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稿
战略和政策两端发力 推进武汉文化强市建设/傅才武(1)5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价值观新探
—— 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的体会
/李斌雄,周 阳(1)10
批判、发现、重构: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反思与审视/杨宏雨(3)19
诚信观的传统思想资源及其现代阐释/杨 华,杨玉垚(3)35
新冠肺炎病毒变异传播背景下的疫情精准防控体系研究
/欧阳康,王誉霖(4)5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国家目标、区域特色及规划建议/傅才武(8)5
世界现代化历程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欧阳康(9)5
从面对“风险”到应对“不确定性”:疫后提振旅游业的策略问题/傅才武,李 越(9)19
理论前沿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科技发展“四个面向”重要论断研究
/万军杰,刘 晓(1)18
论我国食品安全预防原则
—— 基于欧盟食品安全风险预防原则的比较分析
/戚建刚,兰皓翔(1)26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文化的交互逻辑及文化困境破解
/郑士鹏(1)41
美丽国家的多维度展开与主成分构成/王 冰,苏 睿(6)29
我国“双碳”战略共识的二维解构与价值提升
/马 勇,江函哲(6)38
技术赋能党员下沉社区治理的常态化机制探讨
—— 基于武汉市H社区的考察/杨文慧,杨丞娟(6)44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述评/阮云志,周 静(7)54
时代递嬗与学术创新:改革开放以来中间路线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杨宏雨,王晓冉(7)67
马克思论道德的阶级性和全人类性
—— 兼论对西方普世道德观的批判性分析/徐 瑾,张雨晨(8)25
政党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履责难题与中国方案
/栾欣超(8)36
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机分野与发展刍议
/陈世锋,徐梦瑶,王文浩(9)44
“双碳”目标背景下生物质发电电价补贴的环保和国际贸易双重属性/杨钊龙(9)51
从南北博弈视角看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
/张书林,王 珩(10)44
中德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与政策比较
/刘军梅,王汝升,谢霓裳(10)52
论新型职业农民的属性及其来源/吴忠权,沈心一(10)64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与特色辨析/林小娇(11)35
论党政联合发文的党内法规的属性及其效力
/奉 卓,禹竹蕊(11)44
信息科学
人工智能技术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机制述评
/喻春娇,李 奥(1)50
人工智能运用对就业结构调适的最新研究进展
/晁江锋,冯希玲(1)58
文化智库
新形势下的乡村文化振兴刍议
—— 以湖北省黄冈市为例
/梅学书,桂 胜,胡 丹,黄金海,胡 涛(1)66
文化消费:武汉新型实体书店的符号价值解析
/余艳波,高 朔(1)72
长江流域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价值及路径
/蔡武进,刘 媛(1)81
晚清官员信札中的隐语使用初探/闫富东(1)90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背景下打造荆楚文化大品牌的思路与
建议/钟 晟,欧阳婷(11)90
年度策划——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中国共产党百年追寻科技自立自强的演进逻辑与基本经验
/刘 睿,孔俊轩(2)5
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质量建党”的内在属性及实践方略
/蔡清伟(2)19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形成因素、主要内容与创新价值
/孙全胜(3)5
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
/谢文涛,李少军(2)12
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的理论层级、实践路径和历史视角
/盛国荣,马 达(4)13
新时代统一战线思想的历史演进、现实依据与发展进路
/高巍翔,刘玲玲(4)22
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生成逻辑/唐兴军(4)3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工作的创新
—— 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研究视角/岳 奎,汪春燕(5)21
中国共产党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百年基本
经验/周金华(5)29
习近平关于革命精神重要论述的主要构成、生成逻辑及
实现路径/杨 超,赵诗雨(5)40
习近平关于亲清政商关系重要论述研究
/聂勇钢,曾南权(6)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脉络、主要特征
和经验启示/张媛媛,宋进斗(6)12
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队伍的变化趋势及统战工作对策
/毕俪文,王文浩,刘海军(6)22
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制约因素与推进策略探析
/李雪艳,周泽红(7)5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形成及其特质
/金诗灿,师 文(7)13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曹胜亮,陈沚欣(8)10
新时代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的战略考量
/韩美群(8)13
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构建经济风险防控体系
/梁伟军(8)19
习近平关于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及其时代价值
/周 竞,张军成(9)27
中国绿色发展国际话语权:理念、现状与构建路径
/孙溶锴(9)35
论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党锐锋,徐 琛(10)5
中国共产党统战思想的百年回顾与展望
/阎占定,李柯青(10)17
新时期我国旅游需求侧管理的内涵与实现路径探讨
/单钢新,陈怡宁(10)24
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成功经验、问题困境和路径创新/黄正平,杨 帆,赵益莹(10)37
决策思维
本·阿格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杨海军,史娇艳(2)27
思想家及其科学评价问题/杨 辉,葛宇宁(2)34
民生安全与保障
互联网健康险“助力”险医融合的逻辑探讨和框架建构
/张奇林,陈寒赟(2)42
中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保障水平比较/薛惠元,万诗雨(2)52
居住方式、子女居住安排与老年人认知健康
—— 基于CLHLS2018全国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向运华,杨涵一(3)44
中央调剂制度的最优上解比例研究
—— 基于省际结余均衡和支付困境缓解的双重考察/毛 婷(3)58
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慈善领域政策研究
—— 基于2014—2020年的国家政策文本/张奇林,韩柏洵(4)58
智慧赋能:“互联网+养老”的现实经验和未来向度
/刘 庆(4)69
