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民为民:百年大党形象建设的鲜明底色
作者:王梅枝      阅读量:2308      时间:2021-05-31

[摘   要]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亲民为民形象是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最根本取向,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样子”和“形象”。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党的形象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由此决定着党必须服务人民,团结人民,依靠人民。维护和提升党的形象,是巩固党长期执政地位的重要途径,也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现实诉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新时代,党的亲民为民形象建设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党在新发展阶段亲民为民,仍须问需于民,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大力改善民生,始终不渝恪守亲民为民这一党的形象建设的灵魂。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百年大党;建党100周年;亲民为民;执政理念;执政形象

[中图分类号] D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21)05-0005-0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样子”就是形象。“大的样子”不仅仅是指中国共产党在党员人数和组织规模方面是世界上第一大政党、第一大执政党,更重要、更本质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信仰、执政理念,以及在品质、作风、精神境界等方面,都具有世界上其他政党(包括执政党)所不具备的崇高形象和鲜明底色。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更为复杂,执政压力更为繁重,执政目标更为宏伟,继续保持和弘扬良好的执政党形象至关重要。

一、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党的形象建设的根本出发点

一个政党在人民心中的分量,取决于这个政党对待人民的立场。中国共产党的形象表现在多方面,其中亲民爱民形象是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最根本取向,亲民是从情感上而言的,为民是从行动上而言的。亲民为民形象承载了党的理念、宗旨和目标,承载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希望和寄托。亲民为民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样子”和“形象”。是否与人民群众心连心,是否把老百姓的事当自己的事办,反映的是党的作风。作风就是形象,作风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是否稳固。

历史唯物论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亲民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马克思指出“共产党的职责是打破旧社会的束缚,推倒旧社会的统治,在尊重人民群众的前提下,进行新社会的构筑,为每个自由人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1]“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是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解放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无产阶级的运动是大多数人共同利益诉求的一种集中体现”[2]。列宁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共产党应尊重人民群众的想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得到无产阶级的拥护,否则党的事业将寸步难行。”[3]

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由此决定着党必须服务于人民。党的十九大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这一规定决定了亲民为民、为中国广大民众谋利益既是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根本出发点,也是其根本落脚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老百姓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天”,老百姓的事就是天大的事。人民至上是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核心。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放在党的事业的最高地位,这是共产党最美的样子,也就是中国共产党最本质的形象。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党是劳动阶级利益的代表者。党的一大通过的党纲明确提出要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党章明确提出要把谋求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彻底解放作为奋斗目标。此后,无论党章如何修改,党的性质和宗旨始终都没有变。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必须始终亲民为民。

从毛泽东到习近平,党的历届领导人都强调一切为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在党的七大的政治报告中,毛泽东强调:“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4]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首次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

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提出把实行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重塑我党形象的根本,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党的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深刻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5]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推动者”。并强调“要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努力,不断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6]。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道出了当代中国共产党的的执政理念。

回顾党的历史,从毛泽东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到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从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的论断到胡锦涛提出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理念,再到习近平提出“一切以人民为中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重要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一脉相承。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共产党人永恒不变的初心。这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最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良好形象离不开这一宗旨。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形象定位,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集中体现。

二、百年党史见证了党亲民为民的执政形象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维护和塑造良好的政党形象,中国共产党的完美形象是党在完成不同阶段的历史任务中逐渐形成并丰满的。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不同历史时期,塑造出了既一脉相承又具有特定时代内涵的良好政党形象。

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一以贯之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过程,也是不断塑造中国共产党光辉形象的过程。一切为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灵魂。中国共产党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根本原因在于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进程中,展现出来的无私奉献、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的光辉形象,得到广大民众的赞颂和拥戴。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光辉形象的树立,是通过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可歌可泣、感天动地的英雄事迹体现出来的,是通过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制定一系列惠民政策,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体现出来的,是通过党展现出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体现出来的。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共产党以自己艰苦奋斗的经历,以几十万英勇党员和几万英勇干部的流血牺牲,在全民族几万万人中间起了伟大的教育作用”[4],在全国人民心目中树立起一座座高大的丰碑。民众之所以能够信任中国共产党,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人民心中有着良好的形象,归根到底,就是因为人民相信共产党能够实现他们的利益需求。

