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文章内容
文章阅读

多主体视角下民族地区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136次 发布日期:2023-10-23 16:33:29

[摘    要]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需要全社会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民族地区中小学是助推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在民族地区中小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中,要充分激发教师及学生等多元主体的能动性。基于在湖北民族地区的田野调查发现,目前中小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已具备较好基础,但也存在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认知的思政课校本教材、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及形式单一、“课堂思政”未能有效衔接时代要求等诸多问题。当下亟须优化思政育人机制,补齐“短板”,通过持续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来强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的认知;同时,根据中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认知特点,开发多样化的思政课校本教材;丰富校园文化载体,构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校园文化氛围;升级“课堂思政”,嵌入式地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全过程。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地区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团结;校园文化建设;课堂思政;中小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1;D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23)09-0026-11

 

一、引言

在民族地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是凝聚各族人民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2021年8月召开的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民族教育工作需要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聚焦,并且需要构建一套完整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将其纳入国民教育体系[1] 4-7。2022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明确提出:“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2]年轻一代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他们成人成才过程中的关键一环。

在民族地区中小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需要充分激活校内外资源,激发教师及学生等多元主体的能动性。在中小学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中,学校作为主阵地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提供时间、空间和体制机制保障;教师作为主体,将国家的教育方针与学校具体的教育教学目标相衔接,激发自我潜在动能,引导学生形成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生作为主体,在校园文化环境濡染及教师引导示范下,逐渐形成对国家对民族的认同。在多主体格局中,学校为体制机制提供保障,教师是引导者是媒介,学生是受众也是关键主体。检验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成效最终要看中小学生对中华民族知识的熟知程度、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度以及理想信念的养成度。当前,在强调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背景下,民族地区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如何优化升级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根据中小学生认知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科学衔接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直接关系到中小学生对“中华民族是一家”的正确认知,也是多元主体合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直接抓手。民族地区中小学作为助推青少年形成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引导学生建立对中华民族“家史”的兴趣、自觉传承中华民族“家风”,养成遵守中华民族“家规”的习惯,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民族教育过程中的实践,同时也是时代赋予基础教育阶段的神圣使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纲”和主旋律,也是近年来民族研究中的学术热点。从宏观理论研究层面看,学者多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及意义出发进行理论性的探讨,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集文化、社会、经济、生态及命运于一体的多维共同体[3] 1-14+12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观念认知[4] 1-11,包含历史、文化、情感、责任、价值、命运、地域(家园)等要素[5],中国各民族在观念上凝聚共识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重要途径[6] 109-118。在新时代背景下,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对维护国家统一、做好民族工作、决胜全面小康都具有重大意义[7] 1-8+123。只有加强文化认同、政治认同和经济认同,打造全方位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才能在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坚不可摧[8] 1-9。从微观的宣传教育层面来看,学界关注点聚焦民族地区的“铸牢”宣传工作,高等教育及基础教育阶段的“铸牢”路径。其中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在民族高校开展“铸牢”教育要以“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理念作出尝试[9] 96-104;并且要始终以中华文化认同为根基,充分挖掘各民族优秀文化资源,将其有效融入高校政治理论课、特色课及选修课教学当中[10] 9-16+93。在基础教育阶段要加强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材建设工作[11];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丰富完善教育形式,从而为“铸牢”提供人心基础和稳固基座[12] 1-7。目前,学界关于“民族地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侧重从时代背景出发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的意义及机制,研究对象多集中于单一的民族地区或者高校大学生群体。从我国民族地区来看,中小学校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正处在优化提升阶段,但目前以民族地区中小学为“铸牢”场域,以教师及中小学生作为“铸牢”主体,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及路径方面的成果还比较缺乏。

