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扶贫政策从过去的“粗放扶贫”转变为“精准扶贫”,这是我国扶贫事业的一次质的飞跃。帮助贫困人口脱贫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经之路,也是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其中,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方面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实现扶贫目标的关键。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指导下,从以下方面将“精准扶贫”思想融入贫困大学生“精准资助”工作中:一是进一步规范资助对象认定程序和标准;二是完善精准资助维度,满足不同发展型学生需求;三是提升管理精准度,保障服务质量;四是建立互联网信息库,实现精准扶贫信息化;五是培养贫困生自强精神,锻炼贫困生脱贫能力;六是深化贫困生感恩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进而能够有效实现教育领域的精准扶贫,使贫困大学生顺利地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更好地投入学习之中。
[关键词] 精准扶贫;高校贫困大学生;精准资助
[中图分类号] G64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20)02-0075-07
教育乃兴邦之本,解决好教育问题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精准扶贫”政策的制定,旨在明确扶贫对象,提高扶贫质量,从而早日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高校贫困生的资助问题是国家精准扶贫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深化高校扶贫工作改革,需要高校相关部门改进工作方式,提升工作质量,保障工作效率。因此,高校要以“精准扶贫”政策为指导思想,主动发掘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高资助工作的准确性,及时帮助到真正需要帮助的高校贫困学生。
一、高校“精准扶贫”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到湖南湘西考察,并做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 ” 的重要指示。2013-2015年间,他又多次到各地考察调研,不断深化扶贫理念,明确“精准扶贫”将逐步成为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战略[1]。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国家不仅要增加扶贫开支,还应出台更多优惠政策和相关可行措施,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把握“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2],注重区分不同贫困对象,根据贫困群体的不同致贫原因,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扶贫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断丰富改善扶贫的方式方法,提升扶贫工作质量和效率,使最需要帮扶的群体能获得最及时的帮扶。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处于决胜期必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要着重抓住重点、补齐短板、补强弱项。扶贫工作不能只解决困难群体的经济问题,还要解决贫困群体“精神贫困”的问题,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实现贫困群体的全方位多角度脱贫。实际工作中要大力开展智慧教育,通过优良的教育提升贫困群体的基本素质、文化水平、思想境界,将穷根彻底拔除,全力阻止贫困的代际传递[1]。
“精准扶贫”作为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战略部署和重要指导思想,将其融入到教育领域,把“精确扶贫”重要思想及核心内容与高校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相结合,是国家“精准扶贫”理念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贯彻落实,同时视“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帮扶”为三翼,高校通过构建“一体三翼”体系,能够为大学生资助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难题提供科学有效的解决思路。那么,如何将高校大学生资助体系与“精准扶贫”理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是我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可见,高等学校资助育人工作必须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理念为指导思想,紧跟国家总体战略部署,科学规范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探索出一套更加科学、更加高效、更加完善的高校大学生精准资助育人工作体系[3]。
二、高校大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下,高校贫困生因经济困难失学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但是仍然存在许多不足。
(一)贫困学生认定的精准度有待加强
识别贫困对象是开展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的第一步,如何准确地评定筛选出资助对象是高校扶贫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保障后续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
高校贫困生资助对象的认定,通常是由学生本人提交贫困生认定申请及相关证明材料,经过学校相关部门审核之后即可确定。其审核形式主要是以申请人所在高校老师的考察、同学的评价及相关部门开具的一些书面证明材料为主。实际上仅通过提供统一格式的证明材料和单一的审核认定过程,是无法充分证明申请人的经济困难程度的。根据简单的纸质材料来确定资助对象,本质上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认定,其忽略了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不同办学性质的高校以及不同学科和专业等因素给每个家庭带来的不同程度的经济压力。高校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审核项目应当包括申请人家庭情况的方方面面,例如申请人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状况、申请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申请人家庭所在地区消费水平等等。然而,在过去的贫困生认定过程中普遍存在申请人随意填写认定材料,学校对于重要项目的审核仅仅根据简单的书面材料来认定等情况,这种认定结果有时不够准确、说服力不强。