地方政府评价与育龄群体二孩生育决策
—— 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张 平,肖真妮,王伟舟(11)53
我国老年人的健康与贫困研究知识图谱
——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计量分析/董明媛,覃 田(11)68
就业质量、社会资本与农民工的获得感
/江维国,李湘容,黄雯敏(11)79
经济热点
“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发展趋势、
问题与对策建议/吕明元,麻林宵(2)66
加码先进制造中心建设:面向2035武汉打造国家中心城市
的路径/周 阳(2)72
世界经济2021年运行态势回顾及2022年发展趋势预测
/张 锐(3)79
新阶段我国核能公众沟通的协同机制建设/陈 敏(3)91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机遇及发展战略思考
/冯 浩,熊兆钦(5)68
股权结构与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效率:作用机制与
实证检验/李 平,李玥瑶(5)77
“智慧养老”服务的国际经验、国内实践及未来进路
—— 以吉林省为例/时 军,张晋铭,梁毕明(5)89
欧盟与俄罗斯能源“脱钩”的出路选择和成本估量
/张 锐(6)79
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的宪法规范内涵/李芳兰(6)87
基于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武汉人口发展特点研究
/曹 莹(7)22
基于PEST-SWOT模型的智慧社区建设策略探索
—— 以武汉市为例/方伶俐,韩方圆(7)34
国家发展能力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中的作用探讨
/于 洋(7)44
新发展格局下中心城市对城市群的引领作用
—— 基于武汉的比较研究/李翠军(10)72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地方税体系的现状、问题与出路
/周子轩,曹永东,王志强(10)80
公共管理
湖北省全面推进生态保护补偿的路径探索
/孟汉龙,贾宝杰,黄 茁,周 珞(2)80
长江文明传承视角下武汉城市文化空间营造策略思考
/林建伟(2)89
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社会保险参保及影响因素分析
/温海红,衡百琦,赵佳璇(9)61
社区韧性治理能力建设:基本构成、制约因素与优化路径
/赵瑞泽(9)71
农村社会关系网络对宅基地退出的影响
—— 基于整体网络分析视角/张晓平,阙海彬,刘嘉豪(12)25
地方政府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探讨
/颜 金,朱 峰(12)34
论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
—— 以生育政策为例/刘九龙,黄军甫(12)41
党内法规研究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 基于国内100所大学党组织建设文本的Nvivo分析
/曹金容,崔 巍(3)69
中共高校基层组织工作制度的创新发展
—— 对三版《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
比较/庞远福(6)56
国家治理
全过程民主及其科学程序的设置/赵振宇(4)41
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的空间战略维度/许 伟(4)49
基层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农村互助养老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何 晖,刘欣科(8)44
大型活动舆情风险评估模式研究及应用/刘星星(8)52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的关键领域关键系统安全风险研究
/周长鲜,石浩东,邹雯倩(8)60
我国突发事件应对决策的现状分析及建构优化
/周秀银,刘祉薇(8)68
教育视域
复杂系统视角下“四史”教育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逻辑体系/蔡光兴(4)81
高校集聚宣传平台的探索实践
—— 以“强国高校圈”为例/肖 波,王诗怡(8)78
建党以来高校育人方式发展的历史沿革、理论基础与实践
逻辑/宋家本(8)89
网络新媒体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与思考
—— 以北京Z大学“思想静界”思政课新媒体矩阵为例
/张 静,邢 鑫(9)81
高校人才流动的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佟林杰,张明欣(9)89
论工业文化与工科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李 睿,张奕伟(10)89
省属高校纪检监察派驻制度改革的显著优势、现实困境与
完善路径/张 恒,刘梦茹(12)53
大学生实习契约精神基本蕴涵与培育路径/问清泓(12)63
发挥历史主动性 上好新时代“大思政课”
/蔡 潇,王雪迪,汪智勇(12)76
决策经纬
社会流动新趋势与区域人才战略/丁文珺(4)89
德治基础上的法治: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之路
/肖新平(5)48
网约车司机过劳问题形成机制的质性研究
—— 基于上海市S区网约车司机的劳动过程分析
/白艳莉,旷 巍(5)57
特别策划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史背景、演进历程和著作
回顾/田子渝,徐方平,马建强(5)5
“五四”前后东西文化论战及其当代启示
/徐绮蔚,张传有(5)14
决策与传播
高校“沉浸式教学”实践与创新探析
—— 以“红色经典阅读与传播”课程为例/王 丽,胡佳敏(6)70
疫情纪录片的叙事创新与价值呈现/余奇敏,陈宁芷(7)85
文献纪录片的叙事新样态
—— 以《风云江城——1927中共中央在武汉》为例
/李沁格,赖晓路,胡 轩(12)85
复兴之路 思想领航——“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
哲学价值论视野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解析
/李斌雄,张新燕(11)5
论新时代创新自信的生成逻辑与践行路径
/刘 钒,于子淳,邓 豪(11)14
执政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安全: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三维向度/张利涛(12)16
“马院”院长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笔谈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家笔谈
论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
/杨金洲,冯占元(11)21
理论自信观照下中国式现代化的三重逻辑
/曹胜亮(11)24
以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
坚实基础/梁伟军,王树梅(11)27
人民至上的民生依托/熊友华,沈钰晶(11)30
论新时代坚持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
——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唐忠义(11)32
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家笔谈之二
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扎实推进全体人民 共同富裕/阮一帆,胡中娟(12)5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黄开华(12)8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状态
/胡慧远(12)10
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赵继伟(12)13
[整理:陈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