二、民族地区中小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现状

新时代背景下,民族地区中小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已具备较好基础,并取得了良好成效。近年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由脱贫攻坚有效衔接到全面乡村振兴阶段,民族地区中小学校硬件设施得到持续改善,在校园建设、教学设备、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城乡差距、东西部地区差距逐步缩小;进入乡村振兴阶段,民族地区中小学的软件条件建设已步入快车道,主要表现在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强化、师资配置进一步合理、教师专业能力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科学细化,这些“软、硬”条件的提升改善为民族地区中小学开展立德树人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此外,长期以来民族地区中小学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理念,广大教师自觉坚守课堂思政、校园思政及教师思政,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常抓不懈。

近年来,民族地区中小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得到了国家重视。2020年10月,国家民委在辽宁省沈阳市组织召开全国民委系统推进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现场交流会,强调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在中小学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并不断建立健全适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载体渠道、方式方法;同时提出要在中小学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民族地区中小学校积极响应,将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融入到相应学科当中,通过对语文、历史、地理、政治等课程中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进行延伸,不断加强中小学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其中以政治课程教育为主要载体,注重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在思想品德教育上传授学生相关理论知识,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调查发现,湖北省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学近年来通过构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指标体系,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到办学治校全过程,并与新疆阿勒泰市实验小学、博州博乐一小开展远程及实地互动互联,通过系列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来加深不同民族之间的了解,为内地与边疆中小学联合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树立了榜样。从整个民族地区中小学情况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已经形成由理念转向实践、由制度保障转向具体实施、由自上而下转向多主体合力的良好局面。

在启智润心的长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民族地区中小学生能够理解和包容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共同性普遍认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同时,民族地区中小学的条件保障、能力建设为进一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提供了良好契机,也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民族地区中小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由民族团结教育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转变,是民族地区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但是,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校、教师及学生等多主体的能动性未得到充分激活,主要表现在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认知的校本思政教材、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及形式单一、“课堂思政”未能有效衔接时代要求等方面。

(一)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背景下,近年来社会及学界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阐释得以展开,目前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知识体系初步形成。但知识体系从形成到运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民族地区大部分中小学教师的知识框架中尚欠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知识的储备。笔者从恩施州的调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教师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相关领域知识还无法从宏观层面予以整体把握或认识不到位;对中华文化符号如“敦煌莫高窟”“布达拉宫”等“中华建筑标识”认知模糊,甚至认为其不属于共享的文化符号;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主要通过具体课程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知识的内容进行教育教学,但这些课程所涉及到的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联的知识有限,致使教师无法对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联的知识进行拓展。此外,还有一部分教师在认知上出现偏差,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教育是国家层面的事情,是边疆地区的工作,与自身关联性不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优先选择应试内容,而忽视了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工作。由于教师既有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及相关认知缺失,致使对于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当代价值及深刻内涵把握缺位,教师的主体能动性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二)思政课校本教材开发的针对性不强

近年来民族地区许多中小学校虽开发了系列校本教材读物,但这些教材读物内容主要涉及的是区域性的山水风光和区域性的少数民族文化,几乎未涉及到中华民族文化、区域内多民族文化和民族“三交”等内容,较少运用中华文化符号来体现各族人民共建共有共享共乐的生活状态。中小学生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常与“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等内容相混淆。厘不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个认同”“四史教育”之间的关系,自然不清楚蕴含其中的历史演变和深刻内涵。同时,中小学校没有开发出适应不同年龄、不同学习阶段学生认知特征的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读物;在少许有关民族知识方面的内容中也仅停留在民族团结教育和少数民族语言的习得方面,缺乏作为“一体”的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内容。如在湖北民族地区的一所民族小学,将民族语言的教学作为学校特色教学活动,而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方面,缺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校本教材。很显然,校本教材开发没有注重将区域性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有机衔接,不利于学生形成对特色文化与共同文化相互关系的科学认知。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及形式单一