目前在高校贫困生资助对象认定工作中,相关部门缺乏一套全面、科学、有效的贫困生认定审核规定。对于一些因意外变故导致家庭经济受到严重损失的情况也没有相应的资助条款。在认定过程中,准确辨别申请人提交的证明资料是否属实,是保障认定工作准确性的一个重要问题。高校经济困难大学生通常被划分为三个等级:一般困难、困难、特别困难。实际上在认定过程中,认证部门并没有对申请人提交的贫困证明材料进行实际调查和全方位的了解,部分地区开具贫困证明、加盖公章只是一种形式,申请人通常不需要接受任何调查就能轻而易举开到贫困证明,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对于贫困生资助对象的判定。在这种情形下,有的家庭条件并不贫困的学生因为开具贫困证明和准备相关材料十分方便,便通过开具虚假贫困证明从中获利。而另外一部分真正贫困并且需要帮助的大学生,反而因为顾忌周围的老师和同学异样的眼光,便放弃申请贫困资助,从而导致真正需要帮助的家庭失去获得帮助的机会。准确辨别申请人提交的证明资料是否属实具有一定的难度,相关部门如果通过建立严格的工作审核制度以及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虚假证明的开具是可以被有效杜绝的。
(二)帮扶措施不够全面
由于不同原因致贫的家庭对于资助的需求有所不同,处于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年级、不同的专业、不同的阶段的贫困大学生对于资助的需求也会有所变化。近年来,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了以“奖、助、贷”为主,“勤、补、免”为辅的多元化资助体系。然而,对于大多数处于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别的贫困学生,高校仍沿用过去传统粗放资助方式,并没有采取更具多样化和精准化的帮扶措施。帮扶方案单一、在帮扶的过程中缺乏动态分析、帮扶的形式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在资助工作中忽略不同困难学生群体和个人的现实差异和实际需求,导致资助精准度低,帮扶效果不理想。在资助工作陷入供需不匹配的情况下,就难以做到“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致使很多贫困生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资助。如此不仅浪费了国家财政资金,而且资助效果事倍功半。
(三)学生信息记录不够规范
全面掌握贫困学生基本情况,对贫困大学生进行精细化分类是高校开展贫困生认定工作的重要前提。然而,如何实现贫困大学生精细化分类?这就必须建立具有针对性的数据库来记录学生的详细家庭情况,包括父母工作情况、贫困村整体状况、个人及家人身体健康情况、家庭收入状况、父母缺失情况、重大经济损失等经济困难家庭情况。传统的高校大学生贫困程度区分主要基于学生所在地区开具的贫困证明书,但现实生活中学生的家庭情况每年都有可能发生变化,纸制的贫困证明是无法及时体现学生家庭的准确信息的,学校无法对资助对象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进行动态追踪。因此,对学生的信息进行全面详细的及时记录和更新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精神贫困常常被忽略
对于贫困学生经济层面的资助,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高校资助工作的重点,国家财政资金和各类社会资金都在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问题上有所投入,但是贫困学生在受到帮扶后的心理引导却常常被忽略。
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由于家庭条件艰苦,自幼便承受着生活和学习的双重压力,导致他们从小便产生诸如缺乏自信、自我封闭、没有安全感、虚荣心强等一些负面的心理特征。这类学生通常存在性格敏感,难以建立归属感,社交能力相对较弱等问题。在高校,大学生因成长环境的不同价值观也有所不同,如有些学生具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因受到这些同学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存在盲目效仿的情况,当效仿行为因家庭经济困难而难以为继的时候,这些贫困学生就会出现心理障碍,产生一些心理问题。还有部分贫困学生缺乏自立自强意识,存在“等、拿、要”的心理,缺少感恩意识和回报社会的意识,缺乏生活满足感,错误地认为拥有和索取都是理所应当的,存在精神亟待脱贫等问题。诸如此类问题,是由于贫困学生心理认知错误而导致的,通过单一的经济资助是难以得到解决的,必须借助精神上的帮扶和引导来使他们正确认识贫穷现象。
(五)奖、助资金使用不当
为了保障大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不因家庭经济困难问题而辍学,为了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国家设立了奖、助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同时,社会上部分企业和机构也通过设立公益基金项目和其他奖学金等形式来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业。国家和社会提供的各类资助项目,主要是为了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学习和必需的生活消费,但是有些大学生在获得资助和奖励之后,对资金没有进行科学规划,存在将资助金用于购买非学习生活必需品或进行高档消费的情况,比如请同学老师吃饭、购买名牌产品、沉迷于娱乐消费等,造成资金浪费,破坏了国家和一些社会机构、企业对学生帮扶的原本意义。
三、将“精准扶贫”思想融入大学生“精准资助”工作中的路径
(一)进一步规范资助对象认定程序和认定标准
在过去的高校贫困对象认定过程中,由于一直存在资助对象认定制度不规范、审核流程不够严谨或流于形式化的问题,从而导致评定结果不准确。另外,由于当前还有大多数高校仍停留在原始的纸质记录认定的操作方式上,从而造成贫困认定操作不够规范、认定效率较低、耗费人力与物力较多、认定错误率较高等现象,同时也增加了高校贫困生认定的成本。因此,高校资助育人部门在工作中必须针对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创立一套科学、完整、规范、高效的困难认定制度。
在高校传统的贫困生认定模式下,可以通过互联网,利用信息化的平台搭建一个数据分析统计模型,从而完善资助对象的评定标准。同时高校还应当创建具有动态分析功能的困难认定体系,以掌握贫困大学生的实时动态信息,将学生家庭突发困难情况计入资助对象认定考量标准,并与常态的困难认定结合起来。在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改进贫困生资助对象的认定标准,增强贫困生认定标准的可用性和灵活性,更加准确地掌握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
在高校贫困生认定的过程当中,由于高校学生对资助没有全面的正确认识,存在谎报、夸大家庭困难的情况。为避免学生因缺乏诚信而导致认定结果不准确,高校应当在此类事件发生前对学生及时开展相应的诚信教育,最大程度地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譬如在开展贫困大学生认定工作之前可利用讲座、班会、微信群、学院网站等不同的宣传教育方式,对大学生普及与解读国家相关扶贫政策,在确保每一位大学生熟知国家相关的扶贫政策,包括奖、助学金设立的目的和意义,提高思想觉悟,正确认识到奖、助学金对于真正需要帮助的家庭的重要性,提高贫困大学生资助对象认定的精准度,让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大学生得到及时资助。
