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作者:阮一帆 胡中娟      阅读量:398      时间:2023-01-06

“治国之道,富民之始”。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将共同富裕确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并为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出了明确的原则遵循和路径方法,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理论和实践的探索达到了新境界。

一、共同富裕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人民长久以来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期盼,也是几千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不论是孔子提出的安置百姓应先“富之”再以“教之”,孟子提出的“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抑或是韩非子的“论其赋税以均贫富”,都蕴含着共同富裕的思想理念。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贫苦大众的同情,在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提出了朴素的共同富裕思想——《乌托邦》,其中提到的财富共同所有、集体享用之思想反映了被压迫阶级的诉求,为科学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

马克思主义通过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论证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构想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宏伟蓝图,使共同富裕开始从空想向科学转变。马克思指出“未来社会的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恩格斯也提出“要让所有的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不仅需要消灭私有制和阶级对立,实行公有制,为共同富裕提供经济基础和制度保障,而且还包括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成员间人人平等以及对社会财富的共同享有。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具有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全民共有的生产资料,有条件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分配制度,只有那时才能真正实现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进而实现共同富裕。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建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对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追求利润最大化进行了有力的批判,阐明了共同富裕是未来理想社会的归宿和必然选择。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是将共同富裕理论确定为无产阶级政党追求目标和理想的创始人,并将自由人联合体的最终实现确定为真正马克思主义者最高理想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开拓者。

二、共同富裕的理论创新与时代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缘起于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经过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其核心内涵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领全国人民历史性地打赢脱贫攻坚战,在中华大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立足新发展阶段,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的新征程上,共同富裕是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在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升级换代。习近平总书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进一步深化了共同富裕的内涵意蕴和时代特质,具体体现为全民富裕、全面富裕、共建富裕、渐进富裕四个方面。

第一,“全民富裕”强调的是主体的普遍性。马克思指出,“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永恒的目标追求。全民富裕追求的不是一部分人或者一部分地区的富裕,而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从局部到整体,再精准到每一个人,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对每一个公民权利的充分确认与保障,彰显了人民至上的理念和宗旨。

第二,“全面富裕”强调的是共同富裕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共同富裕不仅是物质的丰盈,同时还应包括精神富裕,坚持物质生活富裕和精神生活富裕相统一,既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价值追求,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第三,“共建富裕”强调的是全体人民共同劳动、共同建设、共同创造、共同奋斗。劳动是幸福的源泉,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力量。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发展史,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取得的辉煌成就,归根结底是由全体人民艰苦奋斗创造出来的。

第四,“渐进富裕”强调的是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过程具有明显的渐进性特征。中国走的共同富裕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渐进式富裕道路,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在动态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演变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齐头并进,同时实现。在推进共同富裕的发展路径中坚持从辩证唯物主义出发,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稳步有序推进,避免陷入“同时、同步、同等富裕”等思想和认识误区,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分阶段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三、共同富裕的实践探索与推进路径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共同富裕进行了艰辛探索和不懈奋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斗争中产生了共同富裕的思想萌芽。28年的浴血奋战,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概念,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共同富裕道路探索,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初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理论,并在实践上作了新的探索,我国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民主法治建设等均取得长足进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绝不能动摇”,并强调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要求,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新要求,推进共同富裕在多方面、多领域全面实施。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对共同富裕思想作了新的阐发,对共同富裕目标作了新的部署,对共同富裕道路作了新的探索,有力推动了共同富裕思想理论的深化与实践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现实任务。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积极作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共同富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要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营造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与此同时,促进共同富裕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为实现共同富裕提高精神指引,着力促进全体人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总而言之,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宗旨性质的题中之义,对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研究”(编号:22VSZ036)成果]

作者分别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