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生动载体来凸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内容。当前,民族地区中小学的教学条件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已基本达到标准化水平,教学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但学校在注重教学硬件设施上的完善之外,没有重视为学生创造一个兼具知识和人文情怀的大家园,特别是未能通过各种校园文化载体如文化艺术节、校史馆、文化墙等彰显中国辽阔疆域由各民族共同开拓、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由各民族共同书写、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由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由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历史事实,“中华民族是一家”“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浓。如在调查中发现,少数中小学片面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公民个人层面的道德规范要求作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内容,没有从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和宗教观等系统性角度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此外,较少结合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包容性共同性来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没有搭建具体而生动的校园文化载体,不同民族师生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鉴赏的良好氛围还没有形成。可以说,中小学作为年轻一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其主体性未得到充分利用和展示。

(四)“课堂思政”未能有效衔接时代要求

“课堂思政”长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还未能系统地将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内容纳入其中。民族地区中小学课堂教育教学已经形成的固定模式难以突破,这些模式主要注重知识掌握和运用程度,主要考核评价多围绕知识点而展开,而“课堂思政”的评价还没有进行测度构建,也没有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测评的内容之一。同时,民族地区中小学“课堂思政”还没有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行有机和有效融入,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处于“被动感知”层面,由于缺乏自主性,致使学生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不深刻。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课堂思政中没有形成科学评价体系,忽视了学生在养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因素。

民族地区中小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中出现不足和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国民族地区多处于偏远的西部地区,受历史、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与中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明显,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决定了民族地区教育资源的欠缺。民族地区教育与经济发展长期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易陷入“经济不发达——教育落后——人才匮乏——经济不发达”的恶性循环[13] 162-165。同时,民族地区呈现出多民族与多文化并存的特点,传统的思维方式已经渗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与文化的多样性,也极易导致中小学校在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过程中瞻前顾后,缺乏对教育目标的清晰定位。

四、民族地区中小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路径

在新时代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大背景下,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既面临困境,也面临新的机遇。我国民族地区大多是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大家园,其蕴含的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理应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教育注入新鲜血液、增添活力。民族地区还需要结合自身发展基础和政策条件,引导中小学校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激发多主体动能,提升整体教育质量。为此民族地区中小学需要制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可供操作的措施,当前需要及时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符合时代内涵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持续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小学教育阶段上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一)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强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的认知

教师是社会的代言人,是社会整体和普遍规范的化身[14] 70-72。作为民族地区中小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导因素,教师自身不仅需要坚守理想信念,提升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意义、现实意义的科学认知,而且需要强化和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理性基础。由于目前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在知识框架与运用实践上未能有效衔接,现有知识框架中欠缺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的知识储备,实际课堂教学欠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知识的关联性运用,因而需要持续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学习与教学运用的能力,以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有序推进。

首先,要以思想政治工作为引领,搭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政平台”。思政平台作为致力于为教师提供前沿理论学习的知识库,应该涵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等内容;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四史教育”与“五个认同”的培育工作,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15] 489-492。在开展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自身要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动力,通过集体学习、名师讲座、主题论坛、外出培训等形式提升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的把握能力,以及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的时代背景的深刻理解;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事关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6] 10-14的深刻内涵,强化新时代背景下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知。

其次,学校要鼓励教师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活动,提升教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在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基础上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教学方式上,要注重探究如何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有关知识科学融入课堂教学、如何促进中小学生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良性互动。为此,学校需要为教师提供实践互动渠道。例如设立专项课题,支持教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专题研究;举办研讨班,组织教师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话题展开讨论交流;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公开课,鼓励教师将研究成果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当中;制定激励机制,评选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中的优秀教师,发挥榜样的示范教育作用[17] 80-87,以身边人影响身边人,提升教师教育教学主动性和责任感。通过教师主动参与各类实践,提升教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总之,完善教师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知识结构主要依靠学校科学性理论实践培训的外部推力与教师系统性习得掌握的内生动力[18] 65-73。教师只有在扎实的理论学习基础之上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知识科学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才能当好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表率。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少数民族所在区域较为偏僻,人才相对缺乏,民族地区中小学应强化国家政策支持,给予教师更多培训学习的机会,使其树立符合时代需求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不断提高自我的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19] 222-229。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知识结构,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知识运用到课堂教学、课外互动中,并通过通俗易懂、灵活多样的形式传授给学生,才能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与团结奋斗、守望相助的故事,也才能讲清楚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事实。