在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认定标准中,大部分仅根据开具的贫困证明和简单的材料来认定。由于这种认定标准的形式过于单一,从而使认定工作的精确度不高。要想提高贫困生认定的精准度,必须改革创新贫困生的认定形式,比如对于申请人提交的家庭贫困情况,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实地考察、要求申请人出具相关家庭成员的身体情况证明、要求申请人所在地方开具更有权威的家庭情况证明等,以此增加认定材料的说服力,使认定工作更加贴合实际。除此之外,还可以把贫困生认定工作和社会力量结合起来,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搭建资助效果动态反馈通道,不断完善贫困生认定工作机制,使认定结果更具说服力和可信度[4]。
(二)完善精准资助维度,满足不同发展型学生需求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应注重把握受助学生的阶段特点以及需求差异,一是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根据不同人群、不同侧重点对贫困大学生实施分类帮扶,满足不同类型贫困生的实际需要;二是通过认定过程,在确定资助对象后,要根据不同类别的困难学生群体和个人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扶贫方案来保障精准扶贫工作的质量。
在以经济帮扶为主的工作体系下,根据各地区、各阶段、各专业大学生的需求差异,可以将大学生资助工作体系转变为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多维帮扶体系,以各地区、各阶段、各专业大学生的需求差异为制定帮扶计划的主要依据,根据不同的资助对象,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帮扶方式,建立一个以学生需求为基础,个性资助为特色的精细化多维资助体系。例如对于初进大学的贫困生应开展帮助其适应新环境和融入大学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帮扶活动,对于毕业班的贫困生提供帮助其提升就业能力,树立正确择业观和就业观的帮扶活动等。根据不同类型的大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满足他们的实际需要,以增强帮扶工作的灵活性和有效性。根据不同类别的困难学生群体和个人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扶贫方案,通过解决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保障大学生顺利接受高等教育,同时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同时开展贫困学生的精神帮扶,实现贫困学生的经济扶贫和精神扶贫的全面帮扶。
(三)提升管理精准度,保障服务质量
要实现高校大学生资助工作的精准管理,首先要做好精准服务。高校资助工作中的精准服务包括: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审核认定、资助对象的确定、对于不同需求的贫困生提供个性化的帮扶办法、对贫困生实行经济帮扶和精神帮扶、追踪资助对象帮扶效果等一系列工作,因此,要制定科学、严谨、有效、全面的工作细则,保证精准资助工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公正、公开、透明。其次要实现对贫困生资助对象相关工作的信息化管理。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将大学生精准资助工作管理信息化,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网络平台对国家制定的相关大学生资助政策、申请条件以及申请路径等信息进行发布和宣传,确保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及时了解相关政策,通过网络社交工具和面对面谈话相结合的方式,及时了解学生需求并记录在案,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制定相关扶贫方案。另外,学生管理也应实现信息化,对在校学生的日常消费、身体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学习生活情况等要做好充分的数据采集,通过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手段实现对采集数据的精细分析,对学生面临的困难进行事先预判,设立相应的危机预警机制,在困难发生之前就及时有效地对大学生给予帮助,缓解其压力,在困难发生的第一时间为大学生提供最及时、最需要的帮扶。
(四)建立互联网信息库,实现大学生精准扶贫信息化
提升大学生精准扶贫工作高效性,需要高校及时建立学生资助信息库,并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运行和管理,定期向相关部门反馈资助工作进程。
具体而言,信息管理的第一步是要全面采集学生信息,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包括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学生父母工作条件、学生本人及家庭主要成员身体健康状况等,根据数据分析,有针对性地设计扶贫方案。第二步是将整合的数据传输到中央系统,并将数据保存到数据存储层,保障贫困大学生相关信息的高效采集和准确录入,同时做到数据的安全存储,保护学生个人隐私。第三步对于采集到的数据要及时分析,确保真正贫困的大学生准确及时地被认定为资助对象。除了对采集到的学生信息进行准确分析之外,数据中隐藏的信息也要精准把握,相关工作人员在数据分析工作中要强化对云技术、大数据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等各种新型科学技术的熟练运用,保障对海量学生数据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帮扶方案,做到学生帮扶个性化,特殊对象特殊帮扶。最后,根据学生信息,结合动态信息的实时录入,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学生未来家庭的贫困状况作出事先预估,对于部分可能实现脱贫的贫困资助对象进行有效追踪,保持学生信息数据库的动态更新,确保其他需要帮扶的学生及时获得资助,保障高校大学生精准资助工作的高效和可持续发展[5]。
(五)培养贫困生自强精神,锻炼贫困生脱贫能力
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和帮扶不是最终目的,通过经济扶贫的方式让他们接受高等教育是基础,培养他们成为自力更生、发奋图强、顽强拼搏的人才,提升他们的自主脱贫能力是更为重要的目标。高校在加强理论和实践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贫困大学生力争上游、豁达乐观、志存高远的人生态度,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做到经济上解决困难,精神上加大引导。