在革命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就明确规定:“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建立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等130余部法律法令,保障群众权利。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注重经济建设,改善人民生活,体现群众利益,明确规定“我们的经济政策的原则,是进行一切可能的和必须的经济方面的建设,集中经济力量供给战争,同时极力改善民众的生活”。为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制定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以发展农业、工业、商业;明确把农业生产放在苏维埃经济建设的首位;苏区政府实行土地革命,使占人口80%的广大贫困农民获得了土地。毛泽东亲自带领大家开挖水井,“吃水不忘挖井人”传颂至今。苏区干部非常关心群众的疾苦,经常深入乡村做调查研究,帮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很多家庭的青壮年参加红军以后,家里的地没人种了,他们便代为耕种。“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这首山歌正是当年苏区干部艰苦奋斗作风的真实写照,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维护工农群众根本利益的良好形象。

在延安时期,党通过贯彻亲民为民的执政理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制定和实施惠民利民的政策,树立亲民爱民形象。1942年12月,毛泽东在《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中指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为此颁布一系列惠民、利民政策,调动民众参加革命的积极性。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说:“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从而成功树立了党的亲民爱民形象,凝聚了民心,赢得了民众的支持和拥护。

在解放战争时期,党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共产党与老百姓结成鱼水关系。正是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身上,老百姓看到这个党、这支军队是为民爱民的,因此前线需要什么,根据地老百姓就给前线送什么。如同指挥淮海战役的陈毅所言:淮海战役是老百姓用小推车推出来的。原国民党将军杜聿明这样评价淮海战役:粟裕的部队只有10万人,可是后边跟了40万、50万农民,推着小车运伤员、运弹药、运粮食,其焉能不胜?而我们30万部队从徐州出来,走过村庄老百姓早就跑得精光,所有的粮食全都埋起来,水井全部填掉,我焉能不败?一正一反的强烈反差,使得中国共产党亲民爱民的光辉形象一览无余。

执政后的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新的形象建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毛泽东多次强调人民的重要地位,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民不聊生。美联社这样评论说:这个国家太大了,又穷又烂,不会被一个集团统治太久。国民党也预言:共产党进得了大上海,不出三个月就要退出来。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很快用事实粉碎了这些诳语。为了巩固新生的红色政权,维护国家安全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战争,坚决镇压反革命,进行“三反五反”运动,同时对旧社会进行彻底改造,禁止黄、赌、毒,迅速荡涤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污泥浊水。中国共产党在接管大城市后,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整顿混乱的市场秩序,确立新的财政经济管理体系,实现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前后用了不到3年时间就迅速打了一场漂亮的国民经济恢复战。人民翻身做主人,国体上实行人民民主专政,政体上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面开启了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执政初期的中国共产党以优异的成绩在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良好的形象,极大地振奋了中国人民的精神,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也空前增强。

在开始全面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由于对社会发展阶段和发展规律认识出现偏差,特别是“文化大革命”10年内乱,使党和国家的事业遭受了严重挫折,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党的形象也因此受到损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又通过恢复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通过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而得以弘扬和重塑。邓小平明确提出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他告诫全党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离开了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的改善,革命就是空的。作为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同志描绘了中国现代化“三步走”的宏伟战略蓝图。2005年,中国农民彻底告别了千百年来缴纳农业税的历史。党中央陆续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亲民为民形象在全国人民心目中得到进一步巩固。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解决民生问题,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提升党的形象。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上,政治建设方面强调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经济建设方面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文化建设方面强调要为人民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食粮;社会建设方面强调要将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强调“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强调“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提出精准扶贫思想,在脱贫攻坚主战场,数百万名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实现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世界上创造了反贫困斗争的中国奇迹;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强调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人民群众得到了许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在全面依法治国方面强调要维护司法公正,要“让人民群众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强调“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提出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强调深入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减轻群众负担,关心群众疾苦,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增进人民福祉,筑牢党的群众基础,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从一穷二白发展到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落后凋零到今天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从缺衣少食到人均国民收入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从“一张白纸”到多个“世界第一”,从而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进而正在向强起来迈进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通过实实在在的执政成效在全国人民心中树立起崇高的威望和形象。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向人民袭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对每一条生命不轻言放弃。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牺牲自我,维护大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取得了抗击疫情的决定性战略成果,展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进一步烘托出中国共产党伟大、光辉的形象。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亲民为民形象建设面临的挑战

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党的亲民为民形象建设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一是社会阶层利益进一步固化给党的亲民为民形象建设带来挑战。在阶层矛盾加剧和阶层利益固化的背景下,如果执政党不能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解决因社会阶层分化所带来的冲突与矛盾,不能走向“共同富裕”的轨道,那么亲民为民、为人民服务就会沦为一句空洞的口号。