(二)开发多样化的思政课校本教材,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是理想信念形成的关键因素,也是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要抓手。在民族地区中小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过程中,核心任务是培育中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素养。由于中小学生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不仅要学好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还需要从众多知识内容中萃取提炼其精神价值。民族地区中小学思政课校本教材的编写虽能体现一定的区域特色,但在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等方面尚有所欠缺。为增强中小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民族多样性文化的理解,中小学思政课校本教材的编写应体现出灵活性、多元化,在实际操作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考虑到中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认知特点与不同学习阶段的知识习得差异,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偏好,还要分别从内容、实践层面引导强调培育中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素养的重要性。

从内容层面来看,中小学思政课校本教材要突出强调直观性、代表性、多元性的中华文化符号[20] 105-112+2象征。如故宫、长城、敦煌莫高窟等“中华建筑标识”;长江、黄河、五岳名山等“中华地理标识”;四大发明、民族服饰、民族歌舞、传统武术等“中华文化标识”,这些都是构成学生群体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知的重要内容。通过设计丰富有趣的展现形式,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直观感受中华民族悠久厚重的历史、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及秀丽多姿的山川景色。同时,将思政课校本教材与语文、历史、美术、音乐等教材内容相互贯通融合,延伸补充相关教材中关于中华民族历史及文化有关内容,让学生在多课程连贯性的学习中感受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魅力。在展示各民族丰富的文化事象及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主题的知识体系,通过内容层面上的认知、理解和升华逐步增强中小学生对于文化差异性与共同性的认知和理解。

从实践层面考虑,中小学校本思政教材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与学习差异层次实行分级编写。具体来说,小学生心理认知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针对小学生学习的教材需要以形象生动的图片、故事分享为主,避免纯理论化叙述,增强小学生对“中华民族是一家”“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直观感受;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针对此阶段学生的教学教材可适当运用理论性的叙述,内容以历史叙述为主,图片符号为辅,增加学生对中华民族史、中华文化史、中国共产党党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深入了解。高中阶段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基本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教材编写要突出条理性和逻辑性,要突出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脉络以及多民族“三交”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和时代内涵。

(三)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浸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内涵

民族地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思政引领、品德养成的目标。校园文化作为各自独立的知识或经验形态,给学生传递特定的文化知识和价值追求,时时处处、静默无声地影响着学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经常性因素[21] 11-13。近年来尽管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学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根本性改善,但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育的机制还未充分激活,学生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仍具有片面性。而对中华民族形成到发展兴盛的全面认知,是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所以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基础教育阶段,应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的精神内涵,并将其有机融入到校园文化当中,为师生营造一个兼具人文情怀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知识海洋的大家园。

民族地区中小学校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分别从符号、制度、精神三个层面考虑。一是需要进一步彰显中华共享符号的引领价值。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校园文化建设可通过符号展示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内容。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打造自己的班级文化长廊,通过黑板手抄报、人物图片、作品展示墙、宣传标语等形式展示中华民族共有共享的文化符号。例如展示的内容可以是流传至今的三大传统史诗《玛纳斯》《格萨尔王传》《江格尔》,引导学生了解其传唱内容虽属于不同民族,但所体现的精神内涵同为各族人民对于邪恶势力的厌恶,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展示革命时期涌现的无数革命先烈的图像,如邱少云、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李大钊等等,他们的事迹都能启发中小学生形成爱国、勇敢、节俭、吃苦耐劳、迎难而上、艰苦朴素的精神;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图片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当然,各种直观可视符号的运用还需要注重趣味性,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受到濡染。