(六)深化贫困生感恩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促进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帮扶的同时,应当注重培养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意识,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校应当为贫困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勤工俭学和社会实践的机会,例如创设学生助管岗位、大学生创业基地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奋斗适当减轻经济压力,同时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对于学生的感恩教育应当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通过加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激发学生们争做新时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三有”新青年。
四、结语
进入新时代,国家的扶贫战略已由最初的广泛扶贫转变为现在的精准扶贫。为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了使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各项扶贫政策一直处于不断调整和完善之中。不让考上大学的孩子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错失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的基本目标已经实现,但是高等学校贫困生的精神脱贫和资助育人工作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高校应当注重将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培养成素质够高,质量够高的优秀人才,在满足贫困生经济需求的同时,注重培养他们成才,使他们具备更强的适应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的能力,在实现“精准资助”的同时,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扶贫新论断: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和精准扶贫[EB/0L].人民网,2016-01-03.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103/c1001-28006150.html.
[2] 习近平提“精准扶贫”的内涵和意义是什么[EB/0L].中国经济网,2015-08-04.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
0804/c70731-27408438.html.
[3] 刘晓杰.“精准扶贫”思想下的大学生“精准资助”[J].教育教学论坛,2017,(3).
[4] 曾敏.精准扶贫视角下贫困大学生的资助效果研究——以广西三所高校为例[D].南宁:广西大学,2018.
[5] 刘薇.基于精准扶贫理念下的高校学生资助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2).
[责任编辑:李利林]
Thoughts on the Financial Aid for Poor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Policy of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Zhu Bifa, Lu Xiaochong, Zhu Yayin
Abstract: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hina's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y has changed from "extensive poverty alleviation" to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This is a qualitative leap in China's poverty alleviation. Helping the poor out of poverty is the only way to achieve the goal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improve people's livelihood. Among them, education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means of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it is also the key to achieving poverty alleviation goal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y, the idea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has been integrated into the work of “Targeted Funding” for poor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rst, further standardize the procedures and standard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funding objects; The third is to improve management accuracy and ensure service quality; the fourth is to establish an Internet information database to achieve accurate informationization of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fifth is to cultivate the self-reliance of poor students and exercise their ability to escape poverty; the sixth is to deepen the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of poor students Social responsibility education. Furthermore, it can effectively achieve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so that poor college students can smoothly enjoy the preferential policies of the country and better participate in learning.
Keywords: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poor college students; targeted funding
[作者简介] 朱必法(1982-),男,湖北通山人,湖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博士后,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鲁晓翀(1991-),女,湖北咸宁人,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交通工程学院教师;朱亚寅(1993-),女,湖北荆州人,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