二是网络信息化迅猛发展给执政党亲民为民形象建设带来的挑战。互联网时代,能否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党委政府能否利用好互联网平台治国理政,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新考验。作为执政党能否及时、公正、客观地回应网民的诉求,直接关系到执政党是否密切联系群众、关系民众利益,是否亲民为民的形象。

三是极少数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的贪污腐败给党的亲民为民形象建设带来诋毁和挑战。在改革开放中,确有少数党员干部经不起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利用手中的权力大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贪污受贿,化公为私,中饱私囊,侵害群众利益,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人民的意愿,高举反腐倡廉的利剑,“老虎”“苍蝇”一起打,严厉惩治了一批祸国殃民的腐败分子,但仍然还存在一些不自省、不收手的腐败分子及其行为。党风廉政建设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

四是少数党员干部亲民为民方式方法滞后给党的亲民为民形象建设带来挑战。新时代执政党因统筹协调群众利益关系,其难度会不断加大,很多问题不能简单搞行政命令一刀切,而有的党员干部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不能适应社会思想多元化的新情况,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创新。有的甚至仍然习惯于“我说你听”的传统说教,不善于为群众出谋划策,不会想办法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有的不关心民众疾苦,不了解民情民意,不知晓民忧民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祟,不能维护群众正当权益,甚至作出一些损害群众利益的决策。这迫切要求各级干部和党员要牢固树立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亲民为民的本领和能力。

四、新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增强亲民为民形象建设

2021年我们党迎来百年大庆。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小康梦想即将实现,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取得世所罕见的历史性成就。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且把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列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中国共产党必须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加强党的形象建设。

新发展阶段亲民为民,必须问需于民。要满足人民在就业、收入、教育、医疗、住房、养老,以及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各方面的一个个具体需求和向往。紧紧围绕人民的需求制定规划、落实规划,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促使我国经济社会方方面面不断进步的重要经验。新发展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表现为人民对优质公共服务的需求增加,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全面升级。必须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以人民多维需求为中心的发展观和以人民根本利益为本的民生观。

新发展阶段亲民为民,必须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在创新发展中体现人民的主体地位,在协调发展中满足各阶层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绿色发展中让老百姓呼吸到新鲜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安全食品,有宜居的环境。在开放发展中使国家更加富强,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在共享发展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新发展阶段亲民为民,必须大力改善民生,着力办好群众各项“急难愁盼”问题。历史的实践反复证明,民生是政党巩固根基的基础工程。只有真正代表民众的根本利益,做到听民声、解民生、顺民意,维护人民的利益,党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获得民心、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新起点”“民生改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切忌走形式,做虚功,必须持续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必须摸清实情、拿出实招、办成实事,求得实效;切实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身边事,让群众享受高质量生活;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做到放下架子、俯下身子、耐着性子,怀着对老百姓的敬畏之心,真心诚意地把百姓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不断增强为群众服务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事情办到群众心坎上,以亲民爱民为民的形象赢得群众真正拥护和支持。只有真正心系群众、热爱群众、服务群众,才能赢得民心民意、汇聚民智民力,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凝聚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和力量、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继而顺利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回顾历史,百年大党因初心不改而朝气蓬勃;放眼未来,百年大党要矢志不渝而一往无前。立足新时代,把握新阶段,党必须始终不渝地坚守亲民为民这一党的形象建设的灵魂,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得到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M].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M].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列宁.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  胡锦涛.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N].人民日报,2003-01-03.

 

                                      [责任编辑:邹立鸣]

原文引用:王梅枝.亲民为民:百年大党形象建设的鲜明底色[J].决策与信息,2021,(5):5-11.

Being Close to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a Bright Background for the Image Building of a Century-old Party

 

WANG Meizhi

 

Abstract: The question of why people is a touchstone for testing the nature of a political party and a political power. The image of being close to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orientation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image building, and the most fundamental "look" and "imag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he nature and purpose of the party are the fundamental starting point for building the party's image. The party comes from the people and is rooted in the people, which determines that the party must serve the people, unite the people, and rely on the people. Maintaining and enhancing the party's image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onsolidate the party's long-term ruling position, it is also a realistic demand for strengthening party building in the new era, and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the new era, the party’s image building of being close to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faces many new challenges. In the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the party still needs to ask the people, always adhere to 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vigorously improve people's livelihood, and unswervingly abide by the soul of the party’s image building.

Keyword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 century-old party;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arty; being close to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ruling concept; ruling image

 

[作者简介] 王梅枝(1963-),女,湖北天门人,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湖北省行政学院)党史党建教研部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共产党党史、党建研究。