二是要从制度上完善校园集体活动内容。学校可以适当丰富每学期、每月、每周的校园集体活动,让学生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和主动参与者。在每学期举行的入学仪式、入团仪式、每周举行的升旗仪式中,争取让不同学生轮流争做护旗、升旗小旗手;鼓励学生写作优秀文稿发表国旗下讲话;举推优秀学生入团并进行学习培训。学生在耳濡目染、严肃神圣的校园仪式当中感受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兴旺、人民的幸福,潜移默化地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有认知、共有情感及共有意志[22] 13-21。学校还可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馆、设计文化墙、举办文化艺术节等集体活动,增强学生建立对教师、学校进而对国家、民族的信任与热爱。校史馆、文化墙的内容要包含中华民族的形成、中华各民族之间友好关系的内容,以及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团结奋斗的历史等知识;文化艺术节可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主题,以朗诵、歌唱、舞蹈、书法、情景剧等多样的表演形式,让学生在愉悦的活动过程中获取知识,这样不仅拉近了同学之间的情感距离,也拉近了学生个体与中华民族这一共同体的情感距离。

三是要从精神上感染学生、情操上陶冶学生。中小学教师要重视互动式、启发式教育教学方式,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融,以教师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和体悟直接引领学生的价值态度。教师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方式,教师处理不同民族学生关系时体现的平等公正理念直接影响学生处理民族关系时采取的态度。因此需要注重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当中的引领作用,教师与学生同为建设者,教师要与学生共创校园文化,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共同体”的建设与维护。校园文化的建设不能仅停留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标语上,而是需要增强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认知,了解多民族是在交往交流交融中才逐渐涵化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状态[23] 37-46,要为师生营造一个共建共享的学习生活环境,一个师生共同组成的互相理解的温馨集体,一个各族师生互相尊重的和谐状态。

(四)升级课堂思政,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

青少年是个人意志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中小学教育是青少年意志品质形成的重要推力。中小学是否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否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直接影响到青少年在成人成才过程中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观念的进一步理解与自觉践行。民族地区中小学课堂教育教学已经形成的固定模式很难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行有机和有效融入,导致学生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不深刻。因而,中小学校在课堂思政的优化升级中,要加大课堂思政教学方式的创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目标,分别从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实训层面引导中小学生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准确认知,培养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情感。

从课堂教学层面来看,学校应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政教育实践当中,以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学素材,促进学生乐于接受多民族的优秀文化,兼容并包,形成文化上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跨文化沟通体系[24],并在此体系中培养学生传承优秀文化的能力,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这一共有身份的认同。课堂思政中通过运用多图式、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根据学生年龄层次依次开展教育教学,对小学生进行直观直接的引导,运用“是什么”教学思维方式,注重传递“中华民族是什么、中华文化有什么”等基础知识,例如通过教唱国歌、播放民族团结故事的动画,加深对祖国及中华民族的印象与感知。对初中生、高中生要开展具有问题意识的引导方法,运用“为什么”教学思维方式,注重传递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发展史、中华历史文化形成与传承等基础理论知识,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背景下的各民族关系,感受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大意义。

从实践实训层面来看,一方面学校可通过组织各种文体活动,营造师生共同表演、共同参观、共同体验的良性互动氛围,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包容性共同性,增强师生对文化差异性的理解、对多元文化的兴趣,进一步夯实学生“四个共同”“五个认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另一方面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思政课堂空间纵向延伸,寓教于乐,实现师生情感互动。如通过定期开展参观当地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实践活动,利用情景教学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真实体会多民族文化的不同乐趣,回顾民族文化融合的历程,了解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民族文化、民族教育、民族经济等方面的政策;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红色教育基地,讲好红色故事,体会战争年代的艰苦卓绝,领略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进而增强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由“知”到“行”的能力,从认知上形成自觉尊重民族文化差异性的态度、在行为上形成自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能力,并在活动结束后注重培养中小学生的文化反思能力,让学生在文化学习中善于反思,明辨是非,形成对族群、社群以及国家的良好情感与正确价值观念[25] 46-55。

