,2023,(1).

[13]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4]  张神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3,(1).

[15]  《人民日报》十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J].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2022,(6).

[责任编辑:胡   梁  朱苗苗]

The Practical Logic of ' Three Musts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uilding a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 in an All-round Way

 

LI Haibo,LI Yuejia

 

Abstract:  The “three musts” is a new conclusion, declaration, admonition and requirement proposed by President Xi Jinping, also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t a critical moment when the whole Party and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has embarked on a new journey of building a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 and marched toward its second centenary goal. It is the latest achievement of adapting Marxism to the Chinese context and the needs of the times, and it is a vital tool for construction of a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 in an all-round way. While in the line of the “two musts” proposed by Comrade Mao Zedong, the " three musts " has innovative development. Both of them were put forward by the Party in response of the development,  question, and the historical mission of the times, and both show tremendous spiritual strength. From the " two musts " to " three musts, " new element has been added on the basis of keeping the original principles. Combined with the new historical position and the profound changes unseen in a century, the spirit of " catching up " has been promoted to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showing a strong sense of purpose ( mission ), a profound sense of hardship and a sense of fearless struggle. It is not only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striving for a new journey and building a new era, but also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creating new achievements and new great undertakings. It shows the practical logic of the party in facing the ' situation of the times ' and ' problems of the times ', strengthening its own construction and solving the unique problems of the big party, grasping the historical initiative and completing the central task.

Keywords: Socialist modern country ; 'Two musts ' ; 'Three musts ' ; the Spirit of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Party

 

[收稿日期] 2023-05-25

[作者简介] 黎海波(1975-),男,湖北荆门人,法学博士,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党史党建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李玥佳(1997-),女,湖南衡阳人,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