五、结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从注重各民族“多元”到注重中华民族 “一体”的思维转换过程,从中华民族“多元”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演变,在理论上超越了西方“民族—国家”的建构范式,也超越了中国历史上“天下—国家”的建构模式,“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新时代具有共同历史记忆、共同发展基础和共同前途命运的民族实体[26] 1-6。在新时代背景下,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从人才培养的基础阶段抓起,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阶段,中小学是民族地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重要场域。当下,民族地区中小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工作还需要从现实而具体的层面审视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性、中小学生心理认知的阶段性,从“教育动力、教育主体、教育载体、教育活动”四个方面出发,通过完善教师知识体系、开发多样化教材、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升级课堂思政的基本路径培养师生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有认知、共有记忆、共有情感[27] 62-69,最后实现师生“自在认知、情感交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层层深化。让师生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的深度参与者、分享者、反思者、践行者,通过多种载体激发中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形成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J].中国民族,2021,(8).

[2]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

[3]  青觉,徐欣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内涵、要素分析与实践逻辑[J].民族研究,2018,(6).

[4]  朱尉,周文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与文化传播路径[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

[5]  刘吉昌,金炳镐.深刻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N].中国民族报,2021-11-23.

[6]  徐杰舜.论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7]  王延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J].民族研究,2018,(1).

[8]  王希恩.中华民族建设中的认同问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5).

[9]  褚远辉.民族地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进”研究[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3,(1).

[10]  周俊利.铸牢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文化纽带视角[J].民族学刊,2021,(2).

[11]  陈立鹏.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中小学深入开展[N].中国民族报,2021-11-02.

[12]  青觉,吴鹏.使命、困境与超越: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研究——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的理论分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9,(5).

[13]  郑茂刚.欠发达民族地区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低水平均衡及其破解[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1).

[14]  吴霞.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一个教师权威视角的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4,(12).

[15]  任强,李德万.民族院校教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20,(6).

[16]  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

[17]  焦立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逻辑遵循与实施路径[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

[18]  李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高校教师素质提升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1,(1).

[19]  周真刚.贵州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5,(2).

[20]  青觉,徐欣顺.论中华文化符号的概念、要素与边界[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

[21]  温玲,孙建华.隐性课程:提高中小学德育实效性的隐形力量[J].现代教育科学,2008,(8).

[22]  蒋文静,祖力亚提·司马义.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层次及实践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0,(1).

[23]  王瑜,马小婷,吴艳梅.民族地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辩证关系与主要原则——基于“意识三态观”分析框架[J].民族教育研究,2021,(6).

[24]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8.

[25]  陈学金,巴战龙.学校教育与共同体建设——基于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实践的分析与探索[J].广西民族研究,2021,(6).

[26]  平维彬,严庆.从文化族类观到国家民族观的嬗变——兼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来源[J].贵州民族研究,2017,(4).

[27]  王延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集体记忆:理论逻辑与实践向度[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

[责任编辑:朱苗苗]

The Challenges and Practical Approach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Areas Inhabited by Ethnic Minority Groups  to Forge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From the Multi-subject Perspective

 

TAN Zhiman , DONG  Xin

 

Abstract: In the course of realizing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the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requires the participation of diverse entities in society.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areas inhabited by ethnic minority group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cultivating the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among young people. In the practice of build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those areas, it is important fo fully engage various entities includi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in areas of Hubei with large ethnic minority populations, it is found that good foundation for promoting the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has been laid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However, there are several problems, such as unreasonable knowledge structure of teachers, lack of  teaching material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hat adapt to the psychological cognition of students of different ages, monotonous content and form in terms of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failur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es to effectively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At present, it is urgent to optimize the mechanism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ake up for the " shortcomings " and strengthen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by continuously improving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of teachers. It is also essential to develop diversified school-based textbook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ailored to the psychological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of different ages, enrich the content of campus culture, create an atmosphere of ' Chinese nation as a family ' on campus, and integrate the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through an upgraded apporach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Keywords: forge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areas inhabited by ethnic minority areas ;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 national unity;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the classroom ;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70年来武陵地区多民族交融发展的历史及经验研究”(编号:20BMZ037)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谭志满,湖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二级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基层社会治理研究;董鑫,湖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助理研究员。

点击下载PDF 【